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早起奔波的商販驚訝發現,黑山城頭不知何時懸了一具女屍。
僧衣法袍,長的還挺好看。
城門圍闕上還有一份布告,一旁有衙役在宣講,大肆抨擊佛門通敵亂政,妖言惑眾,招搖撞騙,貽害百姓。
緊接著,黑山百姓就接到吳翟擔任鎮守以來的第一道禁令。
禁佛!
大到寺廟和尚,小到經書串珠,但凡與佛門相關的,一律嚴禁。
違者以通敵論處,檢舉揭發者重重有賞。
“嘿,官府懸賞!”
“大家快去抓和尚,一個賞銀十兩!”
“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俺剛從官府迴來。你看,十兩銀子!”
黑山民風彪悍,大批退伍的傷殘老兵在馬幫腳行討生活,一年辛苦下來不過二兩紋銀。
人心向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早先佛門營造出來的救苦救難形象也挽救不了他們。
一時之間,黑山大街小巷都在打砸佛像祭台,大批隱藏在坊間的和尚被揪出來報官。
“俺們家是真苦啊,大師你慈悲為懷,應是不介意俺拿你換銀子,你就當積德行善,下輩子定能入那西坊極樂。”
“阿彌陀佛...”
一個瞎了隻眼的小老頭正在向一個白麵和尚懺悔,身後他婆娘見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鎮將府都說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跟這幫外族有什麽好廢話的,當年戰場上你殺的還少麽?”
“趕緊送去官府,名額有限,迴頭賞銀該兌完了!”
“對對對,趕緊走...”
......
鎮將府,議事廳。
裴瑾、李臨、王弘盡數在場,黑山出了這麽大的事,他們三個作為三營統領肯定要迴來鎮場子。
“佛門貪得無厭,黑山喂不飽他們,我更沒有委屈求全的習慣。”吳翟坐在上首老位置,神色很鬆弛,完全看不出擔憂。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
“你們仨無需緊張,原定計劃不變,該備戰備戰,該平三郡平三郡。”
聽見這話,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年長持重的裴瑾先開口勸誡道。
“大哥,咱不是怕事啊。”
“但是有一說一,你把渡賢掛在城頭有些不太合適。”
李臨也跟著商量。
“大哥,要不我讓洪小子迴來駐守鎮將府吧。”
“義父,兒...”王弘想毛遂自薦,可惜陷陣營剛步入正軌,他實在是走不開。
三人沒別的意思,純粹是怕此舉激怒佛門,派人刺殺吳翟。
“你們多慮了,我既然敢掛,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吳翟擺擺手打斷三人。
“我掛渡賢另有用意。”
“一是掛給李氏看。我一日不把佛門得罪死,李驍那兔崽子就一日不會出兵東進。李氏不出兵,這三郡我還真不敢輕易染指。”
“二是掛給道門看。道門勢大,眼下卻隻有魏家在我這下了重注,龍虎山那邊還沒一點動靜。雖說龍虎山在南晉,但這大乾可是有不少道門山頭的。”
怕三人聽不懂,吳翟沉吟了一瞬,改換話題道。
“說到這,我先給你們交個底。”
“黑山的未來並不是成為第二個李氏,也並非是推翻京兆周氏,我的最終目標永遠是整個中原,外加燕雲河套地區。”
“目標很大,困難很多。”
“所以,我們要拉攏一切能拉攏的,打壓一切需打壓的。”
“道門就是目前我們需要拉攏的,而拉攏道門,就必須打壓佛門。”
“況且,打壓外部勢力還有利於積攢民望。”
“與以上這些好處相比,得罪佛門的弊端就不值一提了。”
“至於龜茲...”
“如若王女那邊願意繼續配合,龜茲國也會成為我們能拉攏的對象。”
“如若不能拉攏,那就打壓到底。”
“待我們平下三郡,再迴頭跟他們做過一場,打服他們。”
吳翟這話說的平平淡淡,三位猛將卻聽得熱血沸騰。
身為猛將,所求為何?
無他,唯有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封侯拜將!
吳翟全給他們滿足了。
不光要一統中原,還要開疆拓土!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赫赫功勳,意味著開國功臣,意味著公侯爵位!
