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七年十二月初十,楊雄病重,李俊親自前往看望,李俊到的時候,看見楊雄的模樣,李俊不禁淚如雨下,這個接近九十歲的老人,陪伴了自己整整十年,亦師亦友,李俊來到大唐後,真正尊敬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蕭望之,另一個便是楊雄。
老頭子的身體已經衰弱到了極點,李俊特意吩咐禦膳房做的蛋釀豆腐,老頭子吃了幾口,就吃不下去了,這是他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每迴都要吃兩碗,這一次不行了,吃了幾口就吩咐兒子把自己的蛋釀豆腐放好,明日早起的時候熱熱還能美美的吃一頓。
楊雄的兒子叫楊鳴,現在已已經七十餘歲了,掛著一個甘棠博士的名在家養老。
楊鳴見自己的父親與李俊有話要說,便帶著眾人都下去了,把房間留給了李俊二人,楊雄指著楊鳴的身影說道:“陛下,老臣死後,就把老臣身上的侯爵拿去吧,楊家子孫詩書傳家,爵位對於楊家子孫來說不是一個好東西。”
李俊笑著說道:“楊師,不要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朕還離不開楊師的諄諄教導呢。”
楊雄笑著迴道:“陛下,老臣從來不信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現在不同了,老臣真想讓神明下世,再給老臣十年時間,老臣也舍不得這個大唐盛世啊。”
“哈哈,楊師,朕也不信,朕曾經給太子說過,如果朕死了,會去天上看看,到底有沒有神佛,如果真的有的話,朕會托夢給子孫後代,讓他們不要過度褻瀆神佛。”李俊笑著打趣道。
“陛下,豁達啊,不信神佛是好事,但也不要太過於褻瀆,做為帝王,最難的就是要把握好一個度啊。”楊雄歎道。
“多謝楊師指教。”
“陛下,有件事老臣已經瞞了四十餘年了,這麽多年老臣誰都沒有說過。”楊雄突然神神秘秘的說道。
“楊師但說無妨。”
“陛下聽說過華胥之國麽?”
“朕讀書的時候倒是聽過,華胥之國乃是是出自《列子。黃帝》篇,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朕當時聽完後也甚是好奇,還曾經專門問過老師,但老師告訴朕,這世上哪有這樣的國家啊,隻不過是一些文人自己想象的幻境罷了。”李俊迴答道。
楊雄歎息一聲道:“景泰元年,老臣真的見過一個自稱華胥之國的人,見識與我等截然不同,說話有上古之音,自言出自華胥,老臣款待一日,第二天杳無音訊,那人離開後,給臣留下了一本古書,老臣至今無法全部讀懂,隻識得一部分,但就是靠著這一小部分,老臣打破了知障,走出了自己的道,才成為了一名大宗師。”
說完楊雄從枕頭上拿出了一本古書遞給了李俊,李俊打開看了一眼就沒興趣了,奶奶的,全是商周時期的古字,而且一行三十個字,李俊至少有八個字不懂其意思。
李俊把書放好,然後笑著說道:“楊師放心,有時間朕會認真研讀的。”
楊雄似笑非笑的看著李俊說道:“陛下,老臣知道您日理萬機,沒興趣看這本書,但老臣還是勸你一句,對於華胥之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自從那天後,老臣多方打聽那個人,後來終於打聽到了,那個人在宣武門之變時曾經出現過。”
提起宣武門之變,李俊也不得不重視起來了,這個事件的主人公便是李俊的祖父景泰帝,景泰帝是第二子,就是靠著宣武門之變,殺兄殺弟,才登上了皇位,這是皇家慘劇,也是景泰帝一生的痛,景泰帝之所以立先帝這個無能的家夥當皇帝,與宣武門之變有很大的關係。
李俊連忙拱手道:“多謝楊師告知,朕會小心的,也請楊師放心,無論對方是何等神仙人物,隻要入世,就要為朕所用,朕絕不會聽從他們的擺布的。”
“陛下心誌之艱,老臣是放心的,老臣害怕的是他們與皇子之間有所聯係,奪嫡之事可是王朝的大災難啊。”楊雄歎息一聲道。
李俊握緊拳頭迴道:“楊師,朕會小心的,這群躲在黑暗中的老鼠,朕早晚會將他們揪出來的。”
李俊陪著老頭子說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紅日落下的時候,李俊便離開了,李俊走出楊府的時候對楊鳴說道:“等楊師離開後,要通知朕。”
“陛下,剛才父親交代了,父親與陛下算是友人,等他去世後,不準我們通知陛下,陛下隻要從心裏記住父親便好,父親也不需要什麽哀榮。”楊鳴小心的迴道。
李俊長歎一聲道:“也好,尊敬一個人不一定要披麻戴孝,記在心裏就好,楊師給朕指明了一條道,足夠朕受用一生,他老人家故去了朕心裏很不舒服,如果去喪禮上,說不定會失態,這樣就很好,等明年老先生的墓把碑立了朕再去,看看楊師在陰間是何等的威風。”
說完李俊便架馬快速離開了,李俊生怕自己再呆下去,會忍不住流下眼淚,老爺子曾經告訴過自己,帝王不能讓外人看到自己的軟弱。
李俊迴到宮中,便一直在禦花園的池塘邊發呆,池塘裏還有兩隻肥碩的天鵝,正在警惕的打量著這個怪人。
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了一個乖巧的聲音:“父皇,您不高興啊?”
