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石頭走到近旁,輕輕唿喚,偷偷觀察父親,兩鬢上斑白如雪,花白的胡須也長長了幾寸。
李善長一動不動地坐著,他的樣子和以往任何一次石頭闖禍的時候沒有什麽區別。石頭稍稍放下了心,他知道怎麽對付這樣的李善長。
“爹。”石頭開始撒嬌,直到李善長心軟,他才會停止,“這段時間我可想你和娘了,吃不好也睡不好。爹,你看我都瘦了。這江湖上真不比家裏,我以後再也不離開爹娘了。爹讓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對了,我看了好多書……”
“你看書了?”李善長猛然迴頭,對於這個奇聞無法再矜持。
石頭喜笑顏開,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是啊,看了一牆的書!”
“一牆?你小子又撒謊!《詩經》背給我聽聽。”
“我沒看《詩經》,我讀的是《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之類的醫書。”
“你要幹嘛?當郎中?”李善長板起臉,感覺驚喜已然落空。
“嗬嗬,爹,讓我看看你近來的身體好不好?”石頭伸出手來,他身後闖進來一個人,在他的手上打了幾下。
“石頭,你還知道迴來?這兩個月你都跑到哪裏去了?娘哭了多少迴,吃不好,睡不好,你是不是不想讓娘活了?”李夫人淚眼婆娑,喜極而泣,抓著石頭的手,再也不肯鬆開。
“娘,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敢了。”石頭緊緊摟住李夫人,想起他受難的時候,最懷念的就是李夫人溫暖的懷抱。
“在外麵吃了很多苦吧,你看你都瘦了。”李夫人摸著石頭的臉蛋,嘴裏念念有詞,像是在詛咒那些讓他兒子吃苦的牛鬼蛇神。
“娘,我在外麵學了很多東西,我也比以前懂事多了。”
“石頭,你可不能再這樣一聲不吭就跑了。”
“不會的,娘,你放心吧!你先迴房,我一會兒到你房間去陪你說話。”
李夫人拽著石頭的手,不肯撒手。
“你現在就去你娘的房裏陪著她!”李善長聲色俱厲,對於兒子的上進不再指望,隻希望他讓你夫人開心。
“現在不行,爹,我有事要和你說,很重要的事。”
“有什麽事比陪你娘更重要?”
“兩百多條人命!”
“石頭,你……”李夫人雙腿癱軟,倒在石頭身上。
“娘,我,我沒事,有一個穀裏的百姓正等著我去救他們的命呢!”石頭扶著李夫人,輕輕撫摸她的脊背。
“你真沒事?”李夫人氣若遊絲,仿佛親眼目睹血流成河的場麵。
“我真沒事,我是來請爹救那些百姓的命。娘,我想扶你迴房吧!”
安撫好李夫人後,石頭急匆匆的趕往李善長的書房,聲情並茂講述了這一個多月在誠實穀發生的事,對自己的遭難隻字未提。
“爹,我求您進宮麵見皇上,救誠實穀百姓一命。!”
“聖旨已下,無力挽迴。”李善長惆悵的搖了搖頭。他很了解朱元璋,他知道分寸。
“爹,吳家有罪,百姓無罪呀!大明曆律懲罰的是有罪的人,怎麽能連無罪的人也一起受罰呢?”
“有罪無罪,這是皇上說了算。如今皇上最信任的是錦衣衛,他們查出的案子,別人不敢動,也沒能力動。”
“錦衣衛辦案也要遵循曆法,不能濫殺無辜!”
“錦衣衛校尉雷厲風行,他們辦案的速度不比刑部,一審二審三審到最後行刑要拖個半年。他們查出的案子幾天之內就會將罪犯正法。就算皇上開恩,再下一道聖旨,錦衣衛校尉也早已取了他們的人頭。此事不可為,何必強為之。”
“爹自小教導行善除惡,伸張正義,孩兒銘記於心。現下誠實穀百姓正需要我,我怎能置兩百多條人命而不顧。爹,無論如何我都要一試,請即刻帶我進宮麵見皇上。”
“你……”李善長站起身來,“你怎麽就聽不進爹的話?你若是麵聖,不但達不成你的心願,還有可能激怒皇上!”
