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雅的去世也讓李俊懂得了一個道理,自己也該抽出時間好好陪陪家人了,據伺候秋雅的宮女所說,秋雅在臨產期一直鬱鬱寡歡的,如果當時自己陪在身邊,可能這個悲劇就不會發生。
秋雅的去世除了自己,另外一個最傷心的人便是衛太後,衛太後特意把李俊叫到長樂宮吩咐道:“皇兒啊,秋雅自從六歲進宮,就跟在母後身邊,這一下子就是十七年,十七年的情分啊,母後甚是痛心,母後不求別的,你可一定要保護好她的孩兒啊。”
“母後,您老人家就放心吧,皇後賢惠,朕已經將孩子交給皇後撫養了。”李俊連忙安慰道。
從衛太後宮**來,李俊恰好碰見了去給衛太後請安的卓文等人,卓文和李陌月的關係最好,所以經常去長樂宮,李陌月出嫁後,衛太後一個人寂寞,也經常找卓文過來聊天。
卓文見到李俊立刻行禮道:“臣妾參見陛下。”
李俊點了點頭道:“平身吧,這幾天太後心情不太好,你多去去長樂宮陪母後多聊聊天。”
“臣妾遵旨。”
卓文剛想離開,隻見李俊擺了擺手道:“朕聽說你父親給山兒在上林苑修建了一座別院,占地有三千多畝。”
“陛下勿怪,父親他老人家隻不過是喜歡山兒而已。”卓文連忙解釋道。
李俊冷哼一聲道:“哼,別替他遮掩了,迴去讓他把那個別院騰出來,朕準備將雛鷹營移到那裏去,還有日後千萬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因為這件事,法院禦史彈劾你父親的奏章都快堆滿一屋子啦。”
“多謝陛下提醒,臣妾迴去就告訴父親。”卓文連忙答道。
李俊擺了擺手便鐵青著臉離開了,看著李俊離去的背影,卓文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恨恨的罵道:“老家夥,真是的,竟給人添亂。”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本身就是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所以雖然現在朝廷人事變動很大,但在李俊的控製下,一切都平穩有序的渡過去了。
到了年底,新設的三州也開始步入正軌了,李俊過了一個很沒意思的新年,貞觀六年便拉開了序幕。
此時的大唐比之前更是富強,有賴於戰爭的福利,一匹匹牛羊進入了普通百姓的視野中,據農部統計,整個北方的耕牛已經有了富裕,百姓們對耕牛也趨於飽和,雖說還不至於家家戶戶都有耕牛,但一個村有數十頭耕牛還是能保證的。
現在在關中農村,普遍有這麽一個現象,一個村三四百戶會一起湊錢從官府手中借牛,然後將這些牛集中飼養,集中耕地,這樣大大減輕了農民身上的負擔,而且還縮小了農村中的貧富差距,按說這是個好消息,但李俊心裏總是不安,因為李俊從這其中嗅到了墨家的氣味。
大集體勞作模式不就是墨社麽,這正是墨家所鼓吹的啊,現在百姓們已經慢慢開始學習這種模式了,這給李俊敲醒了一個警鍾。
雖然李俊有很多辦法來杜絕這種風氣的蔓延,但大唐百姓們太脆弱了,他們經不起李俊雷霆一擊,所以李俊決定還是采用最溫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那就是農無稅。
這件事李俊一直在做,近幾年來隨著商業的蓬勃發展,再加上市舶司的開辦,最近幾年農業稅一直在繼續降,為此各地都給李俊上了萬民書。
今年李俊還打算繼續下降農業稅,於是便將新上任的戶部尚書趙康及張治叫到了尚書台。
趙康還是之前那副小心謹慎的樣子,李俊不問,絕不多迴一句,李俊打趣道:“趙卿,你現在也是閣臣了,不是朕的家臣了,在朕麵前不必這幅模樣,這時候朕可不能隨便打你板子啦。”
張治也在旁附和道:“趙大人啊,小心是對的,但是咱們內閣的人也得有自己的原則,陛下如果做錯了,咱們該進諫的還是要進諫的。”
趙康唯唯稱是,李俊笑罵道:“還好意思說人家呢,你進了內閣這麽久,朕也沒見過你進諫幾次啊,進諫這事一般都是司馬達、李林他們做的。”
“哈哈,陛下,這可是冤枉臣了,臣這不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麽。”張治笑著迴道。
李俊擺了擺手道:“好了,別耍貧嘴了,咱們說正事。”
“陛下請說。”兩人立馬拱手說道。
李俊首先對趙康問道:“今年戶部這邊計劃的稅收有多少?”
趙康立刻答道:“陛下,如果沒有天災人禍,今年稅收能達到一億六千多萬銅幣,比去年上漲兩成,主要來源是嶺南今年已經不需要大筆投入了,可以反哺了,其中農稅隻占了三成,而商稅占了五成之多。”
李俊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不錯,今年朕準備繼續將農稅降低三成,趙尚書,你來計劃一下商稅要達到多少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趙康是算數大家,聽到這話,稍微思考了一會便答道:“如果按照陛下所說,今年的商稅要達到一億銅幣,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李俊把頭轉向張治道:“張卿,這個目標你感覺有什麽難處麽?”
