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林將信將疑的去見李俊了,李俊對於竇林此人還是挺欣賞的,上次在北金,就是有了他的配合,蘇季才順利打入了北金內部,所以這次與北金的談判李俊也交給了竇林去負責。
竇林老老實實的給李俊行了一禮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俊擺了擺手道:“請起吧,竇卿,還有幾天就要出發去北金了,不好好的在家裏陪家人,跑到朕這裏來做什麽?”
竇林苦笑道:“陛下,實不相瞞,您提的那兩個條件,北金人恐怕很難答應,所以臣還想與陛下商討一下,看看還有緩和的餘地麽?”
李俊放下手中的筆說道:“沒有,三十萬石糧草啊,夠北金人半年所用了,你這次去就告訴完顏宗弼,要不割地,要不就帶著北金人全部餓死吧。”
“陛下,雖說現在我們大唐占上風,但也要預防北金人狗急跳牆啊,北金人有接近二十萬戰士,萬一完顏宗弼不想束手待斃,二十多萬人全部南下,恐怕於我大唐也不利啊。”竇林危言聳聽道。
李俊笑著問道:“好了,竇卿,別繞圈子了,反正朕這兩個條件是不能變的,你有什麽好辦法就直說吧。”
竇林咬著牙道:“陛下,是這樣的,北金人現在非常想要咱們大唐的火藥,所以如果陛下答應完顏宗弼可以出口火藥,也許北金就會答應啦,到時……”
還不待竇林說完,李俊便把一個茶杯直接扔了過去怒罵道:“混賬東西,火藥是國之利器,你怎敢打它的主意,真不知道你當的是我大唐的官,還是北金的官?”
竇林嚇了一跳,立刻跪下請罪道:“陛下恕罪,臣並不是想把現在軍方使用的火藥賣給北金人,臣說的是劣質火藥,這是陰大人給臣推薦的,威力比起現在咱們用的火藥小多了。”
李俊一聽頓時就明白了,原來這都是陰世景那混賬搗的鬼啊,一來他給竇林出主意,賣了竇家一個人情;二來如果這件事被他做成,又可以將他們陰陽家的影響力提高一大截。
看著竇林這幅可憐模樣,李俊也不忍心再罵了,冷冷的說道:“這件事不用再提了,火藥絕不允許流落到異族人手中,但你可以告訴陰世景,他的那些劣質火藥可以提供給季孟,季孟他們的捕奴團在夜郎國碰了一個大釘子,這東西對他們也許有用,至於和北金的談判,你到了直接告訴完顏宗弼,朕就是這兩個條件,不願意就打,朕在漁陽等著他。”
“諾,臣遵旨。”竇林立刻迴道,說完竇林便灰溜溜的告辭離開了。
竇林剛剛出宮,就看見了陰世景的馬車,陰世景看見竇林立刻打招唿道:“竇兄,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竇林怒道:“陰世景,你差點害死我啊。”
陰世景莫名其妙的撓了撓頭道:“竇兄,不該啊,這種一本萬利的好事情陛下不該反對啊,不行,我要親自去見陛下,給陛下說清楚。”
看見陰世景還是不死心,竇林隻好把李俊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了陰世景,陰世景聽完才明白自己錯在那裏啦,是自己低估了當今陛下對異族的防備之心。
其實李俊開始聽到這個主意時心裏也有點猶豫,但後來一想,成吉思汗就是學會了南宋的火藥,然後蒙古人在運用火藥方麵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憑借著火藥攻破了無數堅城,自己可不能犯同樣的錯誤,任何能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東西都不能外泄,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說不定某一天在哪個犄角旮旯突然出現了牛頓這種大神,到時候豈不是自討苦吃?
陰世景看著竇林還是滿臉怒氣,於是便不顧竇林反對,直接把竇林拉上馬車奔著玉春樓而去,竇林也是風情浪子,看來自己今晚得花大價錢才能擺平竇林的怒氣啦……
送走了竇林以後,李俊還是不放心,完顏宗弼要真像竇林所說,狗急跳牆,舉國來犯,那對於大唐來說不亞於一場天災,於是便把高哲請進了宮中來商談此事。
高哲進宮後,李俊正在看遼東的地圖,這半年來,有了蘇季這個大臥底,錦衣衛的人已經基本摸清了北金的地形與軍事防布,李俊看見高哲過來了,立刻笑嗬嗬的走過來拉著高哲的手說道:“老將軍,你快來看看,如果朕先下手為強攻金,需要大兵幾何啊?”
