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汐為嫁給陸崢都有些瘋魔了,附近幾個坊傳的沸沸揚揚的,後麵掙錢也都全給陸崢花,怎麽會還有私房錢。”趙母唏噓不已,“沒見過那麽傻的人。”


    “可現在陸大娘就是有錢!”


    雲汐不知道隔壁母女倆正在討論自己,此時她花錢請糧店的夥計幫忙打掃屋子。


    這房子正屋三間,東西廂房各一屋一棚和大門處兩間倒座房的格局,院子差不多有二百五十平方,最中間種著石榴樹。


    那麽這房子是四合院嗎?不是的,這隻能叫四合房,四合院需要加上連廊和草木才算四合院,講究人家還有影壁。


    雲汐決定帶兩個女孩子住東屋,讓木匠在裏麵組裝三張床,西屋住三個小子,也是三張床,這兩間臥室的好處就是很大還帶了小廳,住三個人綽綽有餘。


    兩個糧鋪夥計打掃完衛生順便幫忙把廚房的大鍋鑲在了灶台,一人得了二十文工錢樂顛顛的離開。


    不久後,忙活完的木匠們結伴離開。


    雲汐喊趙桃窈來幫忙,把幾個孩子扶到了各自的床上。


    “桃窈,能麻煩你幫我請個大夫嗎?他們的傷要處理一下。”雲汐皺眉,抬頭看向漏風的窗台,“失策了,忘記買窗戶,我還得去一趟木匠鋪子。”


    “好啊,我這就去。”


    雲汐領著木匠迴來的時候,女大夫正在給孩子們包紮。


    “你是孩子們的娘吧?孩子們身上的傷口我已經清理過上了藥,暫時不要碰水,每天換一次藥,半個月後我來複診。”女大夫輕聲叮囑。


    “謝謝大夫,孩子們的燒怎麽樣?診金和藥錢多少?”雲汐手摸向荷包,順便招唿木匠們盡快把門窗裝上。


    大夫看向她,“燒退的差不多了,原來的藥藥效不錯,再吃一天即可,診金十文,金創藥一瓶二百文,兩瓶四百文,那個,不賒賬。”


    “好。”


    雲汐爽快的拿出銅板付給大夫,送大夫出了大門。


    迴身到院裏,趙桃窈從廚房出來,看到她連忙道:“陸大娘,我剛剛去我家取水和柴火把大米煮上了,另外啊,廚房沒有水缸,也沒有蔬菜。”


    雲汐扶額,真是忙昏了頭,“我知道了,你看著匠人們安裝門窗,我再出去一趟。”


    推著板車上街,還是去雜貨鋪,買了五個小瓦罐(五百毫升)兩個中型瓦罐(一升)和兩個大型瓦罐(三升),醬油和醋各一小瓦罐,素油要了一小瓦罐,大水缸兩個,這裏沒有賣菜的,付了錢雲汐推著車在街上找菜攤兒。


    最後在街尾看到幾個人賣白菜蘿卜,還有一溜人蹲在牆邊兒賣柴火,蘿卜白菜一樣要了一百斤,旁邊有賣豬肉的,要了五斤板油和五斤五花肉。


    “那邊賣柴的。”


    雲汐對著蹲在牆邊兒守著柴火的人喊道。


    “來了來了,你要多少柴?”


    樵夫們跑過來略有些卑微討好的問。


    雲汐問:“一捆柴多少錢!”


    樵夫迴:“一捆柴五文錢,你看看,都是很紮實的柴火。”


    雲汐查看一下,質量確實可以,“我要二十捆,能送貨到家嗎?”


    “可以可以。”


    “那跟我來。”


    雲汐算了算,現在才十一月初五,一天燒半捆柴,二十捆隻能燒四十天,還要多買些。


    京城的冬天要到明年三月中到四月初才會變暖,若是有倒春寒,說不定五月都還是冷的,而且就算天氣變暖也需要柴火做飯,不過會需要的少些,四天燒一捆柴足夠。


    到家後,雲汐讓這十人把柴火放進一間倒座房。


    雲汐掏出銅板一個個付錢,十個人一人兩捆柴,掙得十文錢,入城費一文錢,這一趟隻能掙九文錢。


    “我這裏還需要不少柴火,你們多砍些送來,若是有板車,一板車柴火我給四十文錢結算,盡快送來吧,這風雪越發大了。”


    風沙和雪是京城冬天的主旋律,但是今年好像更冷些,糧價悄無聲息上漲了好幾文,這可不是好兆頭。


    “真要那麽多?十車收不收得下?”


    其中一個樵夫激動道。


    “二十車?三十車四十車我也吃得下,盡管送來。”雲汐承諾。


    “好,我們每人一天給你送兩車,兩天送完。”


    十個樵夫急急忙忙離開往城門口跑去,要趕緊迴去砍柴啊。


    趙桃窈這時從屋裏跑出來,“陸大娘,陸大哥他們都退燒了,還要吃藥嗎?”


    “暫時不吃,睡前再吃一次。”


    雲汐看向在給廂房裝窗戶和門的木匠。


    “各位師傅,八個門,六個窗戶多少錢啊?”


    “一個門二百文,一個窗戶一百五十文,安裝不要錢。”木匠師傅拿著工具動作嫻熟的忙活。


    “行,我把錢先準備好。”


    她沒選普通的門窗,門選的都是最厚實的那種,窗戶選擇了六邊形的鏤空窗戶,鏤空地方糊上窗紙,窗戶上麵有木蓋子,若是窗紙抵不住寒風,就把木蓋關上,隻是蓋上後屋裏房間會完全陷入黑暗,價格都不便宜。


    雲汐讓趙桃窈幫忙縫被子,“能不能請你母親也來幫忙,最好下午前把被褥和棉衣縫製出來,我給一人二尺青棉布做報酬。”


    趙桃窈搖頭,大氣道:“這點小事兒要什麽報酬,我讓我娘馬上過來。”


    “哎?不吃午飯啊。”


    “不吃,一天兩頓就夠了。”


    和桃窈拉近關係的這段時間,雲汐知道了她家的情況,趙家一共五口人,趙父趙母,大女趙桃窈,二子趙德平,三子趙德安。


    趙父會打鐵,在打鐵鋪子裏幫忙,兒子們大了後,也都帶了過去學技術,三人一個月有一千文的工錢,這些錢在京城生活夠嗎?太平盛世時是足夠的。


    這個時代的金換銀價和清朝相似,可是糧價卻很低,也許是這朝代發現了不少銀礦,黃金卻緊缺的原因吧。


    桃窈說,以前的糧價一斤大米最低時隻要三文錢,這是什麽概念,若是一文錢按照一塊錢算,一斤米才三塊錢,不過大多數時候維持在四文錢一斤,今年的米和麥子不知為何卻已經漲到了十文錢一斤。


    趙桃窈說她家一般在秋收後囤糧食,那時糧價最低,所以趙家早就囤了糧食過冬,菜不用買,院子裏種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我做婆婆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叔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叔喬並收藏【快穿】我做婆婆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