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移世易,此刻歸陽城內無論兵民皆是同仇敵愾,誓言踏平越州報仇雪恨,而不久之前還人人唾棄的黎越兵將如今竟然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其中不知有幾分姍姍來遲的感動,但更多的大概是愧疚。
尤其已經身首異處的齊釋,他本已成了黎越人的恥辱,經六部合議之後甚至不允許他歸葬瀚海,可僅僅幾天過去,他轉眼便又成了心係天下舍身成仁的烈士,不僅可以光明正大的歸葬瀚海龍城,甚至於歸陽百姓更是自發地在城裏給他立了一塊功德碑——高一丈寬三尺的石碑就立在石坊街吳記酒館的舊址上,至於原主吳遲氏和那個信口雌黃的裏正,被衙役從廢墟裏刨出來的時候已經麵目全非不似人樣,仵作檢驗之後斷定,他們是先被人活活打死之後,之後才被倒塌的房屋所掩埋。
出於義憤誤殺二人的百姓們則很默契地絕口不提彼此也曾橫眉怒目,更是一改之前的鄙夷和憤恨,轉而提起齊釋和黎越人便潸然淚下。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倒戈來降的荀臨和荀複,是他們將中行瓚挑唆兩族不合的奸計揭破,使滿城百姓很快就忘記了自己也曾是烏合之眾的一員——而為了洗清自己滿手的罪孽,那些曾經恨不得將齊釋食肉寢皮的勇士們,如今更是加倍賣力地憎恨著那對害死了英雄的狗男女,以及那個誤導了民意的小人。
可是,那婦人好歹也是為了自己死於非命的姘夫才狠心顛倒是非,而他們卻不過是因為窮極無聊又或者人雲亦雲,即便此刻依舊如此。
“兩位先生連日辛苦,本將感激不盡~”司徒靖對著荀臨和荀複深鞠一躬,後者卻似乎有些羞愧似的微微側身避開了他的大禮。
隻是司徒靖口尊先生而非官稱,顯然是並未授予二人任何職權——防人之心不可無,即便二人來降的第一天便已經召齊了混入城裏的細作千餘人,但司徒靖卻仍不敢掉以輕心,畢竟這兩叔侄詭計多端,連自己都險些因為他們而命喪黃泉。
直到今天,雷火彈的轟鳴依舊會出現在他的噩夢裏,這是他第一次這麽近距離感受這恐怖造物的威力。
“大人言重......此事盡是我叔侄二人所為,大人不計前嫌替我等遮掩過去,我二人已是感激不盡~”荀臨此話倒是出自真心——歸陽百姓若是知道了讓越州軍喬裝黎越屠村殺人,以此挑唆兩族不合的人就在眼前,那他們為了讓自己的雙手更幹淨一點,大概也不會介意多殺兩個罪魁的。
“唉~二位說哪裏話,彼時各為其主,二位設計不費一兵一卒便險些要了我的性命,咳咳咳~本將是由衷的佩服......”司徒靖說這話又咳了起來,不知是不是因為新傷引動舊患,這些日子以來他的咳喘症狀竟是越來越嚴重了。
“大人若是心存芥蒂,我叔侄二人任由處置,可大人也說了彼時各為其主,何必又作此婦人之態......”
