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今日是屈平時隔一年後的首次上朝,一大早上就在二位夫人的幫助下,換好了幹淨整潔的官服。


    臨出發前,蕭露悄悄說:“不要皇上給你什麽你就接,東西重了小心砸到自己腳。”


    屈平知道蕭露的意思,便說這也是他在考慮的問題,他當然知道高處不勝寒,登高必自卑的道理。


    進殿前,碰上落單的魯忌,屈平拉住他悄悄說:“魯忌,今天皇上對我賞賜時,你一定要細數我這一年做的不到的地方。”


    魯忌懵懵懂懂地看著屈平問:“大哥,怎麽啦?”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屈平抬著頭,四十五度仰望著天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魯忌秒懂,道:“明白!”


    各班就位,有事起奏。


    屈平簡要匯報了這一趟西夏執行的經過,以及蒙古部落之事。


    雖然西夏之事大家基本有所了解,但從當事人口中說出來又是不一樣的感官體驗。


    趙構道:“永國公這一趟西夏之行,可謂居功至偉!不但顛覆了李乾順朝廷,扶持親宋的李昌佐上位,化敵為友。加上蒙古部的臣服,更是開天辟地的舉措,朕必定重重有賞!”


    魯忌出班道:“皇上,臣有一言。永國公大人雖有大功,但也有三失。”


    眾人無不好奇,魯忌作為屈平的好兄弟好朋友好同事,怎麽說出這番話。


    隻聽魯忌接著道:“李昌佐已被皇上封為寧夏侯,他借我大宋兵力推翻李乾順之後,忘記當初諾言,利欲熏心,自登王位。永國公大人身在寧夏侯旁邊,卻不加製止,反而因勢利導,促成李昌佐登上王位,此為永國公之第一條過錯,不製之失。


    第二條,永國公不知輕重,枉顧朝廷重任,為幫李昌佐發泄個人恩怨,輕率五百騎追拿李乾順,雖然最後僥幸殺掉李乾順,但也遭遇金軍攻擊,損失慘重,甚至國公大人本身也差點性命不保。國公若有失,不隻是個人的遺憾,更是朝廷的損失,此為不察之失。


    第三條,永國公在外不如實及時向皇上匯報,引皇上擔憂,此為不敬之失。此三失,請皇上明察!”


    皇上及群臣啞然,沒想到這時候還有人敢跟皇上唱反調,敢說永國公有錯失,而且這個人竟然是魯忌。還說得頭頭是道!


    趙構說:“魯愛卿何出此言?”


    “臣與永國公雖有私交,但在社稷大是大非上麵,臣不會因小失大。”魯忌正意盎然地說。


    李綱說:“皇上,魯大人說的雖然有些誇張,卻也是實情。人無完人,慶幸的是,大方向還是向著好的方麵發展的。”


    趙構見李綱也如是說,便道:“永國公雖有小失誤,卻無大過錯,朕這獎勵還是要賞的。”


    趙構心想給他封賞什麽好呢,武勳最高級別的上柱國也早就封了,爵位也已經到了國公,隻差封王了,目前恐怕還不夠資格。


    柱國乃是軍師勳爵,與王侯這一類有別,這也是為什麽吳玠早就封了柱國,後來又封一個武安侯。


    趙構心道:“屈平已是上柱國,在武勳上麵已達上限,那就賞個文勳吧,也好文武雙全,不如就賞個大學士。李綱已經宰相兼任昭文館大學士,那就賜屈平集賢殿大學士吧,反正都是虛頭銜,無官無職且無俸。”


    “那便賜永國公集賢殿大學士一銜。”趙構說。


    屈平便不推辭,謝恩道:“謝皇上。”


    趙構又道:“再賜銀絹各一千。”


    屈平依言收下。


    趙構接著封賞:“定倭侯楊再興賞銀絹同樣各一千。”


    楊再興謝過皇上,心道我府上就十個人,怎麽去花這麽多錢,又沒有一個貼心的管家。對了,可以拿去軍營分給兄弟們。還可以留點,以後討老婆用。


    趙構又給和談功臣劉筱臣封了翰林院知製誥,然後轉到京東西路糧倉失火案上:“糧倉失火案進展如何了?”


    刑部尚書道:“經刑部仔細周密調查,加上張俊大人的配合,事情的來龍去脈已經可以肯定。當日確實有雷電交加,糧倉庫房年月也已老舊,引火便著,屋頂燒壞了,大雨一澆,糧食那是非燒即濕。”


    “查了半個月,就告訴朕,罪魁禍首是老天爺?”趙構對這個答案可不滿意。


    “當然,值班人員發現上報不及時,加上人手不足,管理失當,也是一方麵的因素。”刑部尚書補充說。


    刑部尚書是一大老頭,再過幾年恐怕就要告老還鄉了,做事的原則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屈平嘀咕道:“這糧倉,早不失火,晚不失火,偏偏在這個緊要時候失火,確實蹊蹺。”


    趙構說:“愛卿發現什麽疑點?”


    屈平問李綱:“宰相大人怎麽看?”


