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拿來後,這動靜就更大了,到了後半夜,大理寺、廷尉府的胥史也來了,再加上周圍百姓的幫忙,很快就衝破了李遙的府邸,李遙全家人在地下室服毒自盡,其餘八家的府邸也很快被南北兩軍給端了,這次叛亂有兩位王爺參加,還有七位侯爺,聲勢是很大,但卻又是最草率的一次叛亂,短短三個時辰就被長安城的軍民給滅了。
李俊睡眼朦朧的走出了京兆府,眾將士和百姓們立馬跪在地上高唿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望之、衛無忌、竇管、蘇景運等眾臣立刻走上前請罪道:“陛下,臣等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李俊哈哈大笑道:“諸位愛卿,諸位將士,諸位百姓,都起來吧,今天朕聽說李遙叛亂,大吃一驚,立刻點齊軍馬出宮平叛,到了地方才發現原來隻有區區兩千人啊,朕一看就放心了,朕就對大長秋說啊,你錦衣衛不是說十萬人麽,這不是謊報軍情,早知道隻有兩千人,朕還出來幹什麽?摟著美人睡大覺不好麽?”
“陛下放心,以後定會讓陛下安心歇息。”眾將立刻出來表忠心道。
“諸位愛卿愛朕之心,朕深知,朕後來一想啊,不對啊,就真有十萬人叛亂朕也不該怕啊,咱們長安有上百萬人呢,有他們在,朕在大街上睡覺都不要緊?諸位,你們說朕說的對麽?”李俊笑嗬嗬的問道。
“陛下所言極是,如果有人想傷害陛下,就從我等的屍體上邁過去。”大家哄然應道。
李俊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好了,現在朕困了,處理完這最後一件事情,朕就迴去睡覺啦。”
“陛下請說。”
李俊咳嗽了一聲說道:“九位逆臣府中抄出來的財物拿出五成來,分給今日來救駕的諸位將士和百姓們。”
“多謝陛下。”眾人又跪倒了一片。
“大理寺。”李俊繼續吩咐道。
“臣在。”段平立刻站出來應道。
“江都王、琅琊王兩王王府就由你們去處理。”
“臣遵旨。”段平高興的說道,這可是個肥差啊。
剩下的六位侯爺,李俊便交給了趙吏去處理,當天兩邊便安排人馬上路了。
吩咐完這件事,李俊把後續處理都交給了蕭望之和衛無忌二人,李俊打了個哈欠,便騎馬迴宮了。
關中的百姓之所以這麽支持李俊,原因很簡單,在別的地方是稅大於賦,而在關中則恰恰相反,因為關中的百姓需要供養皇室,所以往往賦要繳納的多一些,碰到先帝那樣一個混蛋,則會更變本加厲,但自從李俊下達了“永不加賦”的聖旨後,百姓們就放心了,所以李俊在他們心中也就成了明君。
李俊現在在關中的民望可以說已經超過了任何一代帝王,所以李俊才敢大張旗鼓的禦駕平叛,這種既可以刷聲望危險性又小的活不幹白不幹。
李俊剛走到宣武門,初陽便生了上來,李俊大笑道:“從此朕無憂也。”說完便加快馬速跑了起來,何申等人立刻跟上。
蕭媚兒擔心的等了一夜,當看見李俊的那一刻,蕭媚兒終於控製不住撲到李俊懷裏大哭了起來,李俊笑著安慰道:“好了,不要哭了,朕這不是沒事麽?放心,區區幾個毛賊不在話下,要不是何申等人攔著,朕非得親自抓到李遙這個逆賊不行?”
聽著李俊在這吹牛,蕭媚兒破涕為笑道:“陛下英武,這個臣妾早就知道了,但還請陛下以後以家國社稷為重,輕易不要冒險。”
“朕知道了。”
正在小兩口蜜裏調油的時候,衛太後的貼身侍女秋雅過來了,秋雅咳嗽一聲道:“陛下,皇後娘娘,太後娘娘有請。”
李俊尷尬的問道:“昨晚的事情母後知道了?”
“這麽大的動靜,太後娘娘當然會知道了。”秋雅笑著說道。
“啊,那母後的心情如何?”
“陛下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李俊硬著頭皮跟著秋雅去了長樂宮,見到了衛太後,李俊二話不說便請罪道:“兒子魯莽,累母後擔心了,請母後恕罪。”
當見到兒子的那一刻,衛太後的滿腹牢騷頓時就消失了,看著李俊通紅的雙眼,衛太後趕緊拉起李俊和藹可親的說道:“皇兒,你有這個雄心母後很高興,放心吧,母後不會怪你的。”
“多謝母後。”李俊順勢站了起來。
兩人坐好後,李俊在一旁親自為衛太後剝桔子,娘倆說著閑話,衛太後問道:“皇兒,此次出去收獲如何?”