“爹也說,隻是可能激怒皇上,孩兒願冒險一試!”石頭跪在地上。
李善長在屋中踱步,石頭堅定的信念讓年近七旬的他看到當年剛剛參加起義軍時的自己,有理想,有抱負,不畏強權,奮勇向前。
跟隨朱元璋浴血奮戰幾十載,他終於成就了功名,實現了理想。但是同時,他也想起了朱元璋冷酷無情的臉,它澆滅了他心中的熱血。
在剿滅元兵,對抗張士誠和陳友諒時,多少同袍和摯友死在戰場上,他毅然決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他們複仇。
可是在明朝建立之後,曾和他生死與共的兄弟們卻一個一個死在了朱元璋的手裏。
最初他也反抗過,他上了無數的奏折,甚至押上自己的命。
可是,他想抓住的仍然失去了,伴隨著他的堅定與信念一起消失了。
如今的他隻是一個垂暮的老人,朱元璋待他不薄,他坐上了丞相之位。他又何必重蹈覆轍,讓自己和兒子以及整個丞相府陷入危境?
奉天殿內,李善長和石頭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到。
石頭充滿希望的目光最終點燃了李善長心中熄滅多年的火花。
他不想讓兒子在風華正茂的時候就喪失了對生活的憧憬,畢竟他也曾擁有過,他知道無畏的鬥誌和堅定的信念用什麽都換不來。
“皇上駕到!”太監奏報。李善長和石頭立馬伏在地上跪拜。朱元璋款款走入殿內,看起來神清氣爽,生龍活虎。
“李丞相請起。”朱元璋說道,他瞟了一眼李善長身旁的石頭,“有何急事?”
“啟稟皇上,前幾日錦衣衛查明吳平正乃冒名頂替,吳家和誠實穀欺君罔上,皇上下旨處決全穀二百多人,實有隱情。”
李善長戰戰兢兢,時刻提醒自己該說的話一句都不能漏,不該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提。
“有何隱情?”
“此事乃吳家欺瞞皇上,其餘百姓並不知情……”
“錦衣衛已查明!”朱元璋垂下眉目,翻開麵前的奏折,“穀裏百姓知情而不報,非但如此還幫助吳家欺瞞吳平正冒名頂替,實在可惡!”
朱元璋哼了一聲,李善長的一番話擾亂了他原本不錯的心情。
他不明白跟隨了他幾十年的李善長怎麽如此不知他的脾性,連錦衣衛查辦的案子都要插手。
李善長閉了嘴,朱元璋對這件事的反應比他預料的更糟,他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話該如何說會對他們更為有利。
石頭在一旁心急如焚,雖然初通察言觀色,但已然洞悉朱元璋龍顏不悅,不過他無法顧及,在他心裏誠實穀百姓的性命值得他觸怒龍威。
“皇上,臣在誠實穀居住兩月有餘,目睹所發生的一切,穀內百姓確實是被冤枉了。吳家有罪,但穀內其他百姓無罪,還望皇上下令徹查!”
石頭從容不迫,心中的緊張被神聖的使命逼到角落。
朱元璋抬眼看了一眼石頭:“初生牛犢,哼!你是何人?”
“臣該死,這是臣的不肖子,冒犯之處還請皇上海涵!”李善長的身體微微顫抖,已然預感石頭的魯莽將遭至前所未有的禍患。
“錦衣衛乃朕親信之人,他們所查之事朕都無法相信,朕還能派誰去查?”朱元璋以威嚴的眼神依次震懾麵前的一對父子之後,便低下頭來批閱奏折。
李善長知道朱元璋的心意已經無法改變,轉頭看了看石頭,示意他不要繼續說下去。
“錦衣衛向來鐵麵無私,公正嚴明,臣多慮了!臣這就告辭!”
石頭緊緊拽著拳頭,手心裏全是汗。
他明白李善長給他的暗示,但是他好不容易見到了皇帝一麵,怎能輕易放棄?
兩百多條人命,他們的歡笑和善良就要灰飛煙滅,有什麽比這更讓人絕望的呢?
石頭看了看朱元璋。朱元璋雙眉緊蹙,目光犀利,雖未開口說話卻有令人窒息的魄力。
李善長的話並沒有消除他的怒氣,如果此時再火上澆油,恐怕斧頭也會落在他的脖子上。
石頭咬了咬嘴唇,鮮血從牙印裏滲出來。隻有麵前的這個人才是唯一可以救兩百多名誠實穀百姓的人,他必須豁出去。
“皇上,臣願以性命擔保誠實穀百姓無罪,如若不然,臣任憑皇上處置!”
石頭話音剛落,李善長便掄起手臂朝他的頭和臉打來:“逆子!住嘴!”他弓身趴在地上,“皇上,犬子秉性純良,但涉世未深,不識大體,還請皇上恕罪!臣迴去一定好好教訓他!”
