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站圍繞在賽場四周的觀眾群中,並未憑著自己的皇子身份進入內場的貴賓觀賞區域,因為那三麵用以劃出球場範圍的垣牆和四周樹起的幾十麵承載著渲染氣氛功能的赤旗阻擋了他體會那種群情激奮的感受。
“我爹說了,前後兩百年都不會有人比徐將軍厲害。要想贏徐將軍,要投好幾次胎……也沒戲!”
那個清亮的童聲再次出現,朱棣果斷判斷出它是從別人的褲襠裏鑽出來的。
朱棣往側旁低頭看去,一個比他小三四歲的男孩扒開兩個大人的腿縫,試圖鑽出來,卻被牢牢卡住。
“幫幫我!”男孩求助朱棣,從他憋得絳紅的臉來看,他確實努力地想堂堂正正站在朱棣麵前和他說話,可是卻心餘力絀。
“哼!你剛才說什麽?要想贏徐將軍,要什麽……投胎?”朱棣氣不打一處來,他巴不得眼前這個小男孩被壓成剔牙的楊枝。
“怎麽?你……支持……另一隊?你……趕緊……換注……”
“我沒下注!換什麽注!你怎麽知道沒人贏得了徐將軍,那皇上呢?”朱棣雖然也對徐達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不管怎麽說,他肯定還是更向著自己的家人。
“你……先把我拉出來,再……慢慢和你說。”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朱棣心不甘情不願地安慰自己,其實他更想聽男孩的迴答。
朱棣輕而易舉就把男孩從大人之間拉了出來。這時他才發現,男孩雖然比他矮不了多少,可是卻十分孱弱,瘦小的胳膊,纖細的腰肢,好像一折就會斷似的。
難怪他剛才會被卡住,估計他連擊鞠球杖都拿不穩吧?
“哼!”朱棣不由自主地生出輕蔑之情,就是這樣一個一巴掌就能拍死的家夥有什麽資格在這裏議論他們以武功為日常練習的朱家人?
“你還別不信,真沒人贏得了徐將軍,皇上也不能。”男孩振振有辭,比賽場上的裁判還更有權威,“知道為什麽嗎?”
“為什麽?”朱棣的兩道眉毛像上了弦的箭一觸即發,隻要男孩說出的話大逆不道,它們就會以雷霆萬鈞之力射向它。
“你說的是,現在如果皇上上場能不能贏徐將軍,對嗎?”
“嗯。”
“那肯定不能。你想想,皇上當了皇上以後,是不是天天上朝?”男孩指向他心目中朝堂的位置,它與實際位置恰恰相反。
“是啊,那怎麽了?”朱棣無暇理會男孩胡亂劃指,一心隻想聽到皇上落敗的原因。
“上朝前,他總得先預習功課,要不他在朝上說什麽呢?下了朝,他還得複習功課。要不第二天上朝,大臣問他,昨天的問題解決了沒有,他不可能說不知道。”
“預習功課?複習功課?”朱棣露出不齊整的牙齒,一股風從缺了門牙的縫中唿出。
“就是批奏章嘛!這就是皇上的功課。”男孩雙手叉腰,仰著頭,為自己的博聞廣見得意洋洋。
“你到底要說什麽?”
“皇上天天坐在那裏批奏章,上朝,他哪有時間騎馬射箭?徐將軍可不一樣。我爹說他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有三百日都在馬背上殺敵。你有沒有聽過彈琴的人說,三日不彈,手生荊棘。道理是一樣的,不用我再說了吧?”男孩得意洋洋,雙手叉著腰,好像他的幾句話已經令朱棣折服稱讚。
朱棣的眉頭漸漸舒展,他覺得男孩說得有幾分道理。
他不是一個固執己見,剛愎自用的人,不過,他還是要為父皇說幾句話:“皇上是人中之龍,真命天子,他和我們常人能一樣嗎?”
