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內向兒媳的大喇叭婆婆4
【快穿】我做婆婆那些年 作者:叔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一次的清早,風在唿唿刮,雪還在下,這樣的日子好像沒有盡頭。
大家按照族長的安排出去找吃的,自動分成十隊,雲汐帶了一隊,隊員有三人,辛苦忙活一天隻收獲三顆小土豆,比一無所獲的隊伍好點。
族長沒說什麽,把今天的收獲放好,三個小土豆、五個小紅薯和一把幹野菜,雖然少,好歹有收獲了不是,比等死強。
就這樣,從十月忙活到十二月,附近的山都被翻了個遍,剩下的糧食,李族長算了算,省著點能撐三個月,但還是讓大家往更遠的地方找,畢竟明年三月是個什麽樣誰知道呢?萬一又鬧災呢?多找些吃的總沒錯。
就這樣,雲汐每天積極往外跑,肚子裏的觀音土慢慢排出了體內,還剩下半份瀉藥,每次熱湯的時候放一點,四個小的也快把肚子裏的觀音土排完了。
日子半死不活的過著,轉眼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份,從去年九月開始下的大雪到現在才停,一共下了六個月,太陽公公出來曬半個月,那厚厚的雪才全化完。
雪化完時到了二月中旬,李族長準備帶人迴到老家看看,看看外麵的情況,總不能一直待在山裏,這馬上要春耕了,看著不像還有天災的樣子。
雲汐招唿大家一起迴去,在這山洞裏,等地震來了,估計一個也跑不出去。
他們所在山洞在南北山脈的中間,李家族人生活在山脈最南邊的梨樹溝村,村裏有好一片野梨,不知是野生的還是多少年前有人種的,村裏除了種地,最大的收入便是賣野梨,野梨成熟時,村裏集體摘集體賣最後分錢。
雲汐腦海裏對梨樹溝村沒什麽印象,原身才嫁過來不到三個月便鬧災了,沒機會在村裏逛。
跟著李族長大家往南走了半個月,終於看到了熟悉的風景,可惜啊,早已物是人非。
李族長站在山頭看著從前的家園悲從中來,“我們的房子呢?”
“沒了。”
是啊,沒了,全都沒了,洪水過去帶走了一切,他們的房子又都是土坯建造的,哪裏頂得住?就算頂得住還有剛過去的雪災,也是頂不住的。
雲汐對係統道:“太慘了啊。”
係統悠悠道:“都慘,鬧災前整個錦國有五千多萬人,現在還剩不到一千萬。”
“這麽少?那官府會不會給我們多分點地?”雲汐轉著眼珠子問。
“肯定會分的,外麵錦國安王稱帝了。”
大家很快下山迴到了村子,第二天,李家族人在原址上打土坯準備蓋房子,李族長則帶著十來個青壯年往縣城去。
雲汐也跟在後麵去看看情況,他們梨樹溝村距離縣城不遠不近,走路過去要一個時辰,坐牛車隻要半個時辰,在縣城和梨樹溝村的中間有個碼頭,碼頭也繁華。
一路上李族長路過村子都要進去看看,卻一個人都沒看到,看完心情更沉重了。
好不容易到了縣城,看到倒塌的城門,被淤泥壓在下麵的安縣縣城,整個人都不好了,有種全世界死光了隻剩下他們李家族人的感覺。
“族長,進去扒拉吧,看看還有沒有能用得到種子,不然咱們怎麽種地啊。”雲汐看著眼前的景象,心驚不已。
縣城地勢低,北麵有個不小的山頭,發洪水時山頭被衝塌,把整個縣城都給埋了。
李族長顫抖著手,“我記得糧店的位置,跟我走。”
找對地方,大家在堅硬的淤泥上開挖,從早挖到晚,從晚挖到早,半天一夜,終於挖穿了,糧食沒找到,糧種沒找到,隻找到幾具白骨和腐朽木材。
李族長拍著額頭,急道:“肯定是都吃了,洪災前有旱災蝗災,一定是都吃了啊。”
雲汐滿臉土看向別處,“那就去挖大戶人家的房子地窖,必須挖出來些糧種,不然我們隻能當野人了。”
李族長知道三牛媳婦說的沒錯,幾年天災戰亂,能吃的都吃了,最開始舍不得吃糧種的幾家,最後沒辦法也把糧種吃了,
可是他們想種地也得有糧種啊,光靠山上的野菜果子太不穩定了。
李族長帶人吃了些東西,開始繼續挖,安縣是個大縣,城外十裏地處有個碼頭,鬧災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所以大戶也多。
李族長帶人挖出好幾家大戶,裏麵家具等木質製品已經爛得不成樣子,金銀首飾等也沒有,估計這些大戶早就逃荒離開了,倒是找到一些鐵鍋鋤頭等鐵製品,雖然鏽的厲害,但是磨磨可以用的,都收起來。
“趙家地窖在這裏!”