李俊轉過身一看是自己的大女兒李靈兒,頓時笑容滿麵的說道:“靈兒啊,一個老人家要走了,父皇心裏不是很高興。”
李靈兒便走過來陪著李俊一起發呆,到了晚間,劉洪小心的走過來說道:“陛下,楊老先生走了。”
李俊揉了揉臉道:“老人家一生福祿壽占全了,沒有什麽好遺憾的,傳旨下去,老先生的諡號是文正,在甘棠立像,命魯王迴京,與太子一起扶柩而行。”
“諾,老奴遵旨。”
楊雄的葬禮,非常隆重,對於這麽一位為大唐竭盡全力的老人家,李俊覺著再大的榮耀也配不上他。
遠在北遼、北金,很多文人在這一天也停止了飲宴,同時拜祭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家,當李俊從胡衣衛那裏聽到這個消息後,不禁歎了口氣道:“如果朕死了,估計北金、北遼那些人會彈冠而慶吧。”
“陛下,您是大唐的皇帝,隻要大唐百姓愛戴您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些外族人的尊重。”王振在旁小聲的勸慰道。
李俊拍了拍王振的肩膀笑道:“朕清楚,朕隻不過是感慨幾句,對了,完顏康那裏情況怎麽樣了?”
“陛下,最新情報,完顏康已經和完顏宗郡完全撕破臉了,完顏宗郡多次想暗殺完顏康,可惜滿洲百姓自願圍在完顏康的府邸,導致完顏宗郡沒辦法下手。”王振不敢怠慢連忙答道。
李俊皺著眉頭道:“這也是一位可敬的老人家啊,可惜了,完顏康不能為朕所用,這段時間,你們胡衣衛的人保護好完顏康,大唐現在正在開運河、修弛道,還不宜與北金開戰,等朕解決完這些事情後,就是北金的死期了,在那之前,完顏康千萬不能死,朕不想給完顏宗郡留幾年時間來收攏民心。”
“諾,臣遵旨,這件事臣會親自去做。”王振連忙拱手答道。
李俊擺了擺手,王振便下去了,等到王振離開後,李俊拿起手邊的奏折,看完後,滿臉鐵青。
李俊非常生氣,劉洪在旁邊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出,過了很長時間,才聽見李俊冷冷的聲音:“傳趙彥覲見。”
“諾。”劉洪如蒙大赦道。
老頭子的身體已經衰弱到了極點,李俊特意吩咐禦膳房做的蛋釀豆腐,老頭子吃了幾口,就吃不下去了,這是他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每迴都要吃兩碗,這一次不行了,吃了幾口就吩咐兒子把自己的蛋釀豆腐放好,明日早起的時候熱熱還能美美的吃一頓。
楊雄的兒子叫楊鳴,現在已已經七十餘歲了,掛著一個甘棠博士的名在家養老。
楊鳴見自己的父親與李俊有話要說,便帶著眾人都下去了,把房間留給了李俊二人,楊雄指著楊鳴的身影說道:“陛下,老臣死後,就把老臣身上的侯爵拿去吧,楊家子孫詩書傳家,爵位對於楊家子孫來說不是一個好東西。”
李俊笑著說道:“楊師,不要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朕還離不開楊師的諄諄教導呢。”
楊雄笑著迴道:“陛下,老臣從來不信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現在不同了,老臣真想讓神明下世,再給老臣十年時間,老臣也舍不得這個大唐盛世啊。”
“哈哈,楊師,朕也不信,朕曾經給太子說過,如果朕死了,會去天上看看,到底有沒有神佛,如果真的有的話,朕會托夢給子孫後代,讓他們不要過度褻瀆神佛。”李俊笑著打趣道。
“陛下,豁達啊,不信神佛是好事,但也不要太過於褻瀆,做為帝王,最難的就是要把握好一個度啊。”楊雄歎道。
“多謝楊師指教。”
“陛下,有件事老臣已經瞞了四十餘年了,這麽多年老臣誰都沒有說過。”楊雄突然神神秘秘的說道。
“楊師但說無妨。”
“陛下聽說過華胥之國麽?”
