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內向兒媳的大喇叭婆婆30
【快穿】我做婆婆那些年 作者:叔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夏慶機靈道:“不值錢也是一筆收入,大伯,這錢是侄子孝順您的,您拿著買糖吃。”
李嫣然甜甜一笑,“大伯,娘說不能白拿別人家東西,要是不付錢,我們迴去要挨罵了。”
餘錢兒從廚房出來,無奈接過錢,“三弟妹總是分這麽清楚,籃子給我。”說著去隔壁院子的菜地拔了滿滿一籃子蔥薑蒜還不夠,多拔了兩捆蔥讓他們帶迴去。
“這都帶著根兒,你們迴去立馬種上,知道不?”餘錢兒叮囑道。
“知道啦,謝謝大伯娘。”
雲汐看孩子們抱迴來那麽多蔥薑蒜,連忙拿著鋤頭挖坑,把蔥薑蒜都種上,順便澆了不少水。
“這事兒辦的不錯,洗手去準備開飯。”
烤爐裏香氣四溢,雲汐招唿大家擺桌子吃飯。
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配上酥脆可口的烤餅,特別搭,可以泡著吃,可以就著吃。
雲汐喜歡泡著吃,餅子撕成小丁放進羊湯裏,充分吸收羊湯的味道,吃進嘴裏羊湯的鮮香和麵粉的麥香相互交織碰撞,讓人欲罷不能。
幾個孩子也是第一次吃羊湯,跟在雲汐身邊學,李春生喝了一大口湯,夾了好大一塊羊肉,吃進嘴裏喟歎道:“娘,您以前一定生活的很富足。”
雲汐想了想點頭,語氣懷念,“我娘還在世時,確實是這樣,我爹是秀才,有朝廷補助,免稅,教書也有收入,家裏過的很幸福,不僅可以吃飽飯,一個月能有十天在吃肉,豬肉羊肉魚肉,偶爾還有牛肉。”
李春生好羨慕,自家那時雖然不缺錢,但是娘不舍得花錢,不過正是爹娘把錢存起來了,災年才有錢買糧食……
有好有壞吧,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李梅子好奇,“娘,你有兄弟姐妹嗎?”
“額,有一個同父同母的親弟弟,今年應該才十二歲,繼母生的三個女兒,如今都不知道去哪兒了,也許近在咫尺,也許天各一方。”
雲汐歎氣,原主親弟弟還是不錯的,可惜年紀小,當初鬥不過白蓮花繼母,也不知道現在還活著沒。
係統:“宿主我可以查一下,你弟弟叫什麽?”
“雲聞君。”
係統:“查到了!兩年前你的弟弟和父親僥幸逃到了京都,可惜你父親得了風寒去世,你弟弟現在一邊抄書一邊準備科考。”
“繼母和妹妹們呢?”
“繼母在逃荒後期被你父親賣進給人牙子了,你的三個妹妹被你父親賣給別人做媳婦換糧食了。”係統唏噓。
雲汐也唏噓不已,曾經把原主賣到李家的繼母也難逃被賣掉的命運,還有原主弟弟,當男人真好啊,父親賣了曾經偏愛的繼室和疼愛的三個女兒都沒舍得賣他。
“我管不了那麽多。”雲汐聽完繼續喝羊湯。
剩下的羊肉羊骨還是放在可以保鮮的空間盤裏慢慢吃。
飯後,雲汐招唿孩子們去河邊看看有沒有抓到魚。
“娘,這裏有三個小螃蟹和一條小鯽魚。”李春生拿起一個魚簍,驚喜的喊道:“還有幾條小雜魚。”
此時雨過天晴,天空如被洗過一般,村民們陸陸續續走出家門準備去地裏看看野草有沒有長出來,聽到春生的聲音不由得湊了過來,看到那魚簍無比驚訝,“春生,你竟然會做這種魚簍?”
“六叔,您來看看嘛,不難的,河裏的魚蝦不好摸,這樣方便很多。”雲汐笑道。
李六牛訝異,“可以看?這可是秘方!”
