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峰受公子職暗中邀請,便同丁虎一道,從上庸來到韓國新鄭。
笑峰來到韓國,見新鄭城中熙熙攘攘,過往皆是四方之客,新鄭地處中原,果然是九州通衢之地。
笑峰不禁歎道:“韓國新鄭氣象,不亞於秦都鹹陽!”
丁虎道:“韓國地處中原,自然人口眾多,但地近秦國,多受秦人侵略。關東六國之中,韓國地方甚小,又不如齊楚等有險要可守,正是四麵受敵之地。若不與他國合縱,定然難抗強秦也。”
笑峰聞言,不禁憤然道:“秦王饕餮天下之心,猶然如此乎?同是周朝封國藩屬,奈何互相侵略攻伐,以至於蒼生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丁虎道:“秦王有包舉宇內,並吞天下之野心,根本不在乎百姓生靈性命。”
笑峰道:“吾所歎者,為天下百姓因此而流離失所也。若果能天下為一,百姓都能安樂,秦王吞並天下,又何嚐不可?隻可惜各國之間,爾虞我詐,爭戰不休,秦人專以兵馬侵略為能,才使我等結成勢力以自保。若不是如此,我等梁州豪傑,當也是安分良民。”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進入新鄭東市來尋張盛,張盛還在售賣貨物,見笑峰來到,便前來接入坐在攤前,對笑峰道:“燕國公子親隨百裏丙,也出身豪傑,現為燕國公子親信,曾對為兄言,若笑峰前來,請住新鄭城中四海客棧,燕公子將微服前來拜見。那四海客棧就在前麵拐彎處不遠,丁兄可帶笑峰前去,住下相待。”
笑峰道:“甚好,我且再四海客棧住下,煩勞賢兄便可轉達燕公子親隨。”坐了片刻,便與丁虎到四海客棧來,要了房間,在樓下馬廄中栓好了馬,便上樓歇息。
百裏丙每隔一兩天便來東市一趟,來尋張盛,今日又來,張盛便密告道:“笑峰已經來到新鄭,正在四海客棧住下相待,兄便可以轉告你家公子,即可見到笑峰。”
百裏丙大喜,於是迴報公子職,公子職也喜道:“徐豪傑果然是信義之士!既然前來,吾便可以前去見之。”於是囑咐百裏丙,因為一時不便,約定明日晚間,公子職將微服前來。
笑峰得報,便在客棧中歇息一宿,次日,騎馬逛了下新鄭城,下午時分迴到客棧,靜候公子職到來。
晚間,公子職便換了尋常百姓衣服,避開韓國值班看守軍士,從館舍後門出,行至後街,又轉向四海客棧來,百裏丙在此迎候公子職,兩人會合,便趁著夜色,來到四海客棧,百裏丙也要了一間房間,於是主仆二人,便入客棧來尋笑峰。
笑峰與丁虎正在房間中閑談,忽然聞得輕輕叩門之聲,丁虎道:“必定是燕國公子到了。”
於是過來開了半邊門,探身一看,見百裏丙在前,後麵跟著一年輕公子,約十七八歲年紀,尋常百姓穿著,麵貌卻甚為英偉,丁虎便猜知是燕國公子了,於是便開門請二人入,自己隨後把門關上。
笑峰見兩位來人,相貌與秦楚之地人物稍有差別,一人三十歲左右年紀,一人不到二十歲,不知道哪位是燕國公子,於是上前施禮道:“在下便是梁州徐嶽,賤字笑峰,承蒙貴公子看重,特此前來一晤。”
二人迴禮,百裏丙便對笑峰介紹道:“這位便是我家公子了,久聞徐笑峰豪傑英名,今日一見,原來笑峰如此年輕!因為有諸多不便,還請笑峰與我家公子相談,在下到隔壁房間相侯。”
於是便對笑峰抱拳一揖,退出房門,到隔壁房間望風。
公子職原本以為笑峰為一年長者,應該類似與燕趙慷慨悲歌之士,但今日一見,笑峰不過一三十歲不到青年,嘴上尚無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雖然身材不高,但精悍而靈敏,兩道目光如電,公子職不禁心中暗暗稱奇。
等百裏丙退出房間,公子職便上前施禮道:“在下燕國羈旅之人,姬姓,燕氏,名職。今得以能見梁州豪傑領袖徐笑峰豪傑,實乃三生有幸。”
笑峰聽聞公子是燕國姬姓燕氏,不由得心中震驚,迴顧丁虎,丁虎也有驚訝之色。
笑峰便迴禮道:“不敢當,公子言重了。”便請公子職坐,丁虎端來飲品,請二人飲。
二人坐下,丁虎伺立在側,公子職便道:“在下為燕王庶子,為質韓國,已經三載。今故國有變,臣奪君位,恐國家有所禍患,在下又不得迴國,日夜憂慮。又擔心禍及己身,所以不得不相結交豪傑以自保。聞知笑峰豪傑英名,職今願意結交之,不知笑峰意下如何呢?”
