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爋張口結舌,眼睛瞪得老大。
馮氏口中的畫麵沒有一次出現在他的記憶裏,心急如焚背著他的父親從來不是他對父親的印象。
他不敢相信母親的話,不敢相信自己恨了十幾年,從不關心自己的父王竟然曾經這樣愛護自己。
他茫然的轉向父王。
朱橚眯著雙眼,正努力在腦中搜索十幾年前所發生的事。
他也沒有印象,完全沒有印象。
他不知道是自己的孩子太多了,所以記不清他們小時候發生的事,還是自己醉心於植物藥理,把其他的許多事都忘了。
朱橚的皺紋在眼角堆起,消瘦的臉龐似乎因為背負著兒女的紛爭而顯得蒼老。
在爭爭吵吵的這許多年來,朱有爋第一次發現父王老了。
不知是歉疚還是感激,他的眼睛濕潤了:“父王……我……孩兒錯了,孩兒以後不再惹父王生氣了。”
馮氏喜極而泣:“爋兒,以後別再做傻事了。現在朝廷對藩王虎視眈眈,如果你不站在父王和大哥這邊,咱們王府遲早會出事!”
“母妃,知道了!”朱有爋用手抹去母親臉上的淚,“兒子以前太過任性,兒子以後不會了!”
朱有爋“撲通”跪在地上,給爹娘磕了三個遲到的響頭。
“王爺……”一個王府護衛突然衝進大廳,神色慌張,上氣不接下氣,“門外被大批官兵包圍……來人說自己是李景隆將軍……要見王爺!”
“夫人,我出去看看!”朱橚鐵青著臉,猜測李景隆從天而降一定與削藩有關。
“臣妾也一起去!張媽,去把我的鐵鏈棒拿來!”馮氏大喝一聲,不慌不忙站起身來。
“不,夫人。你待在府裏,這是男人的事!”朱橚雙手搭在馮氏的肩膀上,把她又按到了椅子上。他態度堅決,不容馮氏分說。
“燻兒,隨你父王出去看看!”馮氏隻好轉頭吩咐朱有爋。
“母妃,我……”朱有爋的嘴唇沒有一絲血絲,他的恐懼好像並非隻是因為王府被朝廷的官兵包圍。
“去啊!”馮氏用力推了一下朱有爋,心中惱怒將門虎女怎麽會生出一個隻會窩裏橫的兒子來?
朱橚看也不看自己的兒子一眼,提著刀,大步向門口走去。
李景隆一到開封就直奔周王府而來。
他在半路上收到了皇上的密令:汝南王朱有爋上奏,說要告發。
李景隆大喜,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沒想到自己能輕輕鬆鬆地做那個占便宜的漁翁。
在周王府的門前,他眉飛色舞地等著朱橚和朱有爋父子的出現,偶爾對年久失修的院牆評頭論足一番。
朱橚大步流星地來到了門口。
李景隆見到朱橚並沒有下馬,一個就要被削掉王位的人怎麽配得上他這個冉冉升起的新星的敬重?
“周王,有人告你謀反!皇上令本將拿你全府上下所有人,押往應天。你是自己就範,還是要本將動手?”
李景隆像餓虎一樣盯著周王,這塊大肥肉將是奠定他鴻業遠圖的基礎。
“李將軍此話何意?誰告我朱橚謀反?有何憑證?”
朱橚不慌不忙,自知一向淡泊明利,遠離政治鬥爭,不會有謀反憑證落在他人手裏。
“哈哈哈!告你謀反的人是你的兒子朱有爋!你還有何話說?兒子總不會誣告自己的老子吧?”
李景隆仰起頭哈哈大笑,像是在看一出荒誕離奇的幽默劇。
朱橚的身體抽動了一下,他的頭微微轉動,用餘光瞟了身後的朱有爋一眼。
盡管父親沒有正視著他,朱有爋還是感覺到了那灼燒的火焰。
在他了解到父親也曾全心愛護自己之前,在他痛心疾首地懺悔之前,他到底做了什麽?
為了他想象出來的父親的偏心,他竟然出賣了自己的父親!
他把朝廷的官兵引到自己的家門口,意圖把他的家人投入大獄,而他能得到什麽?
