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捕捉到了朱元璋的意圖:“臣以為宋學士的提議極佳。水陸法會於南北朝的梁武帝至今日漸壯大,曆經近千年。它供奉十方諸佛、聖賢,普施六道眾生,並使他們得到救度。六道眾生遠遠比皇上治下的百姓多得多,皇上若舉辦法會讓他們得享恩惠,這對皇上來說是多大的殊勝功德啊!”
宋濂以為李善長在幫自己說話,感激之餘,也替他捏了一把汗。
朱元璋撚了撚胡須,眼神中充滿了憂民的深思。一陣靜默之後,他開口說道:“二位可曾想過水陸法會耗資多少啊?”
宋濂的脊背爬上了一條冰涼的毒蛇。
很快,他的雙手雙腳都開始發麻,甚至他的舌頭也開始不聽使喚,他不知道該怎麽為他的提議產生的漏洞打上一個補丁。
李善長從容不迫。水陸法會的點子不是他出的,他的心理壓力比宋濂小了很多。他說出了宋濂因為慌亂錯過的完美解釋。
“皇上,水陸法會耗資巨大。臣知道皇上為民著想,擔心百姓承受過重的負擔。不過水路法會乃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既普度了天下百姓,讓他們得到福報,還度化了他們亡去的親屬,讓他們的亡魂得到安息,這是功德之事,百姓所向呐!”
在朱元璋謹小慎微的笑聲中,宋濂慢慢抬起了低垂的腦袋,從寒冷刺骨的黑暗中走了出來。
朱元璋欣喜的微笑像明媚的春光蘇醒了他的身體。他不忘感恩,側臉朝李善長報以一笑。
“丞相說得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百姓得福,朕方心安!”
朱元璋毫無顧忌放聲大笑。一夜的疲倦和驚慌蜷縮在陰暗裏,再也不敢偷襲這位聖明的君王。
宋濂錦上添花道:“宗頤在《水陸緣起》中說:‘今之供一佛,齋一僧,尚有無限功德,何況普通供養十方三寶、六道萬靈,豈止自利一身,亦乃恩沾九族。’皇上舉辦水陸法會,替百姓求福,定得世人敬仰!”
“嗯,說的好!宋學士,立即替朕擬聖旨!”
樹葉瀟瀟落下,連日無雨,洞裏幹燥了許多。不請自來的妖風也轉了風向,繼續它違強淩弱的征途。
石頭發現小雛鷹後來給他銜來的蜂巢和蜂蜜都是苦的。
冥思苦想之後,他推測出這洞外附近都是黃連樹,所以蜂蜜是苦口的黃連蜜。
同時,他還推測出自己第一次吃的也是黃連蜜,隻不過因為那時饑渴難耐,再苦的東西也變成了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石頭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吃完東西之後,總要唱上一首兒時的歌謠,既是對食物的讚美,也是對家人的思念。
小雛鷹在他吟唱的時候,喜歡撲著翅膀繞著他飛來飛去,像是在為他伴舞。歌聲未罷,伴隨著一聲唳叫,小雛鷹竄向高空,衝出洞口。
石頭不必再擔心小雛鷹去而不返,他知道他的短暫離開隻是為了覓食,除了蜂蜜,有時小雛鷹還會帶迴來一些汁多味甘的鮮果。
不過,小雛鷹總不聽完石頭的歌謠,這讓石頭有些氣惱。
雖然呆在寸步難行的洞底,雖然這是一個隻有兩個生命的世界,但是石頭和小雛鷹從來不會無所事事。
石頭常常變戲法給小雛鷹看,把小雛鷹得意洋洋銜來的五個鮮果變成一個,也會在小雛鷹運氣不佳,隻找到一個極小的蜂巢時,變出幾個五顏六色的鮮果。
