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白天聲勢浩大的護衛軍團像被黑暗吞沒了一般,隻留下五六人守在門外,他們頻頻唉聲歎氣,抱怨這份苦差連飯都無法享用,更不能指望美酒。
石頭靈機一動,到酒家買來兩壇酒,親自挑著扁擔來到院門前,謊稱自己是給吳家送酒的夥計。饑腸轆轆的護衛盯著酒壇,不停吞咽口水。
石頭露出同情的神色,熱情招唿:“大哥,你們也辛苦了,這壇酒你們拿去喝吧,我迴頭再送一壇來。”
護衛惡狼撲食,不懂感恩,也不懂禮讓。在他們眼裏除了這壇酒,什麽都不重要。
“大哥,你們到那棵樹後去喝吧,免得被發現。”石頭好心警告。
護衛一愣,未加以細細辨別,幾人便七手八腳簇擁著不大的酒壇往樹的方向走去。石頭大搖大擺抱著剩下的一壇酒,進了吳家的大門。
廳內推杯換盞,廳外下人和護衛來迴穿梭,在擁擠和忙碌的處境裏,石頭深感安全自在。
他慢慢靠近大廳。
湖廣布政使像雕塑一樣幹癟的臉龐變得柔和紅潤起來。
荊州知府滿腦門的汗珠和溢出的油脂令他的腦袋看起來像是擺在屠夫案板上的豬頭。
吳老爺滿臉通紅,半閉眼睛,頑強地又舉起一杯酒,口齒不清道:“布……政使大人,知……府大人,敝人……三生有幸,能和你們坐……在一起喝酒……敝人……幹!”
他將杯子放到嘴邊,毫無察覺位置有所偏離便毅然決然往嘴裏灌,結果半杯從唇邊漏到胸前,他依舊渾然不覺。
兩位大人不棄草昧,舉杯共飲。
“平正!”吳老爺拍了一下兒子的肩膀,“敬大人!”
吳平正麵色不改,四平八穩地坐著,他是唯一一個沒有醉意的人。
“皇上……隆恩,大人……膏澤,你被封為……鎮北大將軍之後,一定要像你先祖那樣……殺他個元賊……片甲不留!”
吳老爺停頓一下便拍一下吳平正的後背,吳平正敢怒不敢言,掛著一張比哭還難看的笑臉。
石頭在廳門口溜達了好幾圈,竊聽他們不厭其煩重複的同樣幾句話,正當他以為無所收獲準備離開的時候,吳平正捂著肚子從廳裏出來,往東邊的一間小屋衝去。
石頭跟在他的身後。吳平正推了幾下小屋的門,門沒開,應該是從裏麵反鎖了。
吳平正急得直跳腳。吳家的一個下人正好路過,見此情形,對吳平正說道:“少爺,西邊還有一個茅廁,您急的話,可以到那兒去。”
吳平正二話不說,捂著肚子急急忙忙跑向西邊。
“喂,送酒的,你怎麽還在呀?趕緊再送兩壇過來!”下人衝著石頭嚷嚷。
“好咧!”石頭出了吳家。
第二天的晨曦才剛剛在東邊泛起一道紅光,吳家向鄉親們發出通告就已傳遍全穀。
“下月初一是我的兒子吳平正前往應天接受皇帝賜封的日子。我兒將被皇帝賜封為鎮北大將軍,前往北方鎮壓元朝最後的勢力。為此吳家將舉辦一次露天宴為我兒踐行。全穀百姓都可以到場送別。署名:吳來”。
通告像一滴油落入滾燙的沸水中,在全穀炸開了鍋。沒有人見過吳平正,也沒有人知道吳平正可以上陣殺敵。吳老爺的兒子在全穀人的心目中是一個難以琢磨的謎。
據穀裏權威的古稀老人迴憶,吳平正小的時候,他們逗他玩過,是個可愛的孩子,但不知何時開始,吳老爺就不再讓他的兒子出現在眾人眼前,也從未向旁人提起他的兒子。
