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今天大宋皇帝趙構異常開心,因為收到了屈平的來信,信上說他已經聯係上了寧夏侯李昌佐,正舉兵攻伐西夏國都興慶府,另外有吳玠將軍在東線的牽扯,破城指日可待。
自從獲悉屈平尚在人間,趙構就每天無比開心,又無比期盼著再獲得屈平的消息。屈平可是助他成就今日的最重要的人,他就像一個小媳婦懷揣著對屈平的期盼。
趙構三天兩頭地以吳貴妃的名義邀請趙萍兒和蕭露進宮,想法設法地看能不能從她們那裏獲知屈平的消息。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趙萍兒和蕭露更加思夫心切,也懷著和趙構一樣的心思,每一次都以為皇上有屈平的新消息,歡歡喜喜激情滿滿的進宮去。
可惜,最終大家都是無功而返。屈平竟然給家裏和皇上各自僅僅且隻寫過一封信,後麵就音信全無。
等他迴來,一定要對他耳提麵命,問問他是怎麽煉成的鐵石心腸。
今天趙構很開心,但開心不隻是因為收到了屈平的來信,而是另一個好消息——東渡扶桑的楊再興,就要迴來了!
不知楊再興在日本怎麽樣,有沒有極大的展示咱們巍巍大宋的強大,有沒有更進一步的傳播中華文化,中日友好有沒有更密切、更實際,扶桑友人是不是更加敬仰且向往著大宋……
朝堂之上,文武大臣們獲悉這個好消息,也正熱議著此事。
“楊將軍要迴來了,一切都好期待!”
還有人當場作起了詩:“想當初楊將軍六千騎兵渡東海,直掛雲帆笑九天,千餘書生出寒門,而今歸來非等閑。”
“王大人好才情!”
“哪裏哪裏,即興之作,讓大家見笑了。”
“我大宋自取消對屬國之歲俸,天下附庸倒卻悉數向往,紛紛上表納貢,真是奇哉怪哉!”
“說明我大宋日益昌盛,這都是皇上的英明呐!”
“是是是,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家說著說著,便歌頌起趙構來。
趙構從心裏甜到了臉上,謙虛地擺擺手,說道:“樹再高,也要根基厚。朕沒有爾等眾位卿家的傾力輔佐,哪有機會像今天這般,你我君臣在這大堂上其樂融融?哈哈哈!”
每個人都值得被讚揚。
李綱也加入讚頌皇上的行列,說:“我等臣子就是一艘船,皇上您就是掌舵人,好的船和好的掌舵人,就是我們劈波斬浪、一往無前的保障!”
“哈哈,愛卿說得好極了。”趙構開懷笑道,“禮部聽旨,著令禮部即刻安排迎接扶桑歸來的勇士們!”
禮部侍郎爽快道:“臣遵旨!”
趙構又道:“吏部,對歸來的學士們,優先安排職位,務必做到人盡其能!”
“臣遵旨!”
“戶部,東渡這些將士和先生們的家屬,每月撫恤金可有按時到位?”
“迴皇上,不曾半點拖欠。”
“很好,朕心甚慰!”趙構此刻激情澎湃。
這一天,應該是舉國歡慶的日子。
為了體現皇上和朝廷的重視,迎接楊再興迴朝的隆重程度,與邵成章遠洋歸來之時不相伯仲。
宋朝漕運發達,又節省人力物力,楊再興一行人乘坐迴京的交通工具理所當然是借助漕運了。
兩岸人聲歡不住,華舟已臨應天港。
楊再興與同行的將士、書生們此刻心潮澎湃,雖然心中多次設想了迴來時被人們歡迎的場麵,但看到眼前真實的場麵,心裏即震撼又溫暖。
這次迴來的書生隻是去時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還留在日本呢。他們迴來,就是宣傳幫帶,讓更多有誌向的人,跟他們下次一起漂洋過海去傳播中土文化。
不管在日本受到怎麽樣的崇敬與禮遇,享受怎樣的溫床與佳肴,但終歸,這裏才是家啊!
他們和自己一樣,長著同樣善良的麵孔,說著美麗的話語,走著一樣跌宕的道路,連心之所向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家!這就是家人!
