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呂氏逃過一死的半個月後,朱允炆還沒來得及感謝老天爺讓他重獲母愛,朱元璋就下令軟禁了太子妃。
朱允炆膽戰心驚,猜不透皇爺爺的心意。
軟禁之後是不是還要賜死?
他憂心忡忡的來到乾清宮。
“皇爺爺,母妃……”朱允炆再三琢磨朱元璋的臉色,依舊難以起口。
朱元璋擺了擺手,讓他不要再繼續說下去。
“炆兒,把你的心思放在朝政上。朕打算下個月封你為皇太孫,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皇爺爺,孫兒每每想到母妃就……”
“你母妃不是還活著嗎?你怎麽就不想一想皇爺爺,想一想你將來要坐上的那個位置,想一想天下的百姓?”
“孫兒知錯!”
“朕還能幫你多久?你那些沒用的善心會害了你!作為國君,你所有的決定都必須對這個國家有益!”
“孫兒一定會做一個明君。”朱允炆汗如雨下,他有很多地方不明白。
作為一個國君,如果連自己母親的性命都不能保全,那還怎麽能保全天下的百姓?
可是他不敢再和皇爺爺辯駁,擔心母妃連囚禁的資格都將喪失。
太子妃呂氏惆悵的坐在屋中發呆,手裏拿著兩根她從塵封的箱底翻出來的最結實的腰帶。
她不知道皇上為什麽要殺自己,不過她不擔心自己的處境,她擔心的是她的兒子。
為了她,她的哥哥已經丟了官,失去了手臂,她不能再讓她的兒子冒半點風險。
朱允炆是她的長子,他讓她第一次嚐到了做母親的快樂。
他乖巧懂事,從來沒有讓她為他擔過心。他體貼入微,小小年紀就知道關心父母的冷暖。
他還善於觀察,時常提醒父王不要忘了陪母妃吃飯,提醒母妃要寬容父王對元妃常氏所生之女的溺愛。
以前都是朱允炆為她著想,現在她必須為她的兒子好好地想一次。
手中的兩根腰帶已經被呂氏扭成了又粗又硬的繩子,她的決心也隨之越來越堅定。
她如釋重負地站起身來,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
她仰起頭看了看那個不高不矮的房梁,這個歸宿讓她很滿意。
他的兒子會緊緊的抱著她,親手為她整理儀容,更重要的是他的兒子會有遠大的前程。
呂氏搬來一張凳子,站了上去。
“娘娘!”侍女走進屋來,捧著一摞剛剛從尚衣局取來的衣服。
呂氏趕緊把繩子藏在身後。
“啊!娘娘,你站那麽高做什麽?”侍女驚慌失色,她並不聰明的腦袋裏也浮現出了一種猜想:被軟禁的太子妃可能會做傻事。
她放下衣服,衝到呂氏身旁,抱住她的雙腿:“娘娘,你,你趕緊下來!”
呂氏怕自己的舉動被識破,不便再次實施,立即編了一個謊言:“麗英,你幹嘛大驚小怪的?本宮看到這裏有一隻蜘蛛,想把它掃下來。”
“娘娘,真的嗎?”侍女放開呂氏的腿,仰著頭,半信半疑的望著她。
呂氏跳下凳子,一眼看見那一摞衣服,找到了轉移窘境的目標。
她故作輕鬆的走到衣服旁邊:“你看,你慌慌張張的,剛洗的衣服又被你弄髒了。”
“奴婢知錯!”侍女上了當。
“這兩件拿去重洗吧!”
“現在?”
“是啊,這件藍的本宮最喜歡了,明天還得穿。”
“娘娘……”侍女猶移不定,她的驚慌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害怕把太子妃一個人留在屋中。
“嗯,這件粉的真好看,”呂氏拿起了最上麵的一件。一朵怒放的桃花喜氣洋洋的向她微笑。
剛才她怎麽就沒有想到要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換上一件漂亮的衣服?
朱允炆最喜歡的就是桃花,她必須穿上這件衣服。
“今天本宮就穿它了!”呂氏笑得和桃花一樣美。
“你趕緊去吧,別在這傻愣著!”
“娘娘,奴婢給你換……”
呂氏一伸手,衣服已經套在了她的身上:“本宮這不是穿好了嗎?還要你做什麽?你到底去不去?”
侍女低著頭,慢慢的拿起兩件弄髒的衣服,邁開很小的步子,邊走邊迴頭。
“本宮失了勢,現在連你也不聽本宮的話了,是吧?”呂氏板起了臉。
“奴婢這就去!奴婢這就去!”侍女消失在門外。
“唿!”呂氏喘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她慢慢的係上衣服的帶子,忽然聽到沙沙的聲音,似乎來自她的前胸。
她低下頭,一片硬挺挺的桃花引起了她的注意。
呂氏伸手摸過去,發現桃花的下麵,也就是衣服的內袋裏藏有東西。
她將之取出,是一封信,內容如下:
“娘娘,要想救您的兒子,請按照下文抄述一遍,並且叫侍女把它送給您的兒子!”