“荀複,慎言!”荀臨自來歸陽便終日鬱鬱寡歡,此刻見荀複再次口出不遜,竟是急忙去阻攔——其實他早就知道中行瓚對他二人心懷不滿,更清楚不滿的根源正是在於他們常進逆耳忠言,但他卻固執的認為食君之祿便該擔君之憂,身為忠臣便應隻問對錯,至於好惡,那是弄臣該去關心的事。
然而事實證明他大錯特錯,即便是滿懷雄心壯誌的中行瓚,也會因為幾句不中聽的話語而翻臉無情,於是他心灰意冷之下不願再口舌招尤,更不敢再忘乎所以。
“咳咳咳~複先生別誤會,本將絕無含沙射影之意——這身傷是瀚海之戰所致由來已久,隻是上次在村子裏......可能有些加重而已,修養一陣就好了,不礙事。”司徒靖擠出一抹笑容,雖然看得出他有些言不由衷,但顯然絕無惡意。
荀複一愣,隨即向司徒靖深施一禮表示歉意,內心壓抑著的慍怒使他此刻看誰都像是那個言不由衷的小人中行瓚——他竟然為如此宵小浪費了十幾年的光陰,這幾天每每想起往日那些竭盡忠誠的言行,他就會感到惡心。
“不過說一句不中聽的,二位雖然撥亂反正歸附了朝廷,但畢竟身無寸功,若想立足恐怕還要用些心思才是......實不相瞞,此戰若非無人可用,司徒靖怕是已然自身難保,所以即便有舉薦之心,也是有心無力,甚至可能適得其反......”他嘴角掛起一絲苦笑,眼神中盡是落寞。
荀臨和荀複默然不語,他們何嚐不知道司徒靖的處境——段歸昏迷不醒正是他們一手造成,其實說他們是段懷璋的有功之臣亦不為過,但若是就這麽等著司徒靖收複越州,那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賞金賜田衣錦還鄉而已。
司徒靖說的沒有錯,沙場之上,戰功就是一切,想要立足想要一展抱負,此戰的功勞簿上就必須留下他們的名字——至少荀複不甘心就此歸隱田園去做一個富家翁。
“謝大人指點~”
“二位客氣了,其實本將是有一事相求,就是之前被俘的裘盛將軍......”
“大人恕罪,那位裘將軍早在中行瓚突襲九真之前,我等已命人將他送迴了滎山郡,此刻應該押在滎山大牢之中——不過大人放心,中行瓚為人雖剛愎自用卻頗喜歡裝出一副禮賢下士之態,裘盛將軍雖名不經傳,但龍驤將軍四個字卻是聲名赫赫,況且大戰在即,他怎麽也算得上是一顆與大人談判的籌碼。”荀臨坐著一言不發,荀複卻渾不在意的侃侃而談。
“但我軍如要攻打九真,必以龍驤武卒為主力,可裘將軍落在中行瓚的手裏,此戰軍士們難盡全力啊......”趙氏訓練龍驤武卒的方式決定了他們在絕境中必定生死相依上下一心,但也會因為同袍之情而優柔寡斷,比如現在。
“這倒也不難——下策,裘盛將軍能得大人賞識必是重義輕生的好漢,前番若不是為了掩護大人您恐怕絕不會束手就擒......此刻隻需一人一書前往滎山郡,裘將軍必定一死以全臣節,屆時我軍長驅直入當再無阻礙;中策,派遣精幹之人數百入城相救,成則皆大歡喜,即便事敗,裘盛將軍也斷不會再偷生......”荀複目光如電直射司徒靖的雙眼,似乎想從那裏直透他的五髒六腑。
他在試探,試探眼前這個人是否會為了一戰的勝負而泯滅人性出賣同袍。
司徒靖仰起頭灌下一口藥茶,一次掩飾自己的嘴角的苦笑——荀氏叔侄也許善於謀劃戰局,但實在是不會揣摩人心,用意這麽顯而易見,換做誰也不會把心裏話照實說出來。
“先生直接說上策吧,我若是答應害死裘將軍以絕諸軍之憂,恐怕二位即刻便要找借口一去不複返吧?你們大可放心,司徒靖絕不是那種犧牲他人還要冠冕堂皇說一句重逾山川的偽君子,此刻想破越州是真,想保全同袍亦是真......咳咳咳~”
荀複聽完他這番話後當即麵露愧色,一般是因為用意被識破,另一半則是愧疚於自作聰明。
“上策,越州唾手可得——但大人務必要答應我等三個條件。”荀臨看了看荀複後接著道。
司徒靖一愣,他沒想到荀臨居然還會提出條件,但隻是愕然了片刻便伸出右手饒有興味地一笑。
“先生請講。”
“其一,叛亂之罪隻問中行瓚一人切莫牽連其餘。”
“這個自然,朝廷早有嚴令——從賊者殺,順服者賞......本官如今這處境,毫無過犯都可能隨時罷官削爵,哪敢有違啊~”司徒靖苦笑道。
“其二,大軍進入越州不可滋擾百姓,凡劫掠殘殺之行,一經發現立斬不赦。”
“軍中七禁令五十四斬中條條分明,龍驤武卒斷然不會觸犯,黎越兵將更不敢越雷池半步。”
“最後,朝廷需給我一紙詔書——越州刺史之位仍由中行氏子弟一脈相承......”
