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全身戰栗不止。
馬氏落下了淚,淚水又堵上了她的嘴。
“紅梅!紅梅!”朱允炆瞪著馬氏身後的宮女,幾近失去皇上的風度。
“皇上!皇上!奴婢在!”紅梅氣喘籲籲,聲音顫抖,蒼白的臉色表明她的驚嚇程度不亞於皇後。
“怎麽迴事?發生了什麽?”朱允炆的脊背爬上兩道寒氣。
“皇上……半個時辰前,皇後娘娘……用完午膳後,聽,聽說皇上還在處理政務,娘娘擔心……皇上餓著肚子,親自帶了自己做的點心來到奉天殿……”
“不要慌!有朕給你們做主,慌什麽?皇後來了奉天殿?朕怎麽沒見到她?”
“呃……”紅梅咽了好幾次口水,努力抑製住驚慌。
“皇上剛召見完燕王的三個王子。就在奉天殿的門口,我們看到了三個王子從殿裏出來。大王子和二王子走得急,沒有看見皇後。三王子走在最後麵,他看見了皇後……”
紅梅不再繼續往下說,出於某種原因,後麵一截話她羞於啟齒。
“他怎麽樣?”朱允炆心中幾乎有了答案,皇後的羞辱應該就來自這個三王子。
“他一直盯著皇後娘娘。”紅梅的聲音又低又小,說出這句話令她難堪並且感到罪過。
“大膽!”朱允炆一腳踢向身旁的柱子,他和馬氏同時趔趄了一下。
“他……他還拿走了娘娘的一根頭釵,是,是皇上大婚的時候送給娘娘的‘雉朝飛’!”
紅梅閉著眼睛,皺著眉頭。
長痛不如短痛,她下了決心盡快交代完整個過程,隻有這樣,皇上才能為娘娘做主。
“什麽?‘雉朝飛’!”朱允炆恨不得馬上殺了朱高燧。
‘雉朝飛’是他與皇後定情的信物。
“他怎麽能拿得走皇後的頭釵?”
朱允炆的目光慌亂地在皇後的發髻上轉動。
皇後的頭發有些淩亂,橫的豎的插著三五根釵子和簪子,沒有一根是“雉朝飛”。
“皇後娘娘被他瞧得發慌了,一不小心撞到了柱子上。頭釵掉在了地上。三王子撿了去,卻不還給娘娘。”
“他……他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朕要殺了他!”朱允炆衝上階陛,抓起案幾上墨跡才幹的聖旨,用力撕成兩半,踩在腳下。
“來人!叫常兵帶侍衛一百人把燕王的三個兒子給朕抓來!”
“是,皇上!”太監領命退下。
“皇上,”馬氏撲通跪在地上,“雖然臣妾受了辱,可皇上還是要以大局為重,不可輕舉妄動!還是召顧命大臣前來吧!”
“皇後,這件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朕會處理妥當。紅梅,帶皇後迴宮!”
“是,皇上!”紅梅帶著馬氏出了奉天殿。
兵部尚書齊泰在奉天殿外剛剛截住領了聖命的太監。
“娘娘!”齊泰給馬氏行禮。
馬氏頭也沒抬,匆匆離開,她完成了她的戲碼,剩下的就是齊泰的表演了。
“皇上,臣本有事稟報,卻不料撞見李公公。他說……皇上下令常兵去抓燕王的三個兒子?”齊泰假裝吃驚和不解。
“對,有何不妥?”朱允炆沒有看齊泰一眼,依舊沉浸在欲將朱高燧碎屍萬段的憤怒中。
“皇上,這……出了什麽事?”
“朱高燧對皇後不敬,朕要殺了他!”
“皇上,萬萬不可!”齊泰跪在地上。
“朕偏要殺了他,你說什麽也沒有用!再說連你也一起殺了!”
朱允炆的怒氣在齊泰的阻攔下一發不可收拾。
“皇上,關著他就是對他最好的懲罰。死又何懼?生不如死才是世間最大的悲哀。”
齊泰不急不慢。他既要讓皇上留住燕王的三個王子,也不能讓皇上殺了他們,更要讓皇上明白社稷之重。
朱允炆閉上眼睛,吐了一口氣。齊泰的話打動了他。
“皇上,臣要感謝朱高燧。”齊泰來了個大轉折。
他不喜歡治標不治本,他要讓皇上從根上認識到對燕王的決策錯誤。
“你!大膽!”朱允炆咬牙切齒,用手指著齊泰,剛剛小了一點點的火勢又熊熊燃燒起來。
“皇上,微臣一直勸皇上不要放了燕王的三個兒子。皇上不允。現在倒好,皇上必定不會放了他們。”
“齊泰!你這是拿皇後的聲譽當兒戲!”
