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下麵的人麵麵相覷,李昌佐這句話是什麽意思?自己好像沒聽明白。
李昌佐道:“玉璽、虎符已在我手。但是,我李某自認德薄才淺,難坐龍位,皇帝什麽的,不適合我。大夏自古本與中原同根同源,休戚與共,昔年脫離中原,也是情非得已。如今大宋強伺東南西麵,威風無二;金國後起之秀,也強據東部,留給我們的隻有北方荒蕪的大漠,加上境內沃土有限,百姓本就生活困苦;最重要的是,李乾順耽溺後宮,昏庸無能,忠奸不分,以致國力日衰。請問我們還有什麽能力與宋金抗衡?”
李昌佐此言一出,下麵的人無不震驚。他這是放著龍位不坐,要拱手將祖宗的江山送給大宋?他是怎麽想的?他還有沒有一點禮義廉恥?他怎麽對得起列祖列宗?
“自古良禽擇木而棲,我李昌佐已投效宋朝,如今大夏疆域半數落於我手,傳國玉璽、行軍虎符,全部為我所得,李乾順雖暫時苟延殘喘,但死期不遠。李某話已經說得很明白,願意留下的,站在左邊,不願意的留下想離開的,沒關係,站在右邊,我還會奉送盤纏。還是想跟我勢不兩立的,原地別動!”李昌佐繼續說道。
大夏王族一位老者痛心疾首地顫聲說:“昌佑,你真的不迴頭嗎?大夏百餘年基業,你真能狠心親手毀掉?將來,待你百年之後,你又如何向祖宗們交代?”
此人昔日對李昌佐還算照顧,所以李昌佐向他恭敬禮貌地施了禮,說:
“我輩之人分出成敗,曆史是非自有後人評說。你說我自毀家門,我卻說你們固步自封、井底之蛙!迴歸大宋,並不是什麽恥辱的事,隻是流落他鄉的人迴家認祖歸宗罷了。你們趕緊站隊,別耽誤時間,我還有許多軍政事務要處理!”
這項選擇題雖然是道送分題,卻讓人備受煎熬,因為它同樣是一道送命題。
今天選擇站在李昌佐這邊活著,明天李乾順打迴來便是自己的死期;今天選擇鬥爭到底的人,已是視死如歸,其實命已經丟了半條;至於那些打算保持中立的、準備做牆頭草的人,李昌佐就算兌現諾言放他們走,也會是等到結束了李乾順之後才會放掉,否則就是放虎歸山留後患。當然,也有可能今天就放他們走,然後在路上死個不明不白。
“很難選嗎?意誌就這麽不堅定?”李昌佐隻有拿出殺威棒,說,“我數十聲,還待在原地的話,我就默認你們是要與我李某鬥爭到底了!十、九、八……三……”
才數到三,囚徒們便已經左右站隊的差不多了,因為太過急躁,很多人腦袋都撞腫了。
“二……一!很好!”李昌佐咬著牙數完,結果還算讓人滿意。
站左邊跟隨自己的有五分之三,大夏皇親國戚們很多都選擇了站左邊,因為他們還奢望李昌佐念著舊情,另外就算李乾順打迴來,自己活著的希望還是很大的。站右邊打算迴家養老的占五分之一多。剩下的,就是準備去陰曹地府繼續效忠於李乾順的人了。
李昌佐冷笑著看著跟自己死磕到底的人們,說:“很好,你們敬酒不吃吃罰酒,我就成全你!來人,把他們拉下去,死牢伺候!”
“是!”兵士們摩拳擦掌,將這些戰利品拉走了。
李昌佐又對站在右邊的人說:“你們選擇袖手旁觀,我也不攔你們。大道通天,各走一邊。隻是,現在李乾順生死未知,就隻好先委屈大家吃一段時間的大鍋飯了!”
右邊的人心裏早就想好了所有結果,任由兵士們將大家帶走。有牢飯吃,總比死了的強。
李昌佐最後微笑地看著左邊的人們,道:“歡迎你們,破鏡重圓,又跟我李昌佐成了親朋好友!哈哈!”
