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太原後,他得知朱棣比他早一個多月就已經找到了乃兒不花的軍隊,並不費一兵一卒擒獲了大量的戰俘和戰利品。
一種與生俱來從未有過的絕望席卷了他,不可一世的晉王朱h被推進深淵,走上了無盡墮落的黑暗之路。
喝酒成為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他每天醒來睜開眼睛就開始喝酒。喝了吐,吐了喝。有時酒像仙丹妙藥一樣治愈了他殘破的心靈,有時酒又像毒藥一樣讓他生不如死。
曾經門庭若市的晉王府,現在門可羅雀。那些常來晉王府做客的文臣武將紛紛避而遠之,就連傅友德也不再上門。
朱h手下的忠臣規勸他不可紙醉金迷,不務正業。朱h嫌他們礙手礙腳,將他們統統趕出了晉王府。
他的身邊除了酒,也不乏陪伴之人。他們是清一色的好酒之徒。越是能喝酒,越能得到朱h的賞識,得到的賞賜也越多。
每個月晉王府都要舉辦酒量大賽,前三名的人可以留在他的身邊與他共享榮華。
錦衣衛將朱h的一舉一動報告給朱元璋後,朱元璋怒不可遏,立即下令朱h前往應天府麵聖。
朱h接到父皇口諭後,被酒精麻痹的大腦猝然清醒。
在冷汗爬上脊背之後,他感受到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欣喜。
原以為北伐失敗把他徹底掃出了皇子的行列,他正等著有一天父皇把他廢為庶民,踢出族譜,以免皇族蒙羞。
他想象父皇對他的厭惡到了連看一眼都多餘的程度,不料父皇卻出乎意料的要召見他。
朱h一刻都不敢耽擱,立刻啟程前往應天,接受父皇的責罵和懲罰。
“你倒是來得很快,”朱元璋冷笑一聲,“朕以為你醉得起不來!”
“父皇召見兒臣,兒臣不敢怠慢。”朱h跪拜著恭敬地迴答,他已經做好思想準備,無論父皇責罵的如何難聽,他都會把那看成是一種激勵。
“你也知道什麽叫怠慢?”朱元璋又是一聲冷笑。
“兒臣愚鈍,但隻知以父皇之令為先。”
“以父皇之令為先?朕封藩山西於你,命你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克己複禮,厚德載物。你以此為先了嗎?”
“兒臣錯了!求父皇原諒!”朱h堅信做錯了就得認,父皇會給迷途知返的他一個機會。
“你每日迷醉,不理政務,結交荒淫無度之人,置忠臣良將之言如糞土。我們皇室的臉都被你丟光了!不了解內情的人還以為朕沒管教你,縱容你為非作歹!”
“兒臣知錯,再也不敢了,兒臣願領受責罰。”
“既然你這個皇子當膩了,朕就貶你為庶民,流放雲南。”
“庶民!”朱h的腦子嗡的一聲響,幾乎四分五裂。
果真如他所料,父皇要把他趕出皇室家族,父皇以他為羞,家族以他為恥,就好像他是一鍋粥中的老鼠屎,要盡快剔除出去。
幾天前他還天真的以為父皇既然願意見他,最多隻會扣減他的食祿或者讓他閉門思過。
他興衝衝的趕到京城,以為事情尚有轉機。
他多麽可笑,父皇放棄了他,不念父子之情,把他流放到滿是瘴癘之氣的蠻荒之地,任他自生自滅!
朱h全身發抖,癱坐在地上,因為害怕,也因為惱怒。
朱元璋看見兒子像篩糠一樣,火上澆油,怒不可遏。
他朱元璋怎麽會生出這麽懦弱,沒有擔當的兒子?
“站起來,站直了!早知道你這麽沒出息,朕根本沒有必要換掉你的膳夫,讓他毒死你算了。”
“膳夫?”朱h一臉茫然。
“你北伐的時候,自己找不到北元軍隊就拿膳夫出氣,他是給你煮飯的人,軍隊中你最不能打的就是他。若他給你投毒,你還有命在嗎?難怪你成不了事,連這點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
一語驚醒夢中人,父皇還是在意他的,連他身邊的膳夫都想到了。
朱h撲倒在朱元璋的腳邊:“父皇,兒臣知錯了!父皇救了兒臣一次,就再救兒臣一次吧!兒臣以後一定乖乖地聽父皇的話!”
