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論道張寧
她在東漢末年唿風喚雨 作者:青青青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色已深,月明星稀。
鄴城的幕府依舊還亮著燈火。
張寧負手站在窗前,抬頭靜靜的看著夜空,仿佛在思考些什麽。
她原本也不愛看這些,認為所謂星象不過是迷信之說。
可是近六年的時間過去,足以洗滌原本的唯物觀。
或許在那雲層之上,真的有仙神也說不定。
“踏踏踏。”
府外的石道上傳來一陣腳步聲,張信的聲音在門口響起。
“聖女,張闓大帥送來一份密報,說是關於呂雯身世的。”
前些日子,張寧命背嵬軍去並州查探消息。
在經過細致的調查後,還真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然後她又派人去洛陽打探,進行最終的定論。
“拿來我看。”
張寧迴過身,然後坐到了桌案前。
一旁的侍女連忙將燭台移過來,讓周圍照的更亮一些。
張信手裏捧著一個木匣子,恭恭敬敬的放在案上後,轉身離開。
有關背嵬軍的機密信件,隻有張寧一個人能過目。
哪怕是黃炳與白雀,得不能擅自做主。
將匣子打開後,張寧拿出裏麵的書信,借著昏黃的火光看了起來。
“果然是他……”
她的唇角勾勒出一絲笑意,隨後將信紙靠在火苗上,燒為灰燼。
“漢之虓虎……”
張寧的眼中閃過一抹幽光,絕美的麵龐上,毫不掩飾自己心中的野心。
“我倒是很想收服你這頭猛虎看看。”
若論漢末三國誰最厲害,幾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論及武藝和統率騎兵,呂布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
一手轅門射戟,可謂千古美談。
當然,收伏並不是隨便就能收的。
何況是一頭猛虎。
所以這其中,隻是少不了一些手段。
張寧知道現在時機還沒有到,如果不等呂布走到窮途末路,又豈會輕易從“賊”。
再過兩個月,便是震驚天下的“諸侯討董”。
等這些所謂的官軍與董卓打起來的時候,黃巾軍就可以趁這個機會攻取幽州。
如此北方大半疆域,幾乎都可以囊括在手。
張寧在鄴城計劃著自己的宏圖大業,在洛陽,亦有人在時時刻刻想著恢複漢家天下。
自董卓執掌大權後,劉協除了上朝當傀儡,便是待在自己的寢宮之中。
若非必要,從不踏出宮門一步。
這不光是為了減少董卓的警惕性,也是在等待一個重新掌權的機會。
別看他隻有八歲,卻從出生下來就經曆宮中的勾心鬥角。
劉協此時正端坐在案前讀書,那書本有些奇特,並不像尋常用的竹簡。
每一頁都薄如蟬翼,在封麵的位置,赫然有幾個大字——《一年級算學》。
正當他看的津津有味時,一名宦官上前低聲稟報:“陛下,車騎將軍到了。”
劉協聞言目光一亮,笑道:“哦,亞父來了?快請!”
在董卓得到大權後,為了拉攏孫堅,便封其為車騎將軍。
雖然官位一飛衝天,但是兵權卻被極大的削弱。
除了掌握少量禁軍之外,與劉協並無多大區別。
過了一會兒,沉重的腳步聲在殿門響起。
一個中年男子身穿華服,龍行虎步走了進來。
雖然為著鎧甲,但那股久經沙場的氣勢,卻是從未消散。
抬頭看了一眼龍案,孫堅屈膝跪下,
“臣參見陛下。”
“亞父何須行如此大禮!”
劉協麵帶喜色,急忙放下書本,起身親自將其扶起。
隨後拉著孫堅,指著龍案邊的軟墊。
“亞父,坐下說話,朕還有很多事要問你。”
孫堅受寵若驚,坐下之後趕忙謝恩。
“多謝陛下厚愛。”
想他自幼出身在庶人之家,以種瓜為生。
不知從哪裏來的福氣,能得到大漢兩代帝王的欣賞和重用。
劉協命人給倒上一杯茶後,好奇的問道:“亞父,朕聽說你還有兩個兒子?”
“咳。”孫堅輕咳了一下,解釋道:“陛下,不是兩個,是五個。”
“長子孫策,次子孫權,三子孫翊、四子孫匡、庶子孫朗,又名孫仁。”
劉協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又問:“那他們兄弟感情如何?”
