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上上簽(下)
王爺!權謀非戲,擺才是真 作者:伊織居芭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色的陽光透過綠葉間隙,落在桃杳和陸澈的臉龐上,落在彼此的眼中,好像一隻隻會發光的金色蝴蝶,在溫柔的風中翕動翅膀,即使它們身體弱小,但還是要爭先恐後地闖入這片濃綠,享受這一抹醉人的春天。
桃杳看著陸澈幽綠色的瞳孔在金色陽光中浸潤成漂亮的琥珀石,不由得有一瞬間的失神。陸澈卻忽然抓起她的手腕去夠那柳梢高枝,叫她迴過神來。
“就係在這裏吧?”陸澈詢問桃杳的意見。
桃杳其實並不在乎自己的紅布條係在哪裏,陸澈看得出來,但還是給她挑了一處最高的枝頭。
桃杳點了點頭:“就這兒吧。”
陸澈便抱起桃杳,用手臂托舉著她,舉高到那高枝處,讓她親自將自己的心願係上。
桃杳三下五除二便將自己的紅布條在那枝頭係緊了,拍拍手掌,笑道:“大功告成!”
“抱緊了。”陸澈柔聲道。
話音剛落,陸澈便跨過幾道樹枝,要輕功下去。桃杳擔心自己摔下去,下意識便摟緊了陸澈的脖子,將自己的臉龐貼近他的胸口。
砰砰、砰砰——
桃杳聽見陸澈胸口強有力的心跳聲,也聽見自己的心跳聲。他們的心跳緊緊地貼在一處,頻率相同,共鳴共振。
多好啊,這樣生機勃勃的春天,還有好好活著的他們。
生命是這樣好,能唿吸風中的花香,能觸摸柳梢之間的雨露,能與所珍視之人互相依偎在一處,能將心願寄托與天神,獲得最無暇純淨的祝福。
兩人就這樣互相依偎抱擁著,輕靈靈地落到路麵上,不覺引來了四周路人的注目,紛紛看著這對繾綣依偎的少男少女,猜想他們一定都在紅布條上寫下了長長久久和和美美的心願,向花神祈求愛情結果。
陸澈聽見了路人們那些意義不言而喻的笑,很不自然地撒手將桃杳丟了出去,害得桃杳不慎一個趔趄,差點摔跟頭兒。
“喂!陸澈!你懂不懂憐香惜玉啊!”
桃杳張口就是罵,卻被陸澈像抓小雞似地一把揪走,隻聽他說道:“走啦。去看看別的吧。我聽說花神廟會上會有甜粥布施,不如我們去瞧瞧?”
桃杳今天心情好,不跟陸澈計較,聽見有免費的吃食更是什麽也不在乎了,一邊樂嗬嗬地問著“在哪兒呢在哪兒呢?”,一邊攙著陸澈的胳膊一蹦一跳,催促他走得更快些免得甜粥都被別人搶光了,快樂天真得像個隻有七八歲的小孩子。
兩個人歡聲笑語地從花神廟大門走了出去,殊不知他們背後一直有一雙眼睛正在暗中盯著他們——
楚歡雋從那大柳樹後麵的小月洞門內鑽了出來,手裏捏著的那把折扇還正在徐徐扇風,卻絲毫不能給他提供半分涼意,隻見他額頭上蒙著一層微微薄汗,明明他身上隻著一件單薄春衫,不知他這股無名熱火到底是從哪裏生出來的。
跟在一旁的宋知守戰戰兢兢地遞上一塊冰蠶絲帕,眼神中充滿了依依不舍——
這是皇帝在上次左棣之事後偷偷賞他的,冰蠶絲乃西域進貢來的稀有貨,宮中能用上的妃子都沒有幾個,可見此物之珍稀,更見宋知守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又上升了幾分,這東西對於他來說算是千萬分的重要。
可如今見楚歡雋這個頂頭上司馬上就要將從情敵那裏燃起的火氣撒到自己身上了,宋知守也顧不得這冰蠶絲貴重不貴重,趕緊遞出去獻好,免得自己遭殃。
不料楚歡雋並不搭理宋知守的獻好,反而將手裏的折扇扇得更加起勁,斥責道:“誰說我熱了?宋知守,你有沒有眼力見兒?”
