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千秋門,永巷口。
永巷是宮城內的一道東西向通道,也是宮城內“前朝”和 “後宮”南北分界線。
千秋門為永巷東側的出入口,也是連接後宮的大門。門旁有個太監值守用的班房,周逸之在這裏與諸葛頤密會。
諸葛頤剛進門,周逸之便上前見禮,卻被反手打斷。這老小子謹慎的往門外左右顧盼,確定沒人才關門退迴房內。
伴君如伴虎,他能走到今天,憑的就是謹小慎微。
周逸之見狀,心底有些不以為然,但臉上沒有表現出來,上前攙扶諸葛頤。
“相傅。”
這稱唿有講究,既彰顯了諸葛頤的丞相地位,又沒忽略其太傅之情,尊敬中帶著親密,是太子別出心裁的恭維。
“無需擔心,此地值守都是弟子的人。”周逸之言辭間十分自信。幹了十年的太子,他自認已將東宮經營成鐵桶。
況且千秋門連接的是他的太子東宮,周定入後宮隻會走永巷西側的萬歲門,二者南轅北轍,隻要無人告密,周定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發現他與諸葛頤密會。
諸葛頤對此持懷疑態度。不過他不會說出來,任由周逸之攙扶著坐下,扶著案幾,佝僂著腰身,臉上憂心忡忡。
“殿下,禦三家之事切不可再提,事關朝廷顏麵,多提恐怕會遭到陛下厭棄。”
“相傅放心,弟子絕不會再提。”周逸之收攏袖袍,在諸葛頤對麵坐下,臉上帶著些許後怕。
諸葛頤察言觀色,輕聲安慰道。“無需惶恐,老臣觀陛下並未遷怒於殿下。狙擊李斛入京失敗已被陛下歸咎於禦三家,這幾日殿下隻需靜觀其變即可,切勿再畫蛇添足。”
周逸之收斂神色,不置可否,轉而側身,急切的問道。
“相傅,平西之戰可有下文?”
此事關乎周逸之在朝中的聲望,絕對不容有失。周定與諸葛頤謀劃平西多年,如今臨近收官,他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求得周定同意他插手。要不然,此次圍困隴西的就是禦三家,哪能輪的到一直被周定忌憚的琅琊王氏。
與周逸之的急切不同,諸葛頤灑脫的搖了搖頭,平靜的開口道:“李斛入京是陽謀,既然我等沒攔住他,那平西之戰便隻能暫緩。”
“緩多久?”周逸之眉頭頓時皺起,言有不甘。
“緩到與草原和談成功之後?”
“弟子可等不到那一天!”
王氏出兵是他一力促成,打的自然是他的錢糧,與草原和談尚無定論,成功遙遙無期。
他的錢,撐不了多久。
而且王氏是他在朝中唯一的依仗。假如拖到兵糧寸斷,王氏若能及時撤軍尚還好說,一旦戰敗落個全軍覆沒,那他這太子也就算幹到頭了。
屋內有些冷,諸葛頤雙手攏袖,抬臉無聲瞅了一眼弟子,心裏默默歎息。
當初草原傳來瘟疫肆虐的消息時,他就猜到是李氏布局,苦口婆心的勸解周定,告誡周逸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闡明其中關鍵,直言平西時機未到。
可這爺倆一意孤行,非得要打。
諸葛頤倒也能理解。
周定是歲數到了,再加上舊疾複發,身體大不如前,想在有生之年了卻一樁心願。
周逸之是剛過三十,正值銳意進取的年紀,再加上周定這幾年偏心周洛,讓他覺得自己位子不穩,一心想幹點功績出來好穩定地位。
不過理解歸理解,惱火也是真惱火。諸葛頤縮了縮脖子,心底犯著嘀咕。周定年老智昏,周逸之心野無謀,父子倆是一個賽一個的自負,沒一個顧全大局的。
原本大好的局麵,隻需兩代人穩紮穩打,問鼎中原是板上釘釘的事。現在好了,局勢逆轉之下,李氏破局成功,世家隔岸觀火,周氏進退失據。
被架著了!
“讓王氏撤軍吧...”諸葛頤緩緩歎了口氣,給出一個中肯的建議。
“殿下若想建功立業,可讓王氏大軍去無定城。”
這話屬於舊事重提,之前諸葛頤就是這麽勸周逸之的。周逸之臉色難看,明顯是無法接受這個建議。
或者說王氏無法接受。
圍困隴西,進可攻退可守,穩賺不賠。去無定城,那可是國門,有進無退,草原來勢洶洶,丟失寸土都是殺頭的大罪。
所以,去隴西是王氏的選擇,不是他的!