小雛鷹屢屢上當,他的得意被壓製,他的沮喪被鼓勵,總而言之,石頭一直在和他作對。
石頭還把被天下人奉為至寶的神農鞭做成一個圈,像馬戲班訓練猴子一樣,讓小雛鷹往圈裏跳。
小雛鷹覺得受到了無法傾訴的侮辱,但還是會勉為其難的陪石頭完成這種淺薄的遊戲。
海大叔交給石頭的銅棒也是他們開心的法寶。
石頭突發奇想,有了變成武林高手的意願。他舉著銅棒劈砍小雛鷹,美其名曰,為了彼此練出矯健的身手。
在初冬的第一場雪來臨的時候,石頭驚詫的發現小雛鷹已經從原來一尺多的身長長到了兩尺,羽毛豐滿厚密,爪子尖銳無比,成為了一隻俊美強壯的大蜂鷹。
在為現在威風凜凜的大蜂鷹驕傲的同時,石頭也留戀以前那隻乖巧的小雛鷹,他時常不忘對大蜂鷹囑咐。
“小雛鷹,雖然你現在長得這麽大了,不過你在我心裏麵還是我最初認識的那隻小雛鷹,所以以後不管你變得有多大,或者你變老了,我都會叫你小雛鷹。”
大蜂鷹用尖喙蹭了蹭石頭的臉,又像小時候那樣縮進石頭幾乎無法容納下他的懷抱中。
“你天天給我送來吃的,你這樣會慣壞我的。你說我什麽時候能和你一起到外麵幫你捅蜂巢,幫你摘野果呢?”
兩行眼淚奪眶而出,石頭又開始想念湛藍的蒼穹,綿延的山峰,繁華的街道,溫馨的家院。
“我還能出去嗎?還能唿吸外麵新鮮的空氣嗎?還能見到燦爛的陽光嗎?還能漫山遍野奔跑嗎?還能和人說話嗎,即使是那些討厭的人?”
石頭小聲啜泣,與蜂鷹分享著未見得可以被理解的難過心情。
蜂鷹趴在石頭旁邊,一直用身體拱著他。
“我知道你不喜歡我哭,你怕我難過,但是我就是難過啊!哇!”石頭毫不顧忌放聲大哭。
蜂鷹無奈的搖搖頭,撲騰翅膀往上飛,停在離石頭一丈多高的地方,向下俯視。
在把對自己境遇的難過,對家人的思念,對外麵世界的向往全部傾訴出來之後,石頭覺得身心舒暢,脫胎換骨,他向蜂鷹招招手:“來吧,我哭完了。”
蜂鷹急不可耐地飛迴到石頭身邊,又開始重複著剛才的動作——不停地拱著石頭的身體。
“你怎麽了?我又沒哭了,就是眼淚沒擦幹都不行啊?”石頭用髒兮兮的手抹掉淚痕,“現在總可以了吧?”
蜂鷹毫不理會,不厭其煩的重複單調的動作。
“你再拱我,我生氣了啊。”石頭伸出手阻擋蜂鷹。
蜂鷹變本加厲推動石頭,最終把他逼到牆根。
石頭跺腳抬腿,猛撲到蜂鷹身上,口中數落著自從他們相識以來最不客氣的話:“你不讓我占一席之地,我就壓著你,我讓你再拱我!”
蜂鷹瘋狂地扭動身體,使勁將翅膀從石頭細長的雙臂中掙脫出來,上下拍動。當蜂鷹終於騰空而起的時候,在巨大的氣流中,石頭的雙腳也離開了地麵。
“啊!你別摔死我!快下去,別鬧了!”石頭驚聲尖叫。
蜂鷹置若罔聞,翅膀越拍越快,地麵已經離他們一丈之遙了。
石頭幾次掙紮未果,隻好放棄,雙臂緊緊圈住蜂鷹的脖子,緊閉的雙眼被蹂躪出無數條褶皺,顫抖的身體幾乎形成特有的律動,與蜂鷹吃力的飛翔而產生的擺動此消彼長。
當光線越來越亮,微風中也帶來了濃鬱的青草氣息的時候,石頭猝然醒悟——蜂鷹要把他帶到洞外。
欣喜與激動令他寒毛卓豎,一直往上就是重生之路。
但是劇烈的顛簸又使他清醒地意識到蜂鷹的身體還不足以強大到能帶著一個成年人飛出十餘丈深的山洞,他的興奮被擔憂取代,他擔心的並非自己,而是蜂鷹。
“小雛鷹,謝謝你!”石頭含著淚,“你是我最最最親的親人,你對我這麽好,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報答你。可是,現在我們下去吧!要不你會摔死的!”