“那是,皇上豈是常人能比?”男孩見好就收,附和起朱棣的話來。
人群中忽然一陣騷動,隨後鴉雀無聲。
朱棣和男孩趕緊扒開人群的縫隙向場上看去。
隊員和裁判不知為何整整齊齊地立於兩側,像是在舉行盛大的慶典。
球場上沒有短垣的一邊,一人騎著高頭駿馬按轡徐行,進入球場。
“父……”朱棣差點叫出聲來。
男孩目不轉睛地盯著馬上的人。他知道這一定是一位身份極其高貴的人,但絕料不到他剛才還誇誇其談地談到過他。
“恭迎皇上!”場上場下所有人跪地迎拜。
“恭迎皇上!”男孩機敏地有樣學樣,他沒有被嚇倒,反而眼睛瞪得更大了。
他雖然不是第一次提起皇上,卻是第一次看見皇上,他的好奇心驅使他的眼睛一刻也不能離開皇上。
他不但要記住皇上的模樣,好對沒他這麽幸運的人炫耀,還要仔細琢磨,皇上與常人有什麽不同?
“平身!朕今日雅興大發,想與諸皇子、諸將玩一場擊鞠。哪位成全啊?”朱元璋指的是場上十六人中下場一人,由他頂上。
“皇上,臣下場了,皇上盡興!”徐達笑容滿麵,似乎翹首企足,準備欣賞皇上的賽場雄姿。
“徐將軍不陪朕玩一局?”朱元璋出乎意料地問道。
徐達的笑容在臉上凝固,想起好幾次在與朱元璋博弈的過程中絞盡腦汁才能輸得體麵,他心中憂慮,對於這一次能否輕鬆過關毫無把握。
“臣平日在廣袤的草原馳騁殺敵,天馬行空慣了,這畫地為界的遊戲,臣覺得拘謹得很。”
“徐將軍怕輸給朕不成?”朱元璋絲毫不鬆口
“嗬嗬,臣甘拜下風。”
“父皇!”朱樉走上前來,“兒臣剛才輸給徐將軍,兒臣想再次挑戰。”
“嗯,朕也想和徐將軍較量較量。徐達,我們有多少年沒有一起擊鞠了?你可不能掃了朕的興!”
朱元璋連名帶姓地稱唿徐達,徐達知道自己不能再推辭:“是,皇上!”
朱樉有了父皇撐腰,欣喜若狂,底氣十足,大聲對自己的一名隊友說道:“遊參將,你暫先離場!”轉而,又對裁判道,“王都督開始吧!”
身著青綠色窄袍,腳蹬黑色馬靴的王都督右手持球,驅馬朝場地中線走去。兩隊隊員各就其位,盯著裁判手中的球,蓄勢待發。
被擠在人縫中的朱棣和男孩都沒有說話,不過他們緊張的心情絕不亞於在場的任何一位觀眾。
朱棣擔心父皇落敗。他認可男孩的分析,父皇久疏擊鞠比賽,而徐達待在馬背上的時間比在地上更多,並且徐達剛剛還贏了一場,父皇是徐達的對手嗎?
如果父皇落敗,他將麵臨著兩個他不願意麵對的結果。
第一,他在男孩麵前失去臉麵。他對男孩說過皇上異於常人,皇上又怎能輸給常人呢?
第二,父皇是他最崇拜的人,心中幻想的破滅對一個孩子來說即使談不上滅頂之災,那也足以讓他撕心裂肺,黯然神傷。
男孩同樣忐忑不安,剛才誇下的海口言猶在耳,可是皇帝初初展現的虎步龍行和英拔神采已經令他五體投地,心中揣摩他最敬佩的徐將軍恐怕也沒有這等懾人的氣魄。
而且,皇帝主動邀請徐將軍對戰,天子若是技不如人又豈會挑釁對手,在臣民麵前顏麵掃地?看來徐將軍勝算不大,他的麵子是丟定了。
本來他不是信口開河之人,因為想與朱棣交個朋友,才會為了展現自己的魅力誇誇其談一番。
現在倒好,事與願違,比賽之後,朱棣會給他幾個冷笑,再加上幾句貶損,然後揚長而去。
“你們聽著!”朱元璋渾厚的聲音從中線的北麵傳來,“不要讓朕!卯足勁搶球、擊球進門!如有懈怠,領罰軍杖五十,如得一籌,領賞白銀五十兩!”
