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將台上,一側的狐康愁眉苦臉,另一側的中行堯苦臉愁眉。
他們二人算不上莫逆,甚至彼此之間還曾有些過節,但如今兩人看對方都無比的親切,隻因這些天來他們已經不止一次患難與共。
第一次是奉命搜查橫山郡王府,有人舉報行刺太子的要犯祁玦和祁環躲進了段之泓的府邸,他們身為京兆尹麾下南北部尉自然責無旁貸,於是各自帶了一百士卒雄赳赳氣昂昂地上門搜查刺客。
在這之前,兩家的族長都模棱兩可地暗示了此行必定會有所斬獲,也都恰如其分地向他們傳達了太子殿下有意借機除掉橫山郡王,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想過結局會是尷尬地撲了個空。
兩人膽氣十足地將橫山郡王的府邸翻了一個底朝天卻一無所獲,恰在此時晉王段宣忱又來造訪,身後還跟著整個吳國恐怕最能打的琅琊王段歸。
好在三位王爺不計前嫌,不過琅琊王卻執意要和他倆切磋切磋——於是那天狐康被段之泓的匕首刺了少說十個透明窟窿,而中行堯則被段歸失手打斷了一根肋骨。
這事過了沒多久,太子為了讓冒犯皇裔的他們倆能有個戴罪立功的機會,於是加二人為征虜將軍和討虜將軍,隨撫遠大將軍段之泓遠征瀚海,隨即那個一心沙場建功的百裏視又找上門來,直言要討教一二。
不問而知,接下來的校場競技中,兩個人又被打得遍體鱗傷,直到今天都未痊愈。
狐康和中行堯勉強支撐著傷疲交加的身子,站在段之泓兩側默默地對視著,他們看得到對方眼底的悲苦,更懂得彼此的心聲——建康城裏錦衣玉食的紈絝子弟做得風生水起,怎麽就被攪進這潭渾水裏,成了任人毒打的沙包?
更可悲的是這一萬人馬都是狐家即將裁減的老弱殘兵,帶這樣的兵去打仗,無異於送死。
“稟大將軍,人員名冊,物資清單已核對無誤,請大將軍過目!”段之泓的親兵捧過來幾本冊子,那上麵記錄的無非是些糧秣軍械的數字。
狐康和中行堯的注意力卻不在那些冊子上——吸引他們目光的是那個身高九尺滿臉虯髯的親兵,他那方步邁地實在不像一個行伍出身的軍人,反倒是像個酸溜溜的文人。
百裏視!
兩個人幾乎已經快要哭出來了,他們從百裏視戲謔的目光中似乎已經看到了接下來的磨難,此時此刻他們真想迴家對著祖宗牌位發誓再也當什麽鳥官了——原來背靠大樹也未必好乘涼,有的時候還會因為樹太大而被雷劈。
“二位將軍看看,若無問題,你們這就隨我迴去交旨複命如何?”段之泓將名冊詳單遞過去時,眼見他們愁眉苦臉的樣子,當即忍不住欣欣然有喜色。
“大將軍既然看過無誤,我等就不必多此一舉了,大將軍請~”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眼力見兒和機靈便兒是他們多年來安身立命的法寶。
雖然他們出身望族,卻並非嫡係而是旁支,否則這危機四伏的勞什子差事也不會落到他們的頭上。
他們更不是隻曉得吃喝玩樂的蠢貨,他們當然知道太子把自己安排在段之泓身邊的深意——偶爾挨頓打尚可,畢竟年輕身子骨壯,可這差事若是有個三差兩錯,腦袋掉了可不會再長出來。
兩人一路憂心忡忡,從南大營到城中不過區區十五裏的路程,快馬加鞭依然難免生出三秋之曠。
“臣,撫遠大將軍段之泓啟奏陛下,兵馬軍械糧秣業已清點完畢,其中刀盾六千,弓弩兩千,輕騎兩千,輜重後勤八百,共計馬步軍一萬八百人,另有糧六萬石,草料六百車隨軍聽用——臣請克日出師,平定瀚海!”