“唳!”蜂鷹發出尖銳的鳴叫,一股新的力量注入他的身體,他沉重的翅膀輕快起來,搖晃的身體逐漸平穩。他高高昂著頭,義無反顧的向光亮衝去。
“相信我,我一定能帶你出去!”石頭仿佛聽到了蜂鷹不容置疑的決心,他輕拍蜂鷹的脖子:“飛吧!”他閉上了眼睛,把一切交給撲朔迷離的命運。
風在耳旁嗖嗖作響,空氣中飄蕩著清香,飛鳥的啼鳴若隱若現,一個多月以來在迴憶中流轉的景象離他近在咫尺,他從寒冬來到了暖春。
蜂鷹停止拍動翅膀,石頭不敢睜開眼睛。他的心在嗓子裏跳躍。是蜂鷹飛不動了還是?他不敢再往下想。
他覺得有什麽東西灑在他的身上,柔柔的,暖暖的。
他還聽到了蟲子蠕動的聲音,花朵綻放的聲音,蜜蜂忙碌的聲音。
他鼓足勇氣將眼睛睜開一條縫,強烈的光線刺進他的瞳仁,他趕緊又閉上眼睛。
蜂鷹一動不動,耐心等待他的朋友享受他給他帶來的歡樂。
“我到外麵了!小雛鷹帶著我飛出了山洞,我自由了!”石頭把手放在眼簾上,慢慢睜開了眼睛,適應光線。
初冬的殘陽像夏日一樣熱情,準備迎接寒冷的狂風嫵媚萬千,星羅棋布的黃連木蒼勁有力,天上匆匆而過的雲朵不忘給他留下一抹微笑。
石頭從蜂鷹身上一躍而下,邁開大步在山林間狂奔:“小雛鷹!我們出來啦!”
宋濂以為李善長在幫自己說話,感激之餘,也替他捏了一把汗。
朱元璋撚了撚胡須,眼神中充滿了憂民的深思。一陣靜默之後,他開口說道:“二位可曾想過水陸法會耗資多少啊?”
宋濂的脊背爬上了一條冰涼的毒蛇。
很快,他的雙手雙腳都開始發麻,甚至他的舌頭也開始不聽使喚,他不知道該怎麽為他的提議產生的漏洞打上一個補丁。
李善長從容不迫。水陸法會的點子不是他出的,他的心理壓力比宋濂小了很多。他說出了宋濂因為慌亂錯過的完美解釋。
“皇上,水陸法會耗資巨大。臣知道皇上為民著想,擔心百姓承受過重的負擔。不過水路法會乃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既普度了天下百姓,讓他們得到福報,還度化了他們亡去的親屬,讓他們的亡魂得到安息,這是功德之事,百姓所向呐!”
在朱元璋謹小慎微的笑聲中,宋濂慢慢抬起了低垂的腦袋,從寒冷刺骨的黑暗中走了出來。
朱元璋欣喜的微笑像明媚的春光蘇醒了他的身體。他不忘感恩,側臉朝李善長報以一笑。
“丞相說得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百姓得福,朕方心安!”
朱元璋毫無顧忌放聲大笑。一夜的疲倦和驚慌蜷縮在陰暗裏,再也不敢偷襲這位聖明的君王。
宋濂錦上添花道:“宗頤在《水陸緣起》中說:‘今之供一佛,齋一僧,尚有無限功德,何況普通供養十方三寶、六道萬靈,豈止自利一身,亦乃恩沾九族。’皇上舉辦水陸法會,替百姓求福,定得世人敬仰!”
