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善兒去找李俊吃了一個閉門羹,今日李俊一大早便去了墨苑,陪著李俊的還有當今的內閣首輔袁戰。
李俊袁戰二人是接到了魚叟的通知才過來的,魚叟派人給李俊帶話說曲轅犁已經研製成功了,不日將把實品帶進宮內。
可是李俊等不及了,於是一大早便拉著袁戰去了墨苑,魚叟也不知道今日李俊會來,等李俊到的時候,魚叟正拿著一個紫砂壺在大柳樹底下乘涼呢。
魚叟遠遠看見李俊的身影嚇了一跳,連忙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李俊擺了擺手道:“先生,你這日子過得很滋潤啊?比朕可強多了。”
魚叟幹笑道:“陛下讚譽了,老臣能有今日,還是托陛下的洪福。”
袁戰這時也走了過來與魚叟見禮,兩人一個農家的巨子,一個是墨家巨子,早就相識,所以當魚叟笑嘻嘻的跟袁戰行禮時,袁戰連忙避開笑罵道:“你這老東西,故意惡心老夫不是?”
“哈哈,哪裏的話?您現在可是首輔啊。”魚叟笑著迴道。
看著這兩個老活寶在這插科打諢,李俊心裏的那股急切不禁也放鬆了很多,三人又閑談了幾句,隻見兩個小童搬著一件器具走了過來。
魚叟指著眼前的這個器具自豪的說道:“陛下請看,這便是墨家打造的新農具,按照陛下的意思,給它起名叫曲轅犁。”
眼前的這架曲轅犁很新,以直線型為主,給人以硬朗穩定的感覺可以看出墨家確實用心了。
魚叟介紹道:“曲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李俊拍了拍犁身笑著說道:“好東西啊,走,咱們去試試。”
這時袁戰突然製止道:“陛下,臣有一個想法,這犁不該咱們試,臣聽說在甘棠還有好多學生不認可陛下的專利法,要不把他們都叫來,讓他們試試,陛下不是一直說事實勝於雄辯麽?”
李俊聽罷哈哈大笑道:“好辦法,何申,現在立刻派人去甘棠把學生們都叫來。”
“諾,老奴遵旨。”何申笑嗬嗬的答道。
李俊的聖旨很管用,不到一個時辰,太學生們便騎著馬狂奔而來,因為李俊在甘棠實施的是後世的軍事化管理,所以甘棠的太學生都是弓馬嫻熟。
眾人見到李俊連忙大禮參拜道:“學生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請起,朕說發明創造可以改變大唐,所以朕推出了專利法,就是希望民間能夠有更多的發明創造,但朕也知道有些同學不是特別認可,所以朕便準備了一個實驗,讓大家心服口服。”李俊也沒有廢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今天因為楊雄在學部處理公務,所以帶隊的是竇林,竇林聽見李俊的話立刻跪下說道:“學生們有這種想法,都是臣等當老師的教導不利,請陛下恕罪。”
竇林話裏的意思李俊明白,其實竇林這是準備把責任攬到老師身上,怕李俊一怒之下發落學生,對於竇林的這種做法,李俊內心非常讚賞,保護學生是當老師的職責之一麽。
所以李俊笑著扶起竇林道:“竇卿,你誤會了,咱們大唐可沒有以言治罪的前例,放心,朕也不會開這個先例的,今日純粹是學術交流,沒有其他意思。”
“臣明白了。”竇林心裏鬆了一口氣道。
這時李俊繼續問道:“諸位同學,現在有誰反對專利法,請站出來。”
人群一下子安靜了,很多人在猶豫,畢竟李俊是皇帝,萬一自己站出來了,被皇帝記入了小本本可就麻煩了。
正在這時,終於有第一個學生站了出來,竇林一看此人心中暗暗叫苦,此人便是自己的弟子明啟。
明啟戰戰兢兢的給李俊行禮道:“學生明啟參見陛下。”
李俊點了點頭道:“明啟,對吧?這個名字朕聽過,上次就是你去了杭愛山說服北遼太子耶律宗康的吧,這可是大功一件啊,朕還沒賞你呢,今日正好,你如果能說服朕,朕一並賞之。”
明啟苦笑道:“學生估計說服不了陛下了,因為學生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道理站不住腳,學生就是不甘,吾等苦讀十數年聖賢書,怎麽能跟一群工匠平起平坐呢?”