李俊笑著說道:“母後,這次兒子有兩個收獲,第一麽便是兒子在關中的聲望很高,這第二便是咱們大唐百姓的尚武之風還未消退,母後,您是不知道,李遙等人兩千死士,都是經過精心訓練的,卻被禦林軍和一群百姓殺得連連敗退,兒子看見心裏甚是高興。”
衛太後點了點頭道:“皇兒所言有理,母後記著你皇祖父在世時,曾經教導過先帝,隻要皇家在關中的民心不失,那就是敵人占領了全國都不要緊,咱們大唐都可以重新打迴去。”
“皇祖父所言有理……”
等李俊迴到尚書台,看著自己這些心腹們殷切的眼神,毫不猶豫的對司馬達下令道:“擬旨,禦林軍由三千人擴招至一萬人,神騎兩千,兵源由南北兩軍老兵補充,南北兩軍各擴招至十萬人,分為四軍,每軍五萬人,神騎三千人,番號分別為細柳軍、飛狐軍、羽林軍、龍嘯軍,四軍主將由朝廷公推,竇管任軍參謀長,職位在太尉之下,九卿之上,蘇景運任衛尉,太尉衛無忌調迴甘州主持對北遼軍務,婁重調迴長安任郎中令,新兵兵源全部取自關中。”
“諾,臣奉詔。”司馬達立刻迴道。
李俊蟄伏了這麽久,終於對軍隊動手了,做這番布置之前,李俊誰都沒商量過,包括衛無忌,之所以如此,就是想看看軍隊中誰還跟自己不是一條心?
皇帝是孤獨的,也是善變的,尤其要當一個好皇帝,更需要一些手腕和心機,李俊處理完了這些事,便迴到了大明宮,在宮門口遇見了陰世景,李俊頭也不抬的說道:“陰世景救駕有功,賜甘棠博士出身。”
“臣多謝陛下。”陰世景激動的說道,此次以後,陰陽家又迴到了諸子百家的舞台,可以與其餘眾家分庭抗禮了……
負責查抄李遙府邸的是錦衣衛,錦衣衛在這次事件中,鬧了很大一個笑話,那就是錯誤的高估了敵人的實力,導致皇帝身處險境,這令何軍非常慚愧,尤其是他的老上家季孟的升官更是激發了何軍的鬥誌,所以此次斟查是由何軍親自上手的。
何軍看著地下室擺著的一排屍體,心裏突然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這李遙當初是何等的風光,就連陛下都需要借助他的力量才能達成某些目的,但一朝行錯,一個買賣奴隸的地下城就逼的他不得不鋌而走險,最後導致身敗名裂。
最令人可惜的是陛下已經答應給李遙一個王爵了,想到這裏,何軍心頭一震,何軍覺著李遙應該還不是最後的人,真正的幕後主使應該另有他人,李遙又不傻,怎麽會心甘情願的放棄王爵行不軌之事呢?原因也許隻有一個,那就是李遙也是被逼的。
於是何軍立刻吩咐道:“兄弟們,都給老子好好查,一個老鼠洞都不要放過。”
“諾。”眾人應道。
可惜的是李遙這家夥特別小心謹慎,所以府中來往的書信都被他燒毀了,何軍無功而返,隻好迴去像李俊請罪。
何軍見到李俊的時候,正好段平也在,李俊冷笑道:“怎麽樣了?查出什麽來了麽?”
何軍立刻跪在地上請罪道:“陛下,臣無能,沒有任何線索,但臣覺著此事事關重大,李遙絕不是最後的幕後主使,幕後主使另有其人。”
“證據呢?”李俊在旁喝問道。
“陛下,現在證據臣還沒有,但請陛下準許臣專門負責此案,臣一定能從涉案人嘴裏拿到證據。”何軍咬著牙說道。
李俊歎了口氣道:“段大人,你給咱們這位指揮使講講法律吧。”
“臣遵旨。”
段平笑容滿麵的對何軍說道:“何指揮使,因人性有惡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財貨土地之爭奪,生而貪欲才有盜賊暴力與殺戮,生而有奢望才有聲色犬馬,人性之惡必以律法而後正,以法治防範惡意,以法治疏導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何指揮侍,這才是法家正道,如果何指揮使一力推行暴法,最後隻能重蹈先秦的覆轍。”
何指揮使心裏暗罵段平此人說的就是一大堆廢話,但當著皇帝的麵還是拱了拱手道:“段大人此言如雷貫耳,何軍謹受教。”
李俊也點了點頭道:“段大人不愧為法家大家,既然段大人已經有了章法,那麽此案就由段大人主理,廷尉和錦衣衛配合好,記住沒有證據不準隨便抓人。”
“臣遵旨。”段平高興的答道,陛下在位這麽多長時間,自己終於可以穩穩的勝過廷尉和錦衣衛一頭了啦……
李俊睡眼朦朧的走出了京兆府,眾將士和百姓們立馬跪在地上高唿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望之、衛無忌、竇管、蘇景運等眾臣立刻走上前請罪道:“陛下,臣等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李俊哈哈大笑道:“諸位愛卿,諸位將士,諸位百姓,都起來吧,今天朕聽說李遙叛亂,大吃一驚,立刻點齊軍馬出宮平叛,到了地方才發現原來隻有區區兩千人啊,朕一看就放心了,朕就對大長秋說啊,你錦衣衛不是說十萬人麽,這不是謊報軍情,早知道隻有兩千人,朕還出來幹什麽?摟著美人睡大覺不好麽?”