笑峰道:“公子雖然年幼,卻有心憂天下之心,此殊為難得。嶽身在草莽,能結交公子這等身份尊貴人物,實乃榮幸!還有何言推辭呢?”
公子職道:“在下一見笑峰,便有相見恨晚之意。本應該虛心求教,以隆重禮節相待,但因為身在他國,受人掣肘,不得自便,隻有趁夜微服前來相見,不成禮數,還請笑峰見諒。”
言罷,施禮賠罪。
笑峰急忙迴禮道:“公子何言如此?嶽不過江湖一布衣,敢望公子如此?今日能見公子,也令嶽不勝榮幸了。且休要多禮,太見外反倒顯得生分。”
公子職便謝過笑峰,忽然問道:“敢問笑峰今年青春幾何?”
笑峰道:“承蒙公子見聞,在下今年正三九之齡,二十七歲。”
公子職道:“在下今年二九,笑峰三九,笑峰年長在下九歲,不到一輪,若不嫌棄,今日就請認笑峰為長兄如何?”
笑峰道:“公子貴為燕國貴族宗室,嶽不過是一江湖草莽布衣,如何敢與公子以兄弟相稱呢?”
笑峰此話,也是試探公子職,不知公子職有何事,才如此屈尊前來與自己相見。
公子職卻不以為然道:“笑峰所言差矣,人雖有高低尊卑之分,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笑峰如此豪傑,聽聞說楚王尚請笑峰辦事,在下雖為燕國宗室子弟,但為質他國,身在羈旅當中,豈能以地位身份尊貴而自矜呢?笑峰若不願與在下結交,便是看不起在下了。”
笑峰觀公子職言行舉止,容貌儀態,的確是有抱負有信義之人,見公子職這樣說話,心中也打消了疑惑,便對公子職道:“公子快人快語,在下甚為讚賞。承蒙公子看得起,就依照公子之言,今日與公子結為兄弟。隻是在下身為布衣,恐怕有損公子身份。”
公子職道:“兄長說的什麽話!既然應允,便可結拜。”
於是拉過笑峰,兩人一起跪下,就在客棧房間中拜天地,義結金蘭,笑峰年長,為兄,公子職為弟。
公子職與笑峰在四海客棧中結為兄弟,便以兄相稱笑峰,禮數甚為恭敬。
笑峰道:“今蒙有幸,得以公子高攀結拜,但不知公子有何難事,需要愚兄效勞呢?隻要愚兄力所能及,便不會推辭。”
公子職道:“兄長且稍待之。”便起身輕叩牆壁,笑峰正驚疑間,忽然聽得隔壁房中有人開門,又敲自己房門,笑峰便示意丁虎開門。丁虎開的門時,隻見百裏丙手提一袋沉甸甸的什麽東西進來,交給公子職。
公子職便將這袋子打開,笑峰與丁虎看時,不禁驚怔,原來袋子裏麵全是黃金,約有百兩左右。公子職便將這袋黃金呈遞笑峰道:“初次見麵,無以他禮相敬兄長,此是小弟區區心意,萬望兄長笑納。”
笑峰急忙推辭,對公子職道:“公子出身尊貴,愚兄不過草莽一介布衣,如此厚重禮數,愚兄萬萬不敢相受。”