張治連忙迴道:“陛下,這個目標現在臣也不敢打包票,因為國朝現在正處在曰新月異的時候,臣等已經不能提前預判一件事情的利弊了,就像以前,我們認為是錯誤的事情,結果十幾年下來,卻發現他們是對的,比如開放商賈的禁令,自古以來,我們認為,種地隻有三倍的利益,做工隻有五倍的利益,而經商就會有上百倍的利益,很擔心一旦開放禁令,就會造成管仲在齊國的舊事,會有農田荒蕪,百工廢棄,人人都想成為商賈追逐百倍的利益,然而現在看起來不是這樣,種田的依然在種田,農田沒有廢棄,做工的依然在做工,百工越發的精巧,商賈的數量確實增加了,卻為國家帶來了無數的賦稅,所以這件事臣建議還是內閣好好商量一番再決定。”
說起這些來李俊也很滿足,這些都是李俊帶給這個國家的變化,於是李俊便把自己的目標說了出來:“朕樂觀的認為,再有十年,農無稅就會徹底的實現。兩位愛卿可知農無稅代表著什麽?代表著百姓再也不會造反,隻要耕種就會衣食無缺,大唐的江山自然能夠綿延千載。”
“陛下英明,臣等定會協助陛下完成這個偉業。”兩人立刻拱手說道。
幾人又閑談了幾句,張治與趙康二人便出了尚書台,在路上,張治突然問道:“趙大人,你知道農無稅還代表了什麽麽?”
“哦,張大人有何高見,在下洗耳恭聽。”趙康笑嗬嗬的說道。
張治歎了口氣道:“農無稅後,我們這些勳貴們的日子就不會好過了,百姓無人造反,陛下的目光勢必就會轉向我們這些勳貴,在與之前一般混吃等死恐怕很難了,從這次與北金的和談就可以看出,如此好的機會,陛下依然不肯大規模的用兵,就是因為陛下決定將安撫百姓做為第一要務。”
趙康聽到這話,心情也頓時也變的不好了。
沒過幾天,李俊便同時下了兩道聖旨,第一道聖旨是讓各地官府重新梳理流民,所有的流民必須入戶籍,一人也不能落下,這些流民最終的目的地便是北方新設立的三州之地,而且為了避免有殘害流民的事情發生,李俊還將法院禦史與錦衣衛派的滿世界都是。
第二道聖旨是朝廷重新厘定商稅,普通貨物的商稅由之前的五抽一變成了十抽一,而奢侈品的稅收則有三抽一便成了五抽一。
秋雅的去世除了自己,另外一個最傷心的人便是衛太後,衛太後特意把李俊叫到長樂宮吩咐道:“皇兒啊,秋雅自從六歲進宮,就跟在母後身邊,這一下子就是十七年,十七年的情分啊,母後甚是痛心,母後不求別的,你可一定要保護好她的孩兒啊。”
“母後,您老人家就放心吧,皇後賢惠,朕已經將孩子交給皇後撫養了。”李俊連忙安慰道。
從衛太後宮**來,李俊恰好碰見了去給衛太後請安的卓文等人,卓文和李陌月的關係最好,所以經常去長樂宮,李陌月出嫁後,衛太後一個人寂寞,也經常找卓文過來聊天。
卓文見到李俊立刻行禮道:“臣妾參見陛下。”
李俊點了點頭道:“平身吧,這幾天太後心情不太好,你多去去長樂宮陪母後多聊聊天。”
“臣妾遵旨。”
卓文剛想離開,隻見李俊擺了擺手道:“朕聽說你父親給山兒在上林苑修建了一座別院,占地有三千多畝。”
“陛下勿怪,父親他老人家隻不過是喜歡山兒而已。”卓文連忙解釋道。
李俊冷哼一聲道:“哼,別替他遮掩了,迴去讓他把那個別院騰出來,朕準備將雛鷹營移到那裏去,還有日後千萬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因為這件事,法院禦史彈劾你父親的奏章都快堆滿一屋子啦。”
“多謝陛下提醒,臣妾迴去就告訴父親。”卓文連忙答道。
李俊擺了擺手便鐵青著臉離開了,看著李俊離去的背影,卓文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恨恨的罵道:“老家夥,真是的,竟給人添亂。”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本身就是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所以雖然現在朝廷人事變動很大,但在李俊的控製下,一切都平穩有序的渡過去了。
到了年底,新設的三州也開始步入正軌了,李俊過了一個很沒意思的新年,貞觀六年便拉開了序幕。
此時的大唐比之前更是富強,有賴於戰爭的福利,一匹匹牛羊進入了普通百姓的視野中,據農部統計,整個北方的耕牛已經有了富裕,百姓們對耕牛也趨於飽和,雖說還不至於家家戶戶都有耕牛,但一個村有數十頭耕牛還是能保證的。
現在在關中農村,普遍有這麽一個現象,一個村三四百戶會一起湊錢從官府手中借牛,然後將這些牛集中飼養,集中耕地,這樣大大減輕了農民身上的負擔,而且還縮小了農村中的貧富差距,按說這是個好消息,但李俊心裏總是不安,因為李俊從這其中嗅到了墨家的氣味。