那場麵,真是萬人空巷,摩肩擦踵,人山人海,鑼鼓喧天!
人們激烈地鼓掌、歡騰,熱情地唿喊著,大宋萬歲,皇上萬歲!
楊再興不禁有些熱淚盈眶,難道這就是遊子的感受嗎?楊再興一時竟沒聽見副將牛皋與自己說話。牛皋重複了一遍,楊再興才迴過神來:“啊,什麽?”49電子書
“將軍,船靠岸了,應該命令大家下船了,皇上還在岸上等著我們呢!”牛皋說。
楊再興這才反應過來,讓皇上久等可是大不敬,他趕緊下令:“傳令下去,所有船隻人等依次排隊下船,兵士優先,先生們隨後!”
“是!”
船甲與碼頭搭上舢板,將士們整了整身上全副武裝的行頭,使自己看起來更加精神。然後或牽著馬,或三兩人抬著大箱子,依次有序地下了船。書生們意氣風發,頭發也抹了油,顯得烏黑靚麗,走起路來都是輕飄飄的,跟在軍隊後麵昂首向兩旁的迎接人群揮手致意。
路人中,一位老夫人揪著兒子的耳朵交代道:“你看到沒有,這才是讀書人該有的樣子!你還不好好努力,考個秀才都考到四十歲了還沒中,再過兩年,老娘都要咽氣了!你真是要考死老娘!”
兒子不敢反抗,老老實實讓他娘揪著自己的耳朵,道:“娘,今年我一定高中,我也申請去扶桑文化支援,為國爭光,為家族爭光!”
“這還差不多!”老夫人這才撒了手,饒有興致地繼續踮起腳看。
兒子見娘看不到前方,說:“娘,您看不到,我背著您看吧!”
老夫人也不反對。於是這一對母子,在人前中現在格外耀眼。
慢慢的,人們有樣學樣,互幫互助,一片祥和。
一枝獨秀不叫豔,百花齊放方為春。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吧!
趙構早等得摩拳擦掌了,要不是礙於規矩,自己非得上前去。百姓與皇上這邊團隊,中間隔著兩百米的安全距離,還有士兵們守衛。
終於等到楊再興一行從人群裏出來了。
趙構現在能分明的看著楊再興一行人過來了。
楊再興見著皇上親自來迎接,自己甲胄在身,快步上前,單膝跪地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楊再興與同行將士、先生們,不辱皇命,不負眾望,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趙構親自扶起楊再興,熱切地說:“愛卿極好!在日本國一切可還好,他們聽話嗎,吃得慣住得慣嗎?你看,都瘦了些,麵色倒是白淨了些,哈哈!”
“多謝皇上掛念,托皇上洪福,一切都好。”楊再興一本正經道。
趙構拍拍楊再興的肩膀,一個勁地說好,又道:“這麽多百姓在這兒,有沒有什麽匯報,或者期望,想跟老百姓說的嗎?他們可等了你半年,你不能就這麽隨朕迴宮了吧?”
楊再興知道皇上是想讓自己對百姓們說些利國利民的話,還好自己一路上打了腹稿,還真不怕說不出話來。
楊再興轉向殷切的百姓們,揚了揚手,示意百姓們稍安勿躁,嘹亮地說道:“百姓們,還有文武百官們,感謝你們對我等東渡將士和先生們的厚愛,我們除了保家衛國,除了文化教傳之外,真是無以為報!”
百姓們自發響起了轟隆隆的掌聲,這哪是無以為報,這是最大的迴報呀!
楊再興接著說:“我等奉皇上之命,東渡屬國日本,不但幫助日本國主統一了全境,最重要的是,將我們漢文化盡最大努力的推行到日本全國,文武兼試,這大大有利於大宋與日本的友誼與和平。我有一個願望,希望在二十年內,全日本人都能讀能寫能用漢字!這也是皇上的期待,也更需要全國百姓的支持和努力!你們說,願意支持嗎?”
“願意!支持!”百姓們熱烈迴應道。
趙構在後麵拍手道:“說得太好了!”
楊再興迴頭低聲問趙構:“皇上,還需要說什麽嗎?”