高哲指著北金的首都滿洲迴道:“陛下,最少需要六十萬軍隊。”
李俊擺了擺手道:“老將軍說笑了吧,北金滿打滿算也就二十萬軍隊,朕覺著要想滅掉北金也隻需二十萬軍隊即可,用不著六十萬大軍的。”
“陛下不要忘了,北金素來都是全民皆兵的,北金人生活在遼東苦寒之地,所以他們的孩子生下來就不像咱們大唐一般,能得到妥善照顧,能活下來的孩子都是身體康健之輩,這些孩子三歲騎羊,七歲騎馬,一直到十五歲,才會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這樣的國家,一旦一次滅不掉,他們將會成為蝕骨之蛆,生生不世的與大唐為敵。”高哲給李俊潑了一盤冷水道。
李俊拱了拱手道:“老將軍,朕受教了,不知老將軍可知朕這次對北金提出的條件?”
高哲笑著迴道:“這個老臣已經知道了,陛下所提之要求並無不妥啊。”
“如果北金舉國來犯,該怎麽辦?”李俊擔憂的問道。
高哲擺了擺手道:“陛下,放心,完顏宗弼不是意氣用事之人,此人是謀國之人,他應該不會如此衝動的,再說哪怕他舉國來犯,打迴去就好了。”
“好,有老將軍這句話朕就放心了。”李俊大笑著說道。
高哲對李俊拱了拱手道:“陛下,老臣也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哦,老將軍請說。”
高哲搖頭晃腦道:“陛下,您說征戰是為了什麽啊?”
“那還用說,軍人征戰當然是為了保家衛國啦。”李俊毫不猶豫的迴道。
高哲搖了搖頭道:“陛下,老臣不這樣認為,老臣覺著征戰就是為國謀利。”
高哲的這番話令李俊茅塞頓開,李俊歎道:“老將軍此言有理,看來朕以後要轉變一下思想啦。”
“陛下有此想法才是天下之福,陛下是皇帝,保家衛國是陛下的事,老臣是將軍,為國謀利是老臣的事。”高哲笑著說道。
李俊讚同的點了點頭道:“老將軍,朕還有一個想法,老將軍不妨替朕把把關。”
“陛下請說。”
“老將軍,朕最近這段時間感觸良多,尤其是去了幾次軍校,朕發現這些年輕人的想法與以往的兵法所雲有大大的不同,所以朕就想在五年之內打造一支新式軍隊,到那時候恐怕一些老將也要退下來了,老將軍,您說這樣阻力大麽?”李俊非常忐忑的問道。
高哲摸著胡須笑道:“陛下,放心吧,到時候不用您攆他們,那些老家夥自己就會退下來的,老將們既知戰之利,也知戰之害,所以他們基本上已經銳氣全無,這時候讓年輕人頂上去,不無不可,但老臣還有一個條件請陛下答應。”
“老將軍但說無妨。”
“陛下,老臣懇求就任軍校教習一職,老臣想親自教授這些年輕人戰陣之道,如果任其自由發展,很有可能會出現趙括那樣的混蛋,到那時喪地辱國可就晚了。”高哲非常嚴肅的說道。
李俊立刻點頭道:“老將軍的一片苦心朕明白,放心吧,老將軍,別說軍校教習了,你就是想當校長朕也允許。”
“多謝陛下信任。”
“對了,老將軍,還有一件事,朕想聽聽您的看法,是這樣的,朕也沒帶過兵,打過仗,所以對戰場上的那一套都不是很了解,朕為了避免以後亂指揮,當然也順便跟將軍們學點東西,想著成立軍機處,老將軍,您就當朕軍機處的首輔大臣,如何?”李俊笑著說道。
高哲欣慰的說道:“陛下好學之心,老臣佩服,老臣覺著四位京軍將軍加上衛太師、竇參謀長這六人可以進入軍機處和陛下一起商討軍事,至於老臣麽,餘生就想著在玉山教教學生,所以這軍機處老臣還是不要摻和了,有衛太師兼任軍機處首輔大臣最為合適。”
高哲的顧慮李俊明白,高哲是大唐建國以來第一個萬戶侯,而且兒子將來還要娶公主,京軍四軍中兩軍統領都是高哲的晚輩,這種人堪稱功高震主了,所以這時候避嫌也就理所應當了。
但李俊何許人也,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放過高哲呢,於是李俊拉著高哲的手親熱的說道:“老將軍,不用擔心,朕相信您,也希望老將軍能再多幫朕做一些事情。”
“既然陛下如此說,那老臣就卻之不恭啦。”高哲隻好無奈的答應道。
軍機處這事李俊早就有預謀了,軍政分離這是國之大事,不可絲毫馬虎,軍機處的設立就是為了以後方便設立內閣,還有兩年時間蕭望之就會退下來,如果按照李俊的計劃來實施,那麽蕭望之便是大唐最後一個同時手握軍政大權的丞相了,從此以後,大唐當家主事的將會是內閣與軍機處的兩位首輔大臣了。
竇林老老實實的給李俊行了一禮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俊擺了擺手道:“請起吧,竇卿,還有幾天就要出發去北金了,不好好的在家裏陪家人,跑到朕這裏來做什麽?”