“聖賢有言:兵者,國之重器,殺伐用張,聖人不得已而為之——而今有黎越叛匪米邱弑主背恩裹挾軍民明犯我大吳,罪流於四海,惡播於黎庶,是以朕......咳咳咳~朕命撫遠大將軍暨橫山郡王段之泓興兵討逆,三日之後揮師南下,務必殲敵酋於瀚海,拯邊民於水火,勿~咳咳~勿負朕望......”段耀麵色晦暗,即便是側臥著也顯得疲憊不堪,幾句話便已經是咳喘不止,若不是有段歆柔在一旁扶持,險些便要從龍椅上栽下去。
“臣,撫遠大將軍,橫山郡王段之泓接旨!”段之泓一身戎裝,金盔金甲上二龍鬥寶朱纓飄灑,腰間獅蠻帶,腳下虎頭靴,一襲猩紅的織金彩緯絨大氅自肩頭垂擺身後,領上點綴黑鵠羽,腰間佩戴赤金刀,即便是跪著也依舊威風凜凜如天人降世。
段耀的眼中卻看不到絲毫的欣喜,他看著階下這個兒子的神色頗為複雜,有幾分欣賞,又帶著點憂慮,昏黃的眸子深處甚至還有些許的愁苦——隻是,這絕不是一個父親看著即將遠行的兒子該有的眼神。
“平身吧~記著,勿負朕望!咳咳咳~”稍稍提高了些聲音,便又是連串的咳嗽。
段歆柔輕輕拍打著父皇的後背,從一旁宮娥的手裏接過溫熱的湯藥,放在嘴邊吹了吹,這才用湯匙舀著喂到了父親的嘴裏。
“臣,遵旨!”段之泓的語氣也絕非一個即將遠去的孩子麵對父親時那樣眷戀,反而冰冷地有些殘酷——皇子對父可稱兒臣,亦可稱兒或臣,但他從來隻稱臣。
段歆柔輕歎一聲,粉麵桃腮上盡顯無奈,即便是九死一生的離別,也無法釋然這父子倆心中的怨懟。
“太子~咳咳咳,三日後,你......替朕犒師壯行!”段耀對自己的病情已經不抱希望了,他此刻看著太子段懷璋的眼神,似乎已經充滿了他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期許。
“兒臣必不負父皇厚望!請父皇保重龍體!”比起段之泓的冷漠和決絕,段懷璋卻幾乎因為父皇的衰弱而忍不住熱淚盈眶——純孝,也是儲君必備的品質。
“咳咳咳~退朝,退朝吧......”
“陛下有旨,散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沒有人會不合時宜地在此時奏本,因為大家都能看到皇帝的衰弱,其實段耀已經有一年多沒有看過任何奏章了,相比於周國君主的事必躬親,吳國的帝王們,似乎因為內閣的存在而輕鬆了不少。
朝會就在這種病入膏肓和冷若冰霜的詭異氣氛裏結束了,而段歆柔卻沒有立刻隨父親離開,她覺得至少應該有人代表家族去關心一下即將遠行的弟弟——畢竟,父親和二哥似乎都不打算這麽做。
“九弟......留步~”
“參見景陽公主......不知公主有何吩咐?”