“皇上息怒!微臣的腦袋,皇後的聲譽在大明的安危麵前全都微不足道。放了他們,燕王必反,大明危矣!可如今皇上也不能殺了他們,他們就是朝廷最好的籌碼。軟禁著他們就是對燕王最好的挾製,對大明最安全的策略。”
朱允炆用手托著下巴,筋疲力盡的身體深陷在龍椅裏。
“雖然臣妾受了辱,可皇上還是要以大局為重,不可輕舉妄動!”皇後馬氏焦急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剛才他都做了些什麽?削藩進行了一半,到了削掉燕王這最關鍵的一步,他竟然要殺掉他的兒子?
皇後一個女子尚且懂得忍辱負重,他堂堂一國之君竟然無理耍橫!
皇爺爺臨死前對他寄予厚望的眼神又一次出現在他的眼前。
他握著皇爺爺的手,對皇爺爺承諾:“皇爺爺,您放心,孫兒會當好這個皇帝,勵精圖治,不敢有半點鬆懈,不敢貪顧半點私人情感,一切以大明社稷為重。”
聽了他的承諾,皇爺爺才閉上了眼。
“好,關著他們!不能殺!不能殺!”朱允炆不斷重複著,說給齊泰聽,說給皇爺爺聽,也說給自己聽。
“謝皇上,恕微臣大膽,剛才微臣已經攔住了馬公公。”
“嗯。”朱允炆心有餘悸,雙手不安的在龍案上摸索。
“微臣還有要事稟報。張昺、謝貴來信,說燕王在他們麵前裝瘋。”
“哦?”朱允炆挺直身體,“燕王裝瘋?”
“微臣想這八成是燕王為了讓皇上放了自己的兒子使下的苦肉計。”
“哼!他當朕是三歲小孩?”朱允炆低下頭,想起剛才的胡鬧正是三歲孩子的行徑,羞愧得漲紅了臉。
“皇上不可大意,燕王詭計多端。”
“以後還請齊大人多多提醒朕。”
“是,皇上!”齊泰心中沉重的石頭落了地。
馬氏落下了淚,淚水又堵上了她的嘴。
“紅梅!紅梅!”朱允炆瞪著馬氏身後的宮女,幾近失去皇上的風度。
“皇上!皇上!奴婢在!”紅梅氣喘籲籲,聲音顫抖,蒼白的臉色表明她的驚嚇程度不亞於皇後。
“怎麽迴事?發生了什麽?”朱允炆的脊背爬上兩道寒氣。
“皇上……半個時辰前,皇後娘娘……用完午膳後,聽,聽說皇上還在處理政務,娘娘擔心……皇上餓著肚子,親自帶了自己做的點心來到奉天殿……”
“不要慌!有朕給你們做主,慌什麽?皇後來了奉天殿?朕怎麽沒見到她?”
“呃……”紅梅咽了好幾次口水,努力抑製住驚慌。
“皇上剛召見完燕王的三個王子。就在奉天殿的門口,我們看到了三個王子從殿裏出來。大王子和二王子走得急,沒有看見皇後。三王子走在最後麵,他看見了皇後……”
紅梅不再繼續往下說,出於某種原因,後麵一截話她羞於啟齒。
“他怎麽樣?”朱允炆心中幾乎有了答案,皇後的羞辱應該就來自這個三王子。
“他一直盯著皇後娘娘。”紅梅的聲音又低又小,說出這句話令她難堪並且感到罪過。
“大膽!”朱允炆一腳踢向身旁的柱子,他和馬氏同時趔趄了一下。
“他……他還拿走了娘娘的一根頭釵,是,是皇上大婚的時候送給娘娘的‘雉朝飛’!”
紅梅閉著眼睛,皺著眉頭。
長痛不如短痛,她下了決心盡快交代完整個過程,隻有這樣,皇上才能為娘娘做主。
“什麽?‘雉朝飛’!”朱允炆恨不得馬上殺了朱高燧。
‘雉朝飛’是他與皇後定情的信物。
“他怎麽能拿得走皇後的頭釵?”
