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自從建國以來,一直是允許私人可以鑄錢的,直到景泰帝的時候,才明令禁止私人鑄錢,但這幾十年內市場上有太多的雜錢存在啦,再加上朝廷自己製的錢又不行,所以直到現在為止,在大唐整個商場上流通的錢是各式各樣的都有,尤其是近一年,商業蓬勃發展,統一錢幣便成了需要重點去解決的事情啦。


    年初的時候,李俊就給墨家下了命令,要盡快造出不好偽造且適應商場的錢幣來。


    這天李俊正陪著快要生產的紅袖在禦花園散步,隻見一個小內侍走了過來在何申耳旁低聲說了幾句話,李俊苦笑道:“紅袖,看來朕今日又陪不了你啦。”


    紅袖立刻笑著說道:“陛下,國事為重,臣妾這裏有那麽多宮女伺候著呢,不打緊。”


    李俊在紅袖額頭上重重親了一口,便帶著何申去了尚書台,何申在路上也已經把事情都給李俊說清楚了,原來是墨家巨子魚叟派人拿著新錢的錢模來了。


    李俊來到尚書台,魚叟剛想行禮,就被李俊給扶了起來,李俊笑著說道:“老先生辛苦了,以後有事用不著勞苦的進宮了,有什麽事來通報朕一聲,朕去墨苑就可以了。”


    “陛下太客氣了,這是為臣該有之禮。”魚叟立刻說道。


    李俊給魚叟賜座以後,魚叟便把一個錦盒交給了李俊,李俊打開一看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老先生,看外表還是很不錯的,至於用料什麽的還需要您介紹一下。”


    魚叟看著眼前的這個錢模迷醉的說道:“陛下,此錢名為五銖錢,正麵有輪無郭,背麵則輪郭俱備。錢直徑二厘米左右,重約四克。“五“字交筆斜直或有彎曲;“銖“字的“朱“頭呈方折型,“金“字頭較小,仿佛如一箭鏃。少數錢上有一橫劃,其材料改用紫銅,因而也可稱為紫銅錢。”


    李俊把錢模拿在手中,左右觀看了一番,也不知道是曆史的巧合,還是什麽,這枚錢幣與另一個時空漢武帝所鑄之錢差不多,李俊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對古錢幣非常癡迷,還特意跑到博物館去看過五銖錢,李俊印象中的五銖錢與現在拿在手中的這一枚無論從形製還是重量方麵都特別像。


    但據李俊所知,五銖錢雖說是中國錢幣史上的一個重大變革,但還有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防偽性很差,也就是說這種錢幣其實很容易仿製,於是李俊便問道:“老先生,五銖錢含銅多少?”


    魚叟立刻迴道:“銅七成五,鉛兩成。”


    李俊搖了搖頭道:“不行,銅太少了,最好能把銅加到八成,這樣鑄錢就無利可圖了,可以有效防止有人偽造五銖錢。”


    “八成銅的話,錢幣很難成型的,請陛下三思。”魚叟皺著眉頭說道。


    “老先生,朕有一個想法,不妨試試水力鍛壓機。”


    李俊此話一出,魚叟眼睛一亮,重重的拍了一下額頭道:“哎呀,看來老臣真是老糊塗了,這種好辦法怎麽沒想到啊。”


    李俊笑著安慰道:“老先生,你覺著墨家的人什麽最重要?”


    “努力最重要。”魚叟毫不猶豫的說道。


    李俊搖了搖頭道:“此話差矣,老先生,朕覺著對於墨家來說,靈感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最重要。”


    魚叟仔細迴味了一番李俊的話歎道:“陛下,老臣受教了。”


    墨家的人都是執拗的人,李俊點明方向後,墨家的人很快就拿出了成果,這次送來的錢模李俊很滿意,為了鼓勵墨家人再接再厲,李俊大方的同意了墨家去玉山縣開墨苑的請求。


    至此諸子百家除了陰陽家,都進入了玉山,事後李俊仔細一想,大舅子搗鼓出來的水泥自己還沒獎賞呢,不如這次就一塊同意了吧。


    諸子百家都是一些學問人,學問人發起狠來非常厲害,就像孔丘誅少正卯一樣,為了避免殃及朝政,李俊就故意把諸子百家的戰場放到了玉山,遠離了長安這個政治漩渦,反正玉山有甘棠,還有楊雄這尊大佛鎮著,諸子百家隻要不把天給捅破了,都沒問題。


    墨家高高興興的離開以後,李俊首先把趙吏招進了宮內,趙吏還是老樣子一點都沒變,天天板著一張臉,像是誰欠了他錢一樣。


    趙吏見到李俊後,恭恭敬敬的行完禮便站在一旁不動了,李俊咳嗽了一聲說道:“廷尉,朕想聽聽這一年內有多少私鑄的案件?”