“九弟,你......一定要這麽說話麽?”段歆柔的語氣有些不悅,但更多的是一種姐姐對弟弟的關懷。
“朝堂之上,尊卑有別,臣覺得並無不妥......”段之泓卻依舊冷若冰霜。
“姐知道,這些年.......委屈你了,可是父皇他老了,眼看著病情不見好轉......你就不能別再記恨他?”段歆柔對當年蕭淑妃之死和段之泓備受冷落一事顯然知之甚詳——段之泓當然不是什麽私生子,隻不過他的母親卻是地地道道的周國內奸。
蕭淑妃是戰利品,準確的說是趙複的父親,當年趙氏的族長趙牧從江北得來的戰利品——趙牧是在段歸之前最為響亮的名字,卻最終因為一個女人身敗名裂。
這個女人天生媚骨足以令所有男人怦然心動,但趙牧卻還是把她獻給了當時還是太子的段耀,果然,她一入東宮就被封為了側妃,之後沒幾個月便身懷六甲。
而之後發生的一切就開始漸漸變得詭譎,先皇毫無征兆地暴斃,段耀順理成章繼承大位,而一向聰慧仁厚的皇長子卻在一次酩酊大醉之後,對蕭淑妃這個美豔不可方物的庶母起了非分之想,暴行又恰如其分地被段耀製止,於是太子廢為庶人,之後沒幾天就被發現酒後失足,溺死於江邊。
緊接著便是段之泓生身之父的謠言甚囂塵上,段耀氣急敗壞卻又查無實據,於是一氣之下將趙牧及趙氏一族遠放嘯月城戍邊。蕭淑妃卻因誕生皇子,加之端靜嫻淑而被封了皇貴妃——但自此之後段耀再未踏進過她寢宮半步。
半年後趙牧鬱鬱而終,趙氏也由此盛極而衰。
一切真相的揭開,竟然是因為年幼的段之泓偷了母妃飼養的鴿子玩耍,於是蕭淑妃與江北一直書信來往不絕的秘密被揭破,而事關皇家顏麵,所以此事的真相除了幾個當事人便逐漸塵封。
母親的死讓他甚為愧疚,而失去了母親的痛苦尚未平複,他便驚覺自己也同樣失去了父親——那個之前對他關懷備至的人頃刻間對他棄如敝履,很多年裏,那個曾經的父親每次看到他時投來的目光中除了憤恨和厭惡再無其他。
“臣不敢,聖賢雲,先君臣而後父子,臣隻是謹遵聖賢教誨罷了——公主是否還有其他的事,沒有的話,臣尚有些瑣事亟待處理。”
“......哎~你,罷了,怪不得你,姐隻是想對你說,此行務必小心謹慎......危機不在瀚海,而在蕭牆之內......”
“謝公主關心......謝謝,六姐......”說完,段之泓右手一抖大氅,左手手按著腰間刀柄,大步流星地揚長而去。
段歆柔聽到這個稱唿竟然有些感動,可當她望著那個孤寂的背影毅然決然而去的時候,一雙秋波又不免黯然神傷,檀口中一聲悠悠的歎息,似有無限的惆悵。
隨著人煙散盡,恢弘的大殿之內滿眼盡是幽靜,冷清。
相比之下,晉王府內卻是一片笙簫宴樂,段之泓並不在意獨坐書齋對月沉吟,隻是段宣忱更希望用一場宿醉來了卻離愁。
“九哥!小皇叔!司徒先生!褚姐!祝你們此行,馬到成功!”少年舉起金樽,雙手捧在麵前對著段之泓恭敬地一禮,然後一飲而盡,再將金樽傾倒時,已點滴不剩。
他雖然紈絝,卻並非是不知世道險惡的愚癡之人,這一行人前途未卜生死難料,此後能否再聚,在座之中誰也不敢言之鑿鑿。
“哈哈哈~又不是生離死別,何苦弄出一副悲悲切切的女兒態?喝酒!喝酒!”段之泓抱膝踞坐一旁,大笑著拍了拍似欲飲泣的幼弟,隨即也單手舉起一杯酒如傾江海盡入喉。
“說實話,我倒真希望此行一去不複返,我早就想離開這無趣的建康,輕裝瘦馬行天下,何其快哉!”說話間他揮動手臂,帶起一袍風,蕩起額前的劉海。
“橫山王若是真有那一日,不嫌棄的話,帶上我們夫婦如何?”司徒靖也是抱膝而坐,此刻他微微前傾身子,好像恨不得馬上就隨之而去。
“我可不敢,小皇叔千辛萬苦把你從平京帶迴了,我若是拐跑了,他不找我拚命才怪~”段之泓仰麵躺倒,一手橫在麵前,嘴角笑意宛然。