公子職卻道:“兄長勿要見外,此乃小弟尊賢之禮。齊國孟嚐君田文,禮遇士人,以至於門下食客三千,賢名揚於四海。他國聞齊有孟嚐君在,皆不敢侵犯。小弟不肖,難以相望孟嚐君,但隻願能及其十分之一,以敬重四海之士也。”
笑峰道:“孟嚐君為當世豪傑,天下皆知。然愚兄聞孟嚐君待客,也分三等。愚兄不過梁州一鄙人,前番還沒見公子時候已經贈送金銀了。今初次見麵,毫無寸功相助公子,便得公子屈尊結拜,今又如此重禮,令愚兄內心不安矣。”
原來這齊國孟嚐君,姓田名文,也出身庶子,身材短小,然為人非常賢能,屈身下士,天下之士皆歸之,有門客三千人,在齊國地位舉足輕重。齊王用田文為相,於是秦、魏、楚等國都不敢侵犯齊國。
孟嚐君門下門客眾多,便派專人管理,為賓客建客舍,分為三等,上等住豪華大廈,出門有車,每頓飯有魚肉葷腥,中等住次之一點的房子,隻有車坐,沒有魚肉吃。下等出行沒有車,吃的也沒有葷腥,住的也最差。
孟嚐君亦是當時名聞四海的賢能之臣,曾為秦王忌憚,騙入秦國,為秦王所軟禁,後來孟嚐君在一會狗盜的下等門客幫助下才得以逃出,過函穀關,正半夜,雞鳴才能開關出客,孟嚐君門客最下等者學雞鳴,才得以開關逃出,擺脫秦軍追擊。
孟嚐君得士如此,凡雞鳴狗盜者皆能收納,足見孟嚐君招賢納士之量。
公子職亦以孟嚐君為楷模,欲要招納賢士,但身在韓國,諸多不便,隻好暗中行之。百裏丙便是公子職在韓國時候招納的門客,跟隨數年,公子職相待甚厚,百裏丙也表示誓死效忠追隨。今為公子職聯絡得梁州豪傑,公子職甚喜,便厚出金帛相接納。公子職在燕國有封地,每年賦稅價值數千金,雖在韓國為質,所用倒是無缺。
公子職隻是要笑峰接受所贈一百兩黃金,笑峰思量無功難以受祿,隻是一再推辭道:“公子前番已經贈有金銀,非愚兄不受,今百兩黃金,實在禮數過重了。”
百裏丙在旁,便道:“徐豪傑還是受之為宜,此是公子仰慕豪傑心意。公子雖然旅居他國,但區區百兩黃金還是拿得出的,望徐豪傑受之,不要拂了公子心意。”
笑峰隻是言不敢再受,說自己尚未有寸功相報,便受公子如此重禮,恐天下知之譏笑議論自己貪財,公子職相勸數番,竟然流涕道:“兄長不受,莫非以為小弟金銀不幹淨嗎?小弟羈旅他國,受製於人,仰慕豪傑之心,猶如旱苗之望甘霖,今區區百兩黃金,贈與兄長,以略表小弟仰慕之情,兄長卻不肯受,令小弟心中實在不是滋味。兄長既然與小弟結交,難道隻是表麵稱兄道弟,而內心卻把小弟拋棄了嗎?”
言罷,拂袖而擦拭眼淚。
笑峰見公子職如此,不禁深為感動,急忙起身相勸,便對公子職道:“賢弟且休要如此,為兄收下便是了。”於是收下這袋百兩黃金,交給丁虎收管。二人又重新坐下,再度相談。
公子職見笑峰受了黃金,才轉悲為喜,眉開眼笑,笑峰便問道:“公子在韓國,可有何難處需要為兄效勞嗎?”