竇林苦笑道:“陛下,實不相瞞,您提的那兩個條件,北金人恐怕很難答應,所以臣還想與陛下商討一下,看看還有緩和的餘地麽?”
李俊放下手中的筆說道:“沒有,三十萬石糧草啊,夠北金人半年所用了,你這次去就告訴完顏宗弼,要不割地,要不就帶著北金人全部餓死吧。”
“陛下,雖說現在我們大唐占上風,但也要預防北金人狗急跳牆啊,北金人有接近二十萬戰士,萬一完顏宗弼不想束手待斃,二十多萬人全部南下,恐怕於我大唐也不利啊。”竇林危言聳聽道。
李俊笑著問道:“好了,竇卿,別繞圈子了,反正朕這兩個條件是不能變的,你有什麽好辦法就直說吧。”
竇林咬著牙道:“陛下,是這樣的,北金人現在非常想要咱們大唐的火藥,所以如果陛下答應完顏宗弼可以出口火藥,也許北金就會答應啦,到時……”
還不待竇林說完,李俊便把一個茶杯直接扔了過去怒罵道:“混賬東西,火藥是國之利器,你怎敢打它的主意,真不知道你當的是我大唐的官,還是北金的官?”
竇林嚇了一跳,立刻跪下請罪道:“陛下恕罪,臣並不是想把現在軍方使用的火藥賣給北金人,臣說的是劣質火藥,這是陰大人給臣推薦的,威力比起現在咱們用的火藥小多了。”
李俊一聽頓時就明白了,原來這都是陰世景那混賬搗的鬼啊,一來他給竇林出主意,賣了竇家一個人情;二來如果這件事被他做成,又可以將他們陰陽家的影響力提高一大截。
看著竇林這幅可憐模樣,李俊也不忍心再罵了,冷冷的說道:“這件事不用再提了,火藥絕不允許流落到異族人手中,但你可以告訴陰世景,他的那些劣質火藥可以提供給季孟,季孟他們的捕奴團在夜郎國碰了一個大釘子,這東西對他們也許有用,至於和北金的談判,你到了直接告訴完顏宗弼,朕就是這兩個條件,不願意就打,朕在漁陽等著他。”
“諾,臣遵旨。”竇林立刻迴道,說完竇林便灰溜溜的告辭離開了。
竇林剛剛出宮,就看見了陰世景的馬車,陰世景看見竇林立刻打招唿道:“竇兄,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竇林怒道:“陰世景,你差點害死我啊。”
陰世景莫名其妙的撓了撓頭道:“竇兄,不該啊,這種一本萬利的好事情陛下不該反對啊,不行,我要親自去見陛下,給陛下說清楚。”
看見陰世景還是不死心,竇林隻好把李俊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了陰世景,陰世景聽完才明白自己錯在那裏啦,是自己低估了當今陛下對異族的防備之心。
其實李俊開始聽到這個主意時心裏也有點猶豫,但後來一想,成吉思汗就是學會了南宋的火藥,然後蒙古人在運用火藥方麵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憑借著火藥攻破了無數堅城,自己可不能犯同樣的錯誤,任何能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東西都不能外泄,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說不定某一天在哪個犄角旮旯突然出現了牛頓這種大神,到時候豈不是自討苦吃?
陰世景看著竇林還是滿臉怒氣,於是便不顧竇林反對,直接把竇林拉上馬車奔著玉春樓而去,竇林也是風情浪子,看來自己今晚得花大價錢才能擺平竇林的怒氣啦……
送走了竇林以後,李俊還是不放心,完顏宗弼要真像竇林所說,狗急跳牆,舉國來犯,那對於大唐來說不亞於一場天災,於是便把高哲請進了宮中來商談此事。
高哲進宮後,李俊正在看遼東的地圖,這半年來,有了蘇季這個大臥底,錦衣衛的人已經基本摸清了北金的地形與軍事防布,李俊看見高哲過來了,立刻笑嗬嗬的走過來拉著高哲的手說道:“老將軍,你快來看看,如果朕先下手為強攻金,需要大兵幾何啊?”
