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噲傳國於臣下,子之以臣代君,此顛倒禮製之行,終於釀成燕國內亂。燕王噲大權皆被子之奪取,形同傀儡。


    時子之不為燕人所擁護,而齊王又大力扶助太子平,與子之更是勢如水火。


    子之手下鹿毛壽等都是一班佞臣,而縱橫家蘇代,也不過是為利所驅使,豈能真心為燕國大計著想?鹿毛壽等恐太子平與公子職不利於子之,便進言子之,且先除掉燕王諸位公子,才可保大位。


    而趙、韓、齊等諸侯,都怒子之顛倒君臣之行,子之遣使前來結好,三國皆不許,亦不願交出燕國質子。子之內不得國人擁護,外不得諸侯支持,隻有以殺戮來彈壓人民,越來越引起燕人不滿與反抗。


    時齊國強盛,齊王欲要稱霸,便有心拉攏燕國為附庸,於是相助太子平率軍入燕國奪位,並遣將軍匡章率齊師於境上駐紮,以觀成敗。


    而趙國、韓國與齊國為對立,西邊又有強秦,所以也欲要結交盟友,拉攏燕國。趙國當時是趙武靈王在位,趙武靈王乃一時有為之主,年少即位為君,胡胡騎射,大力改革,遂使趙國國力增強,軍旅振作,但與大國秦、齊相比,還尚不足相匹敵。


    趙國雖然振興,卻也麵臨著內憂外患,其中趙國之中還有白狄所建立的中山國,橫貫趙國之中,中山國兵力強盛,自立國時起,一直便是趙、魏等國的心腹大患。


    中山國曾一度為魏國所滅,然後來又複國,軍力強盛,號稱有兵車九千乘。趙武靈王深為憂慮,心中早有攻滅吞並中山國之意,隻是一時國力尚不足吃掉中山國。見此番燕國內亂,於是也有心扶植燕王在外公子,如能相助其奪得燕王之位,燕國必能感激自己,以便相助自己滅中山國。


    趙武靈王聞知燕國太子平在齊,公子職在韓,而趙、韓皆與齊國為對立。今齊王相助太子平,那趙國自然不能與齊國相爭了。趙武靈王尋思良久,便準備相助公子職,於是給韓王發書,說明此事,願意兩國結為盟友。


    韓國地處中原,四麵受敵之國,其雖然比宋國、衛國、中山國等實力要強,然在戰國七雄當中,卻是實力排名最末的國家,略強於燕國,欲要圖存,自然也要引他國為援助,今趙國拋來橄欖枝,韓王當然同意了,二國遂結成攻守同盟,並一致準備擁立公子職為燕王。


    齊宣王為擁立太子平,遂發書給韓王,令韓王殺公子職,以為太子平清除對手。韓王接到齊王書,不肯殺公子職,遂迴書齊王道:


    燕公子姬職在弊國,且無罪,寡人何以殺之?且其為庶子,安得能與太子爭位乎?寡人不能從君命,萬望君諒解。


    齊王見韓王不肯殺公子職,甚怒,欲要發兵攻韓,孟軻卻勸諫道:“欲要使人殺他國質子,人不從而伐之,師出無名也,恐不利。且韓與趙已經結盟,大王若伐韓,趙安得不救乎?”齊王聞言乃止。


    齊王還是擔憂公子職壞事,見韓王不從己命,又一時不能發兵討伐,於是便令人密遣刺客,前去韓國刺殺公子職。


    公子職在韓國,雖有隨行護衛人員數人,但隻有心腹百裏丙可用。風聞齊王遣人遊說韓王殺自己以交好齊國,韓王並不從,公子職心中不安,便前去致謝韓王,韓王道:“公子且放心,安居本國,寡人絕不聽信他人挑唆之言。”為使公子職安心,便又加派宮中衛士四人為公子職護衛。


    不多時,齊王派遣刺客來到韓國新鄭,探知得公子職館舍所在,遂潛入館舍房梁上埋伏,準備夜裏刺殺公子職。


    時公子職去韓王宮廷朝會,晚上由衛士送迴館驛,公子職正入館驛,衛士在官驛外麵警戒值守。公子職推門進入房間,正欲尋找坐席坐下歇息,忽然房梁上掉下一物來,公子職便令從人查看,原來是一隻老鼠,從人舉起火把照看屋梁,見一黑影隱約盤伏在屋梁之上,驚之,公子職遂令衛士入,那刺客見蹤跡敗露,遂躍上屋頂,趁夜色遁去,倉促之間,掉下匕首一把。


    公子職發現府中潛藏刺客,便與百裏丙商議,百裏丙看那匕首,道:“此匕首是齊國所產,刺客定然是齊人。”


    公子職驚訝道:“似此如之奈何?”


    百裏丙便對公子職道:“齊人前來行刺,多半是齊王暗中所遣。今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公子在此恐不得安寧了。”


    公子職慨歎道:“吾有國不能迴,今不在此,又能去何處呢?”


    百裏丙尋思良久,對公子職道:”臣以為,刺客之流,多半是江湖人士,這等人最難防備。公子乃千金之軀,若一旦為小人所害,將令人扼腕,今公子又不能離開此處,著實為難,不過臣有一建議,不知可否?”