大家跟著賠笑,說:“李大人如皓日當空,光明自然引人向往!”還有說什麽如再生父母的,奉承的簡直讓人起雞皮疙瘩。
李昌佐將這些喜歡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喜歡阿諛奉承的人都記在心裏,他們的下場就是有一口飯吃就不錯了。至於那些不甚言語的人,或許能用的上。
此時,士兵來報:“將軍,元帥迴來了!”
“哦!快去迎接!”
李昌佐話剛說完,屈平就騎著馬帶著數十個將官飛奔了進來。
平日裏,敢在這大殿前走大步的人估計都沒有,今日卻讓人騎著馬肆意往來,天差地別相距太遠。
屈平看著排排站的人,心裏有了猜想,問道:“寧夏侯這是搞什麽呢?”
李昌佐簡單說了一下,道:“這些是用的上的人,還有一些不打算跟著我們幹的,以後再放他們走,還有少數想死的,我打算成全他們。”
屈平勸阻道:“他們都是俘虜,豈可亂殺?大宋不殺降俘,怎能亂了規矩?”
李昌佐心中稍有不快,說:“今日不殺他,來日他們將成為我們的絆腳石。”
屈平說:“先關起來,他們的生死,自該有皇上發落。”
“是。”李昌佐不情不願道。
屈平好言勸道:“李兄,我一向視你如兄弟,所以才好言勸你,不要被仇恨被情緒懵逼了雙眼。做大事者,心境要開闊,眼光要長遠。一粒沙子可能會刺痛你的眼睛,但把它放在對的地方,說不定能發出光芒,變廢為寶也說不定。”
李昌佐說:“我知道了,那先將他們關起來吧。”李昌佐嘴裏這樣說,心裏其實還是有些不樂意。
屈平拍拍李昌佐的肩膀,說:“對!李乾順已死,相信這個消息會讓你更開心吧!”火滅
“真的?”李昌佐雙眼放光,“太好了,哈哈!李乾順!可惜,我沒有親眼所見!”
廣場上剛剛由囚徒變成大宋子弟的人們聽說李乾順死了的消息,無不心中震動不已。沒想到啊,李乾順無事生非要去搞什麽狩獵,活生生將自己變成了別人獵物。一個王朝,就這樣結束了。
不管他們是悲是憂,屈平叫人帶他們先下去安頓了再說。
“什麽?李乾順沒死?”大殿裏,李昌佐聽完屈平的解釋,驚詫道。
屈平說:“沒錯,我是故意在那些人麵前說他死了的!”
原來屈平帶著隊伍狂追李乾順,李乾順緊要關頭化整為零,目標分散,最後屈平他們隻抓到三十多個人,最重要的李乾順卻讓他逃跑了。
李昌佐內心如百抓在撓,問:“李乾順跑了,如今怎麽辦?”
屈平說:“別急,聽我說。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我們不妨以假亂真,堅定地向外放出風去,就說李乾順已經身死。到時眾口鑠金,白的也給他說成黑的!”
“要是真的李乾順冒出來怎麽辦?”
“就說那是假的!李乾順往東逃竄,隻會去東麵夏軍防線那裏,以求東山再起打迴來。你有傳國玉璽和調兵虎符,我們先控製現有局麵。然後合兵一處,與吳玠部隊前後夾擊,不怕他不敗!”
“怎麽做?”
“先不急著取消西夏,等真正平定了李乾順再說。你先拿玉璽,下一道旨,就說李乾順好壞不分禍國之首,你為天下百姓安危與生計著想,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廢除罪首李乾順。李乾順畏罪自殺,然後封他個夏廢帝的諡號。”
李昌佐一邊聽著,一邊拿筆記著。然後開始著手起草聖旨,寫了一會,投了筆叫道:“哎呀,太難寫了,這不是我的長項啊!”
屈平笑道:“那就找個文書功底厲害的啊!咦,那個宰相陳泰呢?”