“行了,該朕說了!”趙構說、
楊再興識趣地退到一旁,趙構登高而唿:“百姓們,你們還記得上一次我們這麽轟轟烈烈的迎接一群人是什麽時候,是為了什麽嗎?沒錯!迎接的——是我們大家的希望,迎接的——是我們的雄心與壯誌,為的是——國家的昌盛,為的是——民族的屹立!朕和你們一樣,都是這熱切期盼的人群中的渺小一員,但是,朕也和你們一樣,有著大大的夢想,這夢想讓我們創造了希望,讓我們不懈地奮鬥,更讓我們享受到了沉甸甸的結果!朕同大家一道,繼續努力,怎麽樣!?”
“好!好!好!”
“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姓們沸騰了起來,氣氛飛向了高潮。
皇上和百官們迴朝去了,將士們、先生們也都由相關部門領走了,百姓們仍舊站在那裏不肯散去,今天有太多太多的東西等著他們去消化去吸收。
趙構邀請楊再興與自己同乘一轎,趙構像個養在深閨的小姑娘,對外麵的世界充滿著好奇,恨不能一枝紅杏出牆來。
趙構問:“日本國主怎麽看待朕的?”
楊再興答道:“猶如皓月當空!”
“學會耍嘴皮了,哈哈。”趙構又問,“六千將士,夠用嗎?”
楊再興說:“迴皇上,六千將士,臣原原本本地給您帶迴來了五千八百三十九個,戰死一百四十八,病故一十三。六千將士,在神州可能算是小數目,可在日本等於龐然大物!況且這六千勇士各個武藝高強、裝備精良,連馬兒都比日本的個頭大,所到之處,所向披靡。”
趙構欣慰說:“那也是愛卿用兵有方!”
“扶桑不但地方小,人口也少,有些擁兵一千不到也敢自稱國王,真是夜郎自大、坐井觀天,滑天下之大稽。”
“呃,切不可這麽說,這是他們的國情嘛。以我之強,攻彼之弱,那就是欺負人了,愛卿不能這麽比,哈哈!”趙構嘴上這樣說,心裏卻早已驕傲自豪起來。
</p>
今天大宋皇帝趙構異常開心,因為收到了屈平的來信,信上說他已經聯係上了寧夏侯李昌佐,正舉兵攻伐西夏國都興慶府,另外有吳玠將軍在東線的牽扯,破城指日可待。
自從獲悉屈平尚在人間,趙構就每天無比開心,又無比期盼著再獲得屈平的消息。屈平可是助他成就今日的最重要的人,他就像一個小媳婦懷揣著對屈平的期盼。
趙構三天兩頭地以吳貴妃的名義邀請趙萍兒和蕭露進宮,想法設法地看能不能從她們那裏獲知屈平的消息。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趙萍兒和蕭露更加思夫心切,也懷著和趙構一樣的心思,每一次都以為皇上有屈平的新消息,歡歡喜喜激情滿滿的進宮去。
可惜,最終大家都是無功而返。屈平竟然給家裏和皇上各自僅僅且隻寫過一封信,後麵就音信全無。
等他迴來,一定要對他耳提麵命,問問他是怎麽煉成的鐵石心腸。
今天趙構很開心,但開心不隻是因為收到了屈平的來信,而是另一個好消息——東渡扶桑的楊再興,就要迴來了!
不知楊再興在日本怎麽樣,有沒有極大的展示咱們巍巍大宋的強大,有沒有更進一步的傳播中華文化,中日友好有沒有更密切、更實際,扶桑友人是不是更加敬仰且向往著大宋……
朝堂之上,文武大臣們獲悉這個好消息,也正熱議著此事。
“楊將軍要迴來了,一切都好期待!”
還有人當場作起了詩:“想當初楊將軍六千騎兵渡東海,直掛雲帆笑九天,千餘書生出寒門,而今歸來非等閑。”
“王大人好才情!”
“哪裏哪裏,即興之作,讓大家見笑了。”
“我大宋自取消對屬國之歲俸,天下附庸倒卻悉數向往,紛紛上表納貢,真是奇哉怪哉!”
“說明我大宋日益昌盛,這都是皇上的英明呐!”
