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著,牛車緩緩朝著遷徙隊伍的最後方落去。


    待到牛牛和大黃吃完草料。


    剛好見到跟隨在隊伍尾部的巡邏隊人員和獵戶們。


    “讓牛牛和大黃跟上隊伍。”沈茜對著小七再次喚道。


    小七乖巧聽話。


    牛牛和大黃很快就來到了隊伍的最後方跟著。


    王優、王良則是躲在牛車的更前麵,小心地迴頭偷望。


    倒是老四妻子柳氏,不知何時已經從水車上下去了。


    隻留下沈茜一人坐在移動水車上。


    沈茜從水車上直起腰身,仔細觀察了一圈,心中咋舌:這清一水的明眸皓齒,麵色陰柔,不是太監還能是啥?


    但沈茜肯定不能直接戳破對方身份,更不能去詢問他們的目的,隻能以禮待之,畢竟她現在也不過一村婦而已。


    隻聽沈茜對著身後的馬車中人問道:


    “敢問使君需要多少水?”


    “村子遷徙,儲水並不富裕。”


    “恐不能裝滿諸位全部水壺。”


    馬車內的大總管梁召忠聽到竟是女聲詢問,不由得生出好奇之心:


    “三五壺可勻?”


    “使君開口,那便五壺!”沈茜應著,對王武說道:


    “三子,去諸位大人那裏拿水壺。”


    “曉得了,阿母。”王武應著,直接走到一眾騎馬太監側身,伸手索要水壺。


    之前被喚作小林子的太監此刻湊到馬車窗口,對著裏麵低語兩聲,而後接過了裏麵遞出的水壺。


    連帶著他自己的,一共五個水壺交到了王武手中。


    拿著水壺,王武走到沈茜身畔,將水壺遞上。


    沈茜親自打開水桶上的蓋子,為幾人往水壺裏灌水。


    小林子見沈茜打開的水桶中儲滿水,不滿抱怨:


    “你這婦人,好不實誠!”


    “我觀你打開水桶之中裝滿清水,為何對我等此般小氣?”


    “莫不是想要換取錢財?”


    “使君何出此言?”沈茜聽著那太監的抱怨,裝水的手停在半空,站直身子與那太監對視。


    因她在牛車上站立,所以此刻的視角多少有些居高臨下。


    “且不說這水車與水皆為我私有,如何處置皆在於我心。”


    “單說我應使君五壺水並未言及財貨,使君何故汙我?”


    “何況這水見著多,但我村中乃有185戶共計1742人遷徙,此水不過杯水車薪。”


    “若不精打細算,村中恐有多人失水而亡。”沈茜有理有據,話音落下頓時引起跟隨車尾的眾人附和:


    “就是!嬸子發善心勻一些水與爾等,爾等怎可汙人品德?”


    “若我說,嬸子大可不予他等清水,若強奪,我願以身護水!”


    “我亦願以身護水與嬸子安慰!”


    “...”


    聽著眾人附和、擁護自己。


    王沈氏說不感動是假的。


    重生以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沒白做。


    眼看著衝突要爆發,沈茜對著眾鄉鄰鞠躬道謝:


    “諸位心意王沈氏領了。”


    “還望勿言衝突之事。”


    “本為善舉,不能因此釀成禍事。”


    話音落下。


    眾人對著那開口的小李子仍舊怒目而視。


    倒是轎子裏,傳來了一陣掌聲:


    “啪!啪!啪!”


    “好一善舉,不能因此釀成禍事。”


    “小李子,還不道歉?”


    “大...”小李子見大總管要自己和一村婦道歉,心中不忿。


    可隨後,轎中大總管的聲音布滿寒霜:


    “莫不是我的話不管用了?”


    轎中之人聲音不大,但卻差點將小李子嚇得從馬上跌落。


    “抱歉,是小李子魯莽了,還望貴人勿怪!”小李子低著腦袋,老老實實道歉。


    沈茜見狀連連擺手:


    “不知者不怪,隻是還望使君莫要將人想壞。”


    話音落下,沈茜繼續為水囊裏灌水。


    五個水囊全部灌滿後。


    沈茜將它們交給王武:


    “給諸位使君大人送去。”


    接過水囊,轎中之人先喝了兩口後。


    興起問道:


    “聽聞諸位是為遷徙,而非逃荒,敢問從何而遷?”


    沈茜感受著搖晃的牛車,直接坐在了車上,而後迴道:


    “牛車顛簸,坐答使君。”


    “我等乃是北陽縣所屬王家村。”


    聽到北陽縣的地名,馬車內的人明顯一愣。


    要知道,此地乃北雲郡邊境,越過去就是北澤郡!


    與北陽縣城相隔至少七百餘裏!


    就算日行百裏,那也要七日才能做到!


    而七日之前,北涼關還未破,他們竟然已經動身南遷了?


    “因何而遷?”大總管梁召忠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沈茜看著手持武器的一眾太監,一時間也不敢貿然開口。


    輕言國事,乃大罪。


    她有著上一世一世的經驗,自然不會犯此等大錯。


    “因幹旱而遷!”沈茜斟酌最後,拿出了一個還算能說過去的借口。


    畢竟周圍十數郡全然大旱的事情,自己因為某些渠道知道也可解釋得通。


    聽到沈茜給出的解釋後,轎內傳來一聲輕笑。


    “可有府衙備案?”


    “無!”沈茜聽到轎內的詢問,心頭咯噔一下。


    但還是沒打算撒謊。


    萬一對方查起,這事很容易敗露,說謊反而會引起對方不快。


    “汝不誠實,欺騙雜家。”突然,那笑聲來源突然止住,取而代之的是一聲陰冷的警告。


    “使君聰敏,望不與民婦計較。”沈茜頓感頭疼。


    “遷徙之事還望實說,恕你無罪!說得好,亦有賞!”轎內那位聲音再次傳出,隻是一改之前的陰冷之意,迴到了最初的交談語氣。


    “八月初,民婦偶然聽到行商議論,周圍十數郡縣滴水未降,推測大旱必成定局。”沈茜深吸一口氣,半真半假地講述起來:


    “遂攜同族采購糧食,以備饑荒。”


    “可八月中旬,民婦與村中退伍傷兵閑聊發現...”


    “蠻子披甲率從十年前的十之一二至今十之五六,還為全甲,而且...邊軍退伍者言明,往年蠻子都會越過北涼關劫掠,隻是我等不在邊郡不知。”


    說著,沈茜抬頭,朝著轎子方向看去。


    轎中之人聲音傳出:“繼續。”


    “結合我大梁大旱滴水未降,民婦推斷草原定然已是寸草不生,牛羊大批餓死,過冬艱難,今年蠻族起兵來犯者定是往年數倍。”


    “而北境災荒,無多少糧食可搶,蠻子搶不到足夠糧食必然繼續深入劫掠,北陽縣定然不再安全,民婦便說動村民共赴南遷。”


    “以謀生路。”沈茜說完,默默等待轎中之人裁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饑荒年,娘手中的刀也未嚐不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溺死在囚籠的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溺死在囚籠的鳥並收藏饑荒年,娘手中的刀也未嚐不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