提起兒子,孫堅的臉上也生出了幾分慈愛,仿佛又有些驕傲。
“臣這幾個兒子雖然調皮了些,但也算兄友弟恭。”
“尤其是臣的長子,臣不在家中時,便由他操持家業。”
“那還是真是讓朕羨慕。”劉協感歎一句,眼中閃過一絲向往。
在他還未出生時,自己的親生母親王美人,便想置自己於死地。
後來有人告訴他,那時候王美人想盡一切辦法打掉胎兒。
可是老天仿佛阻止了這一切的發生,他硬是來到了這個世上。
後來的日子,又遭受了無數的冷眼,是皇祖母保護了他。
皇兄劉辯因為何皇後的關係,他們之間其實也並沒有什麽兄弟感情。
孫堅似乎察覺到了劉協眼中的失落,於是立即轉移了話題。
“陛下,您最近似乎一直在看這本書?”
他指了指案上那本《一年級算學》。
“亞父可知這本書從何而來?”
劉協的目光也停留在上麵,久久不曾移開。
看著看著,嘴角邊露出了笑容。
孫堅迴道:“臣不知,莫不是天書?”
在洛陽久了,孫堅閑暇時也讀了不少書,也知道當今的書是什麽做的。
如此特別的書,他也感到有幾分驚奇。
“天書,這麽說也對。”劉協點點頭,解釋道:“此書,乃冀州妖女張寧所著。”
“朕聽聞,黃巾之亂時,世間有傳言,妖人張角得仙人所贈一本天書。”
“名曰:《太平要術》。”
“從此張角三兄弟修習書中妙法,可唿風喚雨,驅雷掣電!”
“張寧身為太平道傳人,她的書,稱為天書當也不為過吧。”
“亞父,不知法術一事,是真是假?”
因為孫堅曾經參加過鎮壓黃巾之亂,劉協才問這個問題。
“陛下,張寧的確是會法術。”孫堅想都沒想便脫口而出。
劉協聞言眼睛一亮,激動道:“哦?這世間果真有妙法,亞父快快講來,朕想知道。”
如果他能學會,豈不是可以振興大漢?
“是。”
孫堅迴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然後說道:
“當時,臣追隨皇甫嵩將軍將蛾賊驅趕至廣宗,準備進行最後的決戰。”
“可就在那個時候,妖女出現在城頭,隨手一指,便狂風大作,我方軍旗因此折斷。”
“皇甫將軍恐軍心動搖,便暫時撤軍,欲晚上出兵夜襲奪城。”
“但當將士們把雲梯推上城牆的時候,妖女引天火,將雲梯全部焚燒殆盡。”
“若非那時妖女年齡尚幼,我軍未必能勝。”
“如今六年過去,果不其然,妖女已成大患,又害我大漢三員良將!”
說到這裏,孫堅眼中閃過一絲悔恨與憤怒。
討董之後,朝廷要罷免因為軍功獲得官職的將領。
就是在這個時候,皇甫嵩幫了他。
不然今天,哪裏還有什麽大漢車騎將軍孫堅。
“如亞父所言,朕手中這本書若真是天書就好了。”
劉協歎了口氣,有些遺憾的放下書本。
要是他也有一本《太平要術》,那該多好。
“陛下不是說此書乃妖女親筆所書?”孫堅聞言大為詫異。
“是她所書,不過並不是關於仙法的。”劉協臉上露出落寞,不過還是笑道:
“但即便不是仙法,朕也覺得此書中蘊含的學識能讓朕獲益無窮。”
“就比如這簡化的《九九術》,用更為簡單的張寧數替代,更容易書寫和辨識。”
劉協口中的《九九術》,便是乘法口訣。
從戰國的時候開始,古人便已經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不過排列方式是從從“九九八十一”到“二半而一”結束。
“陛下,此書既然如此神奇,您是從何而來?”孫堅皺著眉頭問。
“朕前些日子,曾讓辟邪去冀州打探消息時偶然所的。”
說到這裏,劉協深吸了一口氣。
“隻是在迴來的路上,被蛾賊發現,死傷了數名白衣繡士。”
“白衣繡士乃先帝秘密訓練的秘衛,如何會被人發現?”孫堅睜大了眼睛。
“朕以為,張寧的手下一定也有同樣的部隊。”劉協臉上多了幾分忌憚,目光看向殿外。
“說不定,洛陽也在他們的見識範圍中。”
這話聽得孫堅背後隻感覺一寒,既覺得匪夷所思,但也覺得未必沒有這個可能。
隻是現在沒有事實依據而已。
“亞父,張寧當初逃亡太行山時,大概多大年紀?”劉協又問出了一個他感興趣的問題。
“看模樣,最多不超過十二歲。”孫堅努力的想了想迴道。
“隻大朕四歲嗎?”劉協突然感慨道:“想來她一定是吃了很多苦,才有今天。”
“陛下,您為何會對一個逆賊同情?”孫堅一臉奇怪的問。
蛾賊搶的,可是劉家的江山。
劉協沉默了一下,語氣堅定的說道:“朕是在想,既然她能夠做到,朕為什麽不行?”