這一句出口,荀複竟然沒有半分意外,司徒靖愕然地看著叔侄兩人,此時此刻,他們竟然還在為中行氏謀求後路——如此忠心天日可表,可惜中行瓚不能善用,否則何人敢正眼覷越州之地?
“大人別誤會,小叔的意思是,朝廷若是不願給這一紙詔書,收複越州便要事倍功半——想必您也知道,中行氏在越州深得民心,但您恐怕還不知道,日前中行瓚親手血洗宗族,如今除了他這一枝,就隻剩和他囑咐同輩的中行倫尚存。”
說到這裏,荀複停了下來,對著荀臨伸伸手,那意思好像是在說你來繼續。
“......中行倫與中行瓚的祖父同輩,是越州的耆老,年輕時也曾揮斥方遒意氣風發,可惜年老力衰百病纏身,早已臥床多年......是以這次中行瓚血洗宗族隻剩他這一脈安然無恙——但這老狐狸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我,什麽與世無爭頤養天年都是假的,他應該隻是在等待一個機會而已......實不相瞞,在下早就掌握有證據,能證明那些和中行瓚父子爭權的宗族元老背後就這中行倫......”
“那先生為何沒有直接稟報中行瓚?”司徒靖不免麵露狐疑之色,這等大事以他之前忠心耿耿的作風,應該不會有所懈怠才對。
“此事說來話長......拙荊正是中行倫的孫女,昔年被他家招贅東床本以為是件幸事,誰知後來無意中發現他與那些意圖篡權的宗族子弟多有勾連——後值失敗,中行賾狠下殺手清剿宗族內的異己,在下本欲直言稟明,可無奈拙荊以死相脅,令我不得不守口如瓶......這些年他稱病不出,實則是因為在下手握他的罪證,不得已隻好潛身縮首罷了......”
荀臨說罷神色黯然,多年來他對中行氏盡忠竭力,此事是唯一有愧於心的隱秘,可沒想到,今日居然還要以此為刀刺向中行瓚的後背。
尤其已經身首異處的齊釋,他本已成了黎越人的恥辱,經六部合議之後甚至不允許他歸葬瀚海,可僅僅幾天過去,他轉眼便又成了心係天下舍身成仁的烈士,不僅可以光明正大的歸葬瀚海龍城,甚至於歸陽百姓更是自發地在城裏給他立了一塊功德碑——高一丈寬三尺的石碑就立在石坊街吳記酒館的舊址上,至於原主吳遲氏和那個信口雌黃的裏正,被衙役從廢墟裏刨出來的時候已經麵目全非不似人樣,仵作檢驗之後斷定,他們是先被人活活打死之後,之後才被倒塌的房屋所掩埋。
出於義憤誤殺二人的百姓們則很默契地絕口不提彼此也曾橫眉怒目,更是一改之前的鄙夷和憤恨,轉而提起齊釋和黎越人便潸然淚下。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倒戈來降的荀臨和荀複,是他們將中行瓚挑唆兩族不合的奸計揭破,使滿城百姓很快就忘記了自己也曾是烏合之眾的一員——而為了洗清自己滿手的罪孽,那些曾經恨不得將齊釋食肉寢皮的勇士們,如今更是加倍賣力地憎恨著那對害死了英雄的狗男女,以及那個誤導了民意的小人。
可是,那婦人好歹也是為了自己死於非命的姘夫才狠心顛倒是非,而他們卻不過是因為窮極無聊又或者人雲亦雲,即便此刻依舊如此。
“兩位先生連日辛苦,本將感激不盡~”司徒靖對著荀臨和荀複深鞠一躬,後者卻似乎有些羞愧似的微微側身避開了他的大禮。
隻是司徒靖口尊先生而非官稱,顯然是並未授予二人任何職權——防人之心不可無,即便二人來降的第一天便已經召齊了混入城裏的細作千餘人,但司徒靖卻仍不敢掉以輕心,畢竟這兩叔侄詭計多端,連自己都險些因為他們而命喪黃泉。
直到今天,雷火彈的轟鳴依舊會出現在他的噩夢裏,這是他第一次這麽近距離感受這恐怖造物的威力。
“大人言重......此事盡是我叔侄二人所為,大人不計前嫌替我等遮掩過去,我二人已是感激不盡~”荀臨此話倒是出自真心——歸陽百姓若是知道了讓越州軍喬裝黎越屠村殺人,以此挑唆兩族不合的人就在眼前,那他們為了讓自己的雙手更幹淨一點,大概也不會介意多殺兩個罪魁的。
“唉~二位說哪裏話,彼時各為其主,二位設計不費一兵一卒便險些要了我的性命,咳咳咳~本將是由衷的佩服......”司徒靖說這話又咳了起來,不知是不是因為新傷引動舊患,這些日子以來他的咳喘症狀竟是越來越嚴重了。
“大人若是心存芥蒂,我叔侄二人任由處置,可大人也說了彼時各為其主,何必又作此婦人之態......”