公子職長歎一口氣道:“小弟本為燕王庶子,不敢有望被立為太子,為質韓國,倒也罷了。但是今年數月之前,故國忽然有變。吾父燕王聽信臣下鼓動,傳位與相國子之。君臣之位顛倒,那相國子之,行事強橫,今掌國政,必然視我等公子為眼中釘,恐其來害小弟。小弟思慮至此,心中大為擔憂,隻好尋思求得豪傑之士相助為自保。所以遣心腹百裏丙暗中為小弟招納,得以聯絡到兄長等兩州豪傑。小弟一見兄長,便知兄長智勇足備,信義雙全。在危難之時,必然可以相助小弟。區區百兩金銀,真不成敬意。”
笑峰聞言點頭,又沉思片刻,問公子職道:“敢問賢弟心中有何誌向呢?”
公子職道:“不敢相瞞兄長。小弟本意願作燕國之孟嚐君,然今番父王禪位,國家若亂,小弟不僅連燕國孟嚐君做不成,還將難容於燕國。小弟今日所思謀,便是招收羽翼為自助,尚還不敢有其他誌向。”
笑峰便勸慰公子職道:“賢弟故國雖有變動,但尚還沒有動蕩禍患。賢弟不必憂心過度,車到山前必有路,若果真是那樣時,再做應對打算也不遲。以愚兄之見,賢弟且先在韓國觀之而後動。賢弟在韓國,可以避禍。他國聞知賢弟境況,也必然將會伸手相助。”
公子職道:“兄長所言甚是,小弟也是此番主意。今恐一時迴不得故國,又不知父母身體安危將如何?但願祖宗之靈護佑,保護燕國安然無事,小弟便不再擔憂了。”
兩人在客棧中密談了一個時辰,夜色漸深,百裏丙便提醒公子職道:“將至亥時,公子需得迴館舍了,恐被人發覺,引起懷疑。”
公子職談興正濃,甚有依依不舍之感,但為了避嫌,隻好對笑峰道:“小弟身在他國,身受監視,不能自主。此番與兄長相見,乃小弟平生大快人心之事。本應與兄長把酒長夜之談,隻恨身不由己!子時之前若不歸館舍,將為監視之人發覺,恐自取嫌疑。今不得不辭別兄長先迴了。”言罷,竟然又灑淚,依依不舍之情流露於表。
笑峰來到韓國,見新鄭城中熙熙攘攘,過往皆是四方之客,新鄭地處中原,果然是九州通衢之地。
笑峰不禁歎道:“韓國新鄭氣象,不亞於秦都鹹陽!”
丁虎道:“韓國地處中原,自然人口眾多,但地近秦國,多受秦人侵略。關東六國之中,韓國地方甚小,又不如齊楚等有險要可守,正是四麵受敵之地。若不與他國合縱,定然難抗強秦也。”
笑峰聞言,不禁憤然道:“秦王饕餮天下之心,猶然如此乎?同是周朝封國藩屬,奈何互相侵略攻伐,以至於蒼生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丁虎道:“秦王有包舉宇內,並吞天下之野心,根本不在乎百姓生靈性命。”
笑峰道:“吾所歎者,為天下百姓因此而流離失所也。若果能天下為一,百姓都能安樂,秦王吞並天下,又何嚐不可?隻可惜各國之間,爾虞我詐,爭戰不休,秦人專以兵馬侵略為能,才使我等結成勢力以自保。若不是如此,我等梁州豪傑,當也是安分良民。”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進入新鄭東市來尋張盛,張盛還在售賣貨物,見笑峰來到,便前來接入坐在攤前,對笑峰道:“燕國公子親隨百裏丙,也出身豪傑,現為燕國公子親信,曾對為兄言,若笑峰前來,請住新鄭城中四海客棧,燕公子將微服前來拜見。那四海客棧就在前麵拐彎處不遠,丁兄可帶笑峰前去,住下相待。”
笑峰道:“甚好,我且再四海客棧住下,煩勞賢兄便可轉達燕公子親隨。”坐了片刻,便與丁虎到四海客棧來,要了房間,在樓下馬廄中栓好了馬,便上樓歇息。