“她是女子,尚能在太行山中群賊脫穎而出,霸占一方。”
“朕是男子,難道不能重興漢室,還我河山?”
沒錯,劉協找孫堅過來,並不是單純的想聽故事。
而是旨在從張寧的事跡中取經,得到一些經驗。
話說當初劉協得知大漢三大功勳老將,竟然全都死在一個女子的手中。
他很震驚,也很吃味。
雖然自己現在是皇帝了,可是過得並不舒心,也沒幾個人將他當皇帝看。
那麽一個十二歲的女孩,是如何拉攏人心,征服一群男子為其賣命?
這其中的謎團似乎永遠無法解開,但是劉協卻越想探知真相。
對方的成功自己或許無法複製,但是也可以作為參考。
因此張寧雖然是大漢頭號通緝犯,但在劉協的眼中,這個素未謀麵的女子儼然成為了他的良師。
太平道或許可恨,可真正可恨的,是那一群道貌岸然,滿口忠義黨人們。
他們吃著大漢俸祿,把自己吃的腦滿腸肥,卻從未想過報效國家。
劉宏殯天之時,大臣們為了爭權奪利的醜態,在他心中消散不去。
劉協對黨人的印象,甚至都比不上董卓。
至少董卓是將惡表露出來,黨人們則披著一件忠臣的外衣。
就在劉協與孫堅談論張寧的時候,一名小太監急匆匆的跑了進來,滿臉慌張。
那人是劉辯宮中的貼身太監,看見劉協,便哭著請求道:
“陛下,求您救救弘農王殿下吧,董卓派人過來,要殺害殿下。”
鄴城的幕府依舊還亮著燈火。
張寧負手站在窗前,抬頭靜靜的看著夜空,仿佛在思考些什麽。
她原本也不愛看這些,認為所謂星象不過是迷信之說。
可是近六年的時間過去,足以洗滌原本的唯物觀。
或許在那雲層之上,真的有仙神也說不定。
“踏踏踏。”
府外的石道上傳來一陣腳步聲,張信的聲音在門口響起。
“聖女,張闓大帥送來一份密報,說是關於呂雯身世的。”
前些日子,張寧命背嵬軍去並州查探消息。
在經過細致的調查後,還真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然後她又派人去洛陽打探,進行最終的定論。
“拿來我看。”
張寧迴過身,然後坐到了桌案前。
一旁的侍女連忙將燭台移過來,讓周圍照的更亮一些。
張信手裏捧著一個木匣子,恭恭敬敬的放在案上後,轉身離開。
有關背嵬軍的機密信件,隻有張寧一個人能過目。
哪怕是黃炳與白雀,得不能擅自做主。
將匣子打開後,張寧拿出裏麵的書信,借著昏黃的火光看了起來。
“果然是他……”
她的唇角勾勒出一絲笑意,隨後將信紙靠在火苗上,燒為灰燼。
“漢之虓虎……”
張寧的眼中閃過一抹幽光,絕美的麵龐上,毫不掩飾自己心中的野心。
“我倒是很想收服你這頭猛虎看看。”
若論漢末三國誰最厲害,幾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論及武藝和統率騎兵,呂布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
一手轅門射戟,可謂千古美談。
當然,收伏並不是隨便就能收的。
何況是一頭猛虎。
所以這其中,隻是少不了一些手段。
張寧知道現在時機還沒有到,如果不等呂布走到窮途末路,又豈會輕易從“賊”。
再過兩個月,便是震驚天下的“諸侯討董”。
等這些所謂的官軍與董卓打起來的時候,黃巾軍就可以趁這個機會攻取幽州。
如此北方大半疆域,幾乎都可以囊括在手。
張寧在鄴城計劃著自己的宏圖大業,在洛陽,亦有人在時時刻刻想著恢複漢家天下。
自董卓執掌大權後,劉協除了上朝當傀儡,便是待在自己的寢宮之中。
若非必要,從不踏出宮門一步。
這不光是為了減少董卓的警惕性,也是在等待一個重新掌權的機會。
別看他隻有八歲,卻從出生下來就經曆宮中的勾心鬥角。
劉協此時正端坐在案前讀書,那書本有些奇特,並不像尋常用的竹簡。
每一頁都薄如蟬翼,在封麵的位置,赫然有幾個大字——《一年級算學》。
正當他看的津津有味時,一名宦官上前低聲稟報:“陛下,車騎將軍到了。”
劉協聞言目光一亮,笑道:“哦,亞父來了?快請!”
