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耶律大石一咕嚕從踏上翻起身,自己正愁沒有一個響當當攻打西夏的理由,他們竟然好大的膽子,自己送上門來了!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耶律大石剛披戴妥當,準備出帳親自指揮戰鬥,有將軍來報:“皇上,前來襲營的敵軍已經被擊退。”


    耶律大石吃了一驚,西夏軍這是搞什麽,雷聲大雨點小,剛放了個屁就跑了。


    耶律大石問:“來了多少人?”


    “兩千多人左右,見偷襲不成,交代了四五十具屍體就撤退了。”


    “西夏邊軍這是生怕自己走了不成,這麽急著挽留自己?”耶律大石心道。


    這時一個將軍來報:“皇上,從被擊殺的敵軍身上穿著來看,確實是西夏邊軍無疑。我們還從一個統領的身上發現了這個!”


    說完,他拿出一卷地圖呈給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接過來定睛一看,震驚道:“西夏駐軍形勢圖?”


    耶律大石有些心疑,這麽重要的東西,怎麽會被人帶上身上前來襲營?他在用性命給自己雪中送炭,天下會有這麽巧合的事嗎?


    “皇上,這其中會不會有詐?”有謀臣跟著質疑道。


    謀臣的質疑也不是空穴來風,但——耶律大石已經打定主意要進宮西夏,又豈會怕他雕蟲小技!


    耶律大石自恃二十萬大軍,就算西夏有詐,自己也不怕。


    他道:“是真是假,在朕的二十萬大軍鐵蹄之下,一切都將顯出原形!”


    “皇上,您一向禦駕親征,這萬一要是……”


    “沒有萬一!如果不是朕身先士卒統領萬軍,又怎麽能將女真遺願發揚光大,又怎麽能雄踞西北這片廣袤的天地!”耶律大石金口已開,不容置疑。


    翌日,耶律大石親率十萬大軍直達玉門關外叫陣,命另十萬大軍從北邊迂迴繞過玉門關,進攻沙州後背。


    兵分二路,合而擊之。


    耶律大石通過截獲的西夏駐軍地圖得知,西夏仗著有大宋在南邊西州屯兵八萬幫忙,玉門關守軍隻有五萬不到。


    西遼軍在玉門關外,痛陳西夏陰謀襲擊遼皇耶律大石之事,現興兵前來討要說法,讓玉門關守將趕緊開門出來給耶律大石賠罪。


    玉門關內西夏守將知道這是西遼軍賊喊捉賊的借口,他們在關外苦等了幾個月,終於耐不住寂寞,要露出狐狸尾巴顯出原形了。


    所以,這道關門是無論如何不能開,不但不開,連跟關外的遼軍對話都多此一舉、浪費力氣,還不如留著力氣到時候用在玉門關守衛戰上。


    西遼軍在關外叫了兩天,西夏軍根本懶得理會。


    耶律大石算著北上的十萬大軍應該差不多翻山越嶺,馬上就可以迂迴到玉門關後方,於是便不再浪費口舌,令劍一揮,開始進攻玉門關。


    玉門關西夏軍已經將消息快馬傳往沙州、傳往西夏京城興慶府。


    西遼軍昨日在關外叫陣的時候,西夏軍已經組織好城防事宜,等到這會兒西遼軍大舉來攻,隻需要奮力抵抗,等待後方援軍即可。


    玉門關守軍還設想著南方西州的宋軍會及時前來救援,到時候雙方裏應外合,還不打得西遼軍屁滾尿流。


    可惜他不知道,吳玠已經領軍悄悄離去,這會兒駐紮在古州,隻等時機一到,便殺迴去,打他耶律大旗一個措手不及,趁機甕中捉鱉。


    西夏軍堅守了大半日,突然身後湧出茫茫多的西遼兵,才知道西遼軍不知什麽時候已經繞到了自己身後。


    這下宋軍依然還沒來援,玉門關眼看是要守不住了。


    西夏守將率部掙紮了一番,考慮到雙方實力懸殊太大,隻好想辦法奮力突圍出去,帶著一兩萬士兵向沙州潰逃。


    沙州瓜州的守將都是西夏國主李昌佐心腹愛將,聽說玉門關失守後,一麵立即組織抵抗,一麵派出信使前往大宋西州尋求援軍。


    當然,最重要的是趕緊向李昌佐匯報軍情。


    玉門關失守後,沙州便是首當其衝第一前線。


    耶律大石對西夏賀蘭山以北的軍事力量掌握的一清二楚,沙州這邊區區六萬兵馬,他當然是不會留給沙州時間等待援軍的。


    因此,耶律大石拿下玉門關後,派駐一萬士兵守住玉門關,以防從西州過來的宋軍捅了自己屁股,然後自己親率近十九萬士兵直奔沙州,意圖以滔天之勢速戰速決。


    不是我軍太弱,而是敵人太強大。中國


    沙州軍民奮力抵抗了三天,便宣告城池告破。


    西北以大漠黃沙為主,河流稀缺,因此城池外麵基本沒有護城河保護,隻有一條幹涸的壕溝圍繞,很輕易就能被敵軍攻到城下。


    耶律大石乘勝追擊,連克瓜州、肅州,兵鋒直指西涼府。


    西夏國主李昌佐大恐,沒想到耶律大石一腔熱血竟然一鼓作氣殺到西涼府,指日便要威脅到京城興慶府。


    李昌佐急調各地兵馬增援西涼府,一麵差人前往宋京應天府向大宋皇帝趙構求救。


    趙構迴信說不好意思,之前以為西遼沒有要打的意思就讓吳玠撤軍了,又責問李昌佐怎麽讓西遼這麽快就攻到西涼府了,怎麽現在才來求援,這不是貽誤大事嗎?再說了,宋軍才經曆一次滅金大戰,元氣大傷,現在又要我朝軍隊返迴去增援你西夏,你當我宋軍都是吃鐵長大的嗎?