宋知守的手僵在那裏,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忽地見楚歡雋將那折扇猛然一合,硬邦邦的扇子骨咣當一聲便砸在宋知守那雙還端著冰蠶絲帕的手掌心上,把宋知守冷不丁嚇了一大跳。
“替本王拿一拿扇子。”楚歡雋淡道。
“啊?”宋知守還沒來得及意識到這是怎麽迴事,眼前楚歡雋已經輕功閃到了那柳樹上麵,不斷撥弄著身邊的樹枝柳條,神色焦急,好像在尋找些什麽。
宋知守走近樹底下,抬頭看見楚歡雋正在將那枝頭上挨個瀏覽這些紅布條上都寫著什麽,心中頓時明白過來——哦,王爺原來是在找方才時二小姐和那個姓陸的小子留下的紅布條。
宋知守心中疑惑,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逸王殿下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多管閑事了?
楚歡雋在那柳梢頭上翻來覆去找了半天,終於臉上露出一抹喜悅,自言自語笑道:“找著了。”
桃杳和陸澈的紅布條係在了最高處的樹枝頭上,好在楚歡雋手長,但也還是費了點勁才能將那兩片紅布條捏近了眼前。
待看見了那紅布條上寫著的小字,楚歡雋心中不由一驚。寫的是——
“花神娘娘在上,敬祈諸位神靈,願阿諾此生順遂,平安無憂。”
寫字的人顯然不太熟悉漢字的寫法,一行字寫得歪扭錯落,但心願一定是誠摯的,盡管不太會寫字,還是盡力將每個字都寫得方方正正,但是沒有落款。
“有意思。”楚歡雋有些不服氣地輕哼一聲,又捏起另一片紅布條看。
另一片紅布條是桃杳寫的,落款留了“桃杳”二字,她的心願倒是簡單,隻有八個字:吃好喝好,萬事大吉。
楚歡雋不自覺地用手指輕輕摩挲著桃杳留下的字跡,嘴角又露出一抹笑,對她留下的這個願望點評道:“無聊至極。”
偷窺完別人的心願,楚歡雋終於心滿意足地從柳樹上跳了下來,拍了拍方才在柳樹間沾染了一身衣袍的柳絮,從宋知守手裏拿迴折扇,唰的一聲把扇子撐開了。
“好了,走吧,去別處瞧瞧。”楚歡雋道。
“誒。”宋知守應了一聲,跟在楚歡雋身後,看著他果然如自己料定的那樣,向著方才時二小姐和陸澈那小子離去的方向走,不由得會心一笑。
看來逸王殿下這一迴,是在劫難逃了。
桃杳看著陸澈幽綠色的瞳孔在金色陽光中浸潤成漂亮的琥珀石,不由得有一瞬間的失神。陸澈卻忽然抓起她的手腕去夠那柳梢高枝,叫她迴過神來。
“就係在這裏吧?”陸澈詢問桃杳的意見。
桃杳其實並不在乎自己的紅布條係在哪裏,陸澈看得出來,但還是給她挑了一處最高的枝頭。
桃杳點了點頭:“就這兒吧。”
陸澈便抱起桃杳,用手臂托舉著她,舉高到那高枝處,讓她親自將自己的心願係上。
桃杳三下五除二便將自己的紅布條在那枝頭係緊了,拍拍手掌,笑道:“大功告成!”
“抱緊了。”陸澈柔聲道。
話音剛落,陸澈便跨過幾道樹枝,要輕功下去。桃杳擔心自己摔下去,下意識便摟緊了陸澈的脖子,將自己的臉龐貼近他的胸口。
砰砰、砰砰——
桃杳聽見陸澈胸口強有力的心跳聲,也聽見自己的心跳聲。他們的心跳緊緊地貼在一處,頻率相同,共鳴共振。
多好啊,這樣生機勃勃的春天,還有好好活著的他們。
生命是這樣好,能唿吸風中的花香,能觸摸柳梢之間的雨露,能與所珍視之人互相依偎在一處,能將心願寄托與天神,獲得最無暇純淨的祝福。
兩人就這樣互相依偎抱擁著,輕靈靈地落到路麵上,不覺引來了四周路人的注目,紛紛看著這對繾綣依偎的少男少女,猜想他們一定都在紅布條上寫下了長長久久和和美美的心願,向花神祈求愛情結果。
陸澈聽見了路人們那些意義不言而喻的笑,很不自然地撒手將桃杳丟了出去,害得桃杳不慎一個趔趄,差點摔跟頭兒。
“喂!陸澈!你懂不懂憐香惜玉啊!”