“哎,我一直沒問過,小皇叔,你為何單單看上了司徒先生?論武功他恐怕不及你萬一,論文采麽......我看和九哥也就在伯仲之間,長相倒是玉樹臨風一表人才,莫非你也在平京染上了那周人斷袖分桃的嗜好......”段宣忱一雙賊兮兮的眼睛有意無意地滑過褚競雄,可和對方已現慍怒的目光一撞,立時便有些驚恐地縮了縮脖子,趕緊收聲閉嘴。
“宣忱,這司徒兄可是未遇的蛟龍,隻可惜周國那些蠢材們無識人之明白白令明珠蒙塵——司徒兄別急著自謙,你還記得那紅袖招的案子嗎?”段歸饒有興致地講起了往事,一臉得意之色讓司徒靖有些赧然。
“殿下別取笑我了,那件事,徹頭徹尾被人玩弄於鼓掌之間,慚愧~慚愧得很~”司徒靖以為他是在取笑自己,當即直言也不避諱,相處多時,他知道段歸其人打蛇隨棍上,你越是掩飾他便越是無休無止。
“我可沒有分毫取笑你的意思!那件事,布局至少在半年以上,牽扯到的人更是數以百計,最後,你那至交好友更不惜以性命做餌釣你這條大魚......你再想想,你是如何對紅袖招一案起了懷疑?又是如何猜測到羅恆與紅袖招的牽連的?衛尉、廷尉、大內禁宮環環相扣,甚至還利用了你過目不忘之能,其中線索之繁雜隱秘,若不是智謀過人者絕難入局,如此若是還坑不了你,那你便不是人,而是活神仙了!”段歸言辭懇切,全無一絲戲謔作偽。
“季煬明,知人用人之能,心機城府之深,駭人聽聞......”段宣忱咬著嘴唇囁嚅道,卻不想寧緗郡主也脫口而出一模一樣的話,更是同樣的焦慮和不安溢於言表。
“當然,連我都落入了他的圈套之中,險些成了他的刀槍......現在迴想起來,恐怕逃出生天也是其網開一麵......”段歸也不是蠢人,他們有幸做得了漏網之魚,可偏偏淳於瑾在重兵護衛之下卻依舊被困甕中,這當然絕不是運氣。
“我從趙複那裏得知此案因由之後便對司徒兄的智謀佩服得五體投地,平心而論,若是我處在那種情況之下,也未必能比你做的更加出色,隻不過你當局者迷,而我是旁觀者清罷了~”
“而且此次之泓得以掌握兵權,全靠司徒兄謀劃得力,這借花獻佛的伎倆,用的可不比他季煬明遜色啊~”段歸話鋒一轉笑著拍了拍司徒靖的肩,好像是打算寬慰一下這個已經麵帶尷尬的男人。
“兵權?你是沒去大營檢閱啊,我雖不諳兵法,可那一萬老弱殘兵,任誰都看得出難堪大用~”段之泓依然躺著,可說到那些士兵,嘴角的笑意已經蕩然無存。
“橫山王不必擔心,我舍龍部尚有近兩萬健兒可堪一戰,歸義、哀牢兩部不過是些貪得無厭的逐利之徒,依我看隻要先銼其銳氣,再許以重利,便不無倒戈相向的可能......至於平浪部和河曼部,如今看來他們按兵不動,恐怕也是有意明哲保身,坐觀成敗——所以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也不過就是邪龍部的三萬精兵而已。”
“三萬?還而已?郡主真是樂觀,孤望塵莫及啊~”段宣忱的冷嘲熱諷招來的卻是段歸的白眼,於是他索性不再說話,也順勢一躺和段之泓一起望起了中天皓月。
“郡主說的極是,你放心,有我段歸在,保你大仇得報冤仇得血......隻不過......嘿嘿,郡主答應過的事情,可莫要食言~”段歸的豪情壯誌持續了僅僅片刻便又變成了那個見色起意的無賴。
“哦!什麽事?什麽事?莫非郡主答應便宜你了?”段宣忱一聽見有風話便立刻來了精神。
“殿下放心,我們黎越人首重信諾,而且你我盟了血誓,誰若有違必會萬蟲噬心——殿下若是還不放心,今晚我們便圓房,如何?”寧緗毫不避諱,直視段歸的眼神之中似乎有些惱怒。
“不不不,那倒不必,那倒不必......免得人說我趁人之危......”倒是段歸一張老臉臊得通紅,立刻舉起酒杯猛灌了幾口想要遮遮羞怯。
“呦呦呦,難得難得,老色坯也有害羞的一天,靖郎,你看這還是那個成天流連煙花地,半夜無事扒牆頭兒的下三濫麽?寧緗妹妹,這種人,就得你這樣的巾幗英豪才製得住!”