“撤?相傅,倘若撤軍,弟子顏麵何存?”周逸之對無定城恍若未聞,王氏不可能去,他隻能裝作沒聽到。他這話意思也很明顯,想讓諸葛頤幫他想個遮羞的辦法。
諸葛頤明白弟子的意思,可他隻是垂下眼簾,表情平淡,古井無波的開口說道。
“明日老臣奉命去與李斛談判,若能讓其認下敗仗,便可保住殿下顏麵。”
周逸之聞言臉色稍緩,點點頭剛想承情,卻被諸葛頤抬手攔住。
“李斛不是好相與的,殿下想保麵子,就得拿裏子去換。”
說完,諸葛頤緩緩起身,一邊往門外走,一邊悠悠歎道。
“殿下,麵子丟了,日後還有機會撿起來。倘若連裏子都丟了,那可就沒有日後了...”
聞言,周逸之雙手握拳,眼底閃過一絲兇狠,牙關幾乎咬碎。不過,片刻後,就在諸葛頤轉身之際,一切陰鬱歸於平靜,隻剩忠厚老實。
“是,弟子謹遵教誨...”
諸葛頤沒有迴話,默默朝周逸之彎了彎腰。看著忠厚老實的弟子,眼底神色暗了一分,改為恭敬抱拳。
“太子殿下,老臣告退...”
“相傅,說了多少迴,咱們之間無需多禮。”周逸之連忙起身扶住諸葛頤,臉上全是孺慕之情,嘴上埋怨透著親密。
“君臣之禮不可廢,殿下無需相送,老臣告退。”諸葛頤老懷大慰,讚許的朝周逸之點了點頭,隨後轉身離去。
越過千秋門,永巷空無一人。徐徐夜風中,諸葛頤貼著牆根,將消瘦的身子藏在陰影裏,步履蹣跚。
人生七十古來稀,他也老了。
諸葛頤抬頭,臉上哪還有笑意,盡是悵惘。視線越過深宮高牆,望向那座太極殿,僅看了一瞬,便又重新埋首,快步朝宮外走去。
無情最是帝王家。
可是,這還沒稱帝啊...
永巷是宮城內的一道東西向通道,也是宮城內“前朝”和 “後宮”南北分界線。
千秋門為永巷東側的出入口,也是連接後宮的大門。門旁有個太監值守用的班房,周逸之在這裏與諸葛頤密會。
諸葛頤剛進門,周逸之便上前見禮,卻被反手打斷。這老小子謹慎的往門外左右顧盼,確定沒人才關門退迴房內。
伴君如伴虎,他能走到今天,憑的就是謹小慎微。
周逸之見狀,心底有些不以為然,但臉上沒有表現出來,上前攙扶諸葛頤。
“相傅。”
這稱唿有講究,既彰顯了諸葛頤的丞相地位,又沒忽略其太傅之情,尊敬中帶著親密,是太子別出心裁的恭維。
“無需擔心,此地值守都是弟子的人。”周逸之言辭間十分自信。幹了十年的太子,他自認已將東宮經營成鐵桶。
況且千秋門連接的是他的太子東宮,周定入後宮隻會走永巷西側的萬歲門,二者南轅北轍,隻要無人告密,周定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發現他與諸葛頤密會。
諸葛頤對此持懷疑態度。不過他不會說出來,任由周逸之攙扶著坐下,扶著案幾,佝僂著腰身,臉上憂心忡忡。
“殿下,禦三家之事切不可再提,事關朝廷顏麵,多提恐怕會遭到陛下厭棄。”
“相傅放心,弟子絕不會再提。”周逸之收攏袖袍,在諸葛頤對麵坐下,臉上帶著些許後怕。
諸葛頤察言觀色,輕聲安慰道。“無需惶恐,老臣觀陛下並未遷怒於殿下。狙擊李斛入京失敗已被陛下歸咎於禦三家,這幾日殿下隻需靜觀其變即可,切勿再畫蛇添足。”
周逸之收斂神色,不置可否,轉而側身,急切的問道。
“相傅,平西之戰可有下文?”