這是最開頭的一句話。
呂氏的手不由自主的顫抖。
這是誰給她的信?這個人是要救她,還是要害她?炆兒知不知道這件事?她如果按照這個人所說的做了,會不會害了炆兒?
呂氏的目光好不容易又迴到信上,她的眼睛拙笨的找到接續的地方,在心中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了起來。
呂氏花了很長的時間讀完這封信,比她考慮以自盡的方式來挽救兒子的時間還要長。
她把這五六十個字又顛來倒去的看了好幾遍,生怕看錯一個字,生怕看不出它的背後隱藏的含義。
侍女以最快的速度把髒衣服送到尚衣局,迴來之後看見太子妃安然無恙地坐在桌子旁,一直憋在胸口,沒敢浪費時間喘的氣才“唿哧唿哧”的從口中噴出。
太子妃沒有發現這麽大的動靜,她的心裏,她的眼裏隻有手上的這封信。
呂氏站起身來,走到書案旁,在坐下之前,又思考了一遍。
這是一封平白無奇的信,她實在看不出這封信有什麽能耐可以救她,也實在想不出來這封信上有什麽本事可以讓她和她的兒子遭殃。
她忐忑不安的坐了下來。
“娘娘,您要寫字?奴婢來研磨。”侍女也走到書案旁,往硯台上滴了一些水,抓起墨錠,讓它歡樂的打起轉來。
呂氏提起筆,握筆的姿勢很不順手,她望著沾上了墨汁後飽滿得像黑橄欖的筆頭發愣。
“麗英,可以了,你先去幹其他的事吧。”她覺得侍女影響了她的思考。
在一次又一次的提筆和放下之間,呂氏增加了許許多多的想法,它們是她的大腦這幾十年來從來沒有到過的角落,它們偏離了她的行事準則,超越了她的思想極限。
在落下最後一個字之後,她身心疲憊,虛弱的招唿侍女到身旁。
“你把這封信送到東宮,交給皇長孫。”呂氏的眼神猶豫不定,手中的信已經遞到了侍女的手上。
“娘娘,皇上不讓娘娘和皇長孫聯係。”侍女覺得手上拿了一包炸藥。
“去,保你無事!”呂氏強打起精神,充滿信心的看著侍女,“一個母親交代兒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就是這些,皇上能拿本宮怎麽樣?”
“娘娘,皇長孫很好,昨日奴婢看見皇長孫了。”
“他想本宮,本宮也想他,見不上麵就是看看字也是好的。”呂氏鼻子一酸,落下淚來。
“娘娘……”
“住嘴!你話怎麽這麽多?讓你去你就去!要想嫁給自己心愛的人,現在就得聽話!”轉瞬之間,呂氏就變得強硬,再一次掐住了侍女的要害。
梅雨季後,陽光熱烈的擁抱大地。一束束光線在空中、樹上、牆上和地上都投出了五彩斑斕的光點。
宮殿外長長的青石板路安靜得幾乎可以聽得見樹葉飄落的聲音。
麗英走出院門,探頭四下張望。
她在看什麽呢?錦衣衛總是潛伏在陰暗的角落,她有十雙眼睛也看不到他們的存在。
她不安的走在路上,不管是否徒勞,依舊時不時的迴頭看看身後。
她從未想過要拆開信,看一看裏麵的內容是否真如太子妃所說,隻是平常的噓寒問暖。
她有的隻是害怕,那不怎麽聰明的腦袋隻裝得下一樣東西。
她的身旁忽然響起了“嘩嘩”的聲音。
她停住了腳步,雙腿發顫,僵直脖子不敢隨便轉動,好像上麵架了一把刀。
什麽東西落在了她的頭發上,她魂飛魄散拚命往前奔跑,要把那可怕的聲響和不知道是什麽的東西遠遠拋在身後。
聲響消失了,她冒險的停下腳步,在原地轉了一圈,什麽也沒有看到。
風吹亂了她的發髻,她伸手攏了攏頭發,摸到了兩片樹葉。
“哼!”她禁不住發出一聲嘲笑,把樹葉狠狠的甩在地上。
“別嚇自己了,什麽事都不會有!”麗英安慰自己,“皇長孫就是以後的皇上,我這次為他送了這封信,他肯定能記得我的好!”
麗英想起了她的情郎,她的腦子裏隻剩下了愛。
東宮的大門敞開著,守衛看起來很和氣。
麗英加快了腳步,隻要把信交到他手裏就完成了如履薄冰的任務。
“站住!”一個像陰間鬼魂一樣飄蕩的聲音在她耳旁響起。
朱允炆膽戰心驚,猜不透皇爺爺的心意。
軟禁之後是不是還要賜死?
