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7月,亮國薩州火箭城


    邁克爾·麥克斯領導的艾斯貝空間技術公司擁有世界上口徑最大的重型火箭,獵鳥5型火箭。它直徑達到50米,載重超過百噸,最令人驚歎的是它竟然是可迴收和重複利用的。


    艾斯貝公司仿佛打開了一扇人類通往太空的大門,商業訂單紛至遝來。


    一年一度的艾斯貝公司客戶答謝會正在舉行,邁克爾一出場就成了眾人的焦點,他極富煽動性的演講更是把參會賓客的熱情推到了最高點。


    冷餐自助形式的晚餐會開始,賓客們舉著酒杯三兩成群地談笑著。


    亮國航天局當然是艾斯貝公司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布勞恩教授和他的女兒達芙妮·布勞恩也在受邀賓客之列。邁克爾笑吟吟地走到父女倆身邊,跟教授打過招唿後,對達芙妮說:


    “今天的客戶都很有趣,過一會兒我帶你認識一下他們。”


    “邁克爾,祝賀你,獵鳥5型重複利用實驗成功,真是太棒了!”達芙妮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接著問邁克爾,“我的探險家,下一站是月球還是火星?”


    “看來我已經不可能在地球上有所作為了。”邁克爾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布勞恩教授,故作神秘地低聲說,“我隻好實現夢想的另外一半,到火星去。”


    達芙妮心中暗喜,自從她進入亮國航天局靈神星探測項目以來,她的重點研究方向就是火星和小行星帶。


    達芙妮的博士論文是《太空工業的發展和規則》,所謂的太空工業無非是人類更好地利用太空資源,從工程技術的難度和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小行星帶開發利用的可行性甚至高於月球。


    邁克爾從侍者的托盤上端起一杯香檳酒,引領著達芙妮和教授,來到他所說的有趣客戶身旁:“這位是扶升國巨島公司的淺穀正男社長,他與我們公司的合作項目非常有趣。”


    相互介紹、寒暄之後,布勞恩父女了解了巨島公司極富創意的項目方案。


    巨島公司是扶升國知名的建築工程公司,從2009年起,開始研發智能工程機械。


    隨著ai算力大幅度的提升,遠程操控的智能機械取得了飛躍性的進步。


    到2020年,巨島公司承接了扶升國的一個水壩建設工程,水壩的建設全部使用遠程操控的ai設備,挖掘機、推土機在工地上24小時不間斷地協同工作。


    巨島公司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建成了第一座現場無人工的大型建築。


    2021年開始,巨島公司與扶升國的研究機構合作,實現了ai智能機械超遠程操控的工程協同,操控距離達到驚人的近萬公裏之遠。


    對於電訊號和遠程操控來說,一萬公裏和38萬公裏沒有技術上的差別,聰明的達芙妮立刻領悟了邁克爾所說的有趣之處,她驚歎道:


    “社長先生,您是想委托邁克爾把ai挖掘機和推土機送到月球上去開礦?”


    淺穀正男看著這位一語道破天機的睿智女士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達芙妮·布勞恩想起了她自己的論文,心中湧起了一絲憂慮。


    月球表麵富含稀有金屬,運迴地球經濟價值巨大,其表麵土壤鬆散,挖掘和分揀的成本相對於地球也是極低的,所以巨島公司即使向艾斯貝公司支付巨額的運輸費用,依然可能獲得超乎想象的利潤。


    這正是達芙妮的困惑之處,人類早晚要利用太空資源,但應當如何運用?商業開發又該製定怎樣的規則?


    達芙妮明白憑借自己的身份說服眼前這位社長暫緩開發行動是非常困難的。但她還是忍不住和淺穀社長深聊起來。


    邁克爾示意教授走到一個安靜的角落,他對教授說:


    “我簽過保密協議,達芙妮還不知道特斯拉理論的秘密吧?”邁克爾在教授點頭確認之後,接著問道,“您能跟我說說上次和我提起的特斯拉理論的月球實驗嗎?”