司徒靖樂不可支,寧緗也為之莞爾,段宣忱更是笑得蒙住臉,不住拍打著竹榻。
他們二人算不上莫逆,甚至彼此之間還曾有些過節,但如今兩人看對方都無比的親切,隻因這些天來他們已經不止一次患難與共。
第一次是奉命搜查橫山郡王府,有人舉報行刺太子的要犯祁玦和祁環躲進了段之泓的府邸,他們身為京兆尹麾下南北部尉自然責無旁貸,於是各自帶了一百士卒雄赳赳氣昂昂地上門搜查刺客。
在這之前,兩家的族長都模棱兩可地暗示了此行必定會有所斬獲,也都恰如其分地向他們傳達了太子殿下有意借機除掉橫山郡王,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想過結局會是尷尬地撲了個空。
兩人膽氣十足地將橫山郡王的府邸翻了一個底朝天卻一無所獲,恰在此時晉王段宣忱又來造訪,身後還跟著整個吳國恐怕最能打的琅琊王段歸。
好在三位王爺不計前嫌,不過琅琊王卻執意要和他倆切磋切磋——於是那天狐康被段之泓的匕首刺了少說十個透明窟窿,而中行堯則被段歸失手打斷了一根肋骨。
這事過了沒多久,太子為了讓冒犯皇裔的他們倆能有個戴罪立功的機會,於是加二人為征虜將軍和討虜將軍,隨撫遠大將軍段之泓遠征瀚海,隨即那個一心沙場建功的百裏視又找上門來,直言要討教一二。
不問而知,接下來的校場競技中,兩個人又被打得遍體鱗傷,直到今天都未痊愈。
狐康和中行堯勉強支撐著傷疲交加的身子,站在段之泓兩側默默地對視著,他們看得到對方眼底的悲苦,更懂得彼此的心聲——建康城裏錦衣玉食的紈絝子弟做得風生水起,怎麽就被攪進這潭渾水裏,成了任人毒打的沙包?
更可悲的是這一萬人馬都是狐家即將裁減的老弱殘兵,帶這樣的兵去打仗,無異於送死。
“稟大將軍,人員名冊,物資清單已核對無誤,請大將軍過目!”段之泓的親兵捧過來幾本冊子,那上麵記錄的無非是些糧秣軍械的數字。
狐康和中行堯的注意力卻不在那些冊子上——吸引他們目光的是那個身高九尺滿臉虯髯的親兵,他那方步邁地實在不像一個行伍出身的軍人,反倒是像個酸溜溜的文人。
百裏視!
兩個人幾乎已經快要哭出來了,他們從百裏視戲謔的目光中似乎已經看到了接下來的磨難,此時此刻他們真想迴家對著祖宗牌位發誓再也當什麽鳥官了——原來背靠大樹也未必好乘涼,有的時候還會因為樹太大而被雷劈。
“二位將軍看看,若無問題,你們這就隨我迴去交旨複命如何?”段之泓將名冊詳單遞過去時,眼見他們愁眉苦臉的樣子,當即忍不住欣欣然有喜色。
“大將軍既然看過無誤,我等就不必多此一舉了,大將軍請~”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眼力見兒和機靈便兒是他們多年來安身立命的法寶。
雖然他們出身望族,卻並非嫡係而是旁支,否則這危機四伏的勞什子差事也不會落到他們的頭上。
他們更不是隻曉得吃喝玩樂的蠢貨,他們當然知道太子把自己安排在段之泓身邊的深意——偶爾挨頓打尚可,畢竟年輕身子骨壯,可這差事若是有個三差兩錯,腦袋掉了可不會再長出來。
兩人一路憂心忡忡,從南大營到城中不過區區十五裏的路程,快馬加鞭依然難免生出三秋之曠。
“臣,撫遠大將軍段之泓啟奏陛下,兵馬軍械糧秣業已清點完畢,其中刀盾六千,弓弩兩千,輕騎兩千,輜重後勤八百,共計馬步軍一萬八百人,另有糧六萬石,草料六百車隨軍聽用——臣請克日出師,平定瀚海!”