“叫他幹什麽,他被我揍了一頓,現在躺在牢子裏,翻身估計都困難。”
屈平暗道糟糕,忘記交代李昌佐陳泰是自己人了。
屈平道:“誤會,誤會啊!快請他過來!”
半個時辰後,大殿裏,屈平、李昌佐和陳泰三人,大家圍坐在一起,略顯尷尬。
屈平清了清嗓子說:“此事都怨我。”
李昌佐說:“原來這一切都是你一手策劃的啊……”
陳泰說:“其實也不能全賴永國公,李乾順其實早就對你有了防備,功高震主啊。”
“你住嘴!”李昌佐道,“為人臣子,身為宰相,你應該起到調和的作用,使君臣和睦,這才是你該做得。”
“事到如今,你可後悔了?”屈平拋出定乾坤的一問。
“……罷了,一個巴掌拍不響,現在後悔也沒用。”李昌佐幹脆地迴答。
屈平平靜地說:“不,你可以迎迴李乾順,繼續作他的西夏皇帝,然後我們再光明正大的打一場。”
陳泰左右看看二人,心說我還是不說話的好。
李昌佐歎了口氣,說:“米已成炊,不如共飲一杯!”
“還有一條路。你做西夏皇帝,但要保證宋夏交好,誓如兄弟。”屈平說。
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李昌佐沉默良久說:“你說的是真心話嗎?”
陳泰心說我這一路辛辛苦苦為的什麽啊,到頭來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老老實實做我的西夏宰相不好嗎,這下西夏還是西夏,我這宰相可能就不是宰相了。本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要是迴了大宋,還不知道降級多少呢!
屈平說:“當然,隻要你能坐穩這個位置,做好這個皇帝!西夏交給西夏人管,是目前最穩定的。現在西夏動蕩未歇,烽煙正盛,你隻有擠走李乾順做了皇帝,才能對目前局勢起到穩定作用。這也是權宜之策,如果當時沒讓李乾順跑了,那就兩說了。”
</p>
下麵的人麵麵相覷,李昌佐這句話是什麽意思?自己好像沒聽明白。
李昌佐道:“玉璽、虎符已在我手。但是,我李某自認德薄才淺,難坐龍位,皇帝什麽的,不適合我。大夏自古本與中原同根同源,休戚與共,昔年脫離中原,也是情非得已。如今大宋強伺東南西麵,威風無二;金國後起之秀,也強據東部,留給我們的隻有北方荒蕪的大漠,加上境內沃土有限,百姓本就生活困苦;最重要的是,李乾順耽溺後宮,昏庸無能,忠奸不分,以致國力日衰。請問我們還有什麽能力與宋金抗衡?”
李昌佐此言一出,下麵的人無不震驚。他這是放著龍位不坐,要拱手將祖宗的江山送給大宋?他是怎麽想的?他還有沒有一點禮義廉恥?他怎麽對得起列祖列宗?
“自古良禽擇木而棲,我李昌佐已投效宋朝,如今大夏疆域半數落於我手,傳國玉璽、行軍虎符,全部為我所得,李乾順雖暫時苟延殘喘,但死期不遠。李某話已經說得很明白,願意留下的,站在左邊,不願意的留下想離開的,沒關係,站在右邊,我還會奉送盤纏。還是想跟我勢不兩立的,原地別動!”李昌佐繼續說道。
大夏王族一位老者痛心疾首地顫聲說:“昌佑,你真的不迴頭嗎?大夏百餘年基業,你真能狠心親手毀掉?將來,待你百年之後,你又如何向祖宗們交代?”
此人昔日對李昌佐還算照顧,所以李昌佐向他恭敬禮貌地施了禮,說:
“我輩之人分出成敗,曆史是非自有後人評說。你說我自毀家門,我卻說你們固步自封、井底之蛙!迴歸大宋,並不是什麽恥辱的事,隻是流落他鄉的人迴家認祖歸宗罷了。你們趕緊站隊,別耽誤時間,我還有許多軍政事務要處理!”
