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任務有四。
第一,如果北平空虛,他將從最有利的位置發起進攻。隻要奪迴北平,那麽丟了大本營的朱棣勢必一敗塗地。
第二,他作為德州的盛庸和濟南的鐵鉉的後備力量,隨時等待召喚。
第三,他時不時地派出一部分人馬突擊燕軍,攪得燕軍人心惶惶。他要讓燕軍明白,他們奪下的城池並不屬於他們,總有一天要完璧歸趙。
第四,發揮圍魏救趙的功能。萬一南軍在其他戰區受挫,他可以近水樓台攻打北平,以此救援南軍。
這四個任務就像四把利劍一樣懸在平安的頭頂上,他一刻也不敢鬆懈。
在丟失真定的日子裏,平安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但他沒有急不可耐地一次又一次強攻真定。
他利用自己曾經隨朱棣出塞作戰,因而對朱棣的作戰手法頗有了解的優勢,詳細分析朱棣的滿盤計劃,終於在朱棣席不暇暖,墨突不黔之時,出人意料一舉奪迴了真定。
但在此之後,他沒有一天敢高枕無憂,甚至比以前更加謹慎和忙碌,因為他知道得而複失的痛苦將會比失而複得的喜悅強烈得多。
他的眼睛像餓狼一樣發出藍光,隨時都能探測到任何一個角落裏任何一點有可能毀掉他心血的跡象。
他的鼻子像獵犬一樣靈敏,在哪裏都能嗅出空氣中潛伏的危險。
他的耳朵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仍能感知到微風中摻雜的異響。
進入三伏的第一天,清晨的曙光已經點燃大地。
平安在酷熱的廳中三兩口吃完早飯,一位不速之客的到訪攪亂了他接下來密密匝匝的日程安排。
這位不速之客於他而言非常陌生,頭發淩亂,一大半從挽起的發髻中溜出,或者飄在她的腦門上欣賞別樣風景,或者慵懶的遮蓋在她的雙耳上。
她的衣服光鮮亮麗,一點點塵土和幾處皺褶無傷大雅,她的腳上蹬著南方人喜歡的彩色繡花布鞋,麵料和工藝堪稱一流。
與此同時,她還讓平安驚奇,不僅因為她是一位女子——鮮少有女人在軍營出現,尤其是現在這種局勢,還因為她的眼睛裏射出堅定不移,無所畏懼的光芒,甚至令人忽略了那些顯眼的血絲。
“總兵大人,”徐妙錦在平安狐疑的目光中開了口,“您不用擔心,我是來幫您的。”
這句話讓平安更加驚詫,他心中揣摩著麵前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是口出狂言還是別有用心。
“姑娘,您是?”
他不敢再肆意打量這個姑娘,努力使望著她的審視目光柔和起來。
“我是中山王徐達的女兒徐妙錦。”
徐妙錦從容鎮定,把支身闖軍營的不堪後果全部拋諸腦後。
“失敬,失敬!郡主來到此地找末將有何事?”平安依舊沒有解除警惕。
“我剛才說了,我是來幫您的。”
“可是……”
麵對徐妙錦,平安不由自主產生了對女子的固有成見,但一遇上那義無反顧的目光,他立即改了口。
“郡主要怎麽幫我?”
“我來告訴您一個重大的軍情,燕王已經南下!”
徐妙錦默默看著平安的反應,他的震驚與她事先所構想的如出一轍。
平安的腦子裏浮現出無數畫麵:燕王咄咄逼人的目光,南軍與燕軍廝殺的戰場,盛庸和鐵鉉看到他作為援軍出現時的欣喜若狂,皇上對他的諄諄囑咐……
所有這些畫麵一閃而過,他的目光和思想又重新集中在徐妙錦身上。
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判斷出徐妙錦的話是真是假。
“燕王已經南下?郡主如何得知?又為何要來通知末將?”
“我從北平燕王府來。我不希望大明江山易主。”
徐妙錦的這個答案不但沒有獲得平安多一點的信任,反而令平安疑竇叢生。
平安想起中山王徐達的大女兒徐妙雲正是燕王妃,那麽徐妙錦就是燕王的小姨子。
徐家與燕王的姻親關係與徐妙錦現在透露燕軍軍情,背叛燕王的行為十分矛盾,這難道是燕王的又一個詭計嗎?