“聖賢有言:兵者,國之重器,殺伐用張,聖人不得已而為之——而今有黎越叛匪米邱弑主背恩裹挾軍民明犯我大吳,罪流於四海,惡播於黎庶,是以朕......咳咳咳~朕命撫遠大將軍暨橫山郡王段之泓興兵討逆,三日之後揮師南下,務必殲敵酋於瀚海,拯邊民於水火,勿~咳咳~勿負朕望......”段耀麵色晦暗,即便是側臥著也顯得疲憊不堪,幾句話便已經是咳喘不止,若不是有段歆柔在一旁扶持,險些便要從龍椅上栽下去。
“臣,撫遠大將軍,橫山郡王段之泓接旨!”段之泓一身戎裝,金盔金甲上二龍鬥寶朱纓飄灑,腰間獅蠻帶,腳下虎頭靴,一襲猩紅的織金彩緯絨大氅自肩頭垂擺身後,領上點綴黑鵠羽,腰間佩戴赤金刀,即便是跪著也依舊威風凜凜如天人降世。
段耀的眼中卻看不到絲毫的欣喜,他看著階下這個兒子的神色頗為複雜,有幾分欣賞,又帶著點憂慮,昏黃的眸子深處甚至還有些許的愁苦——隻是,這絕不是一個父親看著即將遠行的兒子該有的眼神。
“平身吧~記著,勿負朕望!咳咳咳~”稍稍提高了些聲音,便又是連串的咳嗽。
段歆柔輕輕拍打著父皇的後背,從一旁宮娥的手裏接過溫熱的湯藥,放在嘴邊吹了吹,這才用湯匙舀著喂到了父親的嘴裏。
“臣,遵旨!”段之泓的語氣也絕非一個即將遠去的孩子麵對父親時那樣眷戀,反而冰冷地有些殘酷——皇子對父可稱兒臣,亦可稱兒或臣,但他從來隻稱臣。
段歆柔輕歎一聲,粉麵桃腮上盡顯無奈,即便是九死一生的離別,也無法釋然這父子倆心中的怨懟。
“太子~咳咳咳,三日後,你......替朕犒師壯行!”段耀對自己的病情已經不抱希望了,他此刻看著太子段懷璋的眼神,似乎已經充滿了他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期許。
“兒臣必不負父皇厚望!請父皇保重龍體!”比起段之泓的冷漠和決絕,段懷璋卻幾乎因為父皇的衰弱而忍不住熱淚盈眶——純孝,也是儲君必備的品質。
“咳咳咳~退朝,退朝吧......”
“陛下有旨,散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沒有人會不合時宜地在此時奏本,因為大家都能看到皇帝的衰弱,其實段耀已經有一年多沒有看過任何奏章了,相比於周國君主的事必躬親,吳國的帝王們,似乎因為內閣的存在而輕鬆了不少。
朝會就在這種病入膏肓和冷若冰霜的詭異氣氛裏結束了,而段歆柔卻沒有立刻隨父親離開,她覺得至少應該有人代表家族去關心一下即將遠行的弟弟——畢竟,父親和二哥似乎都不打算這麽做。
“九弟......留步~”
“參見景陽公主......不知公主有何吩咐?”