百裏丙每隔一兩天便來東市一趟,來尋張盛,今日又來,張盛便密告道:“笑峰已經來到新鄭,正在四海客棧住下相待,兄便可以轉告你家公子,即可見到笑峰。”
百裏丙大喜,於是迴報公子職,公子職也喜道:“徐豪傑果然是信義之士!既然前來,吾便可以前去見之。”於是囑咐百裏丙,因為一時不便,約定明日晚間,公子職將微服前來。
笑峰得報,便在客棧中歇息一宿,次日,騎馬逛了下新鄭城,下午時分迴到客棧,靜候公子職到來。
晚間,公子職便換了尋常百姓衣服,避開韓國值班看守軍士,從館舍後門出,行至後街,又轉向四海客棧來,百裏丙在此迎候公子職,兩人會合,便趁著夜色,來到四海客棧,百裏丙也要了一間房間,於是主仆二人,便入客棧來尋笑峰。
笑峰與丁虎正在房間中閑談,忽然聞得輕輕叩門之聲,丁虎道:“必定是燕國公子到了。”
於是過來開了半邊門,探身一看,見百裏丙在前,後麵跟著一年輕公子,約十七八歲年紀,尋常百姓穿著,麵貌卻甚為英偉,丁虎便猜知是燕國公子了,於是便開門請二人入,自己隨後把門關上。
笑峰見兩位來人,相貌與秦楚之地人物稍有差別,一人三十歲左右年紀,一人不到二十歲,不知道哪位是燕國公子,於是上前施禮道:“在下便是梁州徐嶽,賤字笑峰,承蒙貴公子看重,特此前來一晤。”
二人迴禮,百裏丙便對笑峰介紹道:“這位便是我家公子了,久聞徐笑峰豪傑英名,今日一見,原來笑峰如此年輕!因為有諸多不便,還請笑峰與我家公子相談,在下到隔壁房間相侯。”
於是便對笑峰抱拳一揖,退出房門,到隔壁房間望風。
公子職原本以為笑峰為一年長者,應該類似與燕趙慷慨悲歌之士,但今日一見,笑峰不過一三十歲不到青年,嘴上尚無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雖然身材不高,但精悍而靈敏,兩道目光如電,公子職不禁心中暗暗稱奇。
等百裏丙退出房間,公子職便上前施禮道:“在下燕國羈旅之人,姬姓,燕氏,名職。今得以能見梁州豪傑領袖徐笑峰豪傑,實乃三生有幸。”
笑峰聽聞公子是燕國姬姓燕氏,不由得心中震驚,迴顧丁虎,丁虎也有驚訝之色。
笑峰便迴禮道:“不敢當,公子言重了。”便請公子職坐,丁虎端來飲品,請二人飲。
二人坐下,丁虎伺立在側,公子職便道:“在下為燕王庶子,為質韓國,已經三載。今故國有變,臣奪君位,恐國家有所禍患,在下又不得迴國,日夜憂慮。又擔心禍及己身,所以不得不相結交豪傑以自保。聞知笑峰豪傑英名,職今願意結交之,不知笑峰意下如何呢?”
笑峰道:“公子雖然年幼,卻有心憂天下之心,此殊為難得。嶽身在草莽,能結交公子這等身份尊貴人物,實乃榮幸!還有何言推辭呢?”
公子職道:“在下一見笑峰,便有相見恨晚之意。本應該虛心求教,以隆重禮節相待,但因為身在他國,受人掣肘,不得自便,隻有趁夜微服前來相見,不成禮數,還請笑峰見諒。”
言罷,施禮賠罪。
笑峰急忙迴禮道:“公子何言如此?嶽不過江湖一布衣,敢望公子如此?今日能見公子,也令嶽不勝榮幸了。且休要多禮,太見外反倒顯得生分。”
公子職便謝過笑峰,忽然問道:“敢問笑峰今年青春幾何?”
笑峰道:“承蒙公子見聞,在下今年正三九之齡,二十七歲。”
公子職道:“在下今年二九,笑峰三九,笑峰年長在下九歲,不到一輪,若不嫌棄,今日就請認笑峰為長兄如何?”
笑峰道:“公子貴為燕國貴族宗室,嶽不過是一江湖草莽布衣,如何敢與公子以兄弟相稱呢?”
