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有意思的題材
重生八十年代在港娛樂圈 作者:三月閑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與羅程談妥後,胡霄霄第二天就開始籌備新電影的事,這一次有董佩玉在旁輔助,她輕鬆了許多。
董佩玉是個能力強,行動迅速的人,胡霄霄吩咐下去的,第二天就去星光電影拿了二十幾本劇本過來。
“這是我從星光電影庫存的劇本裏挑出來的,都是比較完整的,其他太散的就沒要。霄霄,你看看有哪本適合的。”董佩玉坐下後,拿起茶幾上的礦泉水,一口氣喝了半瓶。
“別喝太飽了,等會兒喝糖水。”胡霄霄用遙探器把電視的聲音關小,然後拿了一本劇本看了起來。
“你在煲糖水?你竟然會煲糖水!”董佩玉仿佛看到太陽從西邊升起來,胡霄霄她連開水都不燒,平時都是喝瓶裝水的,今天竟然煲糖水?
董佩玉連忙聞了聞空氣,沒有聞到糖水的味道,又跑去廚房看了一眼,根本就沒有開火。
那廚房,新得跟沒開封一樣,入新房那天買的一整套廚具,除了那天煮過湯圓的鍋和水壺,其他的廚具包裝都沒有開過。
“霄霄,你的糖水呢?”董佩玉從廚房出來,問。
胡霄霄指了指樓上,說:“喜姐在煲,已經煲好了,說等涼了就端下來。”
“你這鄰居選得好。”隻是總吃鄰居的飯不是個事。
胡霄霄平時吃飯不是去對麵吃,就是去樓上吃,要不然就是叫外賣。
董佩玉搖了搖頭,這樣可不行,說:“明天我去給你找個助理,會做飯的優先,總不能天天去別人家裏吃,而且明旭經常拍戲,根本沒時間做飯。喜姐做飯更注重謝公子的口味,謝公子也不在這邊長住,萬一喜姐休假呢,你又吃外賣?這對身體不好。”
董佩玉考慮到胡霄霄的工作,以及以後的規劃,需要的人手不少,生活助理一定要有的。她要幫胡霄霄搞定工作上的事,幾乎常在外麵跑,對胡霄霄的生活是照顧不到的。
而胡霄霄這個大忙人,又是閑不下來的大忙人,哪有時間管生活上的事?董佩玉也不願意胡霄霄這麽漂亮能幹的人,天天呆在家裏做家務,把手都做粗糙了,太浪費人才。
反正胡霄霄不缺錢,能用錢讓生活過得舒服,當然要用錢來解決。要不然那麽辛苦工作賺錢為的是什麽?
“要會煲湯的。”胡霄霄同意董佩玉的建議。
“知道了,還要會做各種雞的。”董佩玉也不歇了,挽起袖子去廚房把水壺洗幹淨,先燒一壺開水,然後才從廚房出來,幫胡霄霄一起挑選劇本。
這些劇本,她拿來的時候隻是大概地看了一下,說實話,不太滿意。
胡霄霄埋頭看了幾本,也不滿意。
不是沒有好的劇本,寫得好的有兩本,非常很驚豔,但得大製作才能做出來。顯然編劇寫這兩部劇本的時候,也是奔著大投資,做大片的。
估計一直被放在庫裏,也是因為投資太高,怕迴不了本。
羅程這個孤寒鬼隻給她一百萬的投資,雖然她能搞定其他的費用,但是太多的資金可不好弄來。還有一點,她對星光電影公司的運作,以及人員等了解不多,是暫時沒辦法搞大製作的。
即使很喜歡這兩本劇本,胡霄霄也隻能放棄。
而投資少,內容好的劇本,人家星光電影也不是個傻子,有這麽好的劇本,又隻需要極少的投資,早就自己拍了,哪裏會丟去做庫存?
“要不,我明天再去星光電影一趟,問問公司的編劇手頭上有沒有新劇本?”董佩玉看完後,放下劇本,說。
“不用了,估計與這些不相上下。”胡霄霄的手指從一本本劇本中挑了挑,挑出一本來。
是一本題材有意思,但內容不太行的劇本。
原主角是男人,不過不是問題,改成女人就行。
“你要選這本?”董佩玉看過這一本,說:“這本劇本不行,寫得太粗糙,台詞寫得也不夠老練,一看就是新人編劇的作品。”
“新人編劇有新人編劇的優點,他們雖然功力不夠,但是腦子夠新,想法夠天馬行空。”胡霄霄又翻了翻,說道。
行吧,老板喜歡,董佩玉便說:“那我找個有實力的老編劇把它改一改,用新人的構思,老人的筆力,兩相結合。”
胡霄霄讚賞道:“沒錯,就是這個想法。不過,你要去哪裏找有實力的老編劇?”