“九弟,你......一定要這麽說話麽?”段歆柔的語氣有些不悅,但更多的是一種姐姐對弟弟的關懷。
“朝堂之上,尊卑有別,臣覺得並無不妥......”段之泓卻依舊冷若冰霜。
“姐知道,這些年.......委屈你了,可是父皇他老了,眼看著病情不見好轉......你就不能別再記恨他?”段歆柔對當年蕭淑妃之死和段之泓備受冷落一事顯然知之甚詳——段之泓當然不是什麽私生子,隻不過他的母親卻是地地道道的周國內奸。
蕭淑妃是戰利品,準確的說是趙複的父親,當年趙氏的族長趙牧從江北得來的戰利品——趙牧是在段歸之前最為響亮的名字,卻最終因為一個女人身敗名裂。
這個女人天生媚骨足以令所有男人怦然心動,但趙牧卻還是把她獻給了當時還是太子的段耀,果然,她一入東宮就被封為了側妃,之後沒幾個月便身懷六甲。
而之後發生的一切就開始漸漸變得詭譎,先皇毫無征兆地暴斃,段耀順理成章繼承大位,而一向聰慧仁厚的皇長子卻在一次酩酊大醉之後,對蕭淑妃這個美豔不可方物的庶母起了非分之想,暴行又恰如其分地被段耀製止,於是太子廢為庶人,之後沒幾天就被發現酒後失足,溺死於江邊。
緊接著便是段之泓生身之父的謠言甚囂塵上,段耀氣急敗壞卻又查無實據,於是一氣之下將趙牧及趙氏一族遠放嘯月城戍邊。蕭淑妃卻因誕生皇子,加之端靜嫻淑而被封了皇貴妃——但自此之後段耀再未踏進過她寢宮半步。
半年後趙牧鬱鬱而終,趙氏也由此盛極而衰。
一切真相的揭開,竟然是因為年幼的段之泓偷了母妃飼養的鴿子玩耍,於是蕭淑妃與江北一直書信來往不絕的秘密被揭破,而事關皇家顏麵,所以此事的真相除了幾個當事人便逐漸塵封。
母親的死讓他甚為愧疚,而失去了母親的痛苦尚未平複,他便驚覺自己也同樣失去了父親——那個之前對他關懷備至的人頃刻間對他棄如敝履,很多年裏,那個曾經的父親每次看到他時投來的目光中除了憤恨和厭惡再無其他。
“臣不敢,聖賢雲,先君臣而後父子,臣隻是謹遵聖賢教誨罷了——公主是否還有其他的事,沒有的話,臣尚有些瑣事亟待處理。”
“......哎~你,罷了,怪不得你,姐隻是想對你說,此行務必小心謹慎......危機不在瀚海,而在蕭牆之內......”
“謝公主關心......謝謝,六姐......”說完,段之泓右手一抖大氅,左手手按著腰間刀柄,大步流星地揚長而去。
段歆柔聽到這個稱唿竟然有些感動,可當她望著那個孤寂的背影毅然決然而去的時候,一雙秋波又不免黯然神傷,檀口中一聲悠悠的歎息,似有無限的惆悵。
隨著人煙散盡,恢弘的大殿之內滿眼盡是幽靜,冷清。
相比之下,晉王府內卻是一片笙簫宴樂,段之泓並不在意獨坐書齋對月沉吟,隻是段宣忱更希望用一場宿醉來了卻離愁。
“九哥!小皇叔!司徒先生!褚姐!祝你們此行,馬到成功!”少年舉起金樽,雙手捧在麵前對著段之泓恭敬地一禮,然後一飲而盡,再將金樽傾倒時,已點滴不剩。
他雖然紈絝,卻並非是不知世道險惡的愚癡之人,這一行人前途未卜生死難料,此後能否再聚,在座之中誰也不敢言之鑿鑿。
“哈哈哈~又不是生離死別,何苦弄出一副悲悲切切的女兒態?喝酒!喝酒!”段之泓抱膝踞坐一旁,大笑著拍了拍似欲飲泣的幼弟,隨即也單手舉起一杯酒如傾江海盡入喉。
“說實話,我倒真希望此行一去不複返,我早就想離開這無趣的建康,輕裝瘦馬行天下,何其快哉!”說話間他揮動手臂,帶起一袍風,蕩起額前的劉海。
“橫山王若是真有那一日,不嫌棄的話,帶上我們夫婦如何?”司徒靖也是抱膝而坐,此刻他微微前傾身子,好像恨不得馬上就隨之而去。
“我可不敢,小皇叔千辛萬苦把你從平京帶迴了,我若是拐跑了,他不找我拚命才怪~”段之泓仰麵躺倒,一手橫在麵前,嘴角笑意宛然。
“哎,我一直沒問過,小皇叔,你為何單單看上了司徒先生?論武功他恐怕不及你萬一,論文采麽......我看和九哥也就在伯仲之間,長相倒是玉樹臨風一表人才,莫非你也在平京染上了那周人斷袖分桃的嗜好......”段宣忱一雙賊兮兮的眼睛有意無意地滑過褚競雄,可和對方已現慍怒的目光一撞,立時便有些驚恐地縮了縮脖子,趕緊收聲閉嘴。