“朕讀書的時候倒是聽過,華胥之國乃是是出自《列子。黃帝》篇,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朕當時聽完後也甚是好奇,還曾經專門問過老師,但老師告訴朕,這世上哪有這樣的國家啊,隻不過是一些文人自己想象的幻境罷了。”李俊迴答道。
楊雄歎息一聲道:“景泰元年,老臣真的見過一個自稱華胥之國的人,見識與我等截然不同,說話有上古之音,自言出自華胥,老臣款待一日,第二天杳無音訊,那人離開後,給臣留下了一本古書,老臣至今無法全部讀懂,隻識得一部分,但就是靠著這一小部分,老臣打破了知障,走出了自己的道,才成為了一名大宗師。”
說完楊雄從枕頭上拿出了一本古書遞給了李俊,李俊打開看了一眼就沒興趣了,奶奶的,全是商周時期的古字,而且一行三十個字,李俊至少有八個字不懂其意思。
李俊把書放好,然後笑著說道:“楊師放心,有時間朕會認真研讀的。”
楊雄似笑非笑的看著李俊說道:“陛下,老臣知道您日理萬機,沒興趣看這本書,但老臣還是勸你一句,對於華胥之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自從那天後,老臣多方打聽那個人,後來終於打聽到了,那個人在宣武門之變時曾經出現過。”
提起宣武門之變,李俊也不得不重視起來了,這個事件的主人公便是李俊的祖父景泰帝,景泰帝是第二子,就是靠著宣武門之變,殺兄殺弟,才登上了皇位,這是皇家慘劇,也是景泰帝一生的痛,景泰帝之所以立先帝這個無能的家夥當皇帝,與宣武門之變有很大的關係。
李俊連忙拱手道:“多謝楊師告知,朕會小心的,也請楊師放心,無論對方是何等神仙人物,隻要入世,就要為朕所用,朕絕不會聽從他們的擺布的。”
“陛下心誌之艱,老臣是放心的,老臣害怕的是他們與皇子之間有所聯係,奪嫡之事可是王朝的大災難啊。”楊雄歎息一聲道。
李俊握緊拳頭迴道:“楊師,朕會小心的,這群躲在黑暗中的老鼠,朕早晚會將他們揪出來的。”
李俊陪著老頭子說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紅日落下的時候,李俊便離開了,李俊走出楊府的時候對楊鳴說道:“等楊師離開後,要通知朕。”
“陛下,剛才父親交代了,父親與陛下算是友人,等他去世後,不準我們通知陛下,陛下隻要從心裏記住父親便好,父親也不需要什麽哀榮。”楊鳴小心的迴道。
李俊長歎一聲道:“也好,尊敬一個人不一定要披麻戴孝,記在心裏就好,楊師給朕指明了一條道,足夠朕受用一生,他老人家故去了朕心裏很不舒服,如果去喪禮上,說不定會失態,這樣就很好,等明年老先生的墓把碑立了朕再去,看看楊師在陰間是何等的威風。”
說完李俊便架馬快速離開了,李俊生怕自己再呆下去,會忍不住流下眼淚,老爺子曾經告訴過自己,帝王不能讓外人看到自己的軟弱。
李俊迴到宮中,便一直在禦花園的池塘邊發呆,池塘裏還有兩隻肥碩的天鵝,正在警惕的打量著這個怪人。
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了一個乖巧的聲音:“父皇,您不高興啊?”
李俊轉過身一看是自己的大女兒李靈兒,頓時笑容滿麵的說道:“靈兒啊,一個老人家要走了,父皇心裏不是很高興。”
李靈兒便走過來陪著李俊一起發呆,到了晚間,劉洪小心的走過來說道:“陛下,楊老先生走了。”
李俊揉了揉臉道:“老人家一生福祿壽占全了,沒有什麽好遺憾的,傳旨下去,老先生的諡號是文正,在甘棠立像,命魯王迴京,與太子一起扶柩而行。”
“諾,老奴遵旨。”
楊雄的葬禮,非常隆重,對於這麽一位為大唐竭盡全力的老人家,李俊覺著再大的榮耀也配不上他。
遠在北遼、北金,很多文人在這一天也停止了飲宴,同時拜祭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家,當李俊從胡衣衛那裏聽到這個消息後,不禁歎了口氣道:“如果朕死了,估計北金、北遼那些人會彈冠而慶吧。”
“陛下,您是大唐的皇帝,隻要大唐百姓愛戴您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些外族人的尊重。”王振在旁小聲的勸慰道。
李俊拍了拍王振的肩膀笑道:“朕清楚,朕隻不過是感慨幾句,對了,完顏康那裏情況怎麽樣了?”
“陛下,最新情報,完顏康已經和完顏宗郡完全撕破臉了,完顏宗郡多次想暗殺完顏康,可惜滿洲百姓自願圍在完顏康的府邸,導致完顏宗郡沒辦法下手。”王振不敢怠慢連忙答道。
李俊皺著眉頭道:“這也是一位可敬的老人家啊,可惜了,完顏康不能為朕所用,這段時間,你們胡衣衛的人保護好完顏康,大唐現在正在開運河、修弛道,還不宜與北金開戰,等朕解決完這些事情後,就是北金的死期了,在那之前,完顏康千萬不能死,朕不想給完顏宗郡留幾年時間來收攏民心。”
“諾,臣遵旨,這件事臣會親自去做。”王振連忙拱手答道。
李俊擺了擺手,王振便下去了,等到王振離開後,李俊拿起手邊的奏折,看完後,滿臉鐵青。
李俊非常生氣,劉洪在旁邊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出,過了很長時間,才聽見李俊冷冷的聲音:“傳趙彥覲見。”
“諾。”劉洪如蒙大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