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時已過,鬧劇已然散場,城門重歸平靜。
王弘作為王氏叛將,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李驍親自出麵,將其母子安置在龍宮附近的一處別院中。
在王弘未明言投誠之前,龍宮大門不可能對他敞開。之所以安排在龍宮附近,也是為了方便監視。
此時,龍宮龍淵閣,李斛的寢居之處。
李斛還未就寢,正與一宮裝婦人把手閑談。
“咱這女婿不是凡人,怕是真有天命在身。”李斛披了件袍子,坐在榻邊,言語間頗為唏噓。
今日吳翟先是造出神器望遠鏡,後又釣來王氏陌刀衛統領,這氣運屬實逆天。
“那魏老道不是說了麽,李氏的氣運因女婿而漲。”那宮裝婦人正在把玩望遠鏡,聞言婉約一笑,輕聲寬慰。
“女婿氣運越旺,對李氏來說就越好。放心吧,將來這天下定是李氏血脈的。”
這婦人儀態端莊,舉止優雅。身形高挑,膚白貌美,既有西域人的立體五官,又有中原人的溫婉氣質,尤其是那雙藍色瞳孔,極具異域風情。
她叫李如娜,是李冰璃與李驍的生母。本是西域小國烏弋山離的公主,嫁於李斛後按照西域習俗隨了夫姓。
“話是這麽說,我就怕女婿氣運逆天,將來壓不住他。”李斛有自己的擔心。別看他在文心麵前自信的批爆,其實心裏一直有個陰影。
十年前,正是因他決策失誤,棋差周定一招,導致東征為周氏做了嫁衣。如今的局麵與十年前何其相似,都是李氏自身實力不足,想借外力。
李斛生怕吳翟成為第二個周定。
“論拳頭,你還怕女婿能大過李氏?”見李斛擔心,李如娜哪能不知道丈夫心裏在想啥,上前悉心安慰起來。
“你平日裏忙,顧不上家裏家外的瑣碎。這幾日我可是好生打聽了一下咱這個女婿的事跡,是個重情義的人。”
“雖說算計李恪這事做的有些不厚道,但他對咱閨女可是真心實意,要不然也不會大老遠一個人跑來隴西搶親,更不會願意為了冰璃放棄江山。”
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吳老六別的不論,對李冰璃是真上心了。李如娜愛屋及烏,自然越看越順眼,一個勁的幫吳翟說好話。
“再說了,中原不是有句老話,叫女婿能當半個兒嗎?”
“你隻要對他好,將來他不會負李氏的。”
“就怕知人知麵不知心。”顯然,李斛不是這麽好勸的。李如娜對吳翟的判斷太主觀,也太感情用事了。
“女婿之所以對冰璃格外上心,是為了冰璃的女君身份,是因為他還需仰仗李氏。”
“倘若冰璃不是李氏女君,或者不是李氏子弟呢?”
“就算他對冰璃是情比金堅,但在權利麵前,人是會變的。將來的事,還未可知啊。”
李如娜聽了卻不以為然,但也沒繼續糾結吳翟的為人,而是將話題扯到李驍身上。
“女婿的將來先不論,驍兒的將來你怎麽安排?”
“我聽說今日有族老想廢了驍兒的塚嗣之位?”
“這點你無需擔心。隻要祖母還活著,就沒人能拿下驍兒的塚嗣之位。”提起這個事,李斛心中憂慮更盛。
問鼎中原是李氏幾代人的夙願,李斛壓力山大。尤其是十年前因他決策失誤,讓周氏得了半壁江山之後。
當時要不是蕭靖嫻力排眾議,這李氏宗主早就不是他了。雖說蕭靖嫻為他爭取了十年時間,讓他成功穩固地位。可這十年也讓李氏不少後起之秀成長起來,那些族老眼見扳不倒他,便將目光轉向李驍,打起了塚嗣之位的主意。
塚嗣,未來的宗主,需選賢任能,才可保證一個家族長盛不衰。
李氏作為軍閥,選賢任能的標準當然是看戰績。
如今李驍即將及冠,雖有賢名,但無戰績傍身,全憑蕭靖嫻庇佑才得以保住塚嗣之位。可蕭靖嫻畢竟年事已高,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
屆時,李氏族老長久以來的積怨一朝爆發,李驍可很能會被直接掀下台。
所以,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對於這一點,李斛無力改變,也不想改變。他首先是李氏宗主,其次才是個父親。他這個父親能做的就是傾力培養,盡心鋪路。
至於能不能成才,李驍隻能靠自己。
......