“臣,定誓死追隨主公,助主公成就千秋霸業...”三個糙漢子同時走出席位,眼裏盡是雄心壯誌,不由分說的就要給吳老六磕一個。
“打住!”吳老六一蹬桌子,撤到王弘麵前,沒受裴瑾、李臨這一拜。
“跟你倆說這些不是忽悠你倆效忠!”
“你倆也不需要效忠。”
“一世人,三兄弟,這一點就算成王成帝也不會改變。”
吳老六沒去理跪在地上的裴瑾、李臨,而是單獨拍了拍王弘的肩膀。
“你不一樣,你這一拜我受之無愧,因為你是我兒子。”
“永遠都是。”
說完,吳老六重新坐迴桌前,淡定的敲了敲桌子。
“今後,你們的眼光也要學著放長遠一些,把格局打開。”
“這江山,是給你們自己打的。”
平平淡淡,可三個糙漢子上頭了,眼裏盡是晶瑩的小東西。
“是,大哥\/義父!”
吳老六看不了男人掉眼淚,無奈的起身,邊歎氣邊往外走。
“鎮將府的安全問題你們不用擔心,我從李曉那要了一百虎嘯營軍卒,擋一般的毛賊不成問題。”
“洪浪就留在軍營繼續練兵,一切以備戰為重。”
“還是那句話!”
“下月初一,發兵,平三郡!”
話說完,剛好走出議事廳,就聽身後傳來三聲洪亮的搶答。
“喏!”
......
轉眼間,距離渡賢上牆已過去三日。
黑山禁佛的消息已傳遍西涼。
今日一早,南安城東門迎來一行車馬,李驍親自出城迎接。
是龔淵迴來了!
隨之而來的是李斛身負重傷,被扣留在京的消息。
奇恥大辱!
李氏軍民陷入沉悶。
這消息李驍老早就知道,隻是一直壓著沒透露,就是怕出現眼下這種局麵。
自古以來,主辱臣死。
李斛作為李氏前任宗主,盡管他在位時以鐵血殘暴著稱,但在大義上,他始終是李氏的主公。
所以,李氏要出兵!
這不是李驍能製約的,這是士氣,是臉麵,是不容踐踏的世家威望。
......
龍宮,議政殿,高台上。
李驍一襲玄素大袍,頭頂金冠,負手背對殿門。
陰影下,臉上青澀不再,多了一分陰鶩,兩分狠辣,剩下的全是雄踞一方的恢弘霸氣!
簡直與年輕時的李斛一模一樣。
“主公。”
這是龔淵第一次以此稱唿李驍,沒有三拜九叩,沒有宣誓效忠,自然的如水到渠成。
“淵無用,沒有帶迴老宗主!”
“請主公責罰。”
李驍沒有轉身,微微轉頭,露出些許側臉。
“與先生無關。”
“說說,我老子是在哪傷的?”
聲音沒了往日的熱情,冷酷到龔淵有些膽寒。
“迴主公,在広魏。”
李驍稍稍抬頭,眼裏精光閃現,露出些許殘忍,嘴角緊接著勾起一抹弧度。
“広魏麽...怎麽傷的?”
氣勢太盛,台下龔淵被壓製的唿吸艱難,脊背不自覺的彎曲下去。
“密林埋伏,前後堵截,再由広魏侯親自出手,射了老宗主兩箭,一箭前胸,一箭後背。”
“哦?”李驍聞言轉身,麵露疑惑,審視著龔淵。
“那你們是怎麽逃出去的?”
龔淵看不到台階上,隻覺得如芒背刺。
“淵不敢隱瞞,広魏侯射完兩箭,追兵便盡數退去,我等逃進山溝村落,這才躲過一劫。”
“事後老宗主說他當年欠了広魏侯兩箭,這是來討債的。”
“討債麽?”李驍喃喃自語,他僅知黃參與李斛是結義兄弟,並不清楚當年往事。
不過,這不重要,現在輪到他討債了。
“李駱,傳令整軍。”
“明日發兵,先破天水,再擊広魏。”
“我要広魏侯的項上人頭!”