如今,隱形數年的吳平正成了一個大將軍,誠實穀善良的百姓為他高興,為他自豪,但也無法抹去心中恍如隔世的迷惑。
石頭叫苦不迭,早知道再等幾個時辰,吳家就會向全穀鄉親公布湖廣布政使和荊州知府大駕光臨吳家的目的,他就不必費盡心思潛進吳家,最糟的的是還與青敏翻了臉。
“小敏,還生氣呢?來,送你!”石頭打了一個響指,一支嬌豔欲滴的粉色玫瑰被夾在他的食指與中指之間,送到青敏漠然的麵龐前麵。
青敏的眼睛忽然放大,嘶嘶的吸氣聲就像燈芯被掐滅時的垂死掙紮。
不過她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壓抑住不期而至的欣喜和因此而產生的緊張,恢複了常態。
一切都被石頭看在眼裏。他故技重施,換了一隻手,遞上帶著露珠的紫紅色玫瑰。
青敏沒有接過其中任何一支玫瑰,她的心已經溢出濃濃的芬芳,飄散在他們倆形成的一個包圍圈內。
青敏愉快的接受了石頭深入虎穴的事實。
她想通了一個道理:生就一起生,死就一起死。
完成了這一輪自我審視之後,她羞澀的察覺到自己對石頭的情感不隻是關心。
然而,藏在角落裏的聲音給予了她嚴厲的警告,來自於那個把她從饑餓之中拯救出來的伯伯。
“下個月初一去吳家的露天宴?”石頭試探著重提吳家的話題。
“去吧,既然你老想探聽他們家的事,我就都告訴你。”青敏出乎石頭的意料,“他們家是有點邪門,但我看不出這和海大叔有什麽關係。”
“怎麽邪門?”
“吳平正一直待在外地,前一個月才迴到誠實穀。至於他在外麵幹什麽,那就不得而知了。他的妹妹足不出戶,一個生活在誠實穀二十年的人,居然沒有人見過她,甚至大家都不知道他有個妹妹。”
“不對,有人見過吳平正的妹妹!”青敏興奮的發現自己沒有遺漏任何一點重要的信息,“海大叔見過她!”
“海大叔?為她看病嗎?”
“嗯。”
“青敏,你快說說她得了什麽病?”
“不知道,海大叔沒說。隻是他給她看病的那幾日心情陰鬱,不願說話,拚命翻看醫書,然後又唉聲歎氣。他平時給人瞧病不會這樣的,應該是碰上了難治或不可治之病。”
“那海大叔治好了她的病嗎?”
“看海大叔的樣子,應該是沒有治好,不過他一句都不提這件事。”
夜裏,石頭翻來覆去想著青敏白天說的話。
海大叔為什麽對吳平正妹妹的病守口如瓶?難道她得了什麽令人難以啟齒的病,吳家要求他對外保密嗎?
這個病顯然不好醫治,海大叔因此而苦惱萬分,那麽他的精神失常是不是與此有關呢?
那一日他在吳家看見吳平正,為什麽他連自己家西邊有一個茅廁都不知道?難道是因為他離家太久的緣故?
陰冷的月光像給大地覆蓋了一層薄冰,在這冰殼裏,萬物靜止,連唿吸都銷聲匿跡。
石頭把凍得僵硬的手放進被褥裏,帶著再也轉不動的腦子昏昏沉沉睡去。
一個細微的腳步移動聲叫醒了石頭。
他沒有聲張,在黑暗中,他睜開雙眼仔細搜索,豎起耳朵專心聆聽。
半開著的門後麵出現了一張臉——青敏的臉。他剛來誠實穀的那一天,也看見青敏夜半三更獨自一人跑到外麵。
這大半夜的,她去做什麽?是不是每個晚上她都要出去一趟?