    教授講起了他設計的月球實驗。


    1936年,尼古拉·特斯拉提交了《引力的動態原理》論文,除了已經被驗證的超光波假說,他還提出了一個新的引力理論。


    無論是牛頓的經典質量引力理論,還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都是從物體空間運動的現象中總結出來的。


    物體在慣性係中勻速運動,在引力場中朝向引力中心具有加速度。


    尼古拉·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慣性係和引力場,他認為一切形式的運動都源於能量密度的分布。


    環境密度的能量均勻分布就是慣性係,如果存在一個高能量密度的“引力源”,則其周圍區域的能量分布就不均勻,而是呈球形向外擴散,能量強度隨距離的平方遞減。


    無論是在慣性係還是引力場,物體運動的規律是:運動過程中環境能量密度不變,保持勻速運動;從環境密度低的區域向高的區域,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尼古拉·特斯拉的引力理論可以總結成一句話,物體的運動是環境能量密度不均勻造成的,物體通過運動靠近並保持在吸收和排放能量均衡的等能量密度線上。


    更抽象地,物體的運動是環境能量密度分布的映射。


    物體保持勻速運動,其運動軌跡必是等能量密度線,可以是慣性直線運動、圓周運動,也可以是引力場中的環繞圓周運動。


    物體做變速運動,其運動軌跡必穿越不同的能量密度線,能量密度線的梯度矢量決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


    小孩子的彈球、蘋果落地、火箭上天、電子的能級躍遷和地球繞日運行都遵循上述規律。


    邁克爾眨著眼睛,驚奇地看著眼前這位教授,說道:“特斯拉認為,引力不是質量發出的,也不是時空彎曲造成的,而是能量密度不均勻產生的現象,這是要顛覆物理學啊!”


    教授深深地點著頭,說道:“我也覺得特斯拉的引力理論匪夷所思,實在是太荒唐了,為此我設計了一個實驗。”


    1968年,亮國航天局的探月工程如火如荼地進展,科學家們發現小型航天器在掠過月球低空時,實際軌道與計算軌道不一致,如果不進行人為調整,航天器會墜向月麵。


    1972年,太陽神16號任務結束後,航天員釋放了一顆月麵環繞小衛星,結果發現小衛星運動軌跡忽高忽低,顯示受到的月球引力極不均勻,直至最終墜毀。


    近幾十年的觀測和計算揭開了謎底,月球表麵的重力加速度分布不均勻,與常識相反的是,月麵山峰處引力低於平均值,而低穀處引力高於平均值。


    科學家給出了解釋,這些月麵低穀被稱為月海,是由小行星撞擊事件形成的,撞擊砸出深穀後,月球表麵地下的月幔在撞擊下反彈隆起,使得撞擊點地下內層質量增加,科學家們把這團增加的質量形象地稱為“質量瘤”。


    月球上最大的質量瘤出現在一個叫做雨海的撞擊坑的東南角,雨海凹陷很深,距月球基準麵深達6公裏。


    “邁克爾,如果我們用大量的材料,比如充斥在近地空間的太空垃圾,把雨海一角的這6公裏深的洞填平,你覺得引力會變大還是會變小?”教授問道。


    “當然是變大,按科學家的說法,雨海下麵本來就有質量瘤,再加上額外填充的質量,該區域的引力當然會變大。”邁克爾不解地看著教授,覺得這種太空垃圾的處理方式很有意思。


    “特斯拉的引力理論無論多麽荒謬,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它是科學假說,因為它可被證偽。當然,也可能被證真。”教授答道。


    布勞恩教授按照尼古拉·特斯拉的引力理論設計了“質量瘤”實驗——如果雨海被填平後,引力沒有變大,反而變迴到正常,也就是比所謂的質量瘤引起的引力還小,那將是任何現有引力理論都無法解釋的,也將成為特斯拉引力理論正確的鐵證。


    教授遺憾地向邁克爾表示,他設計的實驗雖好,但是把月球變成人類太空垃圾填埋場,會引發巨大的環境倫理爭議,所以這一實驗方案就被束之高閣了。


    精明的邁克爾似有所悟,對布勞恩教授說:“您是想借用巨島公司的推土機,把那角雨海填平?”


    教授也笑了,說道:“是的,推土機。”


    &


    壓章集句詩:


    何異月中看,唐,蘇頲


    消長乘兩端。元,劉詵


    始知岩穀下,明,嚴正矩


    明夜印團團。宋,釋居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爆波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一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一弦並收藏火爆波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