    這些事情自然難不倒趙吏這個工作狂,趙吏立刻迴道:“從今年開始私鑄案件已有三百多起,百姓因私鑄而死亡近萬人,而私鬥殞命的、畏罪自殺的更是不計其數。”


    李俊點了點頭道:“司馬達記下來,寫在聖旨裏。”


    “諾。”司馬達立刻記錄了下來。


    聽見李俊如此說,趙吏雖然知道這事自己最好不要再過問,但還是沒忍住說道:“陛下,景泰爺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立法明令禁止民間飼主銅錢了,可是這十幾年過去了,民間還是私鑄成風,臣身為廷尉,有罪。”


    李俊笑著說道:“愛卿不用太過自責,這件事其實主要責任還是在朝廷,法律隻能管住老實人,但管不住那些大奸大惡之輩,也管不了那些利欲熏心之輩,而私鑄銅錢的人便是那些被豬油蒙了心的家夥,這些人法律是杜絕不了的,這時候就需要斷掉他們的後路,讓他們無利可圖。”


    “陛下的意思是重新鑄錢?”趙吏小心的問道。


    李俊點了點頭道:“正是,現在咱們大唐用的都是半兩錢,半兩錢仿造成本低,利潤大,既然如此,那朕就換一種貨幣,換一種讓人無利可圖的貨幣。”


    “陛下聖明。”趙吏心悅誠服的說道。


    李俊擺了擺手道:“趙卿,以後你執法過程中也不要這麽古板了,律法無情但人有情,朕的大唐不是秦朝,不會完全按照法律來做事的,所以這件事你要心裏清楚。”


    “臣遵旨。”趙吏立刻答道。


    等到趙吏離開後,李俊無奈的歎了口氣,自己的這一片苦心希望趙吏這家夥可以理解,法家的人確實挺好用,但就有一點,那就是對法律太固執了,所以大多數時候法家的人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李俊是真心不希望趙吏也步法家那些前輩們的後塵。


    趙吏的事情被李俊先放到了一邊,然後重新打起精神來把張治叫來了,李俊見到張治後絲毫沒有客氣,直奔主題,把新錢幣扔給張治便說道:“張卿,朕準備廢除所有雜錢,在全國實施這種錢幣,你看可行?”


    張治仔細觀摩了一番手中的新錢然後迴道:“陛下,這新錢確實很好,適合全國推廣,但現在立刻就實施,臣以為還是有點著急了,地方上那些豪強們的手段臣清楚,這些人絕不會自己承擔這份損失呢,他們會把這份損失轉嫁給百姓,到時候恐怕民心不穩啊。”


    這層利害關係,李俊倒是沒有想過,現在聽張治這麽一說,李俊嚇了一身冷汗,豪強消息靈通,百姓消息閉塞,到時候豪強們完全可以打一個時間差,把雜錢扔給百姓,然後自己用新錢繼續剝削。


    李俊鄭重的對張治拱了拱手道:“多謝張卿提醒,要不然朕可就犯下大錯啦。”


    張治立刻躲到了一邊連忙擺手道:“陛下,當不得啊,這是為人臣子該盡的責任。”


    “好了,朕不是拜你,朕是替那些百姓們拜的,以後為官者就該都像張卿這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唯君主之命是從。”李俊非常認真的說道。


    “陛下此言,臣等受教。”張治與司馬達立刻說道。


    李俊咳嗽了一聲道:“張卿,既然現在不能馬上廢除雜錢,那張卿還有什麽好辦法麽?”


    “陛下,臣有兩點建議,第一便是農稅還是不動,隻要老百姓交稅,無論用什麽錢都行,但商業稅從新錢發行開始後,就必須拿新錢來交稅了,其二便是我大唐應該設立一個新機構,這個機構的主要任務就是收雜錢、發新錢,也就是說朝廷按照一枚新錢換兩枚雜錢的政策去慢慢減少市麵上的雜錢數量,這兩點雙管齊下,臣覺著不出兩年雜錢便會退出市場,到時候陛下就可以明發聖旨去禁止了。”張治胸有成竹的說道。


    李俊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張卿此言甚合朕意,尤其是最後一條。”


    “多謝陛下誇獎。”張治連忙謙虛的說道。


    李俊繼續說道:“張卿,朕有一個想法,張卿不妨幫朕參考一下。”


    “陛下請說。”


    “朕覺著既然都要設立新機構了,就不能隻管發行錢、兌錢這兩項業務,咱們還可以借貸啊,張卿想想一個商人從關中到江南去做生意,這一路上帶著錢上路多不安全啊,我們完全可以幫著商人把錢存進新機構裏,然後給出憑證,讓他們到了江南再去取,我們在其中再收一下利息,這樣豈不是更好?”李俊笑著把後世銀行的概念拋了出來。


    張治聽完後陷入了沉思中,然後心悅誠服的說道:“陛下英明,容臣迴去還好思量一番。”


    “張卿自去,想好了上個折子給朕,咱們君臣再一起討論。”


    “諾,陛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唐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尺擔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尺擔心並收藏異世唐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