“陛下放心,以後定會讓陛下安心歇息。”眾將立刻出來表忠心道。
“諸位愛卿愛朕之心,朕深知,朕後來一想啊,不對啊,就真有十萬人叛亂朕也不該怕啊,咱們長安有上百萬人呢,有他們在,朕在大街上睡覺都不要緊?諸位,你們說朕說的對麽?”李俊笑嗬嗬的問道。
“陛下所言極是,如果有人想傷害陛下,就從我等的屍體上邁過去。”大家哄然應道。
李俊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好了,現在朕困了,處理完這最後一件事情,朕就迴去睡覺啦。”
“陛下請說。”
李俊咳嗽了一聲說道:“九位逆臣府中抄出來的財物拿出五成來,分給今日來救駕的諸位將士和百姓們。”
“多謝陛下。”眾人又跪倒了一片。
“大理寺。”李俊繼續吩咐道。
“臣在。”段平立刻站出來應道。
“江都王、琅琊王兩王王府就由你們去處理。”
“臣遵旨。”段平高興的說道,這可是個肥差啊。
剩下的六位侯爺,李俊便交給了趙吏去處理,當天兩邊便安排人馬上路了。
吩咐完這件事,李俊把後續處理都交給了蕭望之和衛無忌二人,李俊打了個哈欠,便騎馬迴宮了。
關中的百姓之所以這麽支持李俊,原因很簡單,在別的地方是稅大於賦,而在關中則恰恰相反,因為關中的百姓需要供養皇室,所以往往賦要繳納的多一些,碰到先帝那樣一個混蛋,則會更變本加厲,但自從李俊下達了“永不加賦”的聖旨後,百姓們就放心了,所以李俊在他們心中也就成了明君。
李俊現在在關中的民望可以說已經超過了任何一代帝王,所以李俊才敢大張旗鼓的禦駕平叛,這種既可以刷聲望危險性又小的活不幹白不幹。
李俊剛走到宣武門,初陽便生了上來,李俊大笑道:“從此朕無憂也。”說完便加快馬速跑了起來,何申等人立刻跟上。
蕭媚兒擔心的等了一夜,當看見李俊的那一刻,蕭媚兒終於控製不住撲到李俊懷裏大哭了起來,李俊笑著安慰道:“好了,不要哭了,朕這不是沒事麽?放心,區區幾個毛賊不在話下,要不是何申等人攔著,朕非得親自抓到李遙這個逆賊不行?”
聽著李俊在這吹牛,蕭媚兒破涕為笑道:“陛下英武,這個臣妾早就知道了,但還請陛下以後以家國社稷為重,輕易不要冒險。”
“朕知道了。”
正在小兩口蜜裏調油的時候,衛太後的貼身侍女秋雅過來了,秋雅咳嗽一聲道:“陛下,皇後娘娘,太後娘娘有請。”
李俊尷尬的問道:“昨晚的事情母後知道了?”
“這麽大的動靜,太後娘娘當然會知道了。”秋雅笑著說道。
“啊,那母後的心情如何?”
“陛下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李俊硬著頭皮跟著秋雅去了長樂宮,見到了衛太後,李俊二話不說便請罪道:“兒子魯莽,累母後擔心了,請母後恕罪。”
當見到兒子的那一刻,衛太後的滿腹牢騷頓時就消失了,看著李俊通紅的雙眼,衛太後趕緊拉起李俊和藹可親的說道:“皇兒,你有這個雄心母後很高興,放心吧,母後不會怪你的。”
“多謝母後。”李俊順勢站了起來。
兩人坐好後,李俊在一旁親自為衛太後剝桔子,娘倆說著閑話,衛太後問道:“皇兒,此次出去收獲如何?”
