http://.biquxs.info/


    </p>


    前方被崖壁和汪洋阻斷了道路。沒辦法,二人隻得迴走。這裏距離屈平出發的原點,大概三千米的樣子。


    到了屈平出發原地,他看見自己豎在那兒的木板,依舊紋絲不動地保持著原樣兒。


    屈平道:“看,那就是我的保護神!”


    莊偉朝那塊木板拜了拜,口中喃喃道:“菩薩保佑。”


    “你把你的保護神也扛過來,跟我的豎在一起吧!”屈平突然提議道。


    能跟王爺的保護神擺在一起,那可是天大的麵子。


    “好嘞!”莊偉高興地答應著,飛跑迴去,找到自己的木板,又扛著它跑迴來,累得氣喘籲籲。


    屈平讓他坐著歇息一下,然後自然地接過莊偉的保護神,將它插在自己的保護神旁邊。屈平退後幾步,認真的觀賞了一下,自顧自地點頭道好。


    莊偉氣喘籲籲地看著屈平做完這些,心中既感激又感動,襄王爺這麽親和,以後就算要一起淪落荒島,自己也不會覺得難受,不會委屈。


    屈平見莊偉傻樂著,說:“休息好了就繼續走吧,太陽下山了就要等明天了。”


    二人迎著太陽,繼續沿著海岸線向前尋找生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次走了一千米,才看見一個遇難者,而且是個死者。


    莊偉發現一個問題,說:“王爺,您有沒有感覺,之前我們是朝右邊繞著走,現在我們是往左邊繞著走?”


    這還用莊偉說嗎,以屈平的直覺和經驗,早就發現了。


    屈平道:“我早發現了。我想我們應該在一個小島上,而且島的另一麵,就是懸崖峭壁,這邊是海灘。”


    “不知道這個島有多大?”莊偉自言自語道。


    往前兩千米,又發現了一個落難者,慶幸的是他還活著,不幸的是他發著高燒,估計燒迷糊了,怎麽喊也喊不醒。


    二人合力將他抬上岸,放在百米外的灌木叢陰涼處,不然他再讓太陽曬下去。內火加外火,遲早燒死他。


    屈平對莊偉說:“你照顧他一下,我再往前麵查看一下,很快就迴來。”


    莊偉點頭答應,屈平便繼續沿著海岸搜尋,希望還能發現有用的人或者物件。


    大概走了五千米,屈平除了發現三具死屍,再也沒有看見活人。


    前麵沒有路了,跟之前情況一樣,前方就是逐漸拔高的地勢,和冰冷的懸崖峭壁。


    通過步行丈量,屈平對這個島的範圍和地勢有了初步認定。


    大概是八千米的弧形海灘占據海島的三麵,另一邊的懸崖峭壁,長度大概三千米左右。這是一個總麵積十平方公裏左右的小島。真的是小島。


    這樣小的島嶼,想必是不會有人在這裏生存的。就算有人想在這裏生存,估計十分困難,十平方公裏的島嶼上,這麽可能存在天然淡水?沒有淡水,生命如何得以存活和延續?


    屈平的心裏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屈平返迴去找莊偉,發現他將那個高燒不退的宋兵丟在那裏,自己不知道哪去了。


    屈平唿叫了兩聲,沒聽到迴應,心想他不會是方便去了吧,要麽就是被猛獸叼走了,不然他不可能獨自跑了的。


    屈平摸了摸病人的額頭,熱得燙手,要是找不到辦法醫治,恐怕隻有等死了。


    病人的嘴唇火紅發紫,幹燥欲裂,看來得找點解渴的東西喂給他喝下才行。


    為了避免以後的荒島求生隻有自己和莊偉兩個人,屈平很想救活此人。


    屈平便向島中心走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可以吃點東西,最好能有淡水。


    越往裏麵走,島上的地勢便逐漸抬高,看來這個島嶼是一個呈北高南低的斜體,最北邊就是懸崖石壁。


    屈平走了一段路程,突然聽見前方窸窸窣窣的聲音由遠及近,於是警覺地躲起來。


    “難道這個小島上還有野獸出沒?”屈平心道。


    然而出現的不是野獸,而是莊偉。


    隻見莊偉他兩手各拖著一捆像樹幹的東西,尾端掃在地麵上,因此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屈平現出身來,嚇了莊偉一跳。屈平看著莊偉手上的莖幹,好像是香蕉樹。小香蕉樹的莖幹,富含豐富的水分。


    “你在哪裏找到香蕉樹的?”屈平問。


    莊偉抖了抖手中的莖幹,道:“這個叫香蕉樹嗎?我不認識,就是看它好像鮮嫩汁多的樣子,應該含有不少水分。我也沒看到有泉水、河流,心想隻有試試這個莖幹能不能吃了。”


    莊偉的歪打正著,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屈平讚揚道:“你太能幹了!我已經丈量過了,我們所處的這座島嶼,大概東西和南北走向隻有四公裏不到的長度,能有淡水才怪了!你這香蕉樹在哪裏發現的?”


    莊偉指著後麵說:“那後麵一大片,全是的!”