“明師兄所言極是,學生等也是這麽想的。”有一批學生附和道。
李俊眯著眼道:“還有誰與明啟的想法不同的?也站出來。”
趙殷第一個站出來道:“學生趙殷與明師兄想法不同,明師兄覺著吾等讀了數十年聖賢書很辛苦,但別忘了,那些工匠學藝時也甚是辛苦啊,所以學生認為大家之間沒什麽不同,隻是謀生的手段不同而已。”
聽見這番話,魚叟頻頻點頭道:“老袁,看看老夫這弟子怎麽樣?”
袁戰摸著胡須道:“是個人才,不錯。”
魚叟聽見袁戰的話得意的哈哈大笑。
明啟皺著眉頭剛想反駁,李俊便擺了擺手道:“好了,都別爭了,不如比試一番,如何?”
“比什麽?請陛下明示。”明啟立刻問道。
李俊笑著迴道:“士農工商,農業是帝國的根本,所以今日咱們就比種田吧,方法也很簡單,明啟你使用老式犁具,趙殷使用曲轅犁,一畝地看誰完成的快?”
“好,學生答應,學生相信人定勝天。”明啟咬著牙說道。
“學生也同意。”趙殷也立刻迴道。
李俊嗬嗬一笑,一揮手,便宣布比賽開始了。
最後的結果果然不出李俊等人的意料,同樣一頭牛,都是一畝地,明啟耕完用了一個時辰,而趙殷隻用了一炷香時間,也就是說趙殷的效率是明啟的三倍。
明啟看見這個結果黑著臉道:“陛下,學生輸了。”
李俊和藹可親的對眾人說道:“諸位同學,大家可以算一筆賬,相同的時間內,使用曲轅犁能多耕三倍的地,我大唐現在開發的耕地總共有三千萬畝,現在有了曲轅犁,如果朕全麵推廣,那咱大唐的耕地就會多出六千萬畝,大家想想,六千萬畝地能種多少糧食啊?這些糧食又能養活多少人啊?”
眾人越聽越心驚,尤其是之前那些反對的學生,一個個聽的冷汗直流,等到李俊說完,眾人立刻拜道:“學生等愚鈍,今日方明白陛下的心意。”
李俊袁戰二人是接到了魚叟的通知才過來的,魚叟派人給李俊帶話說曲轅犁已經研製成功了,不日將把實品帶進宮內。
可是李俊等不及了,於是一大早便拉著袁戰去了墨苑,魚叟也不知道今日李俊會來,等李俊到的時候,魚叟正拿著一個紫砂壺在大柳樹底下乘涼呢。
魚叟遠遠看見李俊的身影嚇了一跳,連忙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李俊擺了擺手道:“先生,你這日子過得很滋潤啊?比朕可強多了。”
魚叟幹笑道:“陛下讚譽了,老臣能有今日,還是托陛下的洪福。”
袁戰這時也走了過來與魚叟見禮,兩人一個農家的巨子,一個是墨家巨子,早就相識,所以當魚叟笑嘻嘻的跟袁戰行禮時,袁戰連忙避開笑罵道:“你這老東西,故意惡心老夫不是?”
“哈哈,哪裏的話?您現在可是首輔啊。”魚叟笑著迴道。
看著這兩個老活寶在這插科打諢,李俊心裏的那股急切不禁也放鬆了很多,三人又閑談了幾句,隻見兩個小童搬著一件器具走了過來。
魚叟指著眼前的這個器具自豪的說道:“陛下請看,這便是墨家打造的新農具,按照陛下的意思,給它起名叫曲轅犁。”
眼前的這架曲轅犁很新,以直線型為主,給人以硬朗穩定的感覺可以看出墨家確實用心了。
魚叟介紹道:“曲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李俊拍了拍犁身笑著說道:“好東西啊,走,咱們去試試。”
這時袁戰突然製止道:“陛下,臣有一個想法,這犁不該咱們試,臣聽說在甘棠還有好多學生不認可陛下的專利法,要不把他們都叫來,讓他們試試,陛下不是一直說事實勝於雄辯麽?”