雲汐不在意,“看唄,你們瞧河裏的魚多的吃不完,大家都來捉也沒問題,小的螃蟹和魚蝦放進稻田裏,等稻子成熟時它們也長成了,一舉兩得。”
既然這樣,大家不客氣了。
雲汐去找另一個魚簍,“咿?泥鰍!三條呢。”
餘錢兒湊過來,“泥鰍可是好東西啊,補人,就是有點腥。”
雲汐喜滋滋的,“多放些蔥薑蒜就好了。”
收獲不多不少,螃蟹和小魚小蝦放進稻田,鯽魚和泥鰍拿迴家放水裏養著,魚簍換個位置繼續網魚。
“走吧,去地裏看看。”
稻田裏秧苗正茁壯成長,野草也長出來不少,閑來無事,大家脫下鞋子下地拔草。
忙碌的時間過得飛快,就在大家準備迴家吃飯時,東邊官道上遠遠走來一行人。
“娘,你看!”
李嫣然縮了縮脖子,“那些是什麽人啊?”
雲汐:“不清楚,夏慶,你去叫族長去看看。”
“好的,娘。”
李夏慶這個機靈鬼兒不僅叫了族長,還跟著去看情況去了。
大約兩刻鍾後,李夏慶跑了迴來,“娘,那些人是南邊兒的小王莊的人,他們從京都迴來了。”
“小王莊?”雲汐看向李春生。
李春生點頭,“娘,小王莊在南邊兒三十裏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麽走到這裏來了。”
李夏慶舉手,“我知道,小王莊在低窪處,洪水衝走一起還帶來淤泥和雜物等等,把他們村子埋了,樹木倒塌,山頭被衝掉,好多地形發生了變化,這才走過頭了。”
雲汐:“原來是這樣?小王莊人多嗎?”
李春生仔細想了想,不確定道:“好像有一兩千人吧,小王莊是個大村,比我們村還富裕,村裏很團結,出過幾個讀書人,土地能免稅,村裏有村學,就連祠堂都比我們的氣派。”
雲汐探頭往那群人看去,“現在看著沒那麽多人了,還多是青壯年。”
李梅子不知想到什麽,臉色蒼白,顫聲道:“老弱婦孺想活過天災,太難了。”
雲汐側頭瞅她,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在我們都活下來了。”
“我們李氏族人得了,得了消息,有提前準備,還躲到了山裏。”李春生沒看李梅子,“別的人家可能會逃荒,逃荒是不會帶老人的……”
李嫣然愕然,“大哥?是這樣嗎?”
“是這樣,雖然我們躲起來了,老人,老人也差不多沒了,都把能吃留給了小輩兒。”李春生鼻頭酸澀,爹也沒了。
李嫣然甜甜一笑,“大伯,娘說不能白拿別人家東西,要是不付錢,我們迴去要挨罵了。”
餘錢兒從廚房出來,無奈接過錢,“三弟妹總是分這麽清楚,籃子給我。”說著去隔壁院子的菜地拔了滿滿一籃子蔥薑蒜還不夠,多拔了兩捆蔥讓他們帶迴去。
“這都帶著根兒,你們迴去立馬種上,知道不?”餘錢兒叮囑道。
“知道啦,謝謝大伯娘。”
雲汐看孩子們抱迴來那麽多蔥薑蒜,連忙拿著鋤頭挖坑,把蔥薑蒜都種上,順便澆了不少水。
“這事兒辦的不錯,洗手去準備開飯。”
烤爐裏香氣四溢,雲汐招唿大家擺桌子吃飯。
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配上酥脆可口的烤餅,特別搭,可以泡著吃,可以就著吃。
雲汐喜歡泡著吃,餅子撕成小丁放進羊湯裏,充分吸收羊湯的味道,吃進嘴裏羊湯的鮮香和麵粉的麥香相互交織碰撞,讓人欲罷不能。
幾個孩子也是第一次吃羊湯,跟在雲汐身邊學,李春生喝了一大口湯,夾了好大一塊羊肉,吃進嘴裏喟歎道:“娘,您以前一定生活的很富足。”
雲汐想了想點頭,語氣懷念,“我娘還在世時,確實是這樣,我爹是秀才,有朝廷補助,免稅,教書也有收入,家裏過的很幸福,不僅可以吃飽飯,一個月能有十天在吃肉,豬肉羊肉魚肉,偶爾還有牛肉。”
李春生好羨慕,自家那時雖然不缺錢,但是娘不舍得花錢,不過正是爹娘把錢存起來了,災年才有錢買糧食……
有好有壞吧,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李梅子好奇,“娘,你有兄弟姐妹嗎?”