這項選擇題雖然是道送分題,卻讓人備受煎熬,因為它同樣是一道送命題。
今天選擇站在李昌佐這邊活著,明天李乾順打迴來便是自己的死期;今天選擇鬥爭到底的人,已是視死如歸,其實命已經丟了半條;至於那些打算保持中立的、準備做牆頭草的人,李昌佐就算兌現諾言放他們走,也會是等到結束了李乾順之後才會放掉,否則就是放虎歸山留後患。當然,也有可能今天就放他們走,然後在路上死個不明不白。
“很難選嗎?意誌就這麽不堅定?”李昌佐隻有拿出殺威棒,說,“我數十聲,還待在原地的話,我就默認你們是要與我李某鬥爭到底了!十、九、八……三……”
才數到三,囚徒們便已經左右站隊的差不多了,因為太過急躁,很多人腦袋都撞腫了。
“二……一!很好!”李昌佐咬著牙數完,結果還算讓人滿意。
站左邊跟隨自己的有五分之三,大夏皇親國戚們很多都選擇了站左邊,因為他們還奢望李昌佐念著舊情,另外就算李乾順打迴來,自己活著的希望還是很大的。站右邊打算迴家養老的占五分之一多。剩下的,就是準備去陰曹地府繼續效忠於李乾順的人了。
李昌佐冷笑著看著跟自己死磕到底的人們,說:“很好,你們敬酒不吃吃罰酒,我就成全你!來人,把他們拉下去,死牢伺候!”
“是!”兵士們摩拳擦掌,將這些戰利品拉走了。
李昌佐又對站在右邊的人說:“你們選擇袖手旁觀,我也不攔你們。大道通天,各走一邊。隻是,現在李乾順生死未知,就隻好先委屈大家吃一段時間的大鍋飯了!”
右邊的人心裏早就想好了所有結果,任由兵士們將大家帶走。有牢飯吃,總比死了的強。
李昌佐最後微笑地看著左邊的人們,道:“歡迎你們,破鏡重圓,又跟我李昌佐成了親朋好友!哈哈!”
大家跟著賠笑,說:“李大人如皓日當空,光明自然引人向往!”還有說什麽如再生父母的,奉承的簡直讓人起雞皮疙瘩。
李昌佐將這些喜歡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喜歡阿諛奉承的人都記在心裏,他們的下場就是有一口飯吃就不錯了。至於那些不甚言語的人,或許能用的上。
此時,士兵來報:“將軍,元帥迴來了!”
“哦!快去迎接!”
李昌佐話剛說完,屈平就騎著馬帶著數十個將官飛奔了進來。
平日裏,敢在這大殿前走大步的人估計都沒有,今日卻讓人騎著馬肆意往來,天差地別相距太遠。
屈平看著排排站的人,心裏有了猜想,問道:“寧夏侯這是搞什麽呢?”
李昌佐簡單說了一下,道:“這些是用的上的人,還有一些不打算跟著我們幹的,以後再放他們走,還有少數想死的,我打算成全他們。”
屈平勸阻道:“他們都是俘虜,豈可亂殺?大宋不殺降俘,怎能亂了規矩?”
李昌佐心中稍有不快,說:“今日不殺他,來日他們將成為我們的絆腳石。”
屈平說:“先關起來,他們的生死,自該有皇上發落。”
“是。”李昌佐不情不願道。
屈平好言勸道:“李兄,我一向視你如兄弟,所以才好言勸你,不要被仇恨被情緒懵逼了雙眼。做大事者,心境要開闊,眼光要長遠。一粒沙子可能會刺痛你的眼睛,但把它放在對的地方,說不定能發出光芒,變廢為寶也說不定。”
李昌佐說:“我知道了,那先將他們關起來吧。”李昌佐嘴裏這樣說,心裏其實還是有些不樂意。
屈平拍拍李昌佐的肩膀,說:“對!李乾順已死,相信這個消息會讓你更開心吧!”火滅
“真的?”李昌佐雙眼放光,“太好了,哈哈!李乾順!可惜,我沒有親眼所見!”