朱允炆的目光慌亂地在皇後的發髻上轉動。
皇後的頭發有些淩亂,橫的豎的插著三五根釵子和簪子,沒有一根是“雉朝飛”。
“皇後娘娘被他瞧得發慌了,一不小心撞到了柱子上。頭釵掉在了地上。三王子撿了去,卻不還給娘娘。”
“他……他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朕要殺了他!”朱允炆衝上階陛,抓起案幾上墨跡才幹的聖旨,用力撕成兩半,踩在腳下。
“來人!叫常兵帶侍衛一百人把燕王的三個兒子給朕抓來!”
“是,皇上!”太監領命退下。
“皇上,”馬氏撲通跪在地上,“雖然臣妾受了辱,可皇上還是要以大局為重,不可輕舉妄動!還是召顧命大臣前來吧!”
“皇後,這件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朕會處理妥當。紅梅,帶皇後迴宮!”
“是,皇上!”紅梅帶著馬氏出了奉天殿。
兵部尚書齊泰在奉天殿外剛剛截住領了聖命的太監。
“娘娘!”齊泰給馬氏行禮。
馬氏頭也沒抬,匆匆離開,她完成了她的戲碼,剩下的就是齊泰的表演了。
“皇上,臣本有事稟報,卻不料撞見李公公。他說……皇上下令常兵去抓燕王的三個兒子?”齊泰假裝吃驚和不解。
“對,有何不妥?”朱允炆沒有看齊泰一眼,依舊沉浸在欲將朱高燧碎屍萬段的憤怒中。
“皇上,這……出了什麽事?”
“朱高燧對皇後不敬,朕要殺了他!”
“皇上,萬萬不可!”齊泰跪在地上。
“朕偏要殺了他,你說什麽也沒有用!再說連你也一起殺了!”
朱允炆的怒氣在齊泰的阻攔下一發不可收拾。
“皇上,關著他就是對他最好的懲罰。死又何懼?生不如死才是世間最大的悲哀。”
齊泰不急不慢。他既要讓皇上留住燕王的三個王子,也不能讓皇上殺了他們,更要讓皇上明白社稷之重。
朱允炆閉上眼睛,吐了一口氣。齊泰的話打動了他。
“皇上,臣要感謝朱高燧。”齊泰來了個大轉折。
他不喜歡治標不治本,他要讓皇上從根上認識到對燕王的決策錯誤。
“你!大膽!”朱允炆咬牙切齒,用手指著齊泰,剛剛小了一點點的火勢又熊熊燃燒起來。
“皇上,微臣一直勸皇上不要放了燕王的三個兒子。皇上不允。現在倒好,皇上必定不會放了他們。”
“齊泰!你這是拿皇後的聲譽當兒戲!”
“皇上息怒!微臣的腦袋,皇後的聲譽在大明的安危麵前全都微不足道。放了他們,燕王必反,大明危矣!可如今皇上也不能殺了他們,他們就是朝廷最好的籌碼。軟禁著他們就是對燕王最好的挾製,對大明最安全的策略。”
朱允炆用手托著下巴,筋疲力盡的身體深陷在龍椅裏。
“雖然臣妾受了辱,可皇上還是要以大局為重,不可輕舉妄動!”皇後馬氏焦急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剛才他都做了些什麽?削藩進行了一半,到了削掉燕王這最關鍵的一步,他竟然要殺掉他的兒子?
皇後一個女子尚且懂得忍辱負重,他堂堂一國之君竟然無理耍橫!
皇爺爺臨死前對他寄予厚望的眼神又一次出現在他的眼前。
他握著皇爺爺的手,對皇爺爺承諾:“皇爺爺,您放心,孫兒會當好這個皇帝,勵精圖治,不敢有半點鬆懈,不敢貪顧半點私人情感,一切以大明社稷為重。”
聽了他的承諾,皇爺爺才閉上了眼。
“好,關著他們!不能殺!不能殺!”朱允炆不斷重複著,說給齊泰聽,說給皇爺爺聽,也說給自己聽。
“謝皇上,恕微臣大膽,剛才微臣已經攔住了馬公公。”
“嗯。”朱允炆心有餘悸,雙手不安的在龍案上摸索。
“微臣還有要事稟報。張昺、謝貴來信,說燕王在他們麵前裝瘋。”
“哦?”朱允炆挺直身體,“燕王裝瘋?”
“微臣想這八成是燕王為了讓皇上放了自己的兒子使下的苦肉計。”
“哼!他當朕是三歲小孩?”朱允炆低下頭,想起剛才的胡鬧正是三歲孩子的行徑,羞愧得漲紅了臉。
“皇上不可大意,燕王詭計多端。”
“以後還請齊大人多多提醒朕。”
“是,皇上!”齊泰心中沉重的石頭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