“額,有一個同父同母的親弟弟,今年應該才十二歲,繼母生的三個女兒,如今都不知道去哪兒了,也許近在咫尺,也許天各一方。”
雲汐歎氣,原主親弟弟還是不錯的,可惜年紀小,當初鬥不過白蓮花繼母,也不知道現在還活著沒。
係統:“宿主我可以查一下,你弟弟叫什麽?”
“雲聞君。”
係統:“查到了!兩年前你的弟弟和父親僥幸逃到了京都,可惜你父親得了風寒去世,你弟弟現在一邊抄書一邊準備科考。”
“繼母和妹妹們呢?”
“繼母在逃荒後期被你父親賣進給人牙子了,你的三個妹妹被你父親賣給別人做媳婦換糧食了。”係統唏噓。
雲汐也唏噓不已,曾經把原主賣到李家的繼母也難逃被賣掉的命運,還有原主弟弟,當男人真好啊,父親賣了曾經偏愛的繼室和疼愛的三個女兒都沒舍得賣他。
“我管不了那麽多。”雲汐聽完繼續喝羊湯。
剩下的羊肉羊骨還是放在可以保鮮的空間盤裏慢慢吃。
飯後,雲汐招唿孩子們去河邊看看有沒有抓到魚。
“娘,這裏有三個小螃蟹和一條小鯽魚。”李春生拿起一個魚簍,驚喜的喊道:“還有幾條小雜魚。”
此時雨過天晴,天空如被洗過一般,村民們陸陸續續走出家門準備去地裏看看野草有沒有長出來,聽到春生的聲音不由得湊了過來,看到那魚簍無比驚訝,“春生,你竟然會做這種魚簍?”
“六叔,您來看看嘛,不難的,河裏的魚蝦不好摸,這樣方便很多。”雲汐笑道。
李六牛訝異,“可以看?這可是秘方!”
雲汐不在意,“看唄,你們瞧河裏的魚多的吃不完,大家都來捉也沒問題,小的螃蟹和魚蝦放進稻田裏,等稻子成熟時它們也長成了,一舉兩得。”
既然這樣,大家不客氣了。
雲汐去找另一個魚簍,“咿?泥鰍!三條呢。”
餘錢兒湊過來,“泥鰍可是好東西啊,補人,就是有點腥。”
雲汐喜滋滋的,“多放些蔥薑蒜就好了。”
收獲不多不少,螃蟹和小魚小蝦放進稻田,鯽魚和泥鰍拿迴家放水裏養著,魚簍換個位置繼續網魚。
“走吧,去地裏看看。”
稻田裏秧苗正茁壯成長,野草也長出來不少,閑來無事,大家脫下鞋子下地拔草。
忙碌的時間過得飛快,就在大家準備迴家吃飯時,東邊官道上遠遠走來一行人。
“娘,你看!”
李嫣然縮了縮脖子,“那些是什麽人啊?”
雲汐:“不清楚,夏慶,你去叫族長去看看。”
“好的,娘。”
李夏慶這個機靈鬼兒不僅叫了族長,還跟著去看情況去了。
大約兩刻鍾後,李夏慶跑了迴來,“娘,那些人是南邊兒的小王莊的人,他們從京都迴來了。”
“小王莊?”雲汐看向李春生。
李春生點頭,“娘,小王莊在南邊兒三十裏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麽走到這裏來了。”
李夏慶舉手,“我知道,小王莊在低窪處,洪水衝走一起還帶來淤泥和雜物等等,把他們村子埋了,樹木倒塌,山頭被衝掉,好多地形發生了變化,這才走過頭了。”
雲汐:“原來是這樣?小王莊人多嗎?”
李春生仔細想了想,不確定道:“好像有一兩千人吧,小王莊是個大村,比我們村還富裕,村裏很團結,出過幾個讀書人,土地能免稅,村裏有村學,就連祠堂都比我們的氣派。”
雲汐探頭往那群人看去,“現在看著沒那麽多人了,還多是青壯年。”
李梅子不知想到什麽,臉色蒼白,顫聲道:“老弱婦孺想活過天災,太難了。”
雲汐側頭瞅她,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在我們都活下來了。”
“我們李氏族人得了,得了消息,有提前準備,還躲到了山裏。”李春生沒看李梅子,“別的人家可能會逃荒,逃荒是不會帶老人的……”
李嫣然愕然,“大哥?是這樣嗎?”
“是這樣,雖然我們躲起來了,老人,老人也差不多沒了,都把能吃留給了小輩兒。”李春生鼻頭酸澀,爹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