李俊聽罷哈哈大笑道:“好辦法,何申,現在立刻派人去甘棠把學生們都叫來。”
“諾,老奴遵旨。”何申笑嗬嗬的答道。
李俊的聖旨很管用,不到一個時辰,太學生們便騎著馬狂奔而來,因為李俊在甘棠實施的是後世的軍事化管理,所以甘棠的太學生都是弓馬嫻熟。
眾人見到李俊連忙大禮參拜道:“學生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請起,朕說發明創造可以改變大唐,所以朕推出了專利法,就是希望民間能夠有更多的發明創造,但朕也知道有些同學不是特別認可,所以朕便準備了一個實驗,讓大家心服口服。”李俊也沒有廢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今天因為楊雄在學部處理公務,所以帶隊的是竇林,竇林聽見李俊的話立刻跪下說道:“學生們有這種想法,都是臣等當老師的教導不利,請陛下恕罪。”
竇林話裏的意思李俊明白,其實竇林這是準備把責任攬到老師身上,怕李俊一怒之下發落學生,對於竇林的這種做法,李俊內心非常讚賞,保護學生是當老師的職責之一麽。
所以李俊笑著扶起竇林道:“竇卿,你誤會了,咱們大唐可沒有以言治罪的前例,放心,朕也不會開這個先例的,今日純粹是學術交流,沒有其他意思。”
“臣明白了。”竇林心裏鬆了一口氣道。
這時李俊繼續問道:“諸位同學,現在有誰反對專利法,請站出來。”
人群一下子安靜了,很多人在猶豫,畢竟李俊是皇帝,萬一自己站出來了,被皇帝記入了小本本可就麻煩了。
正在這時,終於有第一個學生站了出來,竇林一看此人心中暗暗叫苦,此人便是自己的弟子明啟。
明啟戰戰兢兢的給李俊行禮道:“學生明啟參見陛下。”
李俊點了點頭道:“明啟,對吧?這個名字朕聽過,上次就是你去了杭愛山說服北遼太子耶律宗康的吧,這可是大功一件啊,朕還沒賞你呢,今日正好,你如果能說服朕,朕一並賞之。”
明啟苦笑道:“學生估計說服不了陛下了,因為學生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道理站不住腳,學生就是不甘,吾等苦讀十數年聖賢書,怎麽能跟一群工匠平起平坐呢?”
“明師兄所言極是,學生等也是這麽想的。”有一批學生附和道。
李俊眯著眼道:“還有誰與明啟的想法不同的?也站出來。”
趙殷第一個站出來道:“學生趙殷與明師兄想法不同,明師兄覺著吾等讀了數十年聖賢書很辛苦,但別忘了,那些工匠學藝時也甚是辛苦啊,所以學生認為大家之間沒什麽不同,隻是謀生的手段不同而已。”
聽見這番話,魚叟頻頻點頭道:“老袁,看看老夫這弟子怎麽樣?”
袁戰摸著胡須道:“是個人才,不錯。”
魚叟聽見袁戰的話得意的哈哈大笑。
明啟皺著眉頭剛想反駁,李俊便擺了擺手道:“好了,都別爭了,不如比試一番,如何?”
“比什麽?請陛下明示。”明啟立刻問道。
李俊笑著迴道:“士農工商,農業是帝國的根本,所以今日咱們就比種田吧,方法也很簡單,明啟你使用老式犁具,趙殷使用曲轅犁,一畝地看誰完成的快?”
“好,學生答應,學生相信人定勝天。”明啟咬著牙說道。
“學生也同意。”趙殷也立刻迴道。
李俊嗬嗬一笑,一揮手,便宣布比賽開始了。
最後的結果果然不出李俊等人的意料,同樣一頭牛,都是一畝地,明啟耕完用了一個時辰,而趙殷隻用了一炷香時間,也就是說趙殷的效率是明啟的三倍。
明啟看見這個結果黑著臉道:“陛下,學生輸了。”
李俊和藹可親的對眾人說道:“諸位同學,大家可以算一筆賬,相同的時間內,使用曲轅犁能多耕三倍的地,我大唐現在開發的耕地總共有三千萬畝,現在有了曲轅犁,如果朕全麵推廣,那咱大唐的耕地就會多出六千萬畝,大家想想,六千萬畝地能種多少糧食啊?這些糧食又能養活多少人啊?”
眾人越聽越心驚,尤其是之前那些反對的學生,一個個聽的冷汗直流,等到李俊說完,眾人立刻拜道:“學生等愚鈍,今日方明白陛下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