    能有一大片香蕉樹,屈平暫時寬慰了一些。有了香蕉樹,不但可以補充水分,必要時還可以用來充饑,聊勝於無。


    “也好,沒有淡水,我們目前還可以通過香蕉樹的莖幹補充水分。”屈平慶幸道。


    “對了,這種果實是這個香蕉樹上結的,不知道能不能吃,我就摘了幾個。”莊偉說著,從懷裏掏出兩個黃綠黃綠的香蕉,個頭不大,隻有二指大小。


    屈平接過來一個,一看就還沒熟透,摸了摸還有些硬,撕開皮來,露出白色的果肉。屈平將香蕉放進嘴裏咬了一口,有些擱牙,再看手上的另一半香蕉,裏麵分明有很多籽。163


    原來這就是香蕉的祖宗!又難吃,還滿是籽!


    莊偉看著咽了一口口水,眼巴巴地問:“好吃嗎?”


    “你沒試過嗎?”


    “試過,我還活著,應該無毒。”


    “當然無毒了。你吃過了,你看著我吃還咽口水幹嘛?”


    莊偉比劃著說:“我連皮一起吃的,又苦又澀,難以下咽,我就全部吐掉了。”


    屈平一陣無語。他拿過莊偉手裏的另一捆香蕉樹,說:“走吧,再不迴去,等下人都沒了!”


    二人迴到灌木叢,用從香蕉樹莖幹裏擠出來的水,一點點喂進病人的嘴裏。給他喂了大概五十毫升後,眼見他的唇色好多了。


    說不定這香蕉樹汁,真的可以清熱解暑,正好對症下藥。


    屈平囑咐莊偉說:“每半個時辰記得給他喂一次。”


    說完,屈平拿起一根莖幹,剝去外麵的皮後,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


    “好吃嗎?”莊偉渴望地問。


    “好吃!”


    莊偉聽完,也有樣學樣地拿起一根趕緊吃了起來。他已經餓得發慌,再不進食,估計要眼冒金星,然後就是暈厥了。


    饑渴了這麽久,能吃到這種甘淡汁多的食物,堪比得上任何山珍海味。


    二人解決了饑渴問題,恢複了體力。


    屈平讓莊偉背起病人,向著山上的香蕉樹林走去。


    那裏有高大的樹葉,可以遮擋太陽、海風,還可以用香蕉樹葉搭帳篷。


    島上沒有大的喬木,隻有小的灌木。


    幸好屈平身上還有一把匕首,可以割斷枝條,用來作為帳篷的支架,然後再用寬大的香蕉樹葉圍搭成房壁和屋頂。


    太陽下山前,屈平借著一處突出的山石,緊挨著搭建了一所三米長三米寬的窩棚。屈平認真檢查兩遍,確認了穩固安全之後,才將病人先移了進去。


    三人住進窩棚,屈平和莊偉二人已經身心疲憊,早早地就睡下了。


    晚上兩人醒來,仍不忘給病人喂香蕉樹汁。


    屈平摸了摸他的體溫,已經有些緩解。看來香蕉樹汁還有清熱的作用,莊偉誤打誤撞,還真找到了治病的良藥。


    第二天,病人終於醒了,燒也退了,除了身體虛弱,已經能開口說話。


    莊偉高興地說:“你終於醒啦!看,襄王跟我們在一起!”


    病人看見屈平,掙紮著想要坐起來。


    屈平按住他,說:“沒事,不用多禮,以後我們還要在這個孤島上共患難好長一段時間呢!你叫什麽?”


    “迴王爺,我叫呂良。”這個自稱呂良的士兵,還有些拘謹。


    莊偉介紹自己:“我叫莊偉!”


    屈平說:“莊偉,你照顧下呂良,我去外麵逛逛,看看能不能找點可以吃的。”


    屈平也是想讓呂良先單獨和莊偉在一起,讓莊偉對他進行一番心理疏導,重要的是不要對自己心懷畏懼。


    屈平在島上有方向的來迴走著,他不隻要摸清島上的地形,還要知道島上有哪些生物,有哪些能吃能喝的。


    因為,三人要在這個孤島上,上演一場不知道時間盡頭的荒野求生。


    島上的香蕉樹林足足占了島上近一半的麵積,不知當年是哪隻好鳥,吃飽了之後,將香蕉籽拉在了這個島上,以至於如今泛濫成林,才陰差陽錯的成全了自己三人。


    南麵是低矮的灌木叢,與香蕉林涇渭分明,似乎在互相對抗。


    在往北,到了懸崖上,光禿禿的崖頂全是石頭。幾隻不知名海鳥停在上麵,見著屈平,便振翅飛向了高空。有一隻還衝上天拉了一坨屎,“pia!”地一聲砸在石頭上,不知道是受了驚嚇,還是故意要惡心屈平。


    屈平在心裏咒罵道:“好鳥!別讓我逮著!”


    屈平站在崖頂最高處,放眼望去,島上的情景一覽無遺,盡收眼底。


    然而島上除了香蕉樹,沒有別的大樹了,想要自己動手做一艘船,完全沒有條件。


    島的四周是蔚藍的海域,除了海平麵,還是海平麵。


    何年何月,才會有航船經過,捎帶自己一程?


    島上除了飛鳥,連爬蟲蜘蛛都少見,樹葉都沒見被蟲啃食的痕跡,更別說能吃的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了。


    屈平望著天空中警惕高飛的鳥兒,隻能是望梅止渴,它們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屈平找到了一窩鳥蛋,有五個,比雞蛋稍微小一點。屈平拿走了三個,留下兩個,一來是為了給它留點種,二來也為了讓鳥媽媽不至於絕望離開。


    屈平迴去時,呂良已經可以自己出來唿吸新鮮空氣了。


    屈平拿出三個鳥蛋說:“看,今天可以開葷了!可惜,沒有火,隻能生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