聽到聖諭,徐達隊隊員個個愁眉苦臉,憂心忡忡。本來他們準備好輸給對方,這是情理之中的事,誰敢讓天子丟臉?
可是朱元璋剛剛下達了命令,他們必須全力以赴,否則軍杖五十。五十軍杖不死也得殘廢,他們該怎麽辦?
徐達沉著自如,不慌不忙地把其他七個隊員叫到身邊來。
幾句話之後,隊員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他們重新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像是換了七個人似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站在中線上的裁判俯下身去,放下球,驅馬移步。
“開始!”裁判話音剛落,球率先落入了朱元璋的杖彎內。
在一杖的擊打下,球順從地朝徐達隊的球門飛去。徐達隊隊員高舉球杖,鬥誌昂揚,往球門狂奔。
很快一個黑袍藍帽的球手截住了球。球迅速掉轉方向,向朱元璋隊的球門飛去。
朱元璋眼疾手快,又一次控製了球權。球再次掉頭。
徐達隊球手領聖命,從不敢懈怠,導致朱元璋和他的隊員一直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到第二杖球,甚至連徐達都隻能持杖興歎。
就這樣,球來來迴迴地飛,球員像追逐仇人一樣舍命狂奔。
徐達隊不敢懈怠,朱元璋隊則更不敢喘息,輸球的責任誰擔得起?掉腦袋的事誰不拚命?
同時,觀眾也沒有覺得這一幕幕重現的比賽索然無味。有的人攥緊的拳頭裏汗如雨下,有的人咬著的嘴唇上血跡斑斑,還有的人唿吸急促,頭暈目眩,倒在了其他人的身上。
十幾個迴合之後,徐達隊的一名球員“勇敢”地改變了周而複始的賽況。擊球時,他的馬匹突然向後一顛,擊球力道銳減,球正好送到迎麵而來的朱樉腳下。
“我爹說了,前後兩百年都不會有人比徐將軍厲害。要想贏徐將軍,要投好幾次胎……也沒戲!”
那個清亮的童聲再次出現,朱棣果斷判斷出它是從別人的褲襠裏鑽出來的。
朱棣往側旁低頭看去,一個比他小三四歲的男孩扒開兩個大人的腿縫,試圖鑽出來,卻被牢牢卡住。
“幫幫我!”男孩求助朱棣,從他憋得絳紅的臉來看,他確實努力地想堂堂正正站在朱棣麵前和他說話,可是卻心餘力絀。
“哼!你剛才說什麽?要想贏徐將軍,要什麽……投胎?”朱棣氣不打一處來,他巴不得眼前這個小男孩被壓成剔牙的楊枝。
“怎麽?你……支持……另一隊?你……趕緊……換注……”
“我沒下注!換什麽注!你怎麽知道沒人贏得了徐將軍,那皇上呢?”朱棣雖然也對徐達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不管怎麽說,他肯定還是更向著自己的家人。
“你……先把我拉出來,再……慢慢和你說。”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朱棣心不甘情不願地安慰自己,其實他更想聽男孩的迴答。
朱棣輕而易舉就把男孩從大人之間拉了出來。這時他才發現,男孩雖然比他矮不了多少,可是卻十分孱弱,瘦小的胳膊,纖細的腰肢,好像一折就會斷似的。
難怪他剛才會被卡住,估計他連擊鞠球杖都拿不穩吧?
“哼!”朱棣不由自主地生出輕蔑之情,就是這樣一個一巴掌就能拍死的家夥有什麽資格在這裏議論他們以武功為日常練習的朱家人?
“你還別不信,真沒人贏得了徐將軍,皇上也不能。”男孩振振有辭,比賽場上的裁判還更有權威,“知道為什麽嗎?”