“先看星光電影的老編劇能不能幫忙,不能的話,可以去請外援。”董佩玉腦子裏已經在想打過交道的編劇中,有哪一個合適的。
有點難找,有實力的編劇看不上別人的劇本,更別說改別人的劇本了。到時辛苦寫好,還要加上別人的名字,勞動成果少了一半。如果不加,就成了剽竊,名聲盡毀,更不劃算。
而願意幹的,大都是新人,或者混得不怎麽樣又缺錢的。問題是,混得不怎麽樣,說明寫的劇本不行,請這樣的編劇能放心嗎?
“我有一個人選,你想辦法幫我把他挖過來。”
“誰?”
“梁家豐。”
董佩玉苦思一會兒,搖頭:“沒聽說過,是哪一家電影公司的?”
“季氏電影那邊的,季氏做電影早,公司內人才濟濟,但因為季氏太孤寒,競爭又激烈,很多人鬱鬱不得誌,裏麵藏了許多人才。”這個梁家豐顯然也是被埋沒的人才之一,不然一個有牌麵的編劇,是不願意給別人改劇本的,還是隻改一段劇本這種小活。
董佩玉很認同胡霄霄的話,季氏電影真是人才濟濟,電影圈很多名人都是從季氏出來的。許多有名的明星、導演、監製等,都曾在季氏打過工。
隻不過季生真的太孤寒了,導致人才不斷出走,也導致季氏電影現在遠不如初,公司能扛票房的明星幾乎都被挖走。
有名氣,有作品的人,才有公司願意去挖,而那些還沒有打出名氣,又沒有機會做出作品的人就難了。甚至有一些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那樣的能耐。
“你認識梁家豐?”董佩玉問道。
“不認識。”
“那你怎麽知道這個人可以?”
“我看過一段劇本,是他給夏露改的戲,連戚維明導演都愛不釋手的一段劇本。”
董佩玉是個能力強,行動迅速的人,胡霄霄吩咐下去的,第二天就去星光電影拿了二十幾本劇本過來。
“這是我從星光電影庫存的劇本裏挑出來的,都是比較完整的,其他太散的就沒要。霄霄,你看看有哪本適合的。”董佩玉坐下後,拿起茶幾上的礦泉水,一口氣喝了半瓶。
“別喝太飽了,等會兒喝糖水。”胡霄霄用遙探器把電視的聲音關小,然後拿了一本劇本看了起來。
“你在煲糖水?你竟然會煲糖水!”董佩玉仿佛看到太陽從西邊升起來,胡霄霄她連開水都不燒,平時都是喝瓶裝水的,今天竟然煲糖水?
董佩玉連忙聞了聞空氣,沒有聞到糖水的味道,又跑去廚房看了一眼,根本就沒有開火。
那廚房,新得跟沒開封一樣,入新房那天買的一整套廚具,除了那天煮過湯圓的鍋和水壺,其他的廚具包裝都沒有開過。
“霄霄,你的糖水呢?”董佩玉從廚房出來,問。
胡霄霄指了指樓上,說:“喜姐在煲,已經煲好了,說等涼了就端下來。”
“你這鄰居選得好。”隻是總吃鄰居的飯不是個事。
胡霄霄平時吃飯不是去對麵吃,就是去樓上吃,要不然就是叫外賣。
董佩玉搖了搖頭,這樣可不行,說:“明天我去給你找個助理,會做飯的優先,總不能天天去別人家裏吃,而且明旭經常拍戲,根本沒時間做飯。喜姐做飯更注重謝公子的口味,謝公子也不在這邊長住,萬一喜姐休假呢,你又吃外賣?這對身體不好。”
董佩玉考慮到胡霄霄的工作,以及以後的規劃,需要的人手不少,生活助理一定要有的。她要幫胡霄霄搞定工作上的事,幾乎常在外麵跑,對胡霄霄的生活是照顧不到的。
而胡霄霄這個大忙人,又是閑不下來的大忙人,哪有時間管生活上的事?董佩玉也不願意胡霄霄這麽漂亮能幹的人,天天呆在家裏做家務,把手都做粗糙了,太浪費人才。
反正胡霄霄不缺錢,能用錢讓生活過得舒服,當然要用錢來解決。要不然那麽辛苦工作賺錢為的是什麽?