朱元璋一言不發,仍然在看著手裏的奏章,一張比常人長得多的臉拉得更長了。
空氣慢慢蠕動。
偌大的奉天殿像是汪洋大海,石頭和李善長被拋在其中,和岸上的朱元璋隔著無法逾越的驚濤駭浪。
李善長年邁孱弱的雙腿和雙臂貼在地麵上,幾乎無法支撐單薄的瘦骨。
石頭默默祈求菩薩可以讓皇帝開恩。
李善長一動不動地坐著,他的樣子和以往任何一次石頭闖禍的時候沒有什麽區別。石頭稍稍放下了心,他知道怎麽對付這樣的李善長。
“爹。”石頭開始撒嬌,直到李善長心軟,他才會停止,“這段時間我可想你和娘了,吃不好也睡不好。爹,你看我都瘦了。這江湖上真不比家裏,我以後再也不離開爹娘了。爹讓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對了,我看了好多書……”
“你看書了?”李善長猛然迴頭,對於這個奇聞無法再矜持。
石頭喜笑顏開,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是啊,看了一牆的書!”
“一牆?你小子又撒謊!《詩經》背給我聽聽。”
“我沒看《詩經》,我讀的是《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之類的醫書。”
“你要幹嘛?當郎中?”李善長板起臉,感覺驚喜已然落空。
“嗬嗬,爹,讓我看看你近來的身體好不好?”石頭伸出手來,他身後闖進來一個人,在他的手上打了幾下。
“石頭,你還知道迴來?這兩個月你都跑到哪裏去了?娘哭了多少迴,吃不好,睡不好,你是不是不想讓娘活了?”李夫人淚眼婆娑,喜極而泣,抓著石頭的手,再也不肯鬆開。
“娘,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敢了。”石頭緊緊摟住李夫人,想起他受難的時候,最懷念的就是李夫人溫暖的懷抱。
“在外麵吃了很多苦吧,你看你都瘦了。”李夫人摸著石頭的臉蛋,嘴裏念念有詞,像是在詛咒那些讓他兒子吃苦的牛鬼蛇神。
“娘,我在外麵學了很多東西,我也比以前懂事多了。”
“石頭,你可不能再這樣一聲不吭就跑了。”
“不會的,娘,你放心吧!你先迴房,我一會兒到你房間去陪你說話。”
李夫人拽著石頭的手,不肯撒手。
“你現在就去你娘的房裏陪著她!”李善長聲色俱厲,對於兒子的上進不再指望,隻希望他讓你夫人開心。
“現在不行,爹,我有事要和你說,很重要的事。”
“有什麽事比陪你娘更重要?”
“兩百多條人命!”
“石頭,你……”李夫人雙腿癱軟,倒在石頭身上。
“娘,我,我沒事,有一個穀裏的百姓正等著我去救他們的命呢!”石頭扶著李夫人,輕輕撫摸她的脊背。
“你真沒事?”李夫人氣若遊絲,仿佛親眼目睹血流成河的場麵。
“我真沒事,我是來請爹救那些百姓的命。娘,我想扶你迴房吧!”
安撫好李夫人後,石頭急匆匆的趕往李善長的書房,聲情並茂講述了這一個多月在誠實穀發生的事,對自己的遭難隻字未提。
“爹,我求您進宮麵見皇上,救誠實穀百姓一命。!”
“聖旨已下,無力挽迴。”李善長惆悵的搖了搖頭。他很了解朱元璋,他知道分寸。
“爹,吳家有罪,百姓無罪呀!大明曆律懲罰的是有罪的人,怎麽能連無罪的人也一起受罰呢?”
“有罪無罪,這是皇上說了算。如今皇上最信任的是錦衣衛,他們查出的案子,別人不敢動,也沒能力動。”
“錦衣衛辦案也要遵循曆法,不能濫殺無辜!”
“錦衣衛校尉雷厲風行,他們辦案的速度不比刑部,一審二審三審到最後行刑要拖個半年。他們查出的案子幾天之內就會將罪犯正法。就算皇上開恩,再下一道聖旨,錦衣衛校尉也早已取了他們的人頭。此事不可為,何必強為之。”
“爹自小教導行善除惡,伸張正義,孩兒銘記於心。現下誠實穀百姓正需要我,我怎能置兩百多條人命而不顧。爹,無論如何我都要一試,請即刻帶我進宮麵見皇上。”
“你……”李善長站起身來,“你怎麽就聽不進爹的話?你若是麵聖,不但達不成你的心願,還有可能激怒皇上!”
“爹也說,隻是可能激怒皇上,孩兒願冒險一試!”石頭跪在地上。
李善長在屋中踱步,石頭堅定的信念讓年近七旬的他看到當年剛剛參加起義軍時的自己,有理想,有抱負,不畏強權,奮勇向前。
跟隨朱元璋浴血奮戰幾十載,他終於成就了功名,實現了理想。但是同時,他也想起了朱元璋冷酷無情的臉,它澆滅了他心中的熱血。
在剿滅元兵,對抗張士誠和陳友諒時,多少同袍和摯友死在戰場上,他毅然決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他們複仇。
可是在明朝建立之後,曾和他生死與共的兄弟們卻一個一個死在了朱元璋的手裏。
最初他也反抗過,他上了無數的奏折,甚至押上自己的命。
可是,他想抓住的仍然失去了,伴隨著他的堅定與信念一起消失了。
如今的他隻是一個垂暮的老人,朱元璋待他不薄,他坐上了丞相之位。他又何必重蹈覆轍,讓自己和兒子以及整個丞相府陷入危境?