他憂心忡忡的來到乾清宮。
“皇爺爺,母妃……”朱允炆再三琢磨朱元璋的臉色,依舊難以起口。
朱元璋擺了擺手,讓他不要再繼續說下去。
“炆兒,把你的心思放在朝政上。朕打算下個月封你為皇太孫,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皇爺爺,孫兒每每想到母妃就……”
“你母妃不是還活著嗎?你怎麽就不想一想皇爺爺,想一想你將來要坐上的那個位置,想一想天下的百姓?”
“孫兒知錯!”
“朕還能幫你多久?你那些沒用的善心會害了你!作為國君,你所有的決定都必須對這個國家有益!”
“孫兒一定會做一個明君。”朱允炆汗如雨下,他有很多地方不明白。
作為一個國君,如果連自己母親的性命都不能保全,那還怎麽能保全天下的百姓?
可是他不敢再和皇爺爺辯駁,擔心母妃連囚禁的資格都將喪失。
太子妃呂氏惆悵的坐在屋中發呆,手裏拿著兩根她從塵封的箱底翻出來的最結實的腰帶。
她不知道皇上為什麽要殺自己,不過她不擔心自己的處境,她擔心的是她的兒子。
為了她,她的哥哥已經丟了官,失去了手臂,她不能再讓她的兒子冒半點風險。
朱允炆是她的長子,他讓她第一次嚐到了做母親的快樂。
他乖巧懂事,從來沒有讓她為他擔過心。他體貼入微,小小年紀就知道關心父母的冷暖。
他還善於觀察,時常提醒父王不要忘了陪母妃吃飯,提醒母妃要寬容父王對元妃常氏所生之女的溺愛。
以前都是朱允炆為她著想,現在她必須為她的兒子好好地想一次。
手中的兩根腰帶已經被呂氏扭成了又粗又硬的繩子,她的決心也隨之越來越堅定。
她如釋重負地站起身來,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
她仰起頭看了看那個不高不矮的房梁,這個歸宿讓她很滿意。
他的兒子會緊緊的抱著她,親手為她整理儀容,更重要的是他的兒子會有遠大的前程。
呂氏搬來一張凳子,站了上去。
“娘娘!”侍女走進屋來,捧著一摞剛剛從尚衣局取來的衣服。
呂氏趕緊把繩子藏在身後。
“啊!娘娘,你站那麽高做什麽?”侍女驚慌失色,她並不聰明的腦袋裏也浮現出了一種猜想:被軟禁的太子妃可能會做傻事。
她放下衣服,衝到呂氏身旁,抱住她的雙腿:“娘娘,你,你趕緊下來!”
呂氏怕自己的舉動被識破,不便再次實施,立即編了一個謊言:“麗英,你幹嘛大驚小怪的?本宮看到這裏有一隻蜘蛛,想把它掃下來。”
“娘娘,真的嗎?”侍女放開呂氏的腿,仰著頭,半信半疑的望著她。
呂氏跳下凳子,一眼看見那一摞衣服,找到了轉移窘境的目標。
她故作輕鬆的走到衣服旁邊:“你看,你慌慌張張的,剛洗的衣服又被你弄髒了。”
“奴婢知錯!”侍女上了當。
“這兩件拿去重洗吧!”
“現在?”
“是啊,這件藍的本宮最喜歡了,明天還得穿。”
“娘娘……”侍女猶移不定,她的驚慌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害怕把太子妃一個人留在屋中。
“嗯,這件粉的真好看,”呂氏拿起了最上麵的一件。一朵怒放的桃花喜氣洋洋的向她微笑。
剛才她怎麽就沒有想到要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換上一件漂亮的衣服?
朱允炆最喜歡的就是桃花,她必須穿上這件衣服。
“今天本宮就穿它了!”呂氏笑得和桃花一樣美。
“你趕緊去吧,別在這傻愣著!”
“娘娘,奴婢給你換……”
呂氏一伸手,衣服已經套在了她的身上:“本宮這不是穿好了嗎?還要你做什麽?你到底去不去?”
侍女低著頭,慢慢的拿起兩件弄髒的衣服,邁開很小的步子,邊走邊迴頭。
“本宮失了勢,現在連你也不聽本宮的話了,是吧?”呂氏板起了臉。
“奴婢這就去!奴婢這就去!”侍女消失在門外。
“唿!”呂氏喘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她慢慢的係上衣服的帶子,忽然聽到沙沙的聲音,似乎來自她的前胸。
她低下頭,一片硬挺挺的桃花引起了她的注意。
呂氏伸手摸過去,發現桃花的下麵,也就是衣服的內袋裏藏有東西。
她將之取出,是一封信,內容如下:
“娘娘,要想救您的兒子,請按照下文抄述一遍,並且叫侍女把它送給您的兒子!”