等門完全合上,腳步聲消失,石頭爬起身來,到牆角找那根銅棒。銅棒不見了,一定是青敏拿走了。
這一迴他要將事情弄個水落石出。他跟了出去。
青敏在不遠處的一個樹墩上坐了下來,把銅棒橫放在腿上。
她的眼睛平視遠方隱入黑暗的叢林,一動不動,像是在深思。
好一會兒,她才低下頭來,開始打量這根銅棒,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她的眼睛在兩端之間來迴移動。
青敏在看什麽?海大叔的銅棒有什麽秘密嗎?
石頭眼前浮現銅棒古銅色的光澤,通體光滑,中間有一道細縫。他細細迴想,上麵沒有花紋,沒有刻字,沒有凹凸不平,沒有任何記號。
到底是什麽吸引了青敏?
看完以後,青敏用手指敲擊銅棒,把耳朵貼上去靜靜傾聽,一寸一寸地聽。
或許她已經這麽聽過無數次,可是銅棒沒有一次向她吐露秘密。
她拿起銅棒,狠狠的砸在地上。銅棒和地上的沙石刮擦發出的金屬音在夜色中撕裂開來,又消失在更遠的黑暗中。
不過這驚天動地的壯舉並非人類可以洞悉。蝙蝠得意洋洋的掠過低空,欣賞著為它獨奏的夜曲。
十月初一如期而至,吳家大擺筵席為吳平正踐行的日子陽光普照,大地似乎迴春,久未離巢的紅蟻浩浩蕩蕩向這個空曠的草坪進軍,準備分得一杯羹。
全穀二百多人都光鮮亮麗地趕來參加這場百年一遇的盛大露天宴。
吳家門前的草坪上縱向擺放了五張長達七丈的大桌子,它又由數十張小桌子拚接而成,每桌可容納四十餘人。
石頭和青敏趕到時,穀裏的人已經全部到齊。
吳老爺右手端起一碗酒,洋溢著無比的喜悅和驕傲,準備做出震撼人心的演講。
他不忘整理衣領,清爽喉嚨,彬彬有禮地環視賓客,一切都妥當之後才發出洪亮悅耳的聲音。
石頭靈機一動,到酒家買來兩壇酒,親自挑著扁擔來到院門前,謊稱自己是給吳家送酒的夥計。饑腸轆轆的護衛盯著酒壇,不停吞咽口水。
石頭露出同情的神色,熱情招唿:“大哥,你們也辛苦了,這壇酒你們拿去喝吧,我迴頭再送一壇來。”
護衛惡狼撲食,不懂感恩,也不懂禮讓。在他們眼裏除了這壇酒,什麽都不重要。
“大哥,你們到那棵樹後去喝吧,免得被發現。”石頭好心警告。
護衛一愣,未加以細細辨別,幾人便七手八腳簇擁著不大的酒壇往樹的方向走去。石頭大搖大擺抱著剩下的一壇酒,進了吳家的大門。
廳內推杯換盞,廳外下人和護衛來迴穿梭,在擁擠和忙碌的處境裏,石頭深感安全自在。
他慢慢靠近大廳。
湖廣布政使像雕塑一樣幹癟的臉龐變得柔和紅潤起來。
荊州知府滿腦門的汗珠和溢出的油脂令他的腦袋看起來像是擺在屠夫案板上的豬頭。
吳老爺滿臉通紅,半閉眼睛,頑強地又舉起一杯酒,口齒不清道:“布……政使大人,知……府大人,敝人……三生有幸,能和你們坐……在一起喝酒……敝人……幹!”
他將杯子放到嘴邊,毫無察覺位置有所偏離便毅然決然往嘴裏灌,結果半杯從唇邊漏到胸前,他依舊渾然不覺。
兩位大人不棄草昧,舉杯共飲。
“平正!”吳老爺拍了一下兒子的肩膀,“敬大人!”
吳平正麵色不改,四平八穩地坐著,他是唯一一個沒有醉意的人。
“皇上……隆恩,大人……膏澤,你被封為……鎮北大將軍之後,一定要像你先祖那樣……殺他個元賊……片甲不留!”