“嗯,說的好!宋學士,立即替朕擬聖旨!”
樹葉瀟瀟落下,連日無雨,洞裏幹燥了許多。不請自來的妖風也轉了風向,繼續它違強淩弱的征途。
石頭發現小雛鷹後來給他銜來的蜂巢和蜂蜜都是苦的。
冥思苦想之後,他推測出這洞外附近都是黃連樹,所以蜂蜜是苦口的黃連蜜。
同時,他還推測出自己第一次吃的也是黃連蜜,隻不過因為那時饑渴難耐,再苦的東西也變成了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石頭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吃完東西之後,總要唱上一首兒時的歌謠,既是對食物的讚美,也是對家人的思念。
小雛鷹在他吟唱的時候,喜歡撲著翅膀繞著他飛來飛去,像是在為他伴舞。歌聲未罷,伴隨著一聲唳叫,小雛鷹竄向高空,衝出洞口。
石頭不必再擔心小雛鷹去而不返,他知道他的短暫離開隻是為了覓食,除了蜂蜜,有時小雛鷹還會帶迴來一些汁多味甘的鮮果。
不過,小雛鷹總不聽完石頭的歌謠,這讓石頭有些氣惱。
雖然呆在寸步難行的洞底,雖然這是一個隻有兩個生命的世界,但是石頭和小雛鷹從來不會無所事事。
石頭常常變戲法給小雛鷹看,把小雛鷹得意洋洋銜來的五個鮮果變成一個,也會在小雛鷹運氣不佳,隻找到一個極小的蜂巢時,變出幾個五顏六色的鮮果。
小雛鷹屢屢上當,他的得意被壓製,他的沮喪被鼓勵,總而言之,石頭一直在和他作對。
石頭還把被天下人奉為至寶的神農鞭做成一個圈,像馬戲班訓練猴子一樣,讓小雛鷹往圈裏跳。
小雛鷹覺得受到了無法傾訴的侮辱,但還是會勉為其難的陪石頭完成這種淺薄的遊戲。
海大叔交給石頭的銅棒也是他們開心的法寶。
石頭突發奇想,有了變成武林高手的意願。他舉著銅棒劈砍小雛鷹,美其名曰,為了彼此練出矯健的身手。
在初冬的第一場雪來臨的時候,石頭驚詫的發現小雛鷹已經從原來一尺多的身長長到了兩尺,羽毛豐滿厚密,爪子尖銳無比,成為了一隻俊美強壯的大蜂鷹。
在為現在威風凜凜的大蜂鷹驕傲的同時,石頭也留戀以前那隻乖巧的小雛鷹,他時常不忘對大蜂鷹囑咐。
“小雛鷹,雖然你現在長得這麽大了,不過你在我心裏麵還是我最初認識的那隻小雛鷹,所以以後不管你變得有多大,或者你變老了,我都會叫你小雛鷹。”
大蜂鷹用尖喙蹭了蹭石頭的臉,又像小時候那樣縮進石頭幾乎無法容納下他的懷抱中。
“你天天給我送來吃的,你這樣會慣壞我的。你說我什麽時候能和你一起到外麵幫你捅蜂巢,幫你摘野果呢?”
兩行眼淚奪眶而出,石頭又開始想念湛藍的蒼穹,綿延的山峰,繁華的街道,溫馨的家院。
“我還能出去嗎?還能唿吸外麵新鮮的空氣嗎?還能見到燦爛的陽光嗎?還能漫山遍野奔跑嗎?還能和人說話嗎,即使是那些討厭的人?”
石頭小聲啜泣,與蜂鷹分享著未見得可以被理解的難過心情。
蜂鷹趴在石頭旁邊,一直用身體拱著他。
“我知道你不喜歡我哭,你怕我難過,但是我就是難過啊!哇!”石頭毫不顧忌放聲大哭。
蜂鷹無奈的搖搖頭,撲騰翅膀往上飛,停在離石頭一丈多高的地方,向下俯視。
在把對自己境遇的難過,對家人的思念,對外麵世界的向往全部傾訴出來之後,石頭覺得身心舒暢,脫胎換骨,他向蜂鷹招招手:“來吧,我哭完了。”
蜂鷹急不可耐地飛迴到石頭身邊,又開始重複著剛才的動作——不停地拱著石頭的身體。
“你怎麽了?我又沒哭了,就是眼淚沒擦幹都不行啊?”石頭用髒兮兮的手抹掉淚痕,“現在總可以了吧?”