在董卓得到大權後,為了拉攏孫堅,便封其為車騎將軍。
雖然官位一飛衝天,但是兵權卻被極大的削弱。
除了掌握少量禁軍之外,與劉協並無多大區別。
過了一會兒,沉重的腳步聲在殿門響起。
一個中年男子身穿華服,龍行虎步走了進來。
雖然為著鎧甲,但那股久經沙場的氣勢,卻是從未消散。
抬頭看了一眼龍案,孫堅屈膝跪下,
“臣參見陛下。”
“亞父何須行如此大禮!”
劉協麵帶喜色,急忙放下書本,起身親自將其扶起。
隨後拉著孫堅,指著龍案邊的軟墊。
“亞父,坐下說話,朕還有很多事要問你。”
孫堅受寵若驚,坐下之後趕忙謝恩。
“多謝陛下厚愛。”
想他自幼出身在庶人之家,以種瓜為生。
不知從哪裏來的福氣,能得到大漢兩代帝王的欣賞和重用。
劉協命人給倒上一杯茶後,好奇的問道:“亞父,朕聽說你還有兩個兒子?”
“咳。”孫堅輕咳了一下,解釋道:“陛下,不是兩個,是五個。”
“長子孫策,次子孫權,三子孫翊、四子孫匡、庶子孫朗,又名孫仁。”
劉協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又問:“那他們兄弟感情如何?”
提起兒子,孫堅的臉上也生出了幾分慈愛,仿佛又有些驕傲。
“臣這幾個兒子雖然調皮了些,但也算兄友弟恭。”
“尤其是臣的長子,臣不在家中時,便由他操持家業。”
“那還是真是讓朕羨慕。”劉協感歎一句,眼中閃過一絲向往。
在他還未出生時,自己的親生母親王美人,便想置自己於死地。
後來有人告訴他,那時候王美人想盡一切辦法打掉胎兒。
可是老天仿佛阻止了這一切的發生,他硬是來到了這個世上。
後來的日子,又遭受了無數的冷眼,是皇祖母保護了他。
皇兄劉辯因為何皇後的關係,他們之間其實也並沒有什麽兄弟感情。
孫堅似乎察覺到了劉協眼中的失落,於是立即轉移了話題。
“陛下,您最近似乎一直在看這本書?”
他指了指案上那本《一年級算學》。
“亞父可知這本書從何而來?”
劉協的目光也停留在上麵,久久不曾移開。
看著看著,嘴角邊露出了笑容。
孫堅迴道:“臣不知,莫不是天書?”
在洛陽久了,孫堅閑暇時也讀了不少書,也知道當今的書是什麽做的。
如此特別的書,他也感到有幾分驚奇。
“天書,這麽說也對。”劉協點點頭,解釋道:“此書,乃冀州妖女張寧所著。”
“朕聽聞,黃巾之亂時,世間有傳言,妖人張角得仙人所贈一本天書。”
“名曰:《太平要術》。”
“從此張角三兄弟修習書中妙法,可唿風喚雨,驅雷掣電!”
“張寧身為太平道傳人,她的書,稱為天書當也不為過吧。”
“亞父,不知法術一事,是真是假?”
因為孫堅曾經參加過鎮壓黃巾之亂,劉協才問這個問題。
“陛下,張寧的確是會法術。”孫堅想都沒想便脫口而出。
劉協聞言眼睛一亮,激動道:“哦?這世間果真有妙法,亞父快快講來,朕想知道。”
如果他能學會,豈不是可以振興大漢?