吳老爺停頓一下便拍一下吳平正的後背,吳平正敢怒不敢言,掛著一張比哭還難看的笑臉。
石頭在廳門口溜達了好幾圈,竊聽他們不厭其煩重複的同樣幾句話,正當他以為無所收獲準備離開的時候,吳平正捂著肚子從廳裏出來,往東邊的一間小屋衝去。
石頭跟在他的身後。吳平正推了幾下小屋的門,門沒開,應該是從裏麵反鎖了。
吳平正急得直跳腳。吳家的一個下人正好路過,見此情形,對吳平正說道:“少爺,西邊還有一個茅廁,您急的話,可以到那兒去。”
吳平正二話不說,捂著肚子急急忙忙跑向西邊。
“喂,送酒的,你怎麽還在呀?趕緊再送兩壇過來!”下人衝著石頭嚷嚷。
“好咧!”石頭出了吳家。
第二天的晨曦才剛剛在東邊泛起一道紅光,吳家向鄉親們發出通告就已傳遍全穀。
“下月初一是我的兒子吳平正前往應天接受皇帝賜封的日子。我兒將被皇帝賜封為鎮北大將軍,前往北方鎮壓元朝最後的勢力。為此吳家將舉辦一次露天宴為我兒踐行。全穀百姓都可以到場送別。署名:吳來”。
通告像一滴油落入滾燙的沸水中,在全穀炸開了鍋。沒有人見過吳平正,也沒有人知道吳平正可以上陣殺敵。吳老爺的兒子在全穀人的心目中是一個難以琢磨的謎。
據穀裏權威的古稀老人迴憶,吳平正小的時候,他們逗他玩過,是個可愛的孩子,但不知何時開始,吳老爺就不再讓他的兒子出現在眾人眼前,也從未向旁人提起他的兒子。
如今,隱形數年的吳平正成了一個大將軍,誠實穀善良的百姓為他高興,為他自豪,但也無法抹去心中恍如隔世的迷惑。
石頭叫苦不迭,早知道再等幾個時辰,吳家就會向全穀鄉親公布湖廣布政使和荊州知府大駕光臨吳家的目的,他就不必費盡心思潛進吳家,最糟的的是還與青敏翻了臉。
“小敏,還生氣呢?來,送你!”石頭打了一個響指,一支嬌豔欲滴的粉色玫瑰被夾在他的食指與中指之間,送到青敏漠然的麵龐前麵。
青敏的眼睛忽然放大,嘶嘶的吸氣聲就像燈芯被掐滅時的垂死掙紮。
不過她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壓抑住不期而至的欣喜和因此而產生的緊張,恢複了常態。
一切都被石頭看在眼裏。他故技重施,換了一隻手,遞上帶著露珠的紫紅色玫瑰。
青敏沒有接過其中任何一支玫瑰,她的心已經溢出濃濃的芬芳,飄散在他們倆形成的一個包圍圈內。
青敏愉快的接受了石頭深入虎穴的事實。
她想通了一個道理:生就一起生,死就一起死。
完成了這一輪自我審視之後,她羞澀的察覺到自己對石頭的情感不隻是關心。
然而,藏在角落裏的聲音給予了她嚴厲的警告,來自於那個把她從饑餓之中拯救出來的伯伯。
“下個月初一去吳家的露天宴?”石頭試探著重提吳家的話題。
“去吧,既然你老想探聽他們家的事,我就都告訴你。”青敏出乎石頭的意料,“他們家是有點邪門,但我看不出這和海大叔有什麽關係。”
“怎麽邪門?”
“吳平正一直待在外地,前一個月才迴到誠實穀。至於他在外麵幹什麽,那就不得而知了。他的妹妹足不出戶,一個生活在誠實穀二十年的人,居然沒有人見過她,甚至大家都不知道他有個妹妹。”
“不對,有人見過吳平正的妹妹!”青敏興奮的發現自己沒有遺漏任何一點重要的信息,“海大叔見過她!”