蜂鷹毫不理會,不厭其煩的重複單調的動作。
“你再拱我,我生氣了啊。”石頭伸出手阻擋蜂鷹。
蜂鷹變本加厲推動石頭,最終把他逼到牆根。
石頭跺腳抬腿,猛撲到蜂鷹身上,口中數落著自從他們相識以來最不客氣的話:“你不讓我占一席之地,我就壓著你,我讓你再拱我!”
蜂鷹瘋狂地扭動身體,使勁將翅膀從石頭細長的雙臂中掙脫出來,上下拍動。當蜂鷹終於騰空而起的時候,在巨大的氣流中,石頭的雙腳也離開了地麵。
“啊!你別摔死我!快下去,別鬧了!”石頭驚聲尖叫。
蜂鷹置若罔聞,翅膀越拍越快,地麵已經離他們一丈之遙了。
石頭幾次掙紮未果,隻好放棄,雙臂緊緊圈住蜂鷹的脖子,緊閉的雙眼被蹂躪出無數條褶皺,顫抖的身體幾乎形成特有的律動,與蜂鷹吃力的飛翔而產生的擺動此消彼長。
當光線越來越亮,微風中也帶來了濃鬱的青草氣息的時候,石頭猝然醒悟——蜂鷹要把他帶到洞外。
欣喜與激動令他寒毛卓豎,一直往上就是重生之路。
但是劇烈的顛簸又使他清醒地意識到蜂鷹的身體還不足以強大到能帶著一個成年人飛出十餘丈深的山洞,他的興奮被擔憂取代,他擔心的並非自己,而是蜂鷹。
“小雛鷹,謝謝你!”石頭含著淚,“你是我最最最親的親人,你對我這麽好,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報答你。可是,現在我們下去吧!要不你會摔死的!”
“唳!”蜂鷹發出尖銳的鳴叫,一股新的力量注入他的身體,他沉重的翅膀輕快起來,搖晃的身體逐漸平穩。他高高昂著頭,義無反顧的向光亮衝去。
“相信我,我一定能帶你出去!”石頭仿佛聽到了蜂鷹不容置疑的決心,他輕拍蜂鷹的脖子:“飛吧!”他閉上了眼睛,把一切交給撲朔迷離的命運。
風在耳旁嗖嗖作響,空氣中飄蕩著清香,飛鳥的啼鳴若隱若現,一個多月以來在迴憶中流轉的景象離他近在咫尺,他從寒冬來到了暖春。
蜂鷹停止拍動翅膀,石頭不敢睜開眼睛。他的心在嗓子裏跳躍。是蜂鷹飛不動了還是?他不敢再往下想。
他覺得有什麽東西灑在他的身上,柔柔的,暖暖的。
他還聽到了蟲子蠕動的聲音,花朵綻放的聲音,蜜蜂忙碌的聲音。
他鼓足勇氣將眼睛睜開一條縫,強烈的光線刺進他的瞳仁,他趕緊又閉上眼睛。
蜂鷹一動不動,耐心等待他的朋友享受他給他帶來的歡樂。
“我到外麵了!小雛鷹帶著我飛出了山洞,我自由了!”石頭把手放在眼簾上,慢慢睜開了眼睛,適應光線。
初冬的殘陽像夏日一樣熱情,準備迎接寒冷的狂風嫵媚萬千,星羅棋布的黃連木蒼勁有力,天上匆匆而過的雲朵不忘給他留下一抹微笑。
石頭從蜂鷹身上一躍而下,邁開大步在山林間狂奔:“小雛鷹!我們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