“是。”
孫堅迴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然後說道:
“當時,臣追隨皇甫嵩將軍將蛾賊驅趕至廣宗,準備進行最後的決戰。”
“可就在那個時候,妖女出現在城頭,隨手一指,便狂風大作,我方軍旗因此折斷。”
“皇甫將軍恐軍心動搖,便暫時撤軍,欲晚上出兵夜襲奪城。”
“但當將士們把雲梯推上城牆的時候,妖女引天火,將雲梯全部焚燒殆盡。”
“若非那時妖女年齡尚幼,我軍未必能勝。”
“如今六年過去,果不其然,妖女已成大患,又害我大漢三員良將!”
說到這裏,孫堅眼中閃過一絲悔恨與憤怒。
討董之後,朝廷要罷免因為軍功獲得官職的將領。
就是在這個時候,皇甫嵩幫了他。
不然今天,哪裏還有什麽大漢車騎將軍孫堅。
“如亞父所言,朕手中這本書若真是天書就好了。”
劉協歎了口氣,有些遺憾的放下書本。
要是他也有一本《太平要術》,那該多好。
“陛下不是說此書乃妖女親筆所書?”孫堅聞言大為詫異。
“是她所書,不過並不是關於仙法的。”劉協臉上露出落寞,不過還是笑道:
“但即便不是仙法,朕也覺得此書中蘊含的學識能讓朕獲益無窮。”
“就比如這簡化的《九九術》,用更為簡單的張寧數替代,更容易書寫和辨識。”
劉協口中的《九九術》,便是乘法口訣。
從戰國的時候開始,古人便已經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不過排列方式是從從“九九八十一”到“二半而一”結束。
“陛下,此書既然如此神奇,您是從何而來?”孫堅皺著眉頭問。
“朕前些日子,曾讓辟邪去冀州打探消息時偶然所的。”
說到這裏,劉協深吸了一口氣。
“隻是在迴來的路上,被蛾賊發現,死傷了數名白衣繡士。”
“白衣繡士乃先帝秘密訓練的秘衛,如何會被人發現?”孫堅睜大了眼睛。
“朕以為,張寧的手下一定也有同樣的部隊。”劉協臉上多了幾分忌憚,目光看向殿外。
“說不定,洛陽也在他們的見識範圍中。”
這話聽得孫堅背後隻感覺一寒,既覺得匪夷所思,但也覺得未必沒有這個可能。
隻是現在沒有事實依據而已。
“亞父,張寧當初逃亡太行山時,大概多大年紀?”劉協又問出了一個他感興趣的問題。
“看模樣,最多不超過十二歲。”孫堅努力的想了想迴道。
“隻大朕四歲嗎?”劉協突然感慨道:“想來她一定是吃了很多苦,才有今天。”
“陛下,您為何會對一個逆賊同情?”孫堅一臉奇怪的問。
蛾賊搶的,可是劉家的江山。
劉協沉默了一下,語氣堅定的說道:“朕是在想,既然她能夠做到,朕為什麽不行?”
“她是女子,尚能在太行山中群賊脫穎而出,霸占一方。”
“朕是男子,難道不能重興漢室,還我河山?”
沒錯,劉協找孫堅過來,並不是單純的想聽故事。
而是旨在從張寧的事跡中取經,得到一些經驗。
話說當初劉協得知大漢三大功勳老將,竟然全都死在一個女子的手中。
他很震驚,也很吃味。
雖然自己現在是皇帝了,可是過得並不舒心,也沒幾個人將他當皇帝看。
那麽一個十二歲的女孩,是如何拉攏人心,征服一群男子為其賣命?
這其中的謎團似乎永遠無法解開,但是劉協卻越想探知真相。
對方的成功自己或許無法複製,但是也可以作為參考。
因此張寧雖然是大漢頭號通緝犯,但在劉協的眼中,這個素未謀麵的女子儼然成為了他的良師。
太平道或許可恨,可真正可恨的,是那一群道貌岸然,滿口忠義黨人們。
他們吃著大漢俸祿,把自己吃的腦滿腸肥,卻從未想過報效國家。
劉宏殯天之時,大臣們為了爭權奪利的醜態,在他心中消散不去。
劉協對黨人的印象,甚至都比不上董卓。
至少董卓是將惡表露出來,黨人們則披著一件忠臣的外衣。
就在劉協與孫堅談論張寧的時候,一名小太監急匆匆的跑了進來,滿臉慌張。
那人是劉辯宮中的貼身太監,看見劉協,便哭著請求道:
“陛下,求您救救弘農王殿下吧,董卓派人過來,要殺害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