“荀複,慎言!”荀臨自來歸陽便終日鬱鬱寡歡,此刻見荀複再次口出不遜,竟是急忙去阻攔——其實他早就知道中行瓚對他二人心懷不滿,更清楚不滿的根源正是在於他們常進逆耳忠言,但他卻固執的認為食君之祿便該擔君之憂,身為忠臣便應隻問對錯,至於好惡,那是弄臣該去關心的事。
然而事實證明他大錯特錯,即便是滿懷雄心壯誌的中行瓚,也會因為幾句不中聽的話語而翻臉無情,於是他心灰意冷之下不願再口舌招尤,更不敢再忘乎所以。
“咳咳咳~複先生別誤會,本將絕無含沙射影之意——這身傷是瀚海之戰所致由來已久,隻是上次在村子裏......可能有些加重而已,修養一陣就好了,不礙事。”司徒靖擠出一抹笑容,雖然看得出他有些言不由衷,但顯然絕無惡意。
荀複一愣,隨即向司徒靖深施一禮表示歉意,內心壓抑著的慍怒使他此刻看誰都像是那個言不由衷的小人中行瓚——他竟然為如此宵小浪費了十幾年的光陰,這幾天每每想起往日那些竭盡忠誠的言行,他就會感到惡心。
“不過說一句不中聽的,二位雖然撥亂反正歸附了朝廷,但畢竟身無寸功,若想立足恐怕還要用些心思才是......實不相瞞,此戰若非無人可用,司徒靖怕是已然自身難保,所以即便有舉薦之心,也是有心無力,甚至可能適得其反......”他嘴角掛起一絲苦笑,眼神中盡是落寞。
荀臨和荀複默然不語,他們何嚐不知道司徒靖的處境——段歸昏迷不醒正是他們一手造成,其實說他們是段懷璋的有功之臣亦不為過,但若是就這麽等著司徒靖收複越州,那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賞金賜田衣錦還鄉而已。
司徒靖說的沒有錯,沙場之上,戰功就是一切,想要立足想要一展抱負,此戰的功勞簿上就必須留下他們的名字——至少荀複不甘心就此歸隱田園去做一個富家翁。
“謝大人指點~”
“二位客氣了,其實本將是有一事相求,就是之前被俘的裘盛將軍......”
