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不可!”紅石驅馬上前走到朱棣身旁,“凡用兵之法,全軍為上,破軍次之,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若可用計使對方投降,為何要用強攻?”
“紅石,你有什麽法子?”朱棣雙目放光。
“殿下,既然唐雲是任真的同鄉,那麽我們可讓唐雲去勸降。”紅石說道。
“唐雲去過數次,那個守將太固執,就是不肯投降。”朱棣揚著馬鞭指向城門裏的任真,恨不能鞭打幾下任真的榆木腦袋。
“任真固執是因為唐雲所說的話不足以讓他改變主意。”紅石微微一笑,輕鬆的表情說明他沒有將說服任真這件事看作是難以攻克的任務。
“哦?你想讓唐雲對他說什麽?”朱棣迫切的問道。
“我們夜裏突襲,這任真不知是什麽情況。就讓唐雲告訴他,朝廷現在已經答應燕王自治北方。現在投兵,一概不問,稍有延遲,定斬不饒!”
“妙!”朱棣在馬鞍上顛了一下,“再叫上其他幾個門的守將在城下作證,那任真不信也得信了!”
半個時辰後,任真不負眾望投降了朱棣,朱棣收複了北平最後一門。
在接下來的兩三日內,朱棣井然有序地控製了整個北平城。
臨危受命的都指揮使馬宣在城門下看見迎風招展的燕師旗幟,調轉馬頭,逃往薊州。
“靖難之師”在朱棣的率領下,在清君側的名義下,在安定社稷的碧血丹心下,正式舉兵反叛。
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嫡子,國家至親,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迴,橫起大禍,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後創業艱難,封建諸子,藩屏天下,傳緒無窮。一旦殘滅,皇天後土,實所共鑒。祖訓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今禍迫及身,實欲求死。不得巳者,義與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鑒予心!1
起兵之日,朱棣披袍擐甲,立於軍前,隆重誓師。陽光為他鍍上金色,戰馬仰天長嘯,刀劍靜待出鞘。
在萬丈光芒中,朱棣看到自己穿過密林,越過高山,趟過河流,走進皇宮。在黃旗紫蓋的雲彩裏,他看到他的禦座之下百獸率舞,江山如畫。
紅石的臉像熟透的桃子,不期而至的眼淚藏在眼角,他表麵上看起來不會比搖旗呐喊的將士更加興奮,對富貴和權勢的欲望可以招搖,而他的誌向隻能放在心裏。
道衍撚著胡須,深邃的雙眼凝望著過去和未來,幾十年對理想的追尋終於要在今日真正啟航,年輕時在聽到劉秉忠事跡的瞬間,他將激情與信念變成一粒種子小心珍藏,現在它已經生根發芽,隻待他日絢爛綻放。
將士們容光煥發,慷慨激昂,他們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知道萬裏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在無數動人的幻想和美好的景象中,一股狂風陡然出現,像三頭六臂的妖怪一樣席卷而來,卷起沙石,掠過屋頂,將整裝待發的軍隊團團圍住。
狂風像龍一樣在空中飛舞,用淩亂和狼藉證明了自己不可征服的霸主地位,蒙住了士兵的眼睛,吹落了王府的瓦片,把所有人的憧憬重重摔在地上。
朱棣的心一直往下沉,他還沒來得及跨出第一步,威風八麵的軍隊就變成了喪家之犬。
這是老天爺預示的兇兆?老天爺不讓他的軍隊出發?老天爺在懲罰他的反叛?
紅石素來不信神怪之說,此時心裏卻默默禱告:“求菩薩保佑燕王順利起兵,攻打應天,讓朱元璋期望的萬世江山早日滅亡!求菩薩讓我為我娘和李家報仇!”
士兵議論紛紛,軍心開始動搖。他們曾經接收了神明讓燕王做皇帝的暗示,此時也讀得懂神明不讓軍隊出發的指示。
“糟了,是不是老天爺讓我們不要犯上作亂?”
“我打了這麽多年戰,在出發前狂風大作還是第一次,不祥啊!”