大集體勞作模式不就是墨社麽,這正是墨家所鼓吹的啊,現在百姓們已經慢慢開始學習這種模式了,這給李俊敲醒了一個警鍾。
雖然李俊有很多辦法來杜絕這種風氣的蔓延,但大唐百姓們太脆弱了,他們經不起李俊雷霆一擊,所以李俊決定還是采用最溫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那就是農無稅。
這件事李俊一直在做,近幾年來隨著商業的蓬勃發展,再加上市舶司的開辦,最近幾年農業稅一直在繼續降,為此各地都給李俊上了萬民書。
今年李俊還打算繼續下降農業稅,於是便將新上任的戶部尚書趙康及張治叫到了尚書台。
趙康還是之前那副小心謹慎的樣子,李俊不問,絕不多迴一句,李俊打趣道:“趙卿,你現在也是閣臣了,不是朕的家臣了,在朕麵前不必這幅模樣,這時候朕可不能隨便打你板子啦。”
張治也在旁附和道:“趙大人啊,小心是對的,但是咱們內閣的人也得有自己的原則,陛下如果做錯了,咱們該進諫的還是要進諫的。”
趙康唯唯稱是,李俊笑罵道:“還好意思說人家呢,你進了內閣這麽久,朕也沒見過你進諫幾次啊,進諫這事一般都是司馬達、李林他們做的。”
“哈哈,陛下,這可是冤枉臣了,臣這不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麽。”張治笑著迴道。
李俊擺了擺手道:“好了,別耍貧嘴了,咱們說正事。”
“陛下請說。”兩人立馬拱手說道。
李俊首先對趙康問道:“今年戶部這邊計劃的稅收有多少?”
趙康立刻答道:“陛下,如果沒有天災人禍,今年稅收能達到一億六千多萬銅幣,比去年上漲兩成,主要來源是嶺南今年已經不需要大筆投入了,可以反哺了,其中農稅隻占了三成,而商稅占了五成之多。”
李俊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不錯,今年朕準備繼續將農稅降低三成,趙尚書,你來計劃一下商稅要達到多少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趙康是算數大家,聽到這話,稍微思考了一會便答道:“如果按照陛下所說,今年的商稅要達到一億銅幣,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李俊把頭轉向張治道:“張卿,這個目標你感覺有什麽難處麽?”
張治連忙迴道:“陛下,這個目標現在臣也不敢打包票,因為國朝現在正處在曰新月異的時候,臣等已經不能提前預判一件事情的利弊了,就像以前,我們認為是錯誤的事情,結果十幾年下來,卻發現他們是對的,比如開放商賈的禁令,自古以來,我們認為,種地隻有三倍的利益,做工隻有五倍的利益,而經商就會有上百倍的利益,很擔心一旦開放禁令,就會造成管仲在齊國的舊事,會有農田荒蕪,百工廢棄,人人都想成為商賈追逐百倍的利益,然而現在看起來不是這樣,種田的依然在種田,農田沒有廢棄,做工的依然在做工,百工越發的精巧,商賈的數量確實增加了,卻為國家帶來了無數的賦稅,所以這件事臣建議還是內閣好好商量一番再決定。”
說起這些來李俊也很滿足,這些都是李俊帶給這個國家的變化,於是李俊便把自己的目標說了出來:“朕樂觀的認為,再有十年,農無稅就會徹底的實現。兩位愛卿可知農無稅代表著什麽?代表著百姓再也不會造反,隻要耕種就會衣食無缺,大唐的江山自然能夠綿延千載。”
“陛下英明,臣等定會協助陛下完成這個偉業。”兩人立刻拱手說道。
幾人又閑談了幾句,張治與趙康二人便出了尚書台,在路上,張治突然問道:“趙大人,你知道農無稅還代表了什麽麽?”
“哦,張大人有何高見,在下洗耳恭聽。”趙康笑嗬嗬的說道。
張治歎了口氣道:“農無稅後,我們這些勳貴們的日子就不會好過了,百姓無人造反,陛下的目光勢必就會轉向我們這些勳貴,在與之前一般混吃等死恐怕很難了,從這次與北金的和談就可以看出,如此好的機會,陛下依然不肯大規模的用兵,就是因為陛下決定將安撫百姓做為第一要務。”
趙康聽到這話,心情也頓時也變的不好了。
沒過幾天,李俊便同時下了兩道聖旨,第一道聖旨是讓各地官府重新梳理流民,所有的流民必須入戶籍,一人也不能落下,這些流民最終的目的地便是北方新設立的三州之地,而且為了避免有殘害流民的事情發生,李俊還將法院禦史與錦衣衛派的滿世界都是。
第二道聖旨是朝廷重新厘定商稅,普通貨物的商稅由之前的五抽一變成了十抽一,而奢侈品的稅收則有三抽一便成了五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