此時,南安城城門樓子裏,吳翟與李驍並排靠牆而坐。
“姐夫居然能狠心拒絕神女,我姐果真沒看錯人!”李驍說話的語氣模棱兩可,聽不出是到底是恭維還是奚落。
吳翟這會有些疲累,無心與他拌嘴。呡了口酒提神,直接岔開這個話題。
“王弘叛逃,王氏大軍必生動蕩,明日或許可出城一戰。”
聞言,李驍靠牆凝思,片刻後迴絕了吳翟的提議。
“不了,此戰隻需守住南安即可,沒必要為了我的戰績而浪費人命。”
“如果你純是擔心傷亡,那大可不必。”吳翟轉頭看向李驍,表情有些古怪,這小子似乎鑽牛角尖了。
“姐夫送你一句話。”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你是李氏塚嗣,你的成名之路必定伴隨死亡,這一點你要趁早接受。”
“道理我都懂。”李驍很意外吳翟的文采,但他現在沒心情點評。
“可一想到戰士們為我而死,我心裏就會有一種負罪感。”
說完,李驍抬手攔住想勸解的吳翟,自我嘲笑道。
“你也不用勸我。”
“該懂的我都懂,隻是還沒想開而已。”
吳翟將酒壺塞給李驍,借這功夫插嘴打岔。
“有什麽想不開的?”
“又不光是你,每一個成名將領的背後都是屍山血海,有敵人的,也有自己人的。”
“你也不用為戰士們的傷亡感到負罪,這都是命,軍戶不打仗掙軍功,難不成靠那點軍餉養家。”
“姐夫再送你一句話。”
“沙場烽火燃不盡,將士功名百戰求。萬縷忠魂歸何處,皆為勳績未曾休。”
吳翟又顯擺了一把文采,然後拍著李驍的肩膀寬慰道。
“你得明白,戰場不是你一個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對於軍戶來說,戰爭就是他們出頭的唯一機會!”
“你真當他們是為你而戰?”
“士兵浴血盼功彰,多少英魂鑄輝煌。”
“你要是想不開,就給犧牲的戰士提供足夠的撫恤,為他們的子女解決生計。”
“你要是過不了自己心裏的坎,姐夫最後送你一句話。”
“隻有我們把仗給打完了,下一代才能過上安穩日子。”
“這叫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王弘作為王氏叛將,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李驍親自出麵,將其母子安置在龍宮附近的一處別院中。
在王弘未明言投誠之前,龍宮大門不可能對他敞開。之所以安排在龍宮附近,也是為了方便監視。
此時,龍宮龍淵閣,李斛的寢居之處。
李斛還未就寢,正與一宮裝婦人把手閑談。
“咱這女婿不是凡人,怕是真有天命在身。”李斛披了件袍子,坐在榻邊,言語間頗為唏噓。
今日吳翟先是造出神器望遠鏡,後又釣來王氏陌刀衛統領,這氣運屬實逆天。
“那魏老道不是說了麽,李氏的氣運因女婿而漲。”那宮裝婦人正在把玩望遠鏡,聞言婉約一笑,輕聲寬慰。
“女婿氣運越旺,對李氏來說就越好。放心吧,將來這天下定是李氏血脈的。”
這婦人儀態端莊,舉止優雅。身形高挑,膚白貌美,既有西域人的立體五官,又有中原人的溫婉氣質,尤其是那雙藍色瞳孔,極具異域風情。
她叫李如娜,是李冰璃與李驍的生母。本是西域小國烏弋山離的公主,嫁於李斛後按照西域習俗隨了夫姓。
“話是這麽說,我就怕女婿氣運逆天,將來壓不住他。”李斛有自己的擔心。別看他在文心麵前自信的批爆,其實心裏一直有個陰影。
十年前,正是因他決策失誤,棋差周定一招,導致東征為周氏做了嫁衣。如今的局麵與十年前何其相似,都是李氏自身實力不足,想借外力。
李斛生怕吳翟成為第二個周定。
“論拳頭,你還怕女婿能大過李氏?”見李斛擔心,李如娜哪能不知道丈夫心裏在想啥,上前悉心安慰起來。
“你平日裏忙,顧不上家裏家外的瑣碎。這幾日我可是好生打聽了一下咱這個女婿的事跡,是個重情義的人。”
“雖說算計李恪這事做的有些不厚道,但他對咱閨女可是真心實意,要不然也不會大老遠一個人跑來隴西搶親,更不會願意為了冰璃放棄江山。”
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吳老六別的不論,對李冰璃是真上心了。李如娜愛屋及烏,自然越看越順眼,一個勁的幫吳翟說好話。
“再說了,中原不是有句老話,叫女婿能當半個兒嗎?”