除了家人的唾棄,他還會被載入史冊,以不孝子手刃父母的罪行。
朱有爋抬頭看了看李景隆,那高高在上的姿態和跋扈的神情令他震怒。
他忽然覺得自己和同樣麵對著李景隆藐視的父王成了一體,從未如此明確自己的目標——趕走自以為是的李景隆,掃除對周王府的威脅。
朱有爋上前一步,用身體擋住了父王。
“我何時告我父王謀反?你勿要血口噴人!”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絕沒有半點怯懦退縮。
“朱有爋,你也在,那正好了,免得我多費口舌向你父王解釋!”
傲慢的李景隆才剛剛看到朱有爋,還是以斜睨的方式。
“沒有,我沒有告我父王謀反!”朱有爋斬釘截鐵。
“什麽?”李景隆半俯下身體,伸長了腦袋,似乎想讓朱有爋確認他麵對的是朝廷派來的大將軍。
“朱有爋,你上書皇上,說有事告發,是否要本將將你的奏章擺在你父王麵前?”
“我沒有說要告我父王!”朱有爋硬著頭皮吐出了這幾個字。
“本將軍千裏迢迢從應天趕到開封,你竟敢戲弄本將軍!”
李景隆大吼一聲,跳下馬來,抽出腰間的佩刀,抵在朱有爋的脖子上。
朱有爋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得雙腿發軟,什麽話也說不出來,什麽東西也感覺不到,除了脖子上冰涼的刀刃。
“李將軍請自重!”周王朱橚握緊了刀,“除非你有聖旨捉拿本王,否則你把刀架在汝南王的脖子上,本王不會輕易饒過你!”
李景隆並沒有將刀從朱有爋的脖子上移開,他的鼻子裏發出了輕蔑的哼哼聲,他的目光繞了一個彎才落到朱有爋的臉上,仿佛朱有爋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東西,他必須找半天才能看得到他。
“朱有爋,本將再問你一遍,你是否上書皇上,說有事告發?”
“確……確有此事。”朱有爋的嘴唇有節奏的顫抖著,“可,可我並沒有說……我要告的,是我父王。”
說完,他緊緊閉上雙唇,以免在慌亂之中被自己出賣。
馮氏口中的畫麵沒有一次出現在他的記憶裏,心急如焚背著他的父親從來不是他對父親的印象。
他不敢相信母親的話,不敢相信自己恨了十幾年,從不關心自己的父王竟然曾經這樣愛護自己。
他茫然的轉向父王。
朱橚眯著雙眼,正努力在腦中搜索十幾年前所發生的事。
他也沒有印象,完全沒有印象。
他不知道是自己的孩子太多了,所以記不清他們小時候發生的事,還是自己醉心於植物藥理,把其他的許多事都忘了。
朱橚的皺紋在眼角堆起,消瘦的臉龐似乎因為背負著兒女的紛爭而顯得蒼老。
在爭爭吵吵的這許多年來,朱有爋第一次發現父王老了。
不知是歉疚還是感激,他的眼睛濕潤了:“父王……我……孩兒錯了,孩兒以後不再惹父王生氣了。”
馮氏喜極而泣:“爋兒,以後別再做傻事了。現在朝廷對藩王虎視眈眈,如果你不站在父王和大哥這邊,咱們王府遲早會出事!”
“母妃,知道了!”朱有爋用手抹去母親臉上的淚,“兒子以前太過任性,兒子以後不會了!”
朱有爋“撲通”跪在地上,給爹娘磕了三個遲到的響頭。
“王爺……”一個王府護衛突然衝進大廳,神色慌張,上氣不接下氣,“門外被大批官兵包圍……來人說自己是李景隆將軍……要見王爺!”
“夫人,我出去看看!”朱橚鐵青著臉,猜測李景隆從天而降一定與削藩有關。
“臣妾也一起去!張媽,去把我的鐵鏈棒拿來!”馮氏大喝一聲,不慌不忙站起身來。
“不,夫人。你待在府裏,這是男人的事!”朱橚雙手搭在馮氏的肩膀上,把她又按到了椅子上。他態度堅決,不容馮氏分說。
“燻兒,隨你父王出去看看!”馮氏隻好轉頭吩咐朱有爋。
“母妃,我……”朱有爋的嘴唇沒有一絲血絲,他的恐懼好像並非隻是因為王府被朝廷的官兵包圍。
“去啊!”馮氏用力推了一下朱有爋,心中惱怒將門虎女怎麽會生出一個隻會窩裏橫的兒子來?
