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越想越不對,皇上的召見,五龍橋上的琴聲,那封降罪的聖旨,還有護送他們進宮的仆役突然被調離李府。
二弟沒有瞎說。皇上召見他們,是不是想放了他們?
那日皇上十分友善,言語之間總是提起父王和母妃。
他若是不想放了他們,大可不必召見他們,就像以往一樣,把他們扔在王府裏,不聞不問就行了。
可是他們迴府之後,等來的卻是三弟“以下犯上”被降罪的聖旨。
三弟冒犯的人是誰?五龍橋上彈琴的女子?
可是三弟一再否認他見過那個女子,何來的冒犯呢?是三弟撒了謊,還是皇上故意刁難?
五龍橋上的琴聲也令他匪夷所思。五龍橋一向不允許有人停留,怎會有人在上麵彈琴?
朱高熾打算再一次盤問三弟。
這些日子,朱高燧的心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磨難使人成長,他成長了,他不再快樂。
原先,朱高燧獨自在房中看著金釵,心中想著那美妙的琴聲和婀娜的背影就足以愉快地度過一天又一天。
現在,朱高煦的惡罵和朱高熾的責問時不時闖入他的憧憬,他漸漸開始不安起來。
他真的連累了自己的兩個哥哥?他害得母妃因為思念他們而傷心難過?他害得父王受製於朝廷?他到底做了什麽?
他隻是聽到了飛瀑連珠琴的琴聲,對彈琴的女子心生愛慕之情,並且隻把這種情感埋藏在心中。他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啊!
為什麽連一向溫文而雅,對他疼愛有加的大哥都嚴厲了起來?是不是因為這根金釵?
朱高燧盯著手中的金釵發呆,第一次考慮是否要將金釵交給大哥。
“三弟!”朱高熾推門而入。
朱高燧像刺蝟一樣伸出了刺,不是要對付大哥,而是本能地要保護自己。
他把金釵放進懷裏,緩緩站起身來。
看到進來的隻有大哥一人,二哥的怒容沒有出現,他的心裏稍稍鬆了一口氣。
“大哥……”朱高燧不敢直視大哥。
“三弟,坐吧!”朱高熾的口氣很溫和。
“三弟,你的年齡也不小了。在京師的這段時間,你應該長大了不少吧?我們不像以前那樣自由,沒有父王和母妃在身邊,周圍的一切都對我們虎視眈眈……三弟,你意識到我們現在的處境十分危險嗎?”
“嗯。”朱高燧點了點頭,雖然對目前處境的理解沒有朱高熾指望的那樣深刻,不過他也不是木頭。
“父王病了。”朱高熾麵有憂色。
“什麽?”
朱高燧大驚失色,父王在他眼裏就是天,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人。
他之所以被困在應天也無憂無慮,不僅僅是因為年紀小,還因為他深信父王可以把自己和兩個哥哥救出去。
“我買通了一個仆役打聽北平的情況,他告訴我,父王神智失常已有一段時間了。”
“這……大哥……”朱高燧的上下顎久久無法合上,眼淚毫不猶豫從眼眶裏滾落出來。
“父王!”
“別哭,父王會好起來的!”看到三弟的眼淚真心實意,朱高熾希望這個衝擊可以讓三弟吐露真言。
“父王說過,遇到問題要想辦法解決,哭是沒有用的。”
朱高燧趕緊捂住自己的嘴,他的臉因為拚命抗爭而扭曲變形。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必須想辦法迴到北平。我們要守在父王的身邊,否則就是不孝!”
朱高熾在朱高燧情緒起伏未平之前立即進入正題。
“三弟,我再問你一遍。那日我們出皇宮過五龍橋時,你到底還有沒有什麽事瞞著大哥?”
“我……我……”朱高燧放開捂著鼻子的手,上氣不接下氣。
“大哥,我錯了!”他撲通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把手伸進懷裏,拿出了金釵。
“這是誰的金釵?”朱高熾眼前像被亮光晃了一下。
“是……是那個彈琴的女子落下的。”
朱高燧想要把頭埋進地裏,深深覺得自己不可饒恕,因為他隱瞞了金釵,以至於兄弟三人不能在父王生病的時候侍奉近前。
朱高熾沒有質問朱高燧為什麽到現在才拿出金釵,這不重要。
“你還有其他事瞞著大哥嗎?”