“你隻要對他好,將來他不會負李氏的。”
“就怕知人知麵不知心。”顯然,李斛不是這麽好勸的。李如娜對吳翟的判斷太主觀,也太感情用事了。
“女婿之所以對冰璃格外上心,是為了冰璃的女君身份,是因為他還需仰仗李氏。”
“倘若冰璃不是李氏女君,或者不是李氏子弟呢?”
“就算他對冰璃是情比金堅,但在權利麵前,人是會變的。將來的事,還未可知啊。”
李如娜聽了卻不以為然,但也沒繼續糾結吳翟的為人,而是將話題扯到李驍身上。
“女婿的將來先不論,驍兒的將來你怎麽安排?”
“我聽說今日有族老想廢了驍兒的塚嗣之位?”
“這點你無需擔心。隻要祖母還活著,就沒人能拿下驍兒的塚嗣之位。”提起這個事,李斛心中憂慮更盛。
問鼎中原是李氏幾代人的夙願,李斛壓力山大。尤其是十年前因他決策失誤,讓周氏得了半壁江山之後。
當時要不是蕭靖嫻力排眾議,這李氏宗主早就不是他了。雖說蕭靖嫻為他爭取了十年時間,讓他成功穩固地位。可這十年也讓李氏不少後起之秀成長起來,那些族老眼見扳不倒他,便將目光轉向李驍,打起了塚嗣之位的主意。
塚嗣,未來的宗主,需選賢任能,才可保證一個家族長盛不衰。
李氏作為軍閥,選賢任能的標準當然是看戰績。
如今李驍即將及冠,雖有賢名,但無戰績傍身,全憑蕭靖嫻庇佑才得以保住塚嗣之位。可蕭靖嫻畢竟年事已高,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
屆時,李氏族老長久以來的積怨一朝爆發,李驍可很能會被直接掀下台。
所以,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對於這一點,李斛無力改變,也不想改變。他首先是李氏宗主,其次才是個父親。他這個父親能做的就是傾力培養,盡心鋪路。
至於能不能成才,李驍隻能靠自己。
......
此時,南安城城門樓子裏,吳翟與李驍並排靠牆而坐。
“姐夫居然能狠心拒絕神女,我姐果真沒看錯人!”李驍說話的語氣模棱兩可,聽不出是到底是恭維還是奚落。
吳翟這會有些疲累,無心與他拌嘴。呡了口酒提神,直接岔開這個話題。
“王弘叛逃,王氏大軍必生動蕩,明日或許可出城一戰。”
聞言,李驍靠牆凝思,片刻後迴絕了吳翟的提議。
“不了,此戰隻需守住南安即可,沒必要為了我的戰績而浪費人命。”
“如果你純是擔心傷亡,那大可不必。”吳翟轉頭看向李驍,表情有些古怪,這小子似乎鑽牛角尖了。
“姐夫送你一句話。”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你是李氏塚嗣,你的成名之路必定伴隨死亡,這一點你要趁早接受。”
“道理我都懂。”李驍很意外吳翟的文采,但他現在沒心情點評。
“可一想到戰士們為我而死,我心裏就會有一種負罪感。”
說完,李驍抬手攔住想勸解的吳翟,自我嘲笑道。
“你也不用勸我。”
“該懂的我都懂,隻是還沒想開而已。”
吳翟將酒壺塞給李驍,借這功夫插嘴打岔。
“有什麽想不開的?”
“又不光是你,每一個成名將領的背後都是屍山血海,有敵人的,也有自己人的。”
“你也不用為戰士們的傷亡感到負罪,這都是命,軍戶不打仗掙軍功,難不成靠那點軍餉養家。”
“姐夫再送你一句話。”
“沙場烽火燃不盡,將士功名百戰求。萬縷忠魂歸何處,皆為勳績未曾休。”
吳翟又顯擺了一把文采,然後拍著李驍的肩膀寬慰道。
“你得明白,戰場不是你一個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對於軍戶來說,戰爭就是他們出頭的唯一機會!”
“你真當他們是為你而戰?”
“士兵浴血盼功彰,多少英魂鑄輝煌。”
“你要是想不開,就給犧牲的戰士提供足夠的撫恤,為他們的子女解決生計。”
“你要是過不了自己心裏的坎,姐夫最後送你一句話。”
“隻有我們把仗給打完了,下一代才能過上安穩日子。”
“這叫罪在當代,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