    李綱心道我又不是狄仁傑也不是包拯,我能怎麽看,查唄。


    李綱說:“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不但要查,還要找到亡羊補牢、查漏補缺的辦法。”


    李綱說了等於沒說。


    趙構道:“是不是礙於張俊職銜,所以你們不方便查?朕已經停了他的職,你們還顧慮什麽?那就把他抓起來!這件事,一定要翻個底朝天,查到水落石出!”搜狗書庫


    趙構是鐵了心認為這事兒有鬼,刑部尚書心想,如果實在查不出人為,是不是必要時找個替罪羊?


    趙構道:“永國公,朕命你率刑部徹查此事,五天為限,給朕一個結果!”


    人在屋下走,禍從天上來,這事兒最後又落到屈平肩上,還五天為限,這也太難了。


    屈平了解趙構,他是要查明真相,又不想有人蒙冤,這是對屈平的信任,自己得對得起皇上的厚愛寄托。屈平隻得接旨受命。五天就五天,皇上說的是給他一個結果,可不是說查不出結果就掉腦袋,怕什麽。


    自皇上遷都應天府,京東西路首府便遷至濟州。


    應天至濟州一天可到,屈平也不急於一時,得先處理好蒙古部問題。


    皇上不想耽誤查案的周期,當天就接見了合答安,傳達了蒙古部的認可,展望未來蒙古部更加強大,並冊封合不勒為蒙古部大汗,賞賜五千副兵甲,不過要等蒙古部擊敗克烈部打通蒙夏通道才能安全交接。


    這也是對蒙古部的一種激勵,如果他們連這個投名狀都實現不了,那也沒資格接受大宋的福佑,畢竟打鐵還須自身硬。


    來訪的合答安當然也少不了賞賜,皇上還特命一文一武二位臣子陪同合答安前往蒙古部,起到傳幫帶扶的作用,並且這二人還能起到警示與監視的作用。


    屈平還讓楊再興領合答安去京畿路軍參觀了大炮,驚訝得合答安眼睛都要掉出來了。


    “宋軍還有這種秘密武器呢!有這寶貝,管他金國銀國都得打趴下。”合答安心道,“迴去一定要將此事如實匯報給父汗知道,大宋了不得,有神器!”


    屈平沒空為合答安送行,因為他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地趕去了濟州府。


    按照皇上的意思,張俊已經被就地看押。不管他是不是主謀,反正脫不了幹係,如果是天災,那更是他的罪了。


    屈平到濟州第一件事就是去牢房裏看望張俊。當年第一次見到張俊,還是在應天府的街道上,兩人當時誌存高遠,後來又一起擊退金夏聯軍,沒想到如今再見,竟然要隔著牢門柵欄。


    “張將軍,你受難了!”屈平說。


    還好,張俊雖然身在勞中,卻好吃好喝的不缺,隻是住的地方換了下。


    張俊見屈平來了,激動地從床上起來,走近柵欄,道:“國公大人,你來了!”


    屈平說:“皇上也不相信是你的問題,所以命我來再徹查此事,也讓張將軍沉冤得雪。”


    張俊心生感激,說:“多謝大人。若真是天意,我也認了,若是人為,就有勞大人了。”


    屈平讓張俊講了他所知道的事情。


    失火那日,張俊在軍營忙整理兵馬準備上前線的事,守糧的士兵當天有一半去幫忙招募新兵了,所以間接造成了失火救援不力的局麵。


    “是誰讓那些士兵們去幫忙募兵的?”屈平問。


    “是我。”張俊苦澀地迴答。


    屈平問:“糧倉,你們平時是怎麽保護的?”


    “在一座三進三出的四合院內,平時內外都有重兵把守,閑雜人等,根本不可能靠近。”


    屈平大致了解了情況,說:“我先去實地考察一下,有疑問我會隨時向你請教。”


    “有勞國公大人。”張俊道。


    屈平正要出去,聽見有人大喊:“大人,國公大人,請您一定要幫下官伸冤呐!”


    屈平覺著好奇,問陪行的刑部大人:“這是什麽人?”


    “看管糧倉的。”陪行的刑部大人說。


    屈平想原來專職守糧的大人也關押在這裏呢,那就不用多跑一趟了,不過看他那狀態,看來沒有受到照顧呢。


    屈平問那人道:“你是何人?官居何職?”


    “下官梁守仁,是負責看護糧倉的都尉。大人,請您為也下官做主,下官也是被冤枉的啊!”那個自稱梁守仁的都尉說道。


    屈平說:“你身為看護糧倉的都尉,是失職失位,你有何可冤的?”


    梁守仁說:“那天下官不當班!”


    “你不當班的時候,有事誰做主?”屈平問。


    “如果有事,他們會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屈平道:“那還是你失職。”


    “大人,大人,這是天災,下官哪裏管得了?”梁守仁急道。


    “失火時你在哪裏,在做什麽?”屈平問。


    此人急於求助,說不定可以套出一些線索來也未可知,姑且繼續詢問一番便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