“要會煲湯的。”胡霄霄同意董佩玉的建議。
“知道了,還要會做各種雞的。”董佩玉也不歇了,挽起袖子去廚房把水壺洗幹淨,先燒一壺開水,然後才從廚房出來,幫胡霄霄一起挑選劇本。
這些劇本,她拿來的時候隻是大概地看了一下,說實話,不太滿意。
胡霄霄埋頭看了幾本,也不滿意。
不是沒有好的劇本,寫得好的有兩本,非常很驚豔,但得大製作才能做出來。顯然編劇寫這兩部劇本的時候,也是奔著大投資,做大片的。
估計一直被放在庫裏,也是因為投資太高,怕迴不了本。
羅程這個孤寒鬼隻給她一百萬的投資,雖然她能搞定其他的費用,但是太多的資金可不好弄來。還有一點,她對星光電影公司的運作,以及人員等了解不多,是暫時沒辦法搞大製作的。
即使很喜歡這兩本劇本,胡霄霄也隻能放棄。
而投資少,內容好的劇本,人家星光電影也不是個傻子,有這麽好的劇本,又隻需要極少的投資,早就自己拍了,哪裏會丟去做庫存?
“要不,我明天再去星光電影一趟,問問公司的編劇手頭上有沒有新劇本?”董佩玉看完後,放下劇本,說。
“不用了,估計與這些不相上下。”胡霄霄的手指從一本本劇本中挑了挑,挑出一本來。
是一本題材有意思,但內容不太行的劇本。
原主角是男人,不過不是問題,改成女人就行。
“你要選這本?”董佩玉看過這一本,說:“這本劇本不行,寫得太粗糙,台詞寫得也不夠老練,一看就是新人編劇的作品。”
“新人編劇有新人編劇的優點,他們雖然功力不夠,但是腦子夠新,想法夠天馬行空。”胡霄霄又翻了翻,說道。
行吧,老板喜歡,董佩玉便說:“那我找個有實力的老編劇把它改一改,用新人的構思,老人的筆力,兩相結合。”
胡霄霄讚賞道:“沒錯,就是這個想法。不過,你要去哪裏找有實力的老編劇?”
“先看星光電影的老編劇能不能幫忙,不能的話,可以去請外援。”董佩玉腦子裏已經在想打過交道的編劇中,有哪一個合適的。
有點難找,有實力的編劇看不上別人的劇本,更別說改別人的劇本了。到時辛苦寫好,還要加上別人的名字,勞動成果少了一半。如果不加,就成了剽竊,名聲盡毀,更不劃算。
而願意幹的,大都是新人,或者混得不怎麽樣又缺錢的。問題是,混得不怎麽樣,說明寫的劇本不行,請這樣的編劇能放心嗎?
“我有一個人選,你想辦法幫我把他挖過來。”
“誰?”
“梁家豐。”
董佩玉苦思一會兒,搖頭:“沒聽說過,是哪一家電影公司的?”
“季氏電影那邊的,季氏做電影早,公司內人才濟濟,但因為季氏太孤寒,競爭又激烈,很多人鬱鬱不得誌,裏麵藏了許多人才。”這個梁家豐顯然也是被埋沒的人才之一,不然一個有牌麵的編劇,是不願意給別人改劇本的,還是隻改一段劇本這種小活。
董佩玉很認同胡霄霄的話,季氏電影真是人才濟濟,電影圈很多名人都是從季氏出來的。許多有名的明星、導演、監製等,都曾在季氏打過工。
隻不過季生真的太孤寒了,導致人才不斷出走,也導致季氏電影現在遠不如初,公司能扛票房的明星幾乎都被挖走。
有名氣,有作品的人,才有公司願意去挖,而那些還沒有打出名氣,又沒有機會做出作品的人就難了。甚至有一些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那樣的能耐。
“你認識梁家豐?”董佩玉問道。
“不認識。”
“那你怎麽知道這個人可以?”
“我看過一段劇本,是他給夏露改的戲,連戚維明導演都愛不釋手的一段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