此事關乎周逸之在朝中的聲望,絕對不容有失。周定與諸葛頤謀劃平西多年,如今臨近收官,他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求得周定同意他插手。要不然,此次圍困隴西的就是禦三家,哪能輪的到一直被周定忌憚的琅琊王氏。
與周逸之的急切不同,諸葛頤灑脫的搖了搖頭,平靜的開口道:“李斛入京是陽謀,既然我等沒攔住他,那平西之戰便隻能暫緩。”
“緩多久?”周逸之眉頭頓時皺起,言有不甘。
“緩到與草原和談成功之後?”
“弟子可等不到那一天!”
王氏出兵是他一力促成,打的自然是他的錢糧,與草原和談尚無定論,成功遙遙無期。
他的錢,撐不了多久。
而且王氏是他在朝中唯一的依仗。假如拖到兵糧寸斷,王氏若能及時撤軍尚還好說,一旦戰敗落個全軍覆沒,那他這太子也就算幹到頭了。
屋內有些冷,諸葛頤雙手攏袖,抬臉無聲瞅了一眼弟子,心裏默默歎息。
當初草原傳來瘟疫肆虐的消息時,他就猜到是李氏布局,苦口婆心的勸解周定,告誡周逸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闡明其中關鍵,直言平西時機未到。
可這爺倆一意孤行,非得要打。
諸葛頤倒也能理解。
周定是歲數到了,再加上舊疾複發,身體大不如前,想在有生之年了卻一樁心願。
周逸之是剛過三十,正值銳意進取的年紀,再加上周定這幾年偏心周洛,讓他覺得自己位子不穩,一心想幹點功績出來好穩定地位。
不過理解歸理解,惱火也是真惱火。諸葛頤縮了縮脖子,心底犯著嘀咕。周定年老智昏,周逸之心野無謀,父子倆是一個賽一個的自負,沒一個顧全大局的。
原本大好的局麵,隻需兩代人穩紮穩打,問鼎中原是板上釘釘的事。現在好了,局勢逆轉之下,李氏破局成功,世家隔岸觀火,周氏進退失據。
被架著了!
“讓王氏撤軍吧...”諸葛頤緩緩歎了口氣,給出一個中肯的建議。
“殿下若想建功立業,可讓王氏大軍去無定城。”
這話屬於舊事重提,之前諸葛頤就是這麽勸周逸之的。周逸之臉色難看,明顯是無法接受這個建議。
或者說王氏無法接受。
圍困隴西,進可攻退可守,穩賺不賠。去無定城,那可是國門,有進無退,草原來勢洶洶,丟失寸土都是殺頭的大罪。
所以,去隴西是王氏的選擇,不是他的!
“撤?相傅,倘若撤軍,弟子顏麵何存?”周逸之對無定城恍若未聞,王氏不可能去,他隻能裝作沒聽到。他這話意思也很明顯,想讓諸葛頤幫他想個遮羞的辦法。
諸葛頤明白弟子的意思,可他隻是垂下眼簾,表情平淡,古井無波的開口說道。
“明日老臣奉命去與李斛談判,若能讓其認下敗仗,便可保住殿下顏麵。”
周逸之聞言臉色稍緩,點點頭剛想承情,卻被諸葛頤抬手攔住。
“李斛不是好相與的,殿下想保麵子,就得拿裏子去換。”
說完,諸葛頤緩緩起身,一邊往門外走,一邊悠悠歎道。
“殿下,麵子丟了,日後還有機會撿起來。倘若連裏子都丟了,那可就沒有日後了...”
聞言,周逸之雙手握拳,眼底閃過一絲兇狠,牙關幾乎咬碎。不過,片刻後,就在諸葛頤轉身之際,一切陰鬱歸於平靜,隻剩忠厚老實。
“是,弟子謹遵教誨...”
諸葛頤沒有迴話,默默朝周逸之彎了彎腰。看著忠厚老實的弟子,眼底神色暗了一分,改為恭敬抱拳。
“太子殿下,老臣告退...”
“相傅,說了多少迴,咱們之間無需多禮。”周逸之連忙起身扶住諸葛頤,臉上全是孺慕之情,嘴上埋怨透著親密。
“君臣之禮不可廢,殿下無需相送,老臣告退。”諸葛頤老懷大慰,讚許的朝周逸之點了點頭,隨後轉身離去。
越過千秋門,永巷空無一人。徐徐夜風中,諸葛頤貼著牆根,將消瘦的身子藏在陰影裏,步履蹣跚。
人生七十古來稀,他也老了。
諸葛頤抬頭,臉上哪還有笑意,盡是悵惘。視線越過深宮高牆,望向那座太極殿,僅看了一瞬,便又重新埋首,快步朝宮外走去。
無情最是帝王家。
可是,這還沒稱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