早起奔波的商販驚訝發現,黑山城頭不知何時懸了一具女屍。
僧衣法袍,長的還挺好看。
城門圍闕上還有一份布告,一旁有衙役在宣講,大肆抨擊佛門通敵亂政,妖言惑眾,招搖撞騙,貽害百姓。
緊接著,黑山百姓就接到吳翟擔任鎮守以來的第一道禁令。
禁佛!
大到寺廟和尚,小到經書串珠,但凡與佛門相關的,一律嚴禁。
違者以通敵論處,檢舉揭發者重重有賞。
“嘿,官府懸賞!”
“大家快去抓和尚,一個賞銀十兩!”
“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俺剛從官府迴來。你看,十兩銀子!”
黑山民風彪悍,大批退伍的傷殘老兵在馬幫腳行討生活,一年辛苦下來不過二兩紋銀。
人心向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早先佛門營造出來的救苦救難形象也挽救不了他們。
一時之間,黑山大街小巷都在打砸佛像祭台,大批隱藏在坊間的和尚被揪出來報官。
“俺們家是真苦啊,大師你慈悲為懷,應是不介意俺拿你換銀子,你就當積德行善,下輩子定能入那西坊極樂。”
“阿彌陀佛...”
一個瞎了隻眼的小老頭正在向一個白麵和尚懺悔,身後他婆娘見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鎮將府都說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跟這幫外族有什麽好廢話的,當年戰場上你殺的還少麽?”
“趕緊送去官府,名額有限,迴頭賞銀該兌完了!”
“對對對,趕緊走...”
......
鎮將府,議事廳。
裴瑾、李臨、王弘盡數在場,黑山出了這麽大的事,他們三個作為三營統領肯定要迴來鎮場子。
“佛門貪得無厭,黑山喂不飽他們,我更沒有委屈求全的習慣。”吳翟坐在上首老位置,神色很鬆弛,完全看不出擔憂。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
“你們仨無需緊張,原定計劃不變,該備戰備戰,該平三郡平三郡。”
聽見這話,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年長持重的裴瑾先開口勸誡道。
“大哥,咱不是怕事啊。”
“但是有一說一,你把渡賢掛在城頭有些不太合適。”
李臨也跟著商量。
“大哥,要不我讓洪小子迴來駐守鎮將府吧。”
“義父,兒...”王弘想毛遂自薦,可惜陷陣營剛步入正軌,他實在是走不開。
三人沒別的意思,純粹是怕此舉激怒佛門,派人刺殺吳翟。
“你們多慮了,我既然敢掛,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吳翟擺擺手打斷三人。
“我掛渡賢另有用意。”
“一是掛給李氏看。我一日不把佛門得罪死,李驍那兔崽子就一日不會出兵東進。李氏不出兵,這三郡我還真不敢輕易染指。”
“二是掛給道門看。道門勢大,眼下卻隻有魏家在我這下了重注,龍虎山那邊還沒一點動靜。雖說龍虎山在南晉,但這大乾可是有不少道門山頭的。”
怕三人聽不懂,吳翟沉吟了一瞬,改換話題道。
“說到這,我先給你們交個底。”
“黑山的未來並不是成為第二個李氏,也並非是推翻京兆周氏,我的最終目標永遠是整個中原,外加燕雲河套地區。”
“目標很大,困難很多。”
“所以,我們要拉攏一切能拉攏的,打壓一切需打壓的。”
“道門就是目前我們需要拉攏的,而拉攏道門,就必須打壓佛門。”
“況且,打壓外部勢力還有利於積攢民望。”
“與以上這些好處相比,得罪佛門的弊端就不值一提了。”
“至於龜茲...”
“如若王女那邊願意繼續配合,龜茲國也會成為我們能拉攏的對象。”
“如若不能拉攏,那就打壓到底。”
“待我們平下三郡,再迴頭跟他們做過一場,打服他們。”
吳翟這話說的平平淡淡,三位猛將卻聽得熱血沸騰。
身為猛將,所求為何?
無他,唯有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封侯拜將!
吳翟全給他們滿足了。
不光要一統中原,還要開疆拓土!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赫赫功勳,意味著開國功臣,意味著公侯爵位!