廣場上剛剛由囚徒變成大宋子弟的人們聽說李乾順死了的消息,無不心中震動不已。沒想到啊,李乾順無事生非要去搞什麽狩獵,活生生將自己變成了別人獵物。一個王朝,就這樣結束了。
不管他們是悲是憂,屈平叫人帶他們先下去安頓了再說。
“什麽?李乾順沒死?”大殿裏,李昌佐聽完屈平的解釋,驚詫道。
屈平說:“沒錯,我是故意在那些人麵前說他死了的!”
原來屈平帶著隊伍狂追李乾順,李乾順緊要關頭化整為零,目標分散,最後屈平他們隻抓到三十多個人,最重要的李乾順卻讓他逃跑了。
李昌佐內心如百抓在撓,問:“李乾順跑了,如今怎麽辦?”
屈平說:“別急,聽我說。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我們不妨以假亂真,堅定地向外放出風去,就說李乾順已經身死。到時眾口鑠金,白的也給他說成黑的!”
“要是真的李乾順冒出來怎麽辦?”
“就說那是假的!李乾順往東逃竄,隻會去東麵夏軍防線那裏,以求東山再起打迴來。你有傳國玉璽和調兵虎符,我們先控製現有局麵。然後合兵一處,與吳玠部隊前後夾擊,不怕他不敗!”
“怎麽做?”
“先不急著取消西夏,等真正平定了李乾順再說。你先拿玉璽,下一道旨,就說李乾順好壞不分禍國之首,你為天下百姓安危與生計著想,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廢除罪首李乾順。李乾順畏罪自殺,然後封他個夏廢帝的諡號。”
李昌佐一邊聽著,一邊拿筆記著。然後開始著手起草聖旨,寫了一會,投了筆叫道:“哎呀,太難寫了,這不是我的長項啊!”
屈平笑道:“那就找個文書功底厲害的啊!咦,那個宰相陳泰呢?”
“叫他幹什麽,他被我揍了一頓,現在躺在牢子裏,翻身估計都困難。”
屈平暗道糟糕,忘記交代李昌佐陳泰是自己人了。
屈平道:“誤會,誤會啊!快請他過來!”
半個時辰後,大殿裏,屈平、李昌佐和陳泰三人,大家圍坐在一起,略顯尷尬。
屈平清了清嗓子說:“此事都怨我。”
李昌佐說:“原來這一切都是你一手策劃的啊……”
陳泰說:“其實也不能全賴永國公,李乾順其實早就對你有了防備,功高震主啊。”
“你住嘴!”李昌佐道,“為人臣子,身為宰相,你應該起到調和的作用,使君臣和睦,這才是你該做得。”
“事到如今,你可後悔了?”屈平拋出定乾坤的一問。
“……罷了,一個巴掌拍不響,現在後悔也沒用。”李昌佐幹脆地迴答。
屈平平靜地說:“不,你可以迎迴李乾順,繼續作他的西夏皇帝,然後我們再光明正大的打一場。”
陳泰左右看看二人,心說我還是不說話的好。
李昌佐歎了口氣,說:“米已成炊,不如共飲一杯!”
“還有一條路。你做西夏皇帝,但要保證宋夏交好,誓如兄弟。”屈平說。
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李昌佐沉默良久說:“你說的是真心話嗎?”
陳泰心說我這一路辛辛苦苦為的什麽啊,到頭來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老老實實做我的西夏宰相不好嗎,這下西夏還是西夏,我這宰相可能就不是宰相了。本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要是迴了大宋,還不知道降級多少呢!
屈平說:“當然,隻要你能坐穩這個位置,做好這個皇帝!西夏交給西夏人管,是目前最穩定的。現在西夏動蕩未歇,烽煙正盛,你隻有擠走李乾順做了皇帝,才能對目前局勢起到穩定作用。這也是權宜之策,如果當時沒讓李乾順跑了,那就兩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