“我們迴家種田吧,這戰沒法打了,肯定有去無迴!”
“紅石,你幫我擋著風沙,我有話要說!”道衍的聲音從沮喪的議論聲中異軍突起。
“大師……”紅石愕然望著道衍,一瞬之間便從他堅定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
“快!”道衍用寬大的僧袍袖子擋在額頭前麵,艱難逆風向軍隊正前方走去。
紅石快步跟了上去,慌忙之中脫去自己的上衣,將它撐開,迎風站在道衍前方,為道衍擋著風沙。
“將士們靜一靜,大家靜一靜!大家不要慌!這大風把瓦片都吹下來了,這是吉兆啊!”道衍蒼老的聲音穿過狂風的唿嘯,送進士兵的耳朵裏。
朱棣一怔,立時恢複了鬥誌,他相信道衍的胸有成竹從來不會無中生有。
“眾將士聽我說,這個風刮得好,此乃吉兆!”
將士們木然佇立,雖然尚未參透其中的玄機,但是他們慌亂的心已經鎮定下來。
“恭喜殿下!”道衍跪地而拜,臉上露出狂喜之色,“這房頂上綠色琉璃瓦都被吹下來了,老天爺要殿下換瓦啊!”
紅石立即跪地而拜,高聲唿喊:“恭喜殿下,神授君權,皇位指日可待!”
“恭喜殿下,神授君權,皇位指日可待!”張玉、朱能、張信等將領也紛紛跪地而拜。
已經領會的士兵欣喜若狂,一個接著一個下跪,不明所以的士兵依樣畫葫蘆,眼中的虔誠絕不輸一分。
“哈哈哈!”朱棣仰天大笑,“老天爺要把王府這綠瓦換成黃瓦,將士們,老天爺也來助我朱棣啦!大家隨我出發!”
狂風應聲而止,光芒普照大地,飛舞的沙礫猶如金子般徐徐下落,樹影歡快的搖曳,為天地間即將奏響的最美旋律拉開了序幕。
將士們高舉劍戟,群情激昂更甚之前:“燕王真命天子!燕王真命天子!”
注:1引《奉天靖難記》
“紅石,你有什麽法子?”朱棣雙目放光。
“殿下,既然唐雲是任真的同鄉,那麽我們可讓唐雲去勸降。”紅石說道。
“唐雲去過數次,那個守將太固執,就是不肯投降。”朱棣揚著馬鞭指向城門裏的任真,恨不能鞭打幾下任真的榆木腦袋。
“任真固執是因為唐雲所說的話不足以讓他改變主意。”紅石微微一笑,輕鬆的表情說明他沒有將說服任真這件事看作是難以攻克的任務。
“哦?你想讓唐雲對他說什麽?”朱棣迫切的問道。
“我們夜裏突襲,這任真不知是什麽情況。就讓唐雲告訴他,朝廷現在已經答應燕王自治北方。現在投兵,一概不問,稍有延遲,定斬不饒!”
“妙!”朱棣在馬鞍上顛了一下,“再叫上其他幾個門的守將在城下作證,那任真不信也得信了!”