奉天殿內,李善長和石頭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到。
石頭充滿希望的目光最終點燃了李善長心中熄滅多年的火花。
他不想讓兒子在風華正茂的時候就喪失了對生活的憧憬,畢竟他也曾擁有過,他知道無畏的鬥誌和堅定的信念用什麽都換不來。
“皇上駕到!”太監奏報。李善長和石頭立馬伏在地上跪拜。朱元璋款款走入殿內,看起來神清氣爽,生龍活虎。
“李丞相請起。”朱元璋說道,他瞟了一眼李善長身旁的石頭,“有何急事?”
“啟稟皇上,前幾日錦衣衛查明吳平正乃冒名頂替,吳家和誠實穀欺君罔上,皇上下旨處決全穀二百多人,實有隱情。”
李善長戰戰兢兢,時刻提醒自己該說的話一句都不能漏,不該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提。
“有何隱情?”
“此事乃吳家欺瞞皇上,其餘百姓並不知情……”
“錦衣衛已查明!”朱元璋垂下眉目,翻開麵前的奏折,“穀裏百姓知情而不報,非但如此還幫助吳家欺瞞吳平正冒名頂替,實在可惡!”
朱元璋哼了一聲,李善長的一番話擾亂了他原本不錯的心情。
他不明白跟隨了他幾十年的李善長怎麽如此不知他的脾性,連錦衣衛查辦的案子都要插手。
李善長閉了嘴,朱元璋對這件事的反應比他預料的更糟,他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話該如何說會對他們更為有利。
石頭在一旁心急如焚,雖然初通察言觀色,但已然洞悉朱元璋龍顏不悅,不過他無法顧及,在他心裏誠實穀百姓的性命值得他觸怒龍威。
“皇上,臣在誠實穀居住兩月有餘,目睹所發生的一切,穀內百姓確實是被冤枉了。吳家有罪,但穀內其他百姓無罪,還望皇上下令徹查!”
石頭從容不迫,心中的緊張被神聖的使命逼到角落。
朱元璋抬眼看了一眼石頭:“初生牛犢,哼!你是何人?”
“臣該死,這是臣的不肖子,冒犯之處還請皇上海涵!”李善長的身體微微顫抖,已然預感石頭的魯莽將遭至前所未有的禍患。
“錦衣衛乃朕親信之人,他們所查之事朕都無法相信,朕還能派誰去查?”朱元璋以威嚴的眼神依次震懾麵前的一對父子之後,便低下頭來批閱奏折。
李善長知道朱元璋的心意已經無法改變,轉頭看了看石頭,示意他不要繼續說下去。
“錦衣衛向來鐵麵無私,公正嚴明,臣多慮了!臣這就告辭!”
石頭緊緊拽著拳頭,手心裏全是汗。
他明白李善長給他的暗示,但是他好不容易見到了皇帝一麵,怎能輕易放棄?
兩百多條人命,他們的歡笑和善良就要灰飛煙滅,有什麽比這更讓人絕望的呢?
石頭看了看朱元璋。朱元璋雙眉緊蹙,目光犀利,雖未開口說話卻有令人窒息的魄力。
李善長的話並沒有消除他的怒氣,如果此時再火上澆油,恐怕斧頭也會落在他的脖子上。
石頭咬了咬嘴唇,鮮血從牙印裏滲出來。隻有麵前的這個人才是唯一可以救兩百多名誠實穀百姓的人,他必須豁出去。
“皇上,臣願以性命擔保誠實穀百姓無罪,如若不然,臣任憑皇上處置!”
石頭話音剛落,李善長便掄起手臂朝他的頭和臉打來:“逆子!住嘴!”他弓身趴在地上,“皇上,犬子秉性純良,但涉世未深,不識大體,還請皇上恕罪!臣迴去一定好好教訓他!”
朱元璋一言不發,仍然在看著手裏的奏章,一張比常人長得多的臉拉得更長了。
空氣慢慢蠕動。
偌大的奉天殿像是汪洋大海,石頭和李善長被拋在其中,和岸上的朱元璋隔著無法逾越的驚濤駭浪。
李善長年邁孱弱的雙腿和雙臂貼在地麵上,幾乎無法支撐單薄的瘦骨。
石頭默默祈求菩薩可以讓皇帝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