桃杳張口就是罵,卻被陸澈像抓小雞似地一把揪走,隻聽他說道:“走啦。去看看別的吧。我聽說花神廟會上會有甜粥布施,不如我們去瞧瞧?”
桃杳今天心情好,不跟陸澈計較,聽見有免費的吃食更是什麽也不在乎了,一邊樂嗬嗬地問著“在哪兒呢在哪兒呢?”,一邊攙著陸澈的胳膊一蹦一跳,催促他走得更快些免得甜粥都被別人搶光了,快樂天真得像個隻有七八歲的小孩子。
兩個人歡聲笑語地從花神廟大門走了出去,殊不知他們背後一直有一雙眼睛正在暗中盯著他們——
楚歡雋從那大柳樹後麵的小月洞門內鑽了出來,手裏捏著的那把折扇還正在徐徐扇風,卻絲毫不能給他提供半分涼意,隻見他額頭上蒙著一層微微薄汗,明明他身上隻著一件單薄春衫,不知他這股無名熱火到底是從哪裏生出來的。
跟在一旁的宋知守戰戰兢兢地遞上一塊冰蠶絲帕,眼神中充滿了依依不舍——
這是皇帝在上次左棣之事後偷偷賞他的,冰蠶絲乃西域進貢來的稀有貨,宮中能用上的妃子都沒有幾個,可見此物之珍稀,更見宋知守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又上升了幾分,這東西對於他來說算是千萬分的重要。
可如今見楚歡雋這個頂頭上司馬上就要將從情敵那裏燃起的火氣撒到自己身上了,宋知守也顧不得這冰蠶絲貴重不貴重,趕緊遞出去獻好,免得自己遭殃。
不料楚歡雋並不搭理宋知守的獻好,反而將手裏的折扇扇得更加起勁,斥責道:“誰說我熱了?宋知守,你有沒有眼力見兒?”
宋知守的手僵在那裏,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忽地見楚歡雋將那折扇猛然一合,硬邦邦的扇子骨咣當一聲便砸在宋知守那雙還端著冰蠶絲帕的手掌心上,把宋知守冷不丁嚇了一大跳。
“替本王拿一拿扇子。”楚歡雋淡道。
“啊?”宋知守還沒來得及意識到這是怎麽迴事,眼前楚歡雋已經輕功閃到了那柳樹上麵,不斷撥弄著身邊的樹枝柳條,神色焦急,好像在尋找些什麽。
宋知守走近樹底下,抬頭看見楚歡雋正在將那枝頭上挨個瀏覽這些紅布條上都寫著什麽,心中頓時明白過來——哦,王爺原來是在找方才時二小姐和那個姓陸的小子留下的紅布條。
宋知守心中疑惑,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逸王殿下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多管閑事了?
楚歡雋在那柳梢頭上翻來覆去找了半天,終於臉上露出一抹喜悅,自言自語笑道:“找著了。”
桃杳和陸澈的紅布條係在了最高處的樹枝頭上,好在楚歡雋手長,但也還是費了點勁才能將那兩片紅布條捏近了眼前。
待看見了那紅布條上寫著的小字,楚歡雋心中不由一驚。寫的是——
“花神娘娘在上,敬祈諸位神靈,願阿諾此生順遂,平安無憂。”
寫字的人顯然不太熟悉漢字的寫法,一行字寫得歪扭錯落,但心願一定是誠摯的,盡管不太會寫字,還是盡力將每個字都寫得方方正正,但是沒有落款。
“有意思。”楚歡雋有些不服氣地輕哼一聲,又捏起另一片紅布條看。
另一片紅布條是桃杳寫的,落款留了“桃杳”二字,她的心願倒是簡單,隻有八個字:吃好喝好,萬事大吉。
楚歡雋不自覺地用手指輕輕摩挲著桃杳留下的字跡,嘴角又露出一抹笑,對她留下的這個願望點評道:“無聊至極。”
偷窺完別人的心願,楚歡雋終於心滿意足地從柳樹上跳了下來,拍了拍方才在柳樹間沾染了一身衣袍的柳絮,從宋知守手裏拿迴折扇,唰的一聲把扇子撐開了。
“好了,走吧,去別處瞧瞧。”楚歡雋道。
“誒。”宋知守應了一聲,跟在楚歡雋身後,看著他果然如自己料定的那樣,向著方才時二小姐和陸澈那小子離去的方向走,不由得會心一笑。
看來逸王殿下這一迴,是在劫難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