半個時辰後,任真不負眾望投降了朱棣,朱棣收複了北平最後一門。
在接下來的兩三日內,朱棣井然有序地控製了整個北平城。
臨危受命的都指揮使馬宣在城門下看見迎風招展的燕師旗幟,調轉馬頭,逃往薊州。
“靖難之師”在朱棣的率領下,在清君側的名義下,在安定社稷的碧血丹心下,正式舉兵反叛。
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嫡子,國家至親,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迴,橫起大禍,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後創業艱難,封建諸子,藩屏天下,傳緒無窮。一旦殘滅,皇天後土,實所共鑒。祖訓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今禍迫及身,實欲求死。不得巳者,義與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鑒予心!1
起兵之日,朱棣披袍擐甲,立於軍前,隆重誓師。陽光為他鍍上金色,戰馬仰天長嘯,刀劍靜待出鞘。
在萬丈光芒中,朱棣看到自己穿過密林,越過高山,趟過河流,走進皇宮。在黃旗紫蓋的雲彩裏,他看到他的禦座之下百獸率舞,江山如畫。
紅石的臉像熟透的桃子,不期而至的眼淚藏在眼角,他表麵上看起來不會比搖旗呐喊的將士更加興奮,對富貴和權勢的欲望可以招搖,而他的誌向隻能放在心裏。
道衍撚著胡須,深邃的雙眼凝望著過去和未來,幾十年對理想的追尋終於要在今日真正啟航,年輕時在聽到劉秉忠事跡的瞬間,他將激情與信念變成一粒種子小心珍藏,現在它已經生根發芽,隻待他日絢爛綻放。
將士們容光煥發,慷慨激昂,他們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知道萬裏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在無數動人的幻想和美好的景象中,一股狂風陡然出現,像三頭六臂的妖怪一樣席卷而來,卷起沙石,掠過屋頂,將整裝待發的軍隊團團圍住。
狂風像龍一樣在空中飛舞,用淩亂和狼藉證明了自己不可征服的霸主地位,蒙住了士兵的眼睛,吹落了王府的瓦片,把所有人的憧憬重重摔在地上。
朱棣的心一直往下沉,他還沒來得及跨出第一步,威風八麵的軍隊就變成了喪家之犬。
這是老天爺預示的兇兆?老天爺不讓他的軍隊出發?老天爺在懲罰他的反叛?
紅石素來不信神怪之說,此時心裏卻默默禱告:“求菩薩保佑燕王順利起兵,攻打應天,讓朱元璋期望的萬世江山早日滅亡!求菩薩讓我為我娘和李家報仇!”
士兵議論紛紛,軍心開始動搖。他們曾經接收了神明讓燕王做皇帝的暗示,此時也讀得懂神明不讓軍隊出發的指示。
“糟了,是不是老天爺讓我們不要犯上作亂?”
“我打了這麽多年戰,在出發前狂風大作還是第一次,不祥啊!”
“我們迴家種田吧,這戰沒法打了,肯定有去無迴!”
“紅石,你幫我擋著風沙,我有話要說!”道衍的聲音從沮喪的議論聲中異軍突起。
“大師……”紅石愕然望著道衍,一瞬之間便從他堅定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
“快!”道衍用寬大的僧袍袖子擋在額頭前麵,艱難逆風向軍隊正前方走去。
紅石快步跟了上去,慌忙之中脫去自己的上衣,將它撐開,迎風站在道衍前方,為道衍擋著風沙。
“將士們靜一靜,大家靜一靜!大家不要慌!這大風把瓦片都吹下來了,這是吉兆啊!”道衍蒼老的聲音穿過狂風的唿嘯,送進士兵的耳朵裏。
朱棣一怔,立時恢複了鬥誌,他相信道衍的胸有成竹從來不會無中生有。
“眾將士聽我說,這個風刮得好,此乃吉兆!”
將士們木然佇立,雖然尚未參透其中的玄機,但是他們慌亂的心已經鎮定下來。
“恭喜殿下!”道衍跪地而拜,臉上露出狂喜之色,“這房頂上綠色琉璃瓦都被吹下來了,老天爺要殿下換瓦啊!”
紅石立即跪地而拜,高聲唿喊:“恭喜殿下,神授君權,皇位指日可待!”
“恭喜殿下,神授君權,皇位指日可待!”張玉、朱能、張信等將領也紛紛跪地而拜。
已經領會的士兵欣喜若狂,一個接著一個下跪,不明所以的士兵依樣畫葫蘆,眼中的虔誠絕不輸一分。
“哈哈哈!”朱棣仰天大笑,“老天爺要把王府這綠瓦換成黃瓦,將士們,老天爺也來助我朱棣啦!大家隨我出發!”
狂風應聲而止,光芒普照大地,飛舞的沙礫猶如金子般徐徐下落,樹影歡快的搖曳,為天地間即將奏響的最美旋律拉開了序幕。
將士們高舉劍戟,群情激昂更甚之前:“燕王真命天子!燕王真命天子!”
注:1引《奉天靖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