朱橚看也不看自己的兒子一眼,提著刀,大步向門口走去。
李景隆一到開封就直奔周王府而來。
他在半路上收到了皇上的密令:汝南王朱有爋上奏,說要告發。
李景隆大喜,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沒想到自己能輕輕鬆鬆地做那個占便宜的漁翁。
在周王府的門前,他眉飛色舞地等著朱橚和朱有爋父子的出現,偶爾對年久失修的院牆評頭論足一番。
朱橚大步流星地來到了門口。
李景隆見到朱橚並沒有下馬,一個就要被削掉王位的人怎麽配得上他這個冉冉升起的新星的敬重?
“周王,有人告你謀反!皇上令本將拿你全府上下所有人,押往應天。你是自己就範,還是要本將動手?”
李景隆像餓虎一樣盯著周王,這塊大肥肉將是奠定他鴻業遠圖的基礎。
“李將軍此話何意?誰告我朱橚謀反?有何憑證?”
朱橚不慌不忙,自知一向淡泊明利,遠離政治鬥爭,不會有謀反憑證落在他人手裏。
“哈哈哈!告你謀反的人是你的兒子朱有爋!你還有何話說?兒子總不會誣告自己的老子吧?”
李景隆仰起頭哈哈大笑,像是在看一出荒誕離奇的幽默劇。
朱橚的身體抽動了一下,他的頭微微轉動,用餘光瞟了身後的朱有爋一眼。
盡管父親沒有正視著他,朱有爋還是感覺到了那灼燒的火焰。
在他了解到父親也曾全心愛護自己之前,在他痛心疾首地懺悔之前,他到底做了什麽?
為了他想象出來的父親的偏心,他竟然出賣了自己的父親!
他把朝廷的官兵引到自己的家門口,意圖把他的家人投入大獄,而他能得到什麽?
除了家人的唾棄,他還會被載入史冊,以不孝子手刃父母的罪行。
朱有爋抬頭看了看李景隆,那高高在上的姿態和跋扈的神情令他震怒。
他忽然覺得自己和同樣麵對著李景隆藐視的父王成了一體,從未如此明確自己的目標——趕走自以為是的李景隆,掃除對周王府的威脅。
朱有爋上前一步,用身體擋住了父王。
“我何時告我父王謀反?你勿要血口噴人!”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絕沒有半點怯懦退縮。
“朱有爋,你也在,那正好了,免得我多費口舌向你父王解釋!”
傲慢的李景隆才剛剛看到朱有爋,還是以斜睨的方式。
“沒有,我沒有告我父王謀反!”朱有爋斬釘截鐵。
“什麽?”李景隆半俯下身體,伸長了腦袋,似乎想讓朱有爋確認他麵對的是朝廷派來的大將軍。
“朱有爋,你上書皇上,說有事告發,是否要本將將你的奏章擺在你父王麵前?”
“我沒有說要告我父王!”朱有爋硬著頭皮吐出了這幾個字。
“本將軍千裏迢迢從應天趕到開封,你竟敢戲弄本將軍!”
李景隆大吼一聲,跳下馬來,抽出腰間的佩刀,抵在朱有爋的脖子上。
朱有爋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得雙腿發軟,什麽話也說不出來,什麽東西也感覺不到,除了脖子上冰涼的刀刃。
“李將軍請自重!”周王朱橚握緊了刀,“除非你有聖旨捉拿本王,否則你把刀架在汝南王的脖子上,本王不會輕易饒過你!”
李景隆並沒有將刀從朱有爋的脖子上移開,他的鼻子裏發出了輕蔑的哼哼聲,他的目光繞了一個彎才落到朱有爋的臉上,仿佛朱有爋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東西,他必須找半天才能看得到他。
“朱有爋,本將再問你一遍,你是否上書皇上,說有事告發?”
“確……確有此事。”朱有爋的嘴唇有節奏的顫抖著,“可,可我並沒有說……我要告的,是我父王。”
說完,他緊緊閉上雙唇,以免在慌亂之中被自己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