“是是是,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家說著說著,便歌頌起趙構來。
趙構從心裏甜到了臉上,謙虛地擺擺手,說道:“樹再高,也要根基厚。朕沒有爾等眾位卿家的傾力輔佐,哪有機會像今天這般,你我君臣在這大堂上其樂融融?哈哈哈!”
每個人都值得被讚揚。
李綱也加入讚頌皇上的行列,說:“我等臣子就是一艘船,皇上您就是掌舵人,好的船和好的掌舵人,就是我們劈波斬浪、一往無前的保障!”
“哈哈,愛卿說得好極了。”趙構開懷笑道,“禮部聽旨,著令禮部即刻安排迎接扶桑歸來的勇士們!”
禮部侍郎爽快道:“臣遵旨!”
趙構又道:“吏部,對歸來的學士們,優先安排職位,務必做到人盡其能!”
“臣遵旨!”
“戶部,東渡這些將士和先生們的家屬,每月撫恤金可有按時到位?”
“迴皇上,不曾半點拖欠。”
“很好,朕心甚慰!”趙構此刻激情澎湃。
這一天,應該是舉國歡慶的日子。
為了體現皇上和朝廷的重視,迎接楊再興迴朝的隆重程度,與邵成章遠洋歸來之時不相伯仲。
宋朝漕運發達,又節省人力物力,楊再興一行人乘坐迴京的交通工具理所當然是借助漕運了。
兩岸人聲歡不住,華舟已臨應天港。
楊再興與同行的將士、書生們此刻心潮澎湃,雖然心中多次設想了迴來時被人們歡迎的場麵,但看到眼前真實的場麵,心裏即震撼又溫暖。
這次迴來的書生隻是去時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還留在日本呢。他們迴來,就是宣傳幫帶,讓更多有誌向的人,跟他們下次一起漂洋過海去傳播中土文化。
不管在日本受到怎麽樣的崇敬與禮遇,享受怎樣的溫床與佳肴,但終歸,這裏才是家啊!
他們和自己一樣,長著同樣善良的麵孔,說著美麗的話語,走著一樣跌宕的道路,連心之所向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家!這就是家人!
那場麵,真是萬人空巷,摩肩擦踵,人山人海,鑼鼓喧天!
人們激烈地鼓掌、歡騰,熱情地唿喊著,大宋萬歲,皇上萬歲!
楊再興不禁有些熱淚盈眶,難道這就是遊子的感受嗎?楊再興一時竟沒聽見副將牛皋與自己說話。牛皋重複了一遍,楊再興才迴過神來:“啊,什麽?”49電子書
“將軍,船靠岸了,應該命令大家下船了,皇上還在岸上等著我們呢!”牛皋說。
楊再興這才反應過來,讓皇上久等可是大不敬,他趕緊下令:“傳令下去,所有船隻人等依次排隊下船,兵士優先,先生們隨後!”
“是!”
船甲與碼頭搭上舢板,將士們整了整身上全副武裝的行頭,使自己看起來更加精神。然後或牽著馬,或三兩人抬著大箱子,依次有序地下了船。書生們意氣風發,頭發也抹了油,顯得烏黑靚麗,走起路來都是輕飄飄的,跟在軍隊後麵昂首向兩旁的迎接人群揮手致意。
路人中,一位老夫人揪著兒子的耳朵交代道:“你看到沒有,這才是讀書人該有的樣子!你還不好好努力,考個秀才都考到四十歲了還沒中,再過兩年,老娘都要咽氣了!你真是要考死老娘!”
兒子不敢反抗,老老實實讓他娘揪著自己的耳朵,道:“娘,今年我一定高中,我也申請去扶桑文化支援,為國爭光,為家族爭光!”
“這還差不多!”老夫人這才撒了手,饒有興致地繼續踮起腳看。
兒子見娘看不到前方,說:“娘,您看不到,我背著您看吧!”
老夫人也不反對。於是這一對母子,在人前中現在格外耀眼。
慢慢的,人們有樣學樣,互幫互助,一片祥和。
一枝獨秀不叫豔,百花齊放方為春。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吧!