殿外的雪越積越高,可是它們剛剛要漫過台階,就會被立即鏟除。
它們不像蒼天大樹,它們沒有落地生根。
它們始終隻能是這個世界的匆匆過客。
這些年來,朱元璋為了江山,疏於教導皇子。小時候聰明絕倫的朱h現在變得傲慢、懦弱,他沒有紮下自己的根,他很快就會被風吹走。
朱元璋要挽救他的兒子,除了置之死地而後生,別的方法無一可行。
“太遲了,退下!”朱元璋冷若冰霜的臉沒有一絲動容。
朱h順著父皇的視線,看向殿外飄落的大雪。他的心比雪還要冰冷。
太子朱標得知弟弟朱h被流放到雲南,趕忙求見朱元璋。
他疼愛弟弟,不想見到他們受苦,盡管他知道自己或許無能為力,盡管他知道或許父皇是在拯救朱h。
“父皇,三弟年輕氣盛,他經曆的事情還不夠多,求父皇給他一次改錯的機會。”
朱元璋麵色鐵青,朱標知道朱元璋還在生朱h的氣,這對於他的求情大大不利。
他做好了打算,如果此時父皇不答應赦免對朱h流放的罪罰,他再伺機求情。
“太子,你為人過於仁厚,如何做一個帝王?該決絕的時候就要決絕,不能心慈手軟!”
朱元璋對朱標樣樣都很滿意,唯獨覺得他對人過於寬容。
朱元璋和人鬥了一輩子,深知對別人心慈手軟就相當於把自己送上絕路。張士誠、陳友諒、胡惟庸哪一個不想他死,還有許多被他扼殺在搖籃中的逆臣,那更是數不勝數。
“父皇,您的教誨兒臣銘記心中,兒臣會改掉柔弱的性格。兒臣求您這一次放過三弟。他和兒臣的身上流著同樣的血,他犯錯是因為兒臣這個大哥沒有教好,兒臣也有錯。如果父皇一定要流放他,那也請父皇責罰兒臣。”
“你……”朱元璋伸手指了指朱標,一拍龍案,無奈的坐下。
“父皇,求您最後給他一次機會,兒臣會找他好好談談,也算是給兒臣一次機會。若他再犯,兒臣定然不再插手。”
兄弟的深情在朱標的眼睛裏閃閃發亮,對於皇室來說,這是無以複加的珍貴情誼。
“哎!”朱元璋長歎了一口氣,“最後一次機會!朕可以給你們無數次機會,可是我們的對手會給我們任何機會嗎?我們一不小心就會死在敵人手裏,他們絕不會手軟!這次如果不是你四弟降服了乃兒不花,你三弟的八千人恐怕就迴不來了!”
“兒臣知道三弟犯了大錯,兒臣一定讓三弟洗心革麵!”
“太子,你去吧,下不為例!”
兄弟深情戰勝了一個父親嚴苛的心,一直在情感漩渦裏掙紮的朱元璋終於做了一次讓步。
太子宮還是和十幾年前一樣,朱h想起了小時候在這裏和大哥堆過雪人。
同樣是大雪紛飛,無憂無慮的歡樂心情卻早已不在。
此次,朱標要見他恐怕是為了給他踐行,他可能以後都不會再來到太子宮,這應該是他和大哥的最後一次見麵。
朱h和朱標的交往不多,自從他到藩地太原以來,他就很少見到太子朱標。
在朱h心目中,太子朱標博學多才,為人謙虛,愛護弟妹,是唯一一個能讓他敬佩的皇子。
雖然朱h很想出人頭地,得到父皇的重視,但他從未覬覦過太子之位,一心一意將朱標看作最適合的皇位繼承人。
“三弟,大哥沒有照顧好你,隻顧著忙自己的事,忽略了你這個弟弟……”
朱標一見到朱h就抓起他的手,眼睛濕潤,悔恨內疚。
朱h羞愧難當,拚命搖頭:“不,大哥,這和你無關,這都是弟弟的錯!弟弟心高氣傲,剛愎自用,才造成了北伐失敗。後來……後來又用酒麻醉自己,我……真是敗類!”
朱h左右開弓扇自己的耳光。直到此時,朱標把所有的錯攬在自己的身上,朱h的懺悔才像決堤之水滾滾湧出。
朱標沒有攔著朱h,朱h需要用這樣的方法來正視自己的錯誤。
“三弟,我們生在帝王家,要比普通百姓多千倍萬倍地約束自己。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雖然我們是百姓的統治者,但如果沒有他們,哪來的我們?他們若不擁護我們,我們就當不了這個統治者,而會由別人取而代之。所以,你要愛護他們,為他們著想。你的士兵,你的侍衛,你的膳夫,還是其他老百姓,若他們沒有犯錯,不用說打,就連罵都是不應該的。”
“大哥,我錯了,我凡事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顧及他們的尊嚴和感受。我以後要是敢隨意打他們,大哥就把我的手剁掉。我要是亂罵人,大哥就把我的舌頭割掉!”