笑峰此話,也是試探公子職,不知公子職有何事,才如此屈尊前來與自己相見。
公子職卻不以為然道:“笑峰所言差矣,人雖有高低尊卑之分,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笑峰如此豪傑,聽聞說楚王尚請笑峰辦事,在下雖為燕國宗室子弟,但為質他國,身在羈旅當中,豈能以地位身份尊貴而自矜呢?笑峰若不願與在下結交,便是看不起在下了。”
笑峰觀公子職言行舉止,容貌儀態,的確是有抱負有信義之人,見公子職這樣說話,心中也打消了疑惑,便對公子職道:“公子快人快語,在下甚為讚賞。承蒙公子看得起,就依照公子之言,今日與公子結為兄弟。隻是在下身為布衣,恐怕有損公子身份。”
公子職道:“兄長說的什麽話!既然應允,便可結拜。”
於是拉過笑峰,兩人一起跪下,就在客棧房間中拜天地,義結金蘭,笑峰年長,為兄,公子職為弟。
公子職與笑峰在四海客棧中結為兄弟,便以兄相稱笑峰,禮數甚為恭敬。
笑峰道:“今蒙有幸,得以公子高攀結拜,但不知公子有何難事,需要愚兄效勞呢?隻要愚兄力所能及,便不會推辭。”
公子職道:“兄長且稍待之。”便起身輕叩牆壁,笑峰正驚疑間,忽然聽得隔壁房中有人開門,又敲自己房門,笑峰便示意丁虎開門。丁虎開的門時,隻見百裏丙手提一袋沉甸甸的什麽東西進來,交給公子職。
公子職便將這袋子打開,笑峰與丁虎看時,不禁驚怔,原來袋子裏麵全是黃金,約有百兩左右。公子職便將這袋黃金呈遞笑峰道:“初次見麵,無以他禮相敬兄長,此是小弟區區心意,萬望兄長笑納。”
笑峰急忙推辭,對公子職道:“公子出身尊貴,愚兄不過草莽一介布衣,如此厚重禮數,愚兄萬萬不敢相受。”
公子職卻道:“兄長勿要見外,此乃小弟尊賢之禮。齊國孟嚐君田文,禮遇士人,以至於門下食客三千,賢名揚於四海。他國聞齊有孟嚐君在,皆不敢侵犯。小弟不肖,難以相望孟嚐君,但隻願能及其十分之一,以敬重四海之士也。”
笑峰道:“孟嚐君為當世豪傑,天下皆知。然愚兄聞孟嚐君待客,也分三等。愚兄不過梁州一鄙人,前番還沒見公子時候已經贈送金銀了。今初次見麵,毫無寸功相助公子,便得公子屈尊結拜,今又如此重禮,令愚兄內心不安矣。”
原來這齊國孟嚐君,姓田名文,也出身庶子,身材短小,然為人非常賢能,屈身下士,天下之士皆歸之,有門客三千人,在齊國地位舉足輕重。齊王用田文為相,於是秦、魏、楚等國都不敢侵犯齊國。
孟嚐君門下門客眾多,便派專人管理,為賓客建客舍,分為三等,上等住豪華大廈,出門有車,每頓飯有魚肉葷腥,中等住次之一點的房子,隻有車坐,沒有魚肉吃。下等出行沒有車,吃的也沒有葷腥,住的也最差。
孟嚐君亦是當時名聞四海的賢能之臣,曾為秦王忌憚,騙入秦國,為秦王所軟禁,後來孟嚐君在一會狗盜的下等門客幫助下才得以逃出,過函穀關,正半夜,雞鳴才能開關出客,孟嚐君門客最下等者學雞鳴,才得以開關逃出,擺脫秦軍追擊。
孟嚐君得士如此,凡雞鳴狗盜者皆能收納,足見孟嚐君招賢納士之量。
公子職亦以孟嚐君為楷模,欲要招納賢士,但身在韓國,諸多不便,隻好暗中行之。百裏丙便是公子職在韓國時候招納的門客,跟隨數年,公子職相待甚厚,百裏丙也表示誓死效忠追隨。今為公子職聯絡得梁州豪傑,公子職甚喜,便厚出金帛相接納。公子職在燕國有封地,每年賦稅價值數千金,雖在韓國為質,所用倒是無缺。