“沒,沒有了!”朱高燧抬起頭,慌亂地搖著雙手和腦袋。
在他腦子裏美好的出現了成千上萬遍的情景此刻已經變成殘破的碎片。
“哦,對了,那個女子彈的是十七叔的飛瀑連珠琴!”
“飛瀑連珠琴?”朱高熾的臉變了色。
什麽樣的人才有資格彈飛瀑連珠琴?
那個人的身份必定非比尋常,恐怕這一切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局。
那個人知道朱高燧是個琴癡,尤其癡迷寧王的飛瀑連珠琴,故意在五龍橋引誘朱高燧,落下金釵,設下“以下犯上”的陷阱,害得他們被扣押在京城。
她到底是誰?
“還有什麽?”朱高熾聲色俱厲,他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沒,沒了,真沒了。”
“記住,什麽事也別瞞著大哥,否則……”
“我知道,我知道,真的沒有了。”
“好,想起什麽了立刻告訴大哥!”
“是。”
飛瀑連珠琴、金釵,這些看起來與他們三兄弟毫無關係的東西牢牢地綁住了他們。
它們改變了朱允炆的心意,困住了他們兄弟三人。
有人這樣處心積慮的讓他們留在京城,是為了什麽?
當然是為了對付他的父王。
朱高熾意識到自己必須想辦法讓朱允炆放了他們,在這削藩的關鍵時刻,他不能讓父王受製於人。
為了入冬的準備,司計司陸續派女史到各宮各殿登記需要新添的物料。
朱允炆沒有忘記皇宮之外的李府中的三個王子,他們也得在京城過冬,也得添上棉衣和炭火。
徐妙錦又一次沾了這個活計的光,來到了李府。
朱高熾喜出望外,又疑惑不解。
喜的是見到了自己的親人,疑惑的是身分尊貴的郡主姨媽怎麽會跑到宮裏當一個身分卑微的女官。
他既沒有袒露自己的喜悅,也沒有表現自己的疑惑,就像徐妙錦對待他一樣,把姨媽當成一個陌生人。
二弟沒有瞎說。皇上召見他們,是不是想放了他們?
那日皇上十分友善,言語之間總是提起父王和母妃。
他若是不想放了他們,大可不必召見他們,就像以往一樣,把他們扔在王府裏,不聞不問就行了。
可是他們迴府之後,等來的卻是三弟“以下犯上”被降罪的聖旨。
三弟冒犯的人是誰?五龍橋上彈琴的女子?
可是三弟一再否認他見過那個女子,何來的冒犯呢?是三弟撒了謊,還是皇上故意刁難?
五龍橋上的琴聲也令他匪夷所思。五龍橋一向不允許有人停留,怎會有人在上麵彈琴?
朱高熾打算再一次盤問三弟。
這些日子,朱高燧的心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磨難使人成長,他成長了,他不再快樂。
原先,朱高燧獨自在房中看著金釵,心中想著那美妙的琴聲和婀娜的背影就足以愉快地度過一天又一天。
現在,朱高煦的惡罵和朱高熾的責問時不時闖入他的憧憬,他漸漸開始不安起來。
他真的連累了自己的兩個哥哥?他害得母妃因為思念他們而傷心難過?他害得父王受製於朝廷?他到底做了什麽?
他隻是聽到了飛瀑連珠琴的琴聲,對彈琴的女子心生愛慕之情,並且隻把這種情感埋藏在心中。他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啊!
為什麽連一向溫文而雅,對他疼愛有加的大哥都嚴厲了起來?是不是因為這根金釵?
朱高燧盯著手中的金釵發呆,第一次考慮是否要將金釵交給大哥。
“三弟!”朱高熾推門而入。
朱高燧像刺蝟一樣伸出了刺,不是要對付大哥,而是本能地要保護自己。
他把金釵放進懷裏,緩緩站起身來。
看到進來的隻有大哥一人,二哥的怒容沒有出現,他的心裏稍稍鬆了一口氣。
“大哥……”朱高燧不敢直視大哥。
“三弟,坐吧!”朱高熾的口氣很溫和。
“三弟,你的年齡也不小了。在京師的這段時間,你應該長大了不少吧?我們不像以前那樣自由,沒有父王和母妃在身邊,周圍的一切都對我們虎視眈眈……三弟,你意識到我們現在的處境十分危險嗎?”