朱h俊俏的臉龐紅白相交,五個指印清晰可見。
朱標的話一字一句紮在朱h的心上,他從來沒有這麽恨自己,他甚至感受到了父皇的痛心。
一種與生俱來從未有過的絕望席卷了他,不可一世的晉王朱h被推進深淵,走上了無盡墮落的黑暗之路。
喝酒成為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他每天醒來睜開眼睛就開始喝酒。喝了吐,吐了喝。有時酒像仙丹妙藥一樣治愈了他殘破的心靈,有時酒又像毒藥一樣讓他生不如死。
曾經門庭若市的晉王府,現在門可羅雀。那些常來晉王府做客的文臣武將紛紛避而遠之,就連傅友德也不再上門。
朱h手下的忠臣規勸他不可紙醉金迷,不務正業。朱h嫌他們礙手礙腳,將他們統統趕出了晉王府。
他的身邊除了酒,也不乏陪伴之人。他們是清一色的好酒之徒。越是能喝酒,越能得到朱h的賞識,得到的賞賜也越多。
每個月晉王府都要舉辦酒量大賽,前三名的人可以留在他的身邊與他共享榮華。
錦衣衛將朱h的一舉一動報告給朱元璋後,朱元璋怒不可遏,立即下令朱h前往應天府麵聖。
朱h接到父皇口諭後,被酒精麻痹的大腦猝然清醒。
在冷汗爬上脊背之後,他感受到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欣喜。
原以為北伐失敗把他徹底掃出了皇子的行列,他正等著有一天父皇把他廢為庶民,踢出族譜,以免皇族蒙羞。
他想象父皇對他的厭惡到了連看一眼都多餘的程度,不料父皇卻出乎意料的要召見他。
朱h一刻都不敢耽擱,立刻啟程前往應天,接受父皇的責罵和懲罰。
“你倒是來得很快,”朱元璋冷笑一聲,“朕以為你醉得起不來!”
“父皇召見兒臣,兒臣不敢怠慢。”朱h跪拜著恭敬地迴答,他已經做好思想準備,無論父皇責罵的如何難聽,他都會把那看成是一種激勵。
“你也知道什麽叫怠慢?”朱元璋又是一聲冷笑。
“兒臣愚鈍,但隻知以父皇之令為先。”
“以父皇之令為先?朕封藩山西於你,命你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克己複禮,厚德載物。你以此為先了嗎?”
“兒臣錯了!求父皇原諒!”朱h堅信做錯了就得認,父皇會給迷途知返的他一個機會。
“你每日迷醉,不理政務,結交荒淫無度之人,置忠臣良將之言如糞土。我們皇室的臉都被你丟光了!不了解內情的人還以為朕沒管教你,縱容你為非作歹!”
“兒臣知錯,再也不敢了,兒臣願領受責罰。”
“既然你這個皇子當膩了,朕就貶你為庶民,流放雲南。”
“庶民!”朱h的腦子嗡的一聲響,幾乎四分五裂。
果真如他所料,父皇要把他趕出皇室家族,父皇以他為羞,家族以他為恥,就好像他是一鍋粥中的老鼠屎,要盡快剔除出去。
幾天前他還天真的以為父皇既然願意見他,最多隻會扣減他的食祿或者讓他閉門思過。
他興衝衝的趕到京城,以為事情尚有轉機。
他多麽可笑,父皇放棄了他,不念父子之情,把他流放到滿是瘴癘之氣的蠻荒之地,任他自生自滅!
朱h全身發抖,癱坐在地上,因為害怕,也因為惱怒。
朱元璋看見兒子像篩糠一樣,火上澆油,怒不可遏。
他朱元璋怎麽會生出這麽懦弱,沒有擔當的兒子?
“站起來,站直了!早知道你這麽沒出息,朕根本沒有必要換掉你的膳夫,讓他毒死你算了。”
“膳夫?”朱h一臉茫然。
“你北伐的時候,自己找不到北元軍隊就拿膳夫出氣,他是給你煮飯的人,軍隊中你最不能打的就是他。若他給你投毒,你還有命在嗎?難怪你成不了事,連這點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
一語驚醒夢中人,父皇還是在意他的,連他身邊的膳夫都想到了。
朱h撲倒在朱元璋的腳邊:“父皇,兒臣知錯了!父皇救了兒臣一次,就再救兒臣一次吧!兒臣以後一定乖乖地聽父皇的話!”