“為什麽?”朱棣的兩道眉毛像上了弦的箭一觸即發,隻要男孩說出的話大逆不道,它們就會以雷霆萬鈞之力射向它。
“你說的是,現在如果皇上上場能不能贏徐將軍,對嗎?”
“嗯。”
“那肯定不能。你想想,皇上當了皇上以後,是不是天天上朝?”男孩指向他心目中朝堂的位置,它與實際位置恰恰相反。
“是啊,那怎麽了?”朱棣無暇理會男孩胡亂劃指,一心隻想聽到皇上落敗的原因。
“上朝前,他總得先預習功課,要不他在朝上說什麽呢?下了朝,他還得複習功課。要不第二天上朝,大臣問他,昨天的問題解決了沒有,他不可能說不知道。”
“預習功課?複習功課?”朱棣露出不齊整的牙齒,一股風從缺了門牙的縫中唿出。
“就是批奏章嘛!這就是皇上的功課。”男孩雙手叉腰,仰著頭,為自己的博聞廣見得意洋洋。
“你到底要說什麽?”
“皇上天天坐在那裏批奏章,上朝,他哪有時間騎馬射箭?徐將軍可不一樣。我爹說他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有三百日都在馬背上殺敵。你有沒有聽過彈琴的人說,三日不彈,手生荊棘。道理是一樣的,不用我再說了吧?”男孩得意洋洋,雙手叉著腰,好像他的幾句話已經令朱棣折服稱讚。
朱棣的眉頭漸漸舒展,他覺得男孩說得有幾分道理。
他不是一個固執己見,剛愎自用的人,不過,他還是要為父皇說幾句話:“皇上是人中之龍,真命天子,他和我們常人能一樣嗎?”
“那是,皇上豈是常人能比?”男孩見好就收,附和起朱棣的話來。
人群中忽然一陣騷動,隨後鴉雀無聲。
朱棣和男孩趕緊扒開人群的縫隙向場上看去。
隊員和裁判不知為何整整齊齊地立於兩側,像是在舉行盛大的慶典。
球場上沒有短垣的一邊,一人騎著高頭駿馬按轡徐行,進入球場。
“父……”朱棣差點叫出聲來。
男孩目不轉睛地盯著馬上的人。他知道這一定是一位身份極其高貴的人,但絕料不到他剛才還誇誇其談地談到過他。
“恭迎皇上!”場上場下所有人跪地迎拜。
“恭迎皇上!”男孩機敏地有樣學樣,他沒有被嚇倒,反而眼睛瞪得更大了。
他雖然不是第一次提起皇上,卻是第一次看見皇上,他的好奇心驅使他的眼睛一刻也不能離開皇上。
他不但要記住皇上的模樣,好對沒他這麽幸運的人炫耀,還要仔細琢磨,皇上與常人有什麽不同?
“平身!朕今日雅興大發,想與諸皇子、諸將玩一場擊鞠。哪位成全啊?”朱元璋指的是場上十六人中下場一人,由他頂上。
“皇上,臣下場了,皇上盡興!”徐達笑容滿麵,似乎翹首企足,準備欣賞皇上的賽場雄姿。
“徐將軍不陪朕玩一局?”朱元璋出乎意料地問道。
徐達的笑容在臉上凝固,想起好幾次在與朱元璋博弈的過程中絞盡腦汁才能輸得體麵,他心中憂慮,對於這一次能否輕鬆過關毫無把握。
“臣平日在廣袤的草原馳騁殺敵,天馬行空慣了,這畫地為界的遊戲,臣覺得拘謹得很。”
“徐將軍怕輸給朕不成?”朱元璋絲毫不鬆口
“嗬嗬,臣甘拜下風。”
“父皇!”朱樉走上前來,“兒臣剛才輸給徐將軍,兒臣想再次挑戰。”
“嗯,朕也想和徐將軍較量較量。徐達,我們有多少年沒有一起擊鞠了?你可不能掃了朕的興!”