“宣忱,這司徒兄可是未遇的蛟龍,隻可惜周國那些蠢材們無識人之明白白令明珠蒙塵——司徒兄別急著自謙,你還記得那紅袖招的案子嗎?”段歸饒有興致地講起了往事,一臉得意之色讓司徒靖有些赧然。
“殿下別取笑我了,那件事,徹頭徹尾被人玩弄於鼓掌之間,慚愧~慚愧得很~”司徒靖以為他是在取笑自己,當即直言也不避諱,相處多時,他知道段歸其人打蛇隨棍上,你越是掩飾他便越是無休無止。
“我可沒有分毫取笑你的意思!那件事,布局至少在半年以上,牽扯到的人更是數以百計,最後,你那至交好友更不惜以性命做餌釣你這條大魚......你再想想,你是如何對紅袖招一案起了懷疑?又是如何猜測到羅恆與紅袖招的牽連的?衛尉、廷尉、大內禁宮環環相扣,甚至還利用了你過目不忘之能,其中線索之繁雜隱秘,若不是智謀過人者絕難入局,如此若是還坑不了你,那你便不是人,而是活神仙了!”段歸言辭懇切,全無一絲戲謔作偽。
“季煬明,知人用人之能,心機城府之深,駭人聽聞......”段宣忱咬著嘴唇囁嚅道,卻不想寧緗郡主也脫口而出一模一樣的話,更是同樣的焦慮和不安溢於言表。
“當然,連我都落入了他的圈套之中,險些成了他的刀槍......現在迴想起來,恐怕逃出生天也是其網開一麵......”段歸也不是蠢人,他們有幸做得了漏網之魚,可偏偏淳於瑾在重兵護衛之下卻依舊被困甕中,這當然絕不是運氣。
“我從趙複那裏得知此案因由之後便對司徒兄的智謀佩服得五體投地,平心而論,若是我處在那種情況之下,也未必能比你做的更加出色,隻不過你當局者迷,而我是旁觀者清罷了~”
“而且此次之泓得以掌握兵權,全靠司徒兄謀劃得力,這借花獻佛的伎倆,用的可不比他季煬明遜色啊~”段歸話鋒一轉笑著拍了拍司徒靖的肩,好像是打算寬慰一下這個已經麵帶尷尬的男人。
“兵權?你是沒去大營檢閱啊,我雖不諳兵法,可那一萬老弱殘兵,任誰都看得出難堪大用~”段之泓依然躺著,可說到那些士兵,嘴角的笑意已經蕩然無存。
“橫山王不必擔心,我舍龍部尚有近兩萬健兒可堪一戰,歸義、哀牢兩部不過是些貪得無厭的逐利之徒,依我看隻要先銼其銳氣,再許以重利,便不無倒戈相向的可能......至於平浪部和河曼部,如今看來他們按兵不動,恐怕也是有意明哲保身,坐觀成敗——所以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也不過就是邪龍部的三萬精兵而已。”
“三萬?還而已?郡主真是樂觀,孤望塵莫及啊~”段宣忱的冷嘲熱諷招來的卻是段歸的白眼,於是他索性不再說話,也順勢一躺和段之泓一起望起了中天皓月。
“郡主說的極是,你放心,有我段歸在,保你大仇得報冤仇得血......隻不過......嘿嘿,郡主答應過的事情,可莫要食言~”段歸的豪情壯誌持續了僅僅片刻便又變成了那個見色起意的無賴。
“哦!什麽事?什麽事?莫非郡主答應便宜你了?”段宣忱一聽見有風話便立刻來了精神。
“殿下放心,我們黎越人首重信諾,而且你我盟了血誓,誰若有違必會萬蟲噬心——殿下若是還不放心,今晚我們便圓房,如何?”寧緗毫不避諱,直視段歸的眼神之中似乎有些惱怒。
“不不不,那倒不必,那倒不必......免得人說我趁人之危......”倒是段歸一張老臉臊得通紅,立刻舉起酒杯猛灌了幾口想要遮遮羞怯。
“呦呦呦,難得難得,老色坯也有害羞的一天,靖郎,你看這還是那個成天流連煙花地,半夜無事扒牆頭兒的下三濫麽?寧緗妹妹,這種人,就得你這樣的巾幗英豪才製得住!”
司徒靖樂不可支,寧緗也為之莞爾,段宣忱更是笑得蒙住臉,不住拍打著竹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