他低下頭,以防眼睛暴露出他的疑慮。
“怎麽,你不相信我?”
徐妙錦湧上怒氣,她不在意為此心力憔悴,但惱怒於一番苦心竟被曲解。
“郡主,”平安不敢正視徐妙錦,“不是應該幫著燕王嗎?”
“幫理不幫親!皇上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燕王不該起兵!”
“可是,郡主的姐姐是……”
“我的兩個哥哥都效忠於朝廷。”徐妙錦毫不客氣地迴敬了平安。
平安一時無語,低頭沉思。
許久,他拚盡全力想出最後一個問題:“郡主從北平而來,沒有受到阻攔嗎?”
“受到了阻攔,不過他們隻是希望我能和他們一條心,而並不在意我是否最終將會把他們南下的軍情傳遞給總兵。”
來自燕王赤裸裸的蔑視就像一根長茅刺中平安的脊椎,他的身體晃動了一下,他的雙手及時扶住桌麵以支撐身體。
然而,這一切僅僅發生在一眨眼的功夫,他很快就強裝鎮定,作為一個訓練有素的沙場老將,任何時候他都不能在別人麵前表現出怯懦和頹喪,尤其是在一個女人麵前。
他隨即做出了應對之策,看透了這是朱棣使用的激將法,想利用這個臭名昭著的攻心計打垮他,想到這裏,平安真正恢複了鎮定,無需任何假裝。
“謝郡主提醒,末將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徐妙錦聽出平安的話別有用意,便問道:“你打算什麽時候啟程南下?”
“末將要向皇上稟告,獲得恩準才可南下,不得擅自行動。”平安熟練地用官場上的話推諉。
“我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末將不敢,茲事體大,必須告知皇上和齊大人。”
“你……”
“郡主請迴,末將即將出兵操練,不能奉陪。”
“沒想到你也是個糊塗蛋,虧我相信你和盛庸可以力挽狂瀾,看來朝廷注定要敗給燕王!”
徐妙錦在萬般無奈之下離開了真定,她想起了紅石在信中做出的預言,當她的好意被平安拒之於心牆之外時,她終於體諒了紅石的難處。
———————————————————
支持本書請到縱橫觀看
———————————————————
第一,如果北平空虛,他將從最有利的位置發起進攻。隻要奪迴北平,那麽丟了大本營的朱棣勢必一敗塗地。
第二,他作為德州的盛庸和濟南的鐵鉉的後備力量,隨時等待召喚。
第三,他時不時地派出一部分人馬突擊燕軍,攪得燕軍人心惶惶。他要讓燕軍明白,他們奪下的城池並不屬於他們,總有一天要完璧歸趙。
第四,發揮圍魏救趙的功能。萬一南軍在其他戰區受挫,他可以近水樓台攻打北平,以此救援南軍。
這四個任務就像四把利劍一樣懸在平安的頭頂上,他一刻也不敢鬆懈。
在丟失真定的日子裏,平安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但他沒有急不可耐地一次又一次強攻真定。
他利用自己曾經隨朱棣出塞作戰,因而對朱棣的作戰手法頗有了解的優勢,詳細分析朱棣的滿盤計劃,終於在朱棣席不暇暖,墨突不黔之時,出人意料一舉奪迴了真定。
但在此之後,他沒有一天敢高枕無憂,甚至比以前更加謹慎和忙碌,因為他知道得而複失的痛苦將會比失而複得的喜悅強烈得多。
他的眼睛像餓狼一樣發出藍光,隨時都能探測到任何一個角落裏任何一點有可能毀掉他心血的跡象。
他的鼻子像獵犬一樣靈敏,在哪裏都能嗅出空氣中潛伏的危險。
他的耳朵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仍能感知到微風中摻雜的異響。
進入三伏的第一天,清晨的曙光已經點燃大地。
平安在酷熱的廳中三兩口吃完早飯,一位不速之客的到訪攪亂了他接下來密密匝匝的日程安排。
這位不速之客於他而言非常陌生,頭發淩亂,一大半從挽起的發髻中溜出,或者飄在她的腦門上欣賞別樣風景,或者慵懶的遮蓋在她的雙耳上。
她的衣服光鮮亮麗,一點點塵土和幾處皺褶無傷大雅,她的腳上蹬著南方人喜歡的彩色繡花布鞋,麵料和工藝堪稱一流。
與此同時,她還讓平安驚奇,不僅因為她是一位女子——鮮少有女人在軍營出現,尤其是現在這種局勢,還因為她的眼睛裏射出堅定不移,無所畏懼的光芒,甚至令人忽略了那些顯眼的血絲。
“總兵大人,”徐妙錦在平安狐疑的目光中開了口,“您不用擔心,我是來幫您的。”
這句話讓平安更加驚詫,他心中揣摩著麵前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是口出狂言還是別有用心。
“姑娘,您是?”