朱元璋連名帶姓地稱唿徐達,徐達知道自己不能再推辭:“是,皇上!”
朱樉有了父皇撐腰,欣喜若狂,底氣十足,大聲對自己的一名隊友說道:“遊參將,你暫先離場!”轉而,又對裁判道,“王都督開始吧!”
身著青綠色窄袍,腳蹬黑色馬靴的王都督右手持球,驅馬朝場地中線走去。兩隊隊員各就其位,盯著裁判手中的球,蓄勢待發。
被擠在人縫中的朱棣和男孩都沒有說話,不過他們緊張的心情絕不亞於在場的任何一位觀眾。
朱棣擔心父皇落敗。他認可男孩的分析,父皇久疏擊鞠比賽,而徐達待在馬背上的時間比在地上更多,並且徐達剛剛還贏了一場,父皇是徐達的對手嗎?
如果父皇落敗,他將麵臨著兩個他不願意麵對的結果。
第一,他在男孩麵前失去臉麵。他對男孩說過皇上異於常人,皇上又怎能輸給常人呢?
第二,父皇是他最崇拜的人,心中幻想的破滅對一個孩子來說即使談不上滅頂之災,那也足以讓他撕心裂肺,黯然神傷。
男孩同樣忐忑不安,剛才誇下的海口言猶在耳,可是皇帝初初展現的虎步龍行和英拔神采已經令他五體投地,心中揣摩他最敬佩的徐將軍恐怕也沒有這等懾人的氣魄。
而且,皇帝主動邀請徐將軍對戰,天子若是技不如人又豈會挑釁對手,在臣民麵前顏麵掃地?看來徐將軍勝算不大,他的麵子是丟定了。
本來他不是信口開河之人,因為想與朱棣交個朋友,才會為了展現自己的魅力誇誇其談一番。
現在倒好,事與願違,比賽之後,朱棣會給他幾個冷笑,再加上幾句貶損,然後揚長而去。
“你們聽著!”朱元璋渾厚的聲音從中線的北麵傳來,“不要讓朕!卯足勁搶球、擊球進門!如有懈怠,領罰軍杖五十,如得一籌,領賞白銀五十兩!”
聽到聖諭,徐達隊隊員個個愁眉苦臉,憂心忡忡。本來他們準備好輸給對方,這是情理之中的事,誰敢讓天子丟臉?
可是朱元璋剛剛下達了命令,他們必須全力以赴,否則軍杖五十。五十軍杖不死也得殘廢,他們該怎麽辦?
徐達沉著自如,不慌不忙地把其他七個隊員叫到身邊來。
幾句話之後,隊員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他們重新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像是換了七個人似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站在中線上的裁判俯下身去,放下球,驅馬移步。
“開始!”裁判話音剛落,球率先落入了朱元璋的杖彎內。
在一杖的擊打下,球順從地朝徐達隊的球門飛去。徐達隊隊員高舉球杖,鬥誌昂揚,往球門狂奔。
很快一個黑袍藍帽的球手截住了球。球迅速掉轉方向,向朱元璋隊的球門飛去。
朱元璋眼疾手快,又一次控製了球權。球再次掉頭。
徐達隊球手領聖命,從不敢懈怠,導致朱元璋和他的隊員一直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到第二杖球,甚至連徐達都隻能持杖興歎。
就這樣,球來來迴迴地飛,球員像追逐仇人一樣舍命狂奔。
徐達隊不敢懈怠,朱元璋隊則更不敢喘息,輸球的責任誰擔得起?掉腦袋的事誰不拚命?
同時,觀眾也沒有覺得這一幕幕重現的比賽索然無味。有的人攥緊的拳頭裏汗如雨下,有的人咬著的嘴唇上血跡斑斑,還有的人唿吸急促,頭暈目眩,倒在了其他人的身上。
十幾個迴合之後,徐達隊的一名球員“勇敢”地改變了周而複始的賽況。擊球時,他的馬匹突然向後一顛,擊球力道銳減,球正好送到迎麵而來的朱樉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