“嗯。”朱高燧點了點頭,雖然對目前處境的理解沒有朱高熾指望的那樣深刻,不過他也不是木頭。
“父王病了。”朱高熾麵有憂色。
“什麽?”
朱高燧大驚失色,父王在他眼裏就是天,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人。
他之所以被困在應天也無憂無慮,不僅僅是因為年紀小,還因為他深信父王可以把自己和兩個哥哥救出去。
“我買通了一個仆役打聽北平的情況,他告訴我,父王神智失常已有一段時間了。”
“這……大哥……”朱高燧的上下顎久久無法合上,眼淚毫不猶豫從眼眶裏滾落出來。
“父王!”
“別哭,父王會好起來的!”看到三弟的眼淚真心實意,朱高熾希望這個衝擊可以讓三弟吐露真言。
“父王說過,遇到問題要想辦法解決,哭是沒有用的。”
朱高燧趕緊捂住自己的嘴,他的臉因為拚命抗爭而扭曲變形。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必須想辦法迴到北平。我們要守在父王的身邊,否則就是不孝!”
朱高熾在朱高燧情緒起伏未平之前立即進入正題。
“三弟,我再問你一遍。那日我們出皇宮過五龍橋時,你到底還有沒有什麽事瞞著大哥?”
“我……我……”朱高燧放開捂著鼻子的手,上氣不接下氣。
“大哥,我錯了!”他撲通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把手伸進懷裏,拿出了金釵。
“這是誰的金釵?”朱高熾眼前像被亮光晃了一下。
“是……是那個彈琴的女子落下的。”
朱高燧想要把頭埋進地裏,深深覺得自己不可饒恕,因為他隱瞞了金釵,以至於兄弟三人不能在父王生病的時候侍奉近前。
朱高熾沒有質問朱高燧為什麽到現在才拿出金釵,這不重要。
“你還有其他事瞞著大哥嗎?”
“沒,沒有了!”朱高燧抬起頭,慌亂地搖著雙手和腦袋。
在他腦子裏美好的出現了成千上萬遍的情景此刻已經變成殘破的碎片。
“哦,對了,那個女子彈的是十七叔的飛瀑連珠琴!”
“飛瀑連珠琴?”朱高熾的臉變了色。
什麽樣的人才有資格彈飛瀑連珠琴?
那個人的身份必定非比尋常,恐怕這一切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局。
那個人知道朱高燧是個琴癡,尤其癡迷寧王的飛瀑連珠琴,故意在五龍橋引誘朱高燧,落下金釵,設下“以下犯上”的陷阱,害得他們被扣押在京城。
她到底是誰?
“還有什麽?”朱高熾聲色俱厲,他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沒,沒了,真沒了。”
“記住,什麽事也別瞞著大哥,否則……”
“我知道,我知道,真的沒有了。”
“好,想起什麽了立刻告訴大哥!”
“是。”
飛瀑連珠琴、金釵,這些看起來與他們三兄弟毫無關係的東西牢牢地綁住了他們。
它們改變了朱允炆的心意,困住了他們兄弟三人。
有人這樣處心積慮的讓他們留在京城,是為了什麽?
當然是為了對付他的父王。
朱高熾意識到自己必須想辦法讓朱允炆放了他們,在這削藩的關鍵時刻,他不能讓父王受製於人。
為了入冬的準備,司計司陸續派女史到各宮各殿登記需要新添的物料。
朱允炆沒有忘記皇宮之外的李府中的三個王子,他們也得在京城過冬,也得添上棉衣和炭火。
徐妙錦又一次沾了這個活計的光,來到了李府。
朱高熾喜出望外,又疑惑不解。
喜的是見到了自己的親人,疑惑的是身分尊貴的郡主姨媽怎麽會跑到宮裏當一個身分卑微的女官。
他既沒有袒露自己的喜悅,也沒有表現自己的疑惑,就像徐妙錦對待他一樣,把姨媽當成一個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