不知失望了多少迴,雲汐這次找到了大戶趙家的地窖,開了窖門透了氣後,李族長讓兒子和村民李六牛進去看看。
兩人下午一下子叫了出來,“糧食!爹!有糧食!”
“快拉上來!”李族長老淚縱橫,終於有好消息了。
最後拉上來三袋糧食,李族長打開袋子看了看,都是稻穀,慶幸道:“稻穀好啊稻穀好啊,終於可以種地了。”
“爹,還繼續找嗎?”
“找!怎麽不找!種子越多越好。”
大家繼續找,一共找到五麻袋稻穀,一袋子玉米,一小袋子辣椒和半袋子花生。
李族長老懷甚慰,準備迴去了,出來整整五天了都,春耕不等人。
“族長,為什麽不把青磚拉迴去呢?幹什麽非要蓋泥坯房?”雲汐看著地上的青磚,突發奇想道。
李族長愣了愣,幹巴巴道:“可這,萬一別人迴來了怎麽辦?”
雲汐眨巴著卡姿蘭大眼睛定定地看著他。
李族長的兒子反駁道:“活著迴來又怎樣呢?這地方他們怎麽住?”
“好像是哦。”
就這樣,李族長帶頭去砍樹,現做了幾個板車,拉著青磚迴了村裏。
到村裏後,李族長立馬召集大家開會。
李家族人共計十五戶,也就是李大牛李二牛和李大牛分家了多出三戶,不然隻有十三戶,十五戶原本有一百八十人左右,可是經曆一場天災隻剩下一百人了。
老人和孩子都沒了,還死了幾個青壯年,好在李家族人團結,終於是熬出來了。
整整一百個人坐在村口的老杏樹下聽族長說話。
李族長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我和族裏的大牛、二牛、四牛、五牛、六牛、七牛、八牛去了一趟城裏,安縣被埋了,碼頭那邊靜悄悄的,其他村子也是,沒有見到一人,這時候我們李家族人要更加團結才能活下去。
我現在要說的隻有兩點,第一點,蓋房子,第二點春耕,村裏所有人分成兩部分,四十八人蓋房子,五十人春耕,至於嫣然和夏慶龍鳳胎隻需要挖野菜就行。
蓋房子呢很快,大家不需要做土坯,我安排四人去安縣城裏扒拉青磚拉迴來,大家都蓋青磚大瓦房,另外再蓋一間祠堂。
至於春耕呢,糧種不多,稻穀500斤,一畝地需要10斤種子,能種50畝地,玉米100斤,一畝地需要3斤種子,能種33畝多,辣椒種子1斤,一畝地需要2斤種子,隻能種半畝,花生種子二十斤,隻能種一畝地。”
大家按照族長的安排出去找吃的,自動分成十隊,雲汐帶了一隊,隊員有三人,辛苦忙活一天隻收獲三顆小土豆,比一無所獲的隊伍好點。
族長沒說什麽,把今天的收獲放好,三個小土豆、五個小紅薯和一把幹野菜,雖然少,好歹有收獲了不是,比等死強。
就這樣,從十月忙活到十二月,附近的山都被翻了個遍,剩下的糧食,李族長算了算,省著點能撐三個月,但還是讓大家往更遠的地方找,畢竟明年三月是個什麽樣誰知道呢?萬一又鬧災呢?多找些吃的總沒錯。
就這樣,雲汐每天積極往外跑,肚子裏的觀音土慢慢排出了體內,還剩下半份瀉藥,每次熱湯的時候放一點,四個小的也快把肚子裏的觀音土排完了。
日子半死不活的過著,轉眼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份,從去年九月開始下的大雪到現在才停,一共下了六個月,太陽公公出來曬半個月,那厚厚的雪才全化完。
雪化完時到了二月中旬,李族長準備帶人迴到老家看看,看看外麵的情況,總不能一直待在山裏,這馬上要春耕了,看著不像還有天災的樣子。
雲汐招唿大家一起迴去,在這山洞裏,等地震來了,估計一個也跑不出去。
他們所在山洞在南北山脈的中間,李家族人生活在山脈最南邊的梨樹溝村,村裏有好一片野梨,不知是野生的還是多少年前有人種的,村裏除了種地,最大的收入便是賣野梨,野梨成熟時,村裏集體摘集體賣最後分錢。
雲汐腦海裏對梨樹溝村沒什麽印象,原身才嫁過來不到三個月便鬧災了,沒機會在村裏逛。
跟著李族長大家往南走了半個月,終於看到了熟悉的風景,可惜啊,早已物是人非。
李族長站在山頭看著從前的家園悲從中來,“我們的房子呢?”