    公子職道:“吾居韓國數年,無一日能安心,今日又遭人計算,更是如坐針氈。你有何策,且快說來。”


    百裏丙道:“公子前番接納梁州豪傑徐笑峰等人,正是赤膽俠義之人,今公子有危,其必然將伸以援手。”


    公子職沉吟道:“吾兄徐豪傑在楚國漢中,又豈能勞煩他呢?”


    百裏丙道:“公子既然與徐豪傑義結金蘭,今公子有危,他作為公子之兄,必然不會坐視之。且容臣打探消息,將此情傳達於徐豪傑。公子義兄即然為當世豪傑,必然急人所急,扶危救困也。”


    公子職還在猶豫,百裏丙便跪下請公子職道:“公子乃燕國王孫,生死存亡關係燕國興衰榮辱。今齊王既然暗使刺客,一次不成,必然還有再次。若公子一旦有所閃失,臣也將自刎追隨公子。然燕國社稷宗廟,誰人能相安定呢?請公子明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今能保得無危便是上計!”


    公子職尋思良久,別無他策,隻好聽從百裏丙,前去打探笑峰消息。百裏丙通過在新鄭梁州豪傑張盛等,得知笑峰已經在一年前得到工布寶劍,迴到楚國漢中,正在養精蓄銳,聯絡四方豪傑,以待時變。


    百裏丙甚喜,便將此情轉告公子職,公子職也感欣慰,遂遣人持黃金百兩,書信一封,前往漢中上庸求見笑峰,告知此情。


    笑峰聞知公子職使者來,急忙請入,屏人握住使者手問道:“燕國公子乃吾結義兄弟,今公子旅居韓國,差尊使前來,必定有要事。尊使且言,吾弟今有何急事?”


    使者先奉上黃金,笑峰不顧,隻要使者講公子職發生了何事,使者道:“小人並不知何事,隻是前來送信,公子有一書,帶給徐豪傑,想必書中都言明了。”


    笑峰催促道:“且快些拿書來看!”


    使者拿出一個密封錦囊,交與笑峰,笑峰開啟錦囊,裏麵有一卷帛書,笑峰急忙展開,看其帛書道:


    尊兄在上,今愚弟家國遭變,齊王前番令韓王殺愚弟以清除異己,幸得韓王不從命,愚弟性命得以保全。然齊王遣刺客前來,欲要致愚弟於死地。愚弟身處危險之境地,又無可用之人以自衛。賢兄乃當世豪傑,愚弟願聞賢兄自衛除危之策。愚弟姬職頓首以拜!


    笑峰看完帛書,大驚道:“燕國公子素來不會輕易如此,今萬不得已,不會發書求助。且吾與燕國公子義結金蘭,今豈能見危不救呢?”於是便立即寫下迴書,函封,交付使者帶迴,言自己將立即前往韓國,設法相護衛公子職。


    使者歸報,公子職聞知心下才稍稍安定,便呆在館舍,並不外出,令護衛軍士加緊巡查,以防刺客再來。


    笑峰得知公子職身處危險之境,心中焦急,當下便將梁州事物交付給墨飛等人,又帶上丁虎,二人騎乘快馬,從商於之道入韓國,先至新鄭,見到張盛,讓張盛傳言,說自己已經到了新鄭,住在客官之中。


    公子職日夜盼望笑峰前來,三日後,得知笑峰已經來到新鄭,大喜,於是便與百裏丙微服,扮作客商,趁暮色出館驛,來到客棧與笑峰等相見。


    公子職一見笑峰,急忙上前握住笑峰手涕泣道:“賢兄此番情誼,令小弟終生沒齒不能忘。小弟在韓國,處境危險,日夜憂心,今又遭到齊王暗遣刺客前來謀害,又無一計可以脫離險境,萬般無奈之下,隻好求助於賢兄!不想賢兄來的如此迅速,小弟一見賢兄,內心便安穩許多了。”


    笑峰勸慰道:“賢弟勿要憂慮,此等事,官府雖然難以防範,然正是愚兄所能防止的。愚兄此來,已經有所方略,必然將保得賢弟無危也。”


    公子職聞言大喜,對笑峰道:“小弟就知道賢兄當世豪傑,必然值得信賴。有賢兄如此,小弟便可有倚仗也。”於是令百裏丙,又拿出黃金一百兩,相謝笑峰。


    笑峰推辭道:“屢次收受公子財物,卻無一功相報,令愚兄心下不安,今且不能再收受了。”


    公子職道:“勞動賢兄長途跋涉,豈能無一點心意相謝呢?賢兄來到中原,結交豪傑,需得使錢,此些許金銀,就當賢兄替小弟使用,如果不收,小弟心中才過意不去呢。”


    笑峰還欲推辭,百裏丙便道:“徐豪傑若不收下,則將視我家公子於外人了。如此怎麽可以說是義結金蘭情若兄弟呢?”


    笑峰無奈,隻好收下,於是便對公子職言防止刺客之策。公子職聽完甚喜,心中甚安,於是便依照笑峰所言而行。又言笑峰所需費用,一切皆由公子職供給。不知是什麽策略,下迴分解便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豪傑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俱邀俠客芙蓉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俱邀俠客芙蓉劍並收藏豪傑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