殿外的雪越積越高,可是它們剛剛要漫過台階,就會被立即鏟除。
它們不像蒼天大樹,它們沒有落地生根。
它們始終隻能是這個世界的匆匆過客。
這些年來,朱元璋為了江山,疏於教導皇子。小時候聰明絕倫的朱h現在變得傲慢、懦弱,他沒有紮下自己的根,他很快就會被風吹走。
朱元璋要挽救他的兒子,除了置之死地而後生,別的方法無一可行。
“太遲了,退下!”朱元璋冷若冰霜的臉沒有一絲動容。
朱h順著父皇的視線,看向殿外飄落的大雪。他的心比雪還要冰冷。
太子朱標得知弟弟朱h被流放到雲南,趕忙求見朱元璋。
他疼愛弟弟,不想見到他們受苦,盡管他知道自己或許無能為力,盡管他知道或許父皇是在拯救朱h。
“父皇,三弟年輕氣盛,他經曆的事情還不夠多,求父皇給他一次改錯的機會。”
朱元璋麵色鐵青,朱標知道朱元璋還在生朱h的氣,這對於他的求情大大不利。
他做好了打算,如果此時父皇不答應赦免對朱h流放的罪罰,他再伺機求情。
“太子,你為人過於仁厚,如何做一個帝王?該決絕的時候就要決絕,不能心慈手軟!”
朱元璋對朱標樣樣都很滿意,唯獨覺得他對人過於寬容。
朱元璋和人鬥了一輩子,深知對別人心慈手軟就相當於把自己送上絕路。張士誠、陳友諒、胡惟庸哪一個不想他死,還有許多被他扼殺在搖籃中的逆臣,那更是數不勝數。
“父皇,您的教誨兒臣銘記心中,兒臣會改掉柔弱的性格。兒臣求您這一次放過三弟。他和兒臣的身上流著同樣的血,他犯錯是因為兒臣這個大哥沒有教好,兒臣也有錯。如果父皇一定要流放他,那也請父皇責罰兒臣。”
“你……”朱元璋伸手指了指朱標,一拍龍案,無奈的坐下。
“父皇,求您最後給他一次機會,兒臣會找他好好談談,也算是給兒臣一次機會。若他再犯,兒臣定然不再插手。”
兄弟的深情在朱標的眼睛裏閃閃發亮,對於皇室來說,這是無以複加的珍貴情誼。
“哎!”朱元璋長歎了一口氣,“最後一次機會!朕可以給你們無數次機會,可是我們的對手會給我們任何機會嗎?我們一不小心就會死在敵人手裏,他們絕不會手軟!這次如果不是你四弟降服了乃兒不花,你三弟的八千人恐怕就迴不來了!”
“兒臣知道三弟犯了大錯,兒臣一定讓三弟洗心革麵!”
“太子,你去吧,下不為例!”
兄弟深情戰勝了一個父親嚴苛的心,一直在情感漩渦裏掙紮的朱元璋終於做了一次讓步。
太子宮還是和十幾年前一樣,朱h想起了小時候在這裏和大哥堆過雪人。
同樣是大雪紛飛,無憂無慮的歡樂心情卻早已不在。
此次,朱標要見他恐怕是為了給他踐行,他可能以後都不會再來到太子宮,這應該是他和大哥的最後一次見麵。
朱h和朱標的交往不多,自從他到藩地太原以來,他就很少見到太子朱標。
在朱h心目中,太子朱標博學多才,為人謙虛,愛護弟妹,是唯一一個能讓他敬佩的皇子。
雖然朱h很想出人頭地,得到父皇的重視,但他從未覬覦過太子之位,一心一意將朱標看作最適合的皇位繼承人。
“三弟,大哥沒有照顧好你,隻顧著忙自己的事,忽略了你這個弟弟……”
朱標一見到朱h就抓起他的手,眼睛濕潤,悔恨內疚。
朱h羞愧難當,拚命搖頭:“不,大哥,這和你無關,這都是弟弟的錯!弟弟心高氣傲,剛愎自用,才造成了北伐失敗。後來……後來又用酒麻醉自己,我……真是敗類!”
朱h左右開弓扇自己的耳光。直到此時,朱標把所有的錯攬在自己的身上,朱h的懺悔才像決堤之水滾滾湧出。
朱標沒有攔著朱h,朱h需要用這樣的方法來正視自己的錯誤。
“三弟,我們生在帝王家,要比普通百姓多千倍萬倍地約束自己。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雖然我們是百姓的統治者,但如果沒有他們,哪來的我們?他們若不擁護我們,我們就當不了這個統治者,而會由別人取而代之。所以,你要愛護他們,為他們著想。你的士兵,你的侍衛,你的膳夫,還是其他老百姓,若他們沒有犯錯,不用說打,就連罵都是不應該的。”
“大哥,我錯了,我凡事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顧及他們的尊嚴和感受。我以後要是敢隨意打他們,大哥就把我的手剁掉。我要是亂罵人,大哥就把我的舌頭割掉!”
朱h俊俏的臉龐紅白相交,五個指印清晰可見。
朱標的話一字一句紮在朱h的心上,他從來沒有這麽恨自己,他甚至感受到了父皇的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