“沒了。”
是啊,沒了,全都沒了,洪水過去帶走了一切,他們的房子又都是土坯建造的,哪裏頂得住?就算頂得住還有剛過去的雪災,也是頂不住的。
雲汐對係統道:“太慘了啊。”
係統悠悠道:“都慘,鬧災前整個錦國有五千多萬人,現在還剩不到一千萬。”
“這麽少?那官府會不會給我們多分點地?”雲汐轉著眼珠子問。
“肯定會分的,外麵錦國安王稱帝了。”
大家很快下山迴到了村子,第二天,李家族人在原址上打土坯準備蓋房子,李族長則帶著十來個青壯年往縣城去。
雲汐也跟在後麵去看看情況,他們梨樹溝村距離縣城不遠不近,走路過去要一個時辰,坐牛車隻要半個時辰,在縣城和梨樹溝村的中間有個碼頭,碼頭也繁華。
一路上李族長路過村子都要進去看看,卻一個人都沒看到,看完心情更沉重了。
好不容易到了縣城,看到倒塌的城門,被淤泥壓在下麵的安縣縣城,整個人都不好了,有種全世界死光了隻剩下他們李家族人的感覺。
“族長,進去扒拉吧,看看還有沒有能用得到種子,不然咱們怎麽種地啊。”雲汐看著眼前的景象,心驚不已。
縣城地勢低,北麵有個不小的山頭,發洪水時山頭被衝塌,把整個縣城都給埋了。
李族長顫抖著手,“我記得糧店的位置,跟我走。”
找對地方,大家在堅硬的淤泥上開挖,從早挖到晚,從晚挖到早,半天一夜,終於挖穿了,糧食沒找到,糧種沒找到,隻找到幾具白骨和腐朽木材。
李族長拍著額頭,急道:“肯定是都吃了,洪災前有旱災蝗災,一定是都吃了啊。”
雲汐滿臉土看向別處,“那就去挖大戶人家的房子地窖,必須挖出來些糧種,不然我們隻能當野人了。”
李族長知道三牛媳婦說的沒錯,幾年天災戰亂,能吃的都吃了,最開始舍不得吃糧種的幾家,最後沒辦法也把糧種吃了,
可是他們想種地也得有糧種啊,光靠山上的野菜果子太不穩定了。
李族長帶人吃了些東西,開始繼續挖,安縣是個大縣,城外十裏地處有個碼頭,鬧災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所以大戶也多。
李族長帶人挖出好幾家大戶,裏麵家具等木質製品已經爛得不成樣子,金銀首飾等也沒有,估計這些大戶早就逃荒離開了,倒是找到一些鐵鍋鋤頭等鐵製品,雖然鏽的厲害,但是磨磨可以用的,都收起來。
“趙家地窖在這裏!”
不知失望了多少迴,雲汐這次找到了大戶趙家的地窖,開了窖門透了氣後,李族長讓兒子和村民李六牛進去看看。
兩人下午一下子叫了出來,“糧食!爹!有糧食!”
“快拉上來!”李族長老淚縱橫,終於有好消息了。
最後拉上來三袋糧食,李族長打開袋子看了看,都是稻穀,慶幸道:“稻穀好啊稻穀好啊,終於可以種地了。”
“爹,還繼續找嗎?”
“找!怎麽不找!種子越多越好。”
大家繼續找,一共找到五麻袋稻穀,一袋子玉米,一小袋子辣椒和半袋子花生。
李族長老懷甚慰,準備迴去了,出來整整五天了都,春耕不等人。
“族長,為什麽不把青磚拉迴去呢?幹什麽非要蓋泥坯房?”雲汐看著地上的青磚,突發奇想道。
李族長愣了愣,幹巴巴道:“可這,萬一別人迴來了怎麽辦?”
雲汐眨巴著卡姿蘭大眼睛定定地看著他。
李族長的兒子反駁道:“活著迴來又怎樣呢?這地方他們怎麽住?”
“好像是哦。”
就這樣,李族長帶頭去砍樹,現做了幾個板車,拉著青磚迴了村裏。
到村裏後,李族長立馬召集大家開會。
李家族人共計十五戶,也就是李大牛李二牛和李大牛分家了多出三戶,不然隻有十三戶,十五戶原本有一百八十人左右,可是經曆一場天災隻剩下一百人了。
老人和孩子都沒了,還死了幾個青壯年,好在李家族人團結,終於是熬出來了。
整整一百個人坐在村口的老杏樹下聽族長說話。
李族長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我和族裏的大牛、二牛、四牛、五牛、六牛、七牛、八牛去了一趟城裏,安縣被埋了,碼頭那邊靜悄悄的,其他村子也是,沒有見到一人,這時候我們李家族人要更加團結才能活下去。
我現在要說的隻有兩點,第一點,蓋房子,第二點春耕,村裏所有人分成兩部分,四十八人蓋房子,五十人春耕,至於嫣然和夏慶龍鳳胎隻需要挖野菜就行。
蓋房子呢很快,大家不需要做土坯,我安排四人去安縣城裏扒拉青磚拉迴來,大家都蓋青磚大瓦房,另外再蓋一間祠堂。
至於春耕呢,糧種不多,稻穀500斤,一畝地需要10斤種子,能種50畝地,玉米100斤,一畝地需要3斤種子,能種33畝多,辣椒種子1斤,一畝地需要2斤種子,隻能種半畝,花生種子二十斤,隻能種一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