他不敢再肆意打量這個姑娘,努力使望著她的審視目光柔和起來。
“我是中山王徐達的女兒徐妙錦。”
徐妙錦從容鎮定,把支身闖軍營的不堪後果全部拋諸腦後。
“失敬,失敬!郡主來到此地找末將有何事?”平安依舊沒有解除警惕。
“我剛才說了,我是來幫您的。”
“可是……”
麵對徐妙錦,平安不由自主產生了對女子的固有成見,但一遇上那義無反顧的目光,他立即改了口。
“郡主要怎麽幫我?”
“我來告訴您一個重大的軍情,燕王已經南下!”
徐妙錦默默看著平安的反應,他的震驚與她事先所構想的如出一轍。
平安的腦子裏浮現出無數畫麵:燕王咄咄逼人的目光,南軍與燕軍廝殺的戰場,盛庸和鐵鉉看到他作為援軍出現時的欣喜若狂,皇上對他的諄諄囑咐……
所有這些畫麵一閃而過,他的目光和思想又重新集中在徐妙錦身上。
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判斷出徐妙錦的話是真是假。
“燕王已經南下?郡主如何得知?又為何要來通知末將?”
“我從北平燕王府來。我不希望大明江山易主。”
徐妙錦的這個答案不但沒有獲得平安多一點的信任,反而令平安疑竇叢生。
平安想起中山王徐達的大女兒徐妙雲正是燕王妃,那麽徐妙錦就是燕王的小姨子。
徐家與燕王的姻親關係與徐妙錦現在透露燕軍軍情,背叛燕王的行為十分矛盾,這難道是燕王的又一個詭計嗎?
他低下頭,以防眼睛暴露出他的疑慮。
“怎麽,你不相信我?”
徐妙錦湧上怒氣,她不在意為此心力憔悴,但惱怒於一番苦心竟被曲解。
“郡主,”平安不敢正視徐妙錦,“不是應該幫著燕王嗎?”
“幫理不幫親!皇上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燕王不該起兵!”
“可是,郡主的姐姐是……”
“我的兩個哥哥都效忠於朝廷。”徐妙錦毫不客氣地迴敬了平安。
平安一時無語,低頭沉思。
許久,他拚盡全力想出最後一個問題:“郡主從北平而來,沒有受到阻攔嗎?”
“受到了阻攔,不過他們隻是希望我能和他們一條心,而並不在意我是否最終將會把他們南下的軍情傳遞給總兵。”
來自燕王赤裸裸的蔑視就像一根長茅刺中平安的脊椎,他的身體晃動了一下,他的雙手及時扶住桌麵以支撐身體。
然而,這一切僅僅發生在一眨眼的功夫,他很快就強裝鎮定,作為一個訓練有素的沙場老將,任何時候他都不能在別人麵前表現出怯懦和頹喪,尤其是在一個女人麵前。
他隨即做出了應對之策,看透了這是朱棣使用的激將法,想利用這個臭名昭著的攻心計打垮他,想到這裏,平安真正恢複了鎮定,無需任何假裝。
“謝郡主提醒,末將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徐妙錦聽出平安的話別有用意,便問道:“你打算什麽時候啟程南下?”
“末將要向皇上稟告,獲得恩準才可南下,不得擅自行動。”平安熟練地用官場上的話推諉。
“我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末將不敢,茲事體大,必須告知皇上和齊大人。”
“你……”
“郡主請迴,末將即將出兵操練,不能奉陪。”
“沒想到你也是個糊塗蛋,虧我相信你和盛庸可以力挽狂瀾,看來朝廷注定要敗給燕王!”
徐妙錦在萬般無奈之下離開了真定,她想起了紅石在信中做出的預言,當她的好意被平安拒之於心牆之外時,她終於體諒了紅石的難處。
———————————————————
支持本書請到縱橫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