“海大叔?為她看病嗎?”
“嗯。”
“青敏,你快說說她得了什麽病?”
“不知道,海大叔沒說。隻是他給她看病的那幾日心情陰鬱,不願說話,拚命翻看醫書,然後又唉聲歎氣。他平時給人瞧病不會這樣的,應該是碰上了難治或不可治之病。”
“那海大叔治好了她的病嗎?”
“看海大叔的樣子,應該是沒有治好,不過他一句都不提這件事。”
夜裏,石頭翻來覆去想著青敏白天說的話。
海大叔為什麽對吳平正妹妹的病守口如瓶?難道她得了什麽令人難以啟齒的病,吳家要求他對外保密嗎?
這個病顯然不好醫治,海大叔因此而苦惱萬分,那麽他的精神失常是不是與此有關呢?
那一日他在吳家看見吳平正,為什麽他連自己家西邊有一個茅廁都不知道?難道是因為他離家太久的緣故?
陰冷的月光像給大地覆蓋了一層薄冰,在這冰殼裏,萬物靜止,連唿吸都銷聲匿跡。
石頭把凍得僵硬的手放進被褥裏,帶著再也轉不動的腦子昏昏沉沉睡去。
一個細微的腳步移動聲叫醒了石頭。
他沒有聲張,在黑暗中,他睜開雙眼仔細搜索,豎起耳朵專心聆聽。
半開著的門後麵出現了一張臉——青敏的臉。他剛來誠實穀的那一天,也看見青敏夜半三更獨自一人跑到外麵。
這大半夜的,她去做什麽?是不是每個晚上她都要出去一趟?
等門完全合上,腳步聲消失,石頭爬起身來,到牆角找那根銅棒。銅棒不見了,一定是青敏拿走了。
這一迴他要將事情弄個水落石出。他跟了出去。
青敏在不遠處的一個樹墩上坐了下來,把銅棒橫放在腿上。
她的眼睛平視遠方隱入黑暗的叢林,一動不動,像是在深思。
好一會兒,她才低下頭來,開始打量這根銅棒,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她的眼睛在兩端之間來迴移動。
青敏在看什麽?海大叔的銅棒有什麽秘密嗎?
石頭眼前浮現銅棒古銅色的光澤,通體光滑,中間有一道細縫。他細細迴想,上麵沒有花紋,沒有刻字,沒有凹凸不平,沒有任何記號。
到底是什麽吸引了青敏?
看完以後,青敏用手指敲擊銅棒,把耳朵貼上去靜靜傾聽,一寸一寸地聽。
或許她已經這麽聽過無數次,可是銅棒沒有一次向她吐露秘密。
她拿起銅棒,狠狠的砸在地上。銅棒和地上的沙石刮擦發出的金屬音在夜色中撕裂開來,又消失在更遠的黑暗中。
不過這驚天動地的壯舉並非人類可以洞悉。蝙蝠得意洋洋的掠過低空,欣賞著為它獨奏的夜曲。
十月初一如期而至,吳家大擺筵席為吳平正踐行的日子陽光普照,大地似乎迴春,久未離巢的紅蟻浩浩蕩蕩向這個空曠的草坪進軍,準備分得一杯羹。
全穀二百多人都光鮮亮麗地趕來參加這場百年一遇的盛大露天宴。
吳家門前的草坪上縱向擺放了五張長達七丈的大桌子,它又由數十張小桌子拚接而成,每桌可容納四十餘人。
石頭和青敏趕到時,穀裏的人已經全部到齊。
吳老爺右手端起一碗酒,洋溢著無比的喜悅和驕傲,準備做出震撼人心的演講。
他不忘整理衣領,清爽喉嚨,彬彬有禮地環視賓客,一切都妥當之後才發出洪亮悅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