“大人恕罪,那位裘將軍早在中行瓚突襲九真之前,我等已命人將他送迴了滎山郡,此刻應該押在滎山大牢之中——不過大人放心,中行瓚為人雖剛愎自用卻頗喜歡裝出一副禮賢下士之態,裘盛將軍雖名不經傳,但龍驤將軍四個字卻是聲名赫赫,況且大戰在即,他怎麽也算得上是一顆與大人談判的籌碼。”荀臨坐著一言不發,荀複卻渾不在意的侃侃而談。
“但我軍如要攻打九真,必以龍驤武卒為主力,可裘將軍落在中行瓚的手裏,此戰軍士們難盡全力啊......”趙氏訓練龍驤武卒的方式決定了他們在絕境中必定生死相依上下一心,但也會因為同袍之情而優柔寡斷,比如現在。
“這倒也不難——下策,裘盛將軍能得大人賞識必是重義輕生的好漢,前番若不是為了掩護大人您恐怕絕不會束手就擒......此刻隻需一人一書前往滎山郡,裘將軍必定一死以全臣節,屆時我軍長驅直入當再無阻礙;中策,派遣精幹之人數百入城相救,成則皆大歡喜,即便事敗,裘盛將軍也斷不會再偷生......”荀複目光如電直射司徒靖的雙眼,似乎想從那裏直透他的五髒六腑。
他在試探,試探眼前這個人是否會為了一戰的勝負而泯滅人性出賣同袍。
司徒靖仰起頭灌下一口藥茶,一次掩飾自己的嘴角的苦笑——荀氏叔侄也許善於謀劃戰局,但實在是不會揣摩人心,用意這麽顯而易見,換做誰也不會把心裏話照實說出來。
“先生直接說上策吧,我若是答應害死裘將軍以絕諸軍之憂,恐怕二位即刻便要找借口一去不複返吧?你們大可放心,司徒靖絕不是那種犧牲他人還要冠冕堂皇說一句重逾山川的偽君子,此刻想破越州是真,想保全同袍亦是真......咳咳咳~”
荀複聽完他這番話後當即麵露愧色,一般是因為用意被識破,另一半則是愧疚於自作聰明。
“上策,越州唾手可得——但大人務必要答應我等三個條件。”荀臨看了看荀複後接著道。
司徒靖一愣,他沒想到荀臨居然還會提出條件,但隻是愕然了片刻便伸出右手饒有興味地一笑。
“先生請講。”
“其一,叛亂之罪隻問中行瓚一人切莫牽連其餘。”
“這個自然,朝廷早有嚴令——從賊者殺,順服者賞......本官如今這處境,毫無過犯都可能隨時罷官削爵,哪敢有違啊~”司徒靖苦笑道。
“其二,大軍進入越州不可滋擾百姓,凡劫掠殘殺之行,一經發現立斬不赦。”
“軍中七禁令五十四斬中條條分明,龍驤武卒斷然不會觸犯,黎越兵將更不敢越雷池半步。”
“最後,朝廷需給我一紙詔書——越州刺史之位仍由中行氏子弟一脈相承......”
這一句出口,荀複竟然沒有半分意外,司徒靖愕然地看著叔侄兩人,此時此刻,他們竟然還在為中行氏謀求後路——如此忠心天日可表,可惜中行瓚不能善用,否則何人敢正眼覷越州之地?
“大人別誤會,小叔的意思是,朝廷若是不願給這一紙詔書,收複越州便要事倍功半——想必您也知道,中行氏在越州深得民心,但您恐怕還不知道,日前中行瓚親手血洗宗族,如今除了他這一枝,就隻剩和他囑咐同輩的中行倫尚存。”
說到這裏,荀複停了下來,對著荀臨伸伸手,那意思好像是在說你來繼續。
“......中行倫與中行瓚的祖父同輩,是越州的耆老,年輕時也曾揮斥方遒意氣風發,可惜年老力衰百病纏身,早已臥床多年......是以這次中行瓚血洗宗族隻剩他這一脈安然無恙——但這老狐狸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我,什麽與世無爭頤養天年都是假的,他應該隻是在等待一個機會而已......實不相瞞,在下早就掌握有證據,能證明那些和中行瓚父子爭權的宗族元老背後就這中行倫......”
“那先生為何沒有直接稟報中行瓚?”司徒靖不免麵露狐疑之色,這等大事以他之前忠心耿耿的作風,應該不會有所懈怠才對。
“此事說來話長......拙荊正是中行倫的孫女,昔年被他家招贅東床本以為是件幸事,誰知後來無意中發現他與那些意圖篡權的宗族子弟多有勾連——後值失敗,中行賾狠下殺手清剿宗族內的異己,在下本欲直言稟明,可無奈拙荊以死相脅,令我不得不守口如瓶......這些年他稱病不出,實則是因為在下手握他的罪證,不得已隻好潛身縮首罷了......”
荀臨說罷神色黯然,多年來他對中行氏盡忠竭力,此事是唯一有愧於心的隱秘,可沒想到,今日居然還要以此為刀刺向中行瓚的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