這是最開頭的一句話。
呂氏的手不由自主的顫抖。
這是誰給她的信?這個人是要救她,還是要害她?炆兒知不知道這件事?她如果按照這個人所說的做了,會不會害了炆兒?
呂氏的目光好不容易又迴到信上,她的眼睛拙笨的找到接續的地方,在心中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了起來。
呂氏花了很長的時間讀完這封信,比她考慮以自盡的方式來挽救兒子的時間還要長。
她把這五六十個字又顛來倒去的看了好幾遍,生怕看錯一個字,生怕看不出它的背後隱藏的含義。
侍女以最快的速度把髒衣服送到尚衣局,迴來之後看見太子妃安然無恙地坐在桌子旁,一直憋在胸口,沒敢浪費時間喘的氣才“唿哧唿哧”的從口中噴出。
太子妃沒有發現這麽大的動靜,她的心裏,她的眼裏隻有手上的這封信。
呂氏站起身來,走到書案旁,在坐下之前,又思考了一遍。
這是一封平白無奇的信,她實在看不出這封信有什麽能耐可以救她,也實在想不出來這封信上有什麽本事可以讓她和她的兒子遭殃。
她忐忑不安的坐了下來。
“娘娘,您要寫字?奴婢來研磨。”侍女也走到書案旁,往硯台上滴了一些水,抓起墨錠,讓它歡樂的打起轉來。
呂氏提起筆,握筆的姿勢很不順手,她望著沾上了墨汁後飽滿得像黑橄欖的筆頭發愣。
“麗英,可以了,你先去幹其他的事吧。”她覺得侍女影響了她的思考。
在一次又一次的提筆和放下之間,呂氏增加了許許多多的想法,它們是她的大腦這幾十年來從來沒有到過的角落,它們偏離了她的行事準則,超越了她的思想極限。
在落下最後一個字之後,她身心疲憊,虛弱的招唿侍女到身旁。
“你把這封信送到東宮,交給皇長孫。”呂氏的眼神猶豫不定,手中的信已經遞到了侍女的手上。
“娘娘,皇上不讓娘娘和皇長孫聯係。”侍女覺得手上拿了一包炸藥。
“去,保你無事!”呂氏強打起精神,充滿信心的看著侍女,“一個母親交代兒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就是這些,皇上能拿本宮怎麽樣?”
“娘娘,皇長孫很好,昨日奴婢看見皇長孫了。”
“他想本宮,本宮也想他,見不上麵就是看看字也是好的。”呂氏鼻子一酸,落下淚來。
“娘娘……”
“住嘴!你話怎麽這麽多?讓你去你就去!要想嫁給自己心愛的人,現在就得聽話!”轉瞬之間,呂氏就變得強硬,再一次掐住了侍女的要害。
梅雨季後,陽光熱烈的擁抱大地。一束束光線在空中、樹上、牆上和地上都投出了五彩斑斕的光點。
宮殿外長長的青石板路安靜得幾乎可以聽得見樹葉飄落的聲音。
麗英走出院門,探頭四下張望。
她在看什麽呢?錦衣衛總是潛伏在陰暗的角落,她有十雙眼睛也看不到他們的存在。
她不安的走在路上,不管是否徒勞,依舊時不時的迴頭看看身後。
她從未想過要拆開信,看一看裏麵的內容是否真如太子妃所說,隻是平常的噓寒問暖。
她有的隻是害怕,那不怎麽聰明的腦袋隻裝得下一樣東西。
她的身旁忽然響起了“嘩嘩”的聲音。
她停住了腳步,雙腿發顫,僵直脖子不敢隨便轉動,好像上麵架了一把刀。
什麽東西落在了她的頭發上,她魂飛魄散拚命往前奔跑,要把那可怕的聲響和不知道是什麽的東西遠遠拋在身後。
聲響消失了,她冒險的停下腳步,在原地轉了一圈,什麽也沒有看到。
風吹亂了她的發髻,她伸手攏了攏頭發,摸到了兩片樹葉。
“哼!”她禁不住發出一聲嘲笑,把樹葉狠狠的甩在地上。
“別嚇自己了,什麽事都不會有!”麗英安慰自己,“皇長孫就是以後的皇上,我這次為他送了這封信,他肯定能記得我的好!”
麗英想起了她的情郎,她的腦子裏隻剩下了愛。
東宮的大門敞開著,守衛看起來很和氣。
麗英加快了腳步,隻要把信交到他手裏就完成了如履薄冰的任務。
“站住!”一個像陰間鬼魂一樣飄蕩的聲音在她耳旁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