高哲指著北金的首都滿洲迴道:“陛下,最少需要六十萬軍隊。”
李俊擺了擺手道:“老將軍說笑了吧,北金滿打滿算也就二十萬軍隊,朕覺著要想滅掉北金也隻需二十萬軍隊即可,用不著六十萬大軍的。”
“陛下不要忘了,北金素來都是全民皆兵的,北金人生活在遼東苦寒之地,所以他們的孩子生下來就不像咱們大唐一般,能得到妥善照顧,能活下來的孩子都是身體康健之輩,這些孩子三歲騎羊,七歲騎馬,一直到十五歲,才會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這樣的國家,一旦一次滅不掉,他們將會成為蝕骨之蛆,生生不世的與大唐為敵。”高哲給李俊潑了一盤冷水道。
李俊拱了拱手道:“老將軍,朕受教了,不知老將軍可知朕這次對北金提出的條件?”
高哲笑著迴道:“這個老臣已經知道了,陛下所提之要求並無不妥啊。”
“如果北金舉國來犯,該怎麽辦?”李俊擔憂的問道。
高哲擺了擺手道:“陛下,放心,完顏宗弼不是意氣用事之人,此人是謀國之人,他應該不會如此衝動的,再說哪怕他舉國來犯,打迴去就好了。”
“好,有老將軍這句話朕就放心了。”李俊大笑著說道。
高哲對李俊拱了拱手道:“陛下,老臣也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哦,老將軍請說。”
高哲搖頭晃腦道:“陛下,您說征戰是為了什麽啊?”
“那還用說,軍人征戰當然是為了保家衛國啦。”李俊毫不猶豫的迴道。
高哲搖了搖頭道:“陛下,老臣不這樣認為,老臣覺著征戰就是為國謀利。”
高哲的這番話令李俊茅塞頓開,李俊歎道:“老將軍此言有理,看來朕以後要轉變一下思想啦。”
“陛下有此想法才是天下之福,陛下是皇帝,保家衛國是陛下的事,老臣是將軍,為國謀利是老臣的事。”高哲笑著說道。
李俊讚同的點了點頭道:“老將軍,朕還有一個想法,老將軍不妨替朕把把關。”
“陛下請說。”
“老將軍,朕最近這段時間感觸良多,尤其是去了幾次軍校,朕發現這些年輕人的想法與以往的兵法所雲有大大的不同,所以朕就想在五年之內打造一支新式軍隊,到那時候恐怕一些老將也要退下來了,老將軍,您說這樣阻力大麽?”李俊非常忐忑的問道。
高哲摸著胡須笑道:“陛下,放心吧,到時候不用您攆他們,那些老家夥自己就會退下來的,老將們既知戰之利,也知戰之害,所以他們基本上已經銳氣全無,這時候讓年輕人頂上去,不無不可,但老臣還有一個條件請陛下答應。”
“老將軍但說無妨。”
“陛下,老臣懇求就任軍校教習一職,老臣想親自教授這些年輕人戰陣之道,如果任其自由發展,很有可能會出現趙括那樣的混蛋,到那時喪地辱國可就晚了。”高哲非常嚴肅的說道。
李俊立刻點頭道:“老將軍的一片苦心朕明白,放心吧,老將軍,別說軍校教習了,你就是想當校長朕也允許。”
“多謝陛下信任。”
“對了,老將軍,還有一件事,朕想聽聽您的看法,是這樣的,朕也沒帶過兵,打過仗,所以對戰場上的那一套都不是很了解,朕為了避免以後亂指揮,當然也順便跟將軍們學點東西,想著成立軍機處,老將軍,您就當朕軍機處的首輔大臣,如何?”李俊笑著說道。
高哲欣慰的說道:“陛下好學之心,老臣佩服,老臣覺著四位京軍將軍加上衛太師、竇參謀長這六人可以進入軍機處和陛下一起商討軍事,至於老臣麽,餘生就想著在玉山教教學生,所以這軍機處老臣還是不要摻和了,有衛太師兼任軍機處首輔大臣最為合適。”
高哲的顧慮李俊明白,高哲是大唐建國以來第一個萬戶侯,而且兒子將來還要娶公主,京軍四軍中兩軍統領都是高哲的晚輩,這種人堪稱功高震主了,所以這時候避嫌也就理所應當了。
但李俊何許人也,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放過高哲呢,於是李俊拉著高哲的手親熱的說道:“老將軍,不用擔心,朕相信您,也希望老將軍能再多幫朕做一些事情。”
“既然陛下如此說,那老臣就卻之不恭啦。”高哲隻好無奈的答應道。
軍機處這事李俊早就有預謀了,軍政分離這是國之大事,不可絲毫馬虎,軍機處的設立就是為了以後方便設立內閣,還有兩年時間蕭望之就會退下來,如果按照李俊的計劃來實施,那麽蕭望之便是大唐最後一個同時手握軍政大權的丞相了,從此以後,大唐當家主事的將會是內閣與軍機處的兩位首輔大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