李俊笑著說道:“母後,這次兒子有兩個收獲,第一麽便是兒子在關中的聲望很高,這第二便是咱們大唐百姓的尚武之風還未消退,母後,您是不知道,李遙等人兩千死士,都是經過精心訓練的,卻被禦林軍和一群百姓殺得連連敗退,兒子看見心裏甚是高興。”
衛太後點了點頭道:“皇兒所言有理,母後記著你皇祖父在世時,曾經教導過先帝,隻要皇家在關中的民心不失,那就是敵人占領了全國都不要緊,咱們大唐都可以重新打迴去。”
“皇祖父所言有理……”
等李俊迴到尚書台,看著自己這些心腹們殷切的眼神,毫不猶豫的對司馬達下令道:“擬旨,禦林軍由三千人擴招至一萬人,神騎兩千,兵源由南北兩軍老兵補充,南北兩軍各擴招至十萬人,分為四軍,每軍五萬人,神騎三千人,番號分別為細柳軍、飛狐軍、羽林軍、龍嘯軍,四軍主將由朝廷公推,竇管任軍參謀長,職位在太尉之下,九卿之上,蘇景運任衛尉,太尉衛無忌調迴甘州主持對北遼軍務,婁重調迴長安任郎中令,新兵兵源全部取自關中。”
“諾,臣奉詔。”司馬達立刻迴道。
李俊蟄伏了這麽久,終於對軍隊動手了,做這番布置之前,李俊誰都沒商量過,包括衛無忌,之所以如此,就是想看看軍隊中誰還跟自己不是一條心?
皇帝是孤獨的,也是善變的,尤其要當一個好皇帝,更需要一些手腕和心機,李俊處理完了這些事,便迴到了大明宮,在宮門口遇見了陰世景,李俊頭也不抬的說道:“陰世景救駕有功,賜甘棠博士出身。”
“臣多謝陛下。”陰世景激動的說道,此次以後,陰陽家又迴到了諸子百家的舞台,可以與其餘眾家分庭抗禮了……
負責查抄李遙府邸的是錦衣衛,錦衣衛在這次事件中,鬧了很大一個笑話,那就是錯誤的高估了敵人的實力,導致皇帝身處險境,這令何軍非常慚愧,尤其是他的老上家季孟的升官更是激發了何軍的鬥誌,所以此次斟查是由何軍親自上手的。
何軍看著地下室擺著的一排屍體,心裏突然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這李遙當初是何等的風光,就連陛下都需要借助他的力量才能達成某些目的,但一朝行錯,一個買賣奴隸的地下城就逼的他不得不鋌而走險,最後導致身敗名裂。
最令人可惜的是陛下已經答應給李遙一個王爵了,想到這裏,何軍心頭一震,何軍覺著李遙應該還不是最後的人,真正的幕後主使應該另有他人,李遙又不傻,怎麽會心甘情願的放棄王爵行不軌之事呢?原因也許隻有一個,那就是李遙也是被逼的。
於是何軍立刻吩咐道:“兄弟們,都給老子好好查,一個老鼠洞都不要放過。”
“諾。”眾人應道。
可惜的是李遙這家夥特別小心謹慎,所以府中來往的書信都被他燒毀了,何軍無功而返,隻好迴去像李俊請罪。
何軍見到李俊的時候,正好段平也在,李俊冷笑道:“怎麽樣了?查出什麽來了麽?”
何軍立刻跪在地上請罪道:“陛下,臣無能,沒有任何線索,但臣覺著此事事關重大,李遙絕不是最後的幕後主使,幕後主使另有其人。”
“證據呢?”李俊在旁喝問道。
“陛下,現在證據臣還沒有,但請陛下準許臣專門負責此案,臣一定能從涉案人嘴裏拿到證據。”何軍咬著牙說道。
李俊歎了口氣道:“段大人,你給咱們這位指揮使講講法律吧。”
“臣遵旨。”
段平笑容滿麵的對何軍說道:“何指揮使,因人性有惡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財貨土地之爭奪,生而貪欲才有盜賊暴力與殺戮,生而有奢望才有聲色犬馬,人性之惡必以律法而後正,以法治防範惡意,以法治疏導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何指揮侍,這才是法家正道,如果何指揮使一力推行暴法,最後隻能重蹈先秦的覆轍。”
何指揮使心裏暗罵段平此人說的就是一大堆廢話,但當著皇帝的麵還是拱了拱手道:“段大人此言如雷貫耳,何軍謹受教。”
李俊也點了點頭道:“段大人不愧為法家大家,既然段大人已經有了章法,那麽此案就由段大人主理,廷尉和錦衣衛配合好,記住沒有證據不準隨便抓人。”
“臣遵旨。”段平高興的答道,陛下在位這麽多長時間,自己終於可以穩穩的勝過廷尉和錦衣衛一頭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