“臣,定誓死追隨主公,助主公成就千秋霸業...”三個糙漢子同時走出席位,眼裏盡是雄心壯誌,不由分說的就要給吳老六磕一個。
“打住!”吳老六一蹬桌子,撤到王弘麵前,沒受裴瑾、李臨這一拜。
“跟你倆說這些不是忽悠你倆效忠!”
“你倆也不需要效忠。”
“一世人,三兄弟,這一點就算成王成帝也不會改變。”
吳老六沒去理跪在地上的裴瑾、李臨,而是單獨拍了拍王弘的肩膀。
“你不一樣,你這一拜我受之無愧,因為你是我兒子。”
“永遠都是。”
說完,吳老六重新坐迴桌前,淡定的敲了敲桌子。
“今後,你們的眼光也要學著放長遠一些,把格局打開。”
“這江山,是給你們自己打的。”
平平淡淡,可三個糙漢子上頭了,眼裏盡是晶瑩的小東西。
“是,大哥\/義父!”
吳老六看不了男人掉眼淚,無奈的起身,邊歎氣邊往外走。
“鎮將府的安全問題你們不用擔心,我從李曉那要了一百虎嘯營軍卒,擋一般的毛賊不成問題。”
“洪浪就留在軍營繼續練兵,一切以備戰為重。”
“還是那句話!”
“下月初一,發兵,平三郡!”
話說完,剛好走出議事廳,就聽身後傳來三聲洪亮的搶答。
“喏!”
......
轉眼間,距離渡賢上牆已過去三日。
黑山禁佛的消息已傳遍西涼。
今日一早,南安城東門迎來一行車馬,李驍親自出城迎接。
是龔淵迴來了!
隨之而來的是李斛身負重傷,被扣留在京的消息。
奇恥大辱!
李氏軍民陷入沉悶。
這消息李驍老早就知道,隻是一直壓著沒透露,就是怕出現眼下這種局麵。
自古以來,主辱臣死。
李斛作為李氏前任宗主,盡管他在位時以鐵血殘暴著稱,但在大義上,他始終是李氏的主公。
所以,李氏要出兵!
這不是李驍能製約的,這是士氣,是臉麵,是不容踐踏的世家威望。
......
龍宮,議政殿,高台上。
李驍一襲玄素大袍,頭頂金冠,負手背對殿門。
陰影下,臉上青澀不再,多了一分陰鶩,兩分狠辣,剩下的全是雄踞一方的恢弘霸氣!
簡直與年輕時的李斛一模一樣。
“主公。”
這是龔淵第一次以此稱唿李驍,沒有三拜九叩,沒有宣誓效忠,自然的如水到渠成。
“淵無用,沒有帶迴老宗主!”
“請主公責罰。”
李驍沒有轉身,微微轉頭,露出些許側臉。
“與先生無關。”
“說說,我老子是在哪傷的?”
聲音沒了往日的熱情,冷酷到龔淵有些膽寒。
“迴主公,在広魏。”
李驍稍稍抬頭,眼裏精光閃現,露出些許殘忍,嘴角緊接著勾起一抹弧度。
“広魏麽...怎麽傷的?”
氣勢太盛,台下龔淵被壓製的唿吸艱難,脊背不自覺的彎曲下去。
“密林埋伏,前後堵截,再由広魏侯親自出手,射了老宗主兩箭,一箭前胸,一箭後背。”
“哦?”李驍聞言轉身,麵露疑惑,審視著龔淵。
“那你們是怎麽逃出去的?”
龔淵看不到台階上,隻覺得如芒背刺。
“淵不敢隱瞞,広魏侯射完兩箭,追兵便盡數退去,我等逃進山溝村落,這才躲過一劫。”
“事後老宗主說他當年欠了広魏侯兩箭,這是來討債的。”
“討債麽?”李驍喃喃自語,他僅知黃參與李斛是結義兄弟,並不清楚當年往事。
不過,這不重要,現在輪到他討債了。
“李駱,傳令整軍。”
“明日發兵,先破天水,再擊広魏。”
“我要広魏侯的項上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