公子職隻是要笑峰接受所贈一百兩黃金,笑峰思量無功難以受祿,隻是一再推辭道:“公子前番已經贈有金銀,非愚兄不受,今百兩黃金,實在禮數過重了。”
百裏丙在旁,便道:“徐豪傑還是受之為宜,此是公子仰慕豪傑心意。公子雖然旅居他國,但區區百兩黃金還是拿得出的,望徐豪傑受之,不要拂了公子心意。”
笑峰隻是言不敢再受,說自己尚未有寸功相報,便受公子如此重禮,恐天下知之譏笑議論自己貪財,公子職相勸數番,竟然流涕道:“兄長不受,莫非以為小弟金銀不幹淨嗎?小弟羈旅他國,受製於人,仰慕豪傑之心,猶如旱苗之望甘霖,今區區百兩黃金,贈與兄長,以略表小弟仰慕之情,兄長卻不肯受,令小弟心中實在不是滋味。兄長既然與小弟結交,難道隻是表麵稱兄道弟,而內心卻把小弟拋棄了嗎?”
言罷,拂袖而擦拭眼淚。
笑峰見公子職如此,不禁深為感動,急忙起身相勸,便對公子職道:“賢弟且休要如此,為兄收下便是了。”於是收下這袋百兩黃金,交給丁虎收管。二人又重新坐下,再度相談。
公子職見笑峰受了黃金,才轉悲為喜,眉開眼笑,笑峰便問道:“公子在韓國,可有何難處需要為兄效勞嗎?”
公子職長歎一口氣道:“小弟本為燕王庶子,不敢有望被立為太子,為質韓國,倒也罷了。但是今年數月之前,故國忽然有變。吾父燕王聽信臣下鼓動,傳位與相國子之。君臣之位顛倒,那相國子之,行事強橫,今掌國政,必然視我等公子為眼中釘,恐其來害小弟。小弟思慮至此,心中大為擔憂,隻好尋思求得豪傑之士相助為自保。所以遣心腹百裏丙暗中為小弟招納,得以聯絡到兄長等兩州豪傑。小弟一見兄長,便知兄長智勇足備,信義雙全。在危難之時,必然可以相助小弟。區區百兩金銀,真不成敬意。”
笑峰聞言點頭,又沉思片刻,問公子職道:“敢問賢弟心中有何誌向呢?”
公子職道:“不敢相瞞兄長。小弟本意願作燕國之孟嚐君,然今番父王禪位,國家若亂,小弟不僅連燕國孟嚐君做不成,還將難容於燕國。小弟今日所思謀,便是招收羽翼為自助,尚還不敢有其他誌向。”
笑峰便勸慰公子職道:“賢弟故國雖有變動,但尚還沒有動蕩禍患。賢弟不必憂心過度,車到山前必有路,若果真是那樣時,再做應對打算也不遲。以愚兄之見,賢弟且先在韓國觀之而後動。賢弟在韓國,可以避禍。他國聞知賢弟境況,也必然將會伸手相助。”
公子職道:“兄長所言甚是,小弟也是此番主意。今恐一時迴不得故國,又不知父母身體安危將如何?但願祖宗之靈護佑,保護燕國安然無事,小弟便不再擔憂了。”
兩人在客棧中密談了一個時辰,夜色漸深,百裏丙便提醒公子職道:“將至亥時,公子需得迴館舍了,恐被人發覺,引起懷疑。”
公子職談興正濃,甚有依依不舍之感,但為了避嫌,隻好對笑峰道:“小弟身在他國,身受監視,不能自主。此番與兄長相見,乃小弟平生大快人心之事。本應與兄長把酒長夜之談,隻恨身不由己!子時之前若不歸館舍,將為監視之人發覺,恐自取嫌疑。今不得不辭別兄長先迴了。”言罷,竟然又灑淚,依依不舍之情流露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