趙構早等得摩拳擦掌了,要不是礙於規矩,自己非得上前去。百姓與皇上這邊團隊,中間隔著兩百米的安全距離,還有士兵們守衛。
終於等到楊再興一行從人群裏出來了。
趙構現在能分明的看著楊再興一行人過來了。
楊再興見著皇上親自來迎接,自己甲胄在身,快步上前,單膝跪地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楊再興與同行將士、先生們,不辱皇命,不負眾望,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趙構親自扶起楊再興,熱切地說:“愛卿極好!在日本國一切可還好,他們聽話嗎,吃得慣住得慣嗎?你看,都瘦了些,麵色倒是白淨了些,哈哈!”
“多謝皇上掛念,托皇上洪福,一切都好。”楊再興一本正經道。
趙構拍拍楊再興的肩膀,一個勁地說好,又道:“這麽多百姓在這兒,有沒有什麽匯報,或者期望,想跟老百姓說的嗎?他們可等了你半年,你不能就這麽隨朕迴宮了吧?”
楊再興知道皇上是想讓自己對百姓們說些利國利民的話,還好自己一路上打了腹稿,還真不怕說不出話來。
楊再興轉向殷切的百姓們,揚了揚手,示意百姓們稍安勿躁,嘹亮地說道:“百姓們,還有文武百官們,感謝你們對我等東渡將士和先生們的厚愛,我們除了保家衛國,除了文化教傳之外,真是無以為報!”
百姓們自發響起了轟隆隆的掌聲,這哪是無以為報,這是最大的迴報呀!
楊再興接著說:“我等奉皇上之命,東渡屬國日本,不但幫助日本國主統一了全境,最重要的是,將我們漢文化盡最大努力的推行到日本全國,文武兼試,這大大有利於大宋與日本的友誼與和平。我有一個願望,希望在二十年內,全日本人都能讀能寫能用漢字!這也是皇上的期待,也更需要全國百姓的支持和努力!你們說,願意支持嗎?”
“願意!支持!”百姓們熱烈迴應道。
趙構在後麵拍手道:“說得太好了!”
楊再興迴頭低聲問趙構:“皇上,還需要說什麽嗎?”
“行了,該朕說了!”趙構說、
楊再興識趣地退到一旁,趙構登高而唿:“百姓們,你們還記得上一次我們這麽轟轟烈烈的迎接一群人是什麽時候,是為了什麽嗎?沒錯!迎接的——是我們大家的希望,迎接的——是我們的雄心與壯誌,為的是——國家的昌盛,為的是——民族的屹立!朕和你們一樣,都是這熱切期盼的人群中的渺小一員,但是,朕也和你們一樣,有著大大的夢想,這夢想讓我們創造了希望,讓我們不懈地奮鬥,更讓我們享受到了沉甸甸的結果!朕同大家一道,繼續努力,怎麽樣!?”
“好!好!好!”
“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姓們沸騰了起來,氣氛飛向了高潮。
皇上和百官們迴朝去了,將士們、先生們也都由相關部門領走了,百姓們仍舊站在那裏不肯散去,今天有太多太多的東西等著他們去消化去吸收。
趙構邀請楊再興與自己同乘一轎,趙構像個養在深閨的小姑娘,對外麵的世界充滿著好奇,恨不能一枝紅杏出牆來。
趙構問:“日本國主怎麽看待朕的?”
楊再興答道:“猶如皓月當空!”
“學會耍嘴皮了,哈哈。”趙構又問,“六千將士,夠用嗎?”
楊再興說:“迴皇上,六千將士,臣原原本本地給您帶迴來了五千八百三十九個,戰死一百四十八,病故一十三。六千將士,在神州可能算是小數目,可在日本等於龐然大物!況且這六千勇士各個武藝高強、裝備精良,連馬兒都比日本的個頭大,所到之處,所向披靡。”
趙構欣慰說:“那也是愛卿用兵有方!”
“扶桑不但地方小,人口也少,有些擁兵一千不到也敢自稱國王,真是夜郎自大、坐井觀天,滑天下之大稽。”
“呃,切不可這麽說,這是他們的國情嘛。以我之強,攻彼之弱,那就是欺負人了,愛卿不能這麽比,哈哈!”趙構嘴上這樣說,心裏卻早已驕傲自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