    當然,趙構說話不可能這麽直白、決絕,不過意思還是這個意思。


    李昌佐收到趙構的迴複時,他已經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抵達西涼府,決定與耶律大石兵對兵將對將,決一死戰!


    丞相陳泰勸言道:“皇上,大宋滅金傷了自家元氣,這點不假。吳玠此番撤走,多少跟這個有關係。皇上要想大宋再出兵援救,隻怕到時候必須要下血本!”


    李昌佐恨恨道:“大宋若念舊情,加上唇亡齒寒的道理,他自該來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皇上現在受製於人,還是想想還有什麽拿得出手換來大宋援救的吧。”陳泰說道。


    李昌佐一言不發,心說恐怕隻有血本無歸才是底線。


    趙構記著屈平離走前說的話,如果西夏受危於西遼,就趁機將李昌佐連同西夏收入囊中。現在的西夏,不就像一隻被狼趕到虎口的小雞嗎?


    朝堂之上,趙構問百官們:“眼下西夏在西遼淫威之下,危在旦夕。雖說唇亡齒寒,但西夏叛出中原日久,能不能有萬全之策,將西夏勸服於我大宋麾下?能不能趁西夏病要他命?”


    群臣們獻計獻策、群策群力。


    小部分秉持著迂腐的狹隘的仁義禮智信思維,表示應該拿出大國風尚,救西夏於水火之中。


    大部分還是循著皇上的意思,堅決表示應該趁此機會收迴西夏,如此一來西遼也便不敢再對西夏這塊土地有任何非分之想。


    李綱說:“西夏叛出中原日久,當年襄王扶助西夏王李昌佐當政之前,本有機會收迴政權,而李昌佐原本就有投效之意,隻因當時西夏局勢不好控製,最後才勉強讓李昌佐坐到西夏王位上,實為權宜之計。


    如今我大宋兵強馬壯、國富民強、疆域遼闊,西夏如口中之舌被我朝囊括其中。西夏內部實力不堪,加上外有西遼虎狼之師逼壓,正是趁機收迴西夏的大好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李綱是朝廷的主心骨,他的意思,也就是多數人的意思,他更能左右少數人的意思。


    趙構滿意地說:“既然大部分大臣都讚同借機收迴西夏,不知可有何良策,能和平收迴西夏,又能借機驅殺西遼人?”


    剛剛迴朝的烈國公張俊急於表現,搶先道:“臣認為,可先遣一謀士前去遊說西夏王李昌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派一支軍隊進入西夏,如李昌佐同意歸順大宋,則作為援軍共同抗擊遼軍,如果他不答應,就借勢攻擊李昌佐。


    同時命漠西忽突部率軍屯兵與西遼邊界,隨時候命攻打西遼;另讓毅國公吳玠將軍屆時與忽突部南北夾擊西遼。到時候,就形成一個三麵圍攻的局麵,耶律大石必死無疑!”


    張俊之策顧慮周全,先禮而後兵,文武並重,三麵合圍。


    韓世忠、嶽飛、劉光世等人紛紛同意張俊的看法。


    趙構便道:“既如此,誰可為朕前去說服西夏王?”


    劉筱臣當仁不讓道:“微臣願前往,臣與西夏王也算共過患難,相信他應該能聽得進我的勸說。”


    秦檜與劉筱臣同在翰林院供職,他出列道:“皇上,劉大人正在忙於編纂《建炎大典》的關節時刻,抽身不得。臣不才,願鬥膽替劉大人前去。臣若失敗,願以死謝罪!”


    秦檜在滅金戰役中表現突出,迴朝後又負責校正推行宋體活字,深得趙構另眼相看。趙構毫不掩飾對秦檜才能的喜愛。


    趙構笑道:“兩位愛卿不要爭。劉愛卿有言在先,這事兒,還得看劉愛卿願不願意讓你這個表現的機會。”


    劉筱臣不是傻子,他聽出了皇上的意思,看來皇上更想栽培秦檜,讓秦檜來得此功勞。劉筱臣隻好做個順水人情,就看你秦檜到時候能不能馬到成功。


    其實說栽培秦檜,倒不如說皇上想還他人情。秦檜年齡大出劉筱臣一二十年,栽培的意義肯定不如劉筱臣。


    隻是,秦檜勞苦功高,太後也常常誇獎他,皇上因此也想多給秦檜機會。如果秦檜真的有能,自當重用,如果他配不上自己的厚望,就讓他退居一旁讓位後賢。


    劉筱臣隻好順水推舟說:“秦大人說得也在理,微臣最近確實被編纂一事攪得焦頭爛額。既然秦大人樂意為臣分憂,那我就先在這裏祝秦大人馬到功成了!”


    秦檜笑道:“多謝劉大人成全!”


    “秦大人,你可別讓朕和劉大人失望啊!哈哈!”趙構開懷笑道。


    李綱心中有些不喜,秦檜這麽貪功,要是他勸說李昌佐失敗,那大宋就是眼下多一些麻煩,但要是秦檜成功了,隻怕以後也要多些麻煩了。但願自己是老眼昏花多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