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硝煙散盡,趙國威名震懾四方,軍隊凱旋而歸,攜戰利品與赫赫戰功,邯鄲城萬民空巷相迎。


    然未及全軍休整,西方戰報突至,如巨石入水,驚起朝堂千層浪。


    探馬一路風塵仆仆,闖入殿中,單膝跪地急報:“陛下,大事不妙!我趙國商隊西出拓展貿易,行至蔥嶺以西,遭羅馬軍團突襲,貨品被劫,商隊死傷慘重。細作來報,羅馬帝國聽聞趙國崛起,心生忌憚,視我為西進阻礙,欲先發製人,已陳兵邊境,虎視眈眈!”


    趙王拍案而起,龍顏震怒:“豈有此理!朕本念及建交情誼,誠心通商,羅馬竟恩將仇報,覬覦我趙國疆土,此仇不報,國威何存!蘇愛卿、李將軍,即刻籌謀禦敵之策,朕要讓羅馬見識我趙國鐵騎之威!”


    蘇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拱手進言:“陛下,羅馬軍團素以嚴整陣法、精良裝備聞名,不可輕敵。依臣之見,先派使者佯裝求和,探清敵軍兵力部署、糧草儲備所在;再以逸待勞,將我軍主力隱匿於山穀要隘,多布疑兵,佯裝敗退引敵深入。待敵軍入甕,四周伏兵齊出,截斷其退路,定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李牧雙手握拳,上前抱拳請命:“蘇大人此計甚妙,可戰場廝殺,終需實力定勝負。臣願率五萬精銳鐵騎打頭陣,輔以強弩、投石車遠程助力。我軍新式勁弩射程遠超羅馬短弩,投石車威力驚人,能砸垮敵軍防線。待敵軍陣型大亂,鐵騎衝鋒直搗中軍,管教他們片甲不留!陛下,戰機稍縱即逝,望速準臣出征。”


    趙王目光如炬,沉思片刻,猛地一揮手:“準!李將軍即刻領兵西進,蘇愛卿籌備後勤輜重,確保糧草不斷、軍備充足。此戰關乎趙國顏麵與國運,隻許勝,不許敗!”


    李牧大軍浩浩蕩蕩西行,越荒漠、翻峻嶺,抵達邊境時,正值風沙漫天。了望遠處羅馬營帳連綿,軍旗獵獵作響,他冷笑一聲:“哼,布陣!”輕騎兵遊弋四周,揚起滾滾沙塵,佯裝慌亂;重騎兵列陣後方,人馬皆披重甲,氣勢森然;強弩手、投石車隱匿山丘之後,嚴陣以待。


    羅馬軍團見趙國“亂象”,以為有機可乘,號角聲起,大軍整齊推進,步兵在前,高舉盾牌,呈龜甲陣穩步前行;騎兵從兩翼包抄,妄圖合圍。


    待敵軍進入射程,李牧一聲令下,強弩轟鳴,弩箭如暴雨傾瀉,瞬間洞穿羅馬盾牌,前排步兵紛紛倒地。投石車繼而發力,巨石唿嘯砸落,砸得敵軍陣型潰散,人仰馬翻。


    羅馬指揮官大驚,急令騎兵加速衝鋒。趙國輕騎兵卻靈活轉向,以快打快,箭如雨下,專射馬腹、敵兵咽喉,阻滯其攻勢。


    敵軍亂作一團時,趙國重騎兵如黑色鋼鐵洪流,勢不可擋,長槍平舉,衝入敵陣,所到之處血肉橫飛,羅馬軍團陣腳大亂。


    鏖戰整日,暮色籠罩,羅馬軍隊殘部狼狽後撤。


    李牧下令紮營休整,清點戰果,繳獲大量羅馬軍械,蘇儀派來的工匠就地拆解研究,汲取長處改良趙國軍備。


    經此一役,羅馬軍隊不敢小覷,嚴守防線,戰事陷入膠著。趙國軍營內,蘇儀心生一計:“李將軍,敵軍如今畏戰,我們可散播流言,說趙國後續援軍十萬將至,再佯裝頻繁調兵,讓他們軍心惶惶;同時,派小股精銳夜襲糧草營,斷其補給。”李牧點頭稱賞。


    幾夜突襲後,羅馬軍營缺糧,士氣低迷。趁此時機,趙國全軍壓上,發動總攻,羅馬防線瞬間崩潰,大軍節節敗退。


    趙國軍隊乘勝追擊,一路西進,直逼羅馬本土。


    羅馬城內,元老院緊急商議對策,貴族們爭論不休。


    有人主張求和,獻出財寶換取和平;有人堅持抵抗,加固城防,招募民兵。最終,羅馬執政官決定守城待援,調集周邊城邦兵力馳援。


    趙國軍隊兵臨城下,望著高聳城牆、森嚴壁壘,李牧下令圍城,投石車不斷轟擊城門、城樓。


    工兵挖掘地道,試圖潛入城內;強弩手壓製城頭敵軍火力。羅馬守軍頑強抵抗,滾木礌石、熱油箭矢不斷傾瀉。


    關鍵時刻,蘇儀尋來羅馬降兵,問清城內布防與水源位置,令投石車精準打擊,切斷水源。


    城內軍民陷入慌亂,士氣大跌。數日後,趙國軍隊發起強攻,雲梯架起,士兵奮勇攀爬;城門被重錘砸開,鐵騎湧入,羅馬城破。


    趙王隨後遣使,與羅馬新政權商定和約:羅馬割讓部分邊境領地,賠償巨額財寶;承諾開放商路,定期派遣學者交流技藝、文化。


    經此一役,趙國版圖西擴,威名遠揚歐亞大陸,東西商貿往來頻繁,文化相互交融。


    歸國途中,軍隊護送滿載異域珍寶、典籍的車隊緩緩而行。邯鄲城百姓夾道相迎,歡唿聲震徹雲霄。趙王親率群臣郊迎,犒賞三軍,封李牧為“西征侯”,蘇儀為“定國相”,趙國自此開啟東西並盛的輝煌新篇,屹立於世界文明之林,傳奇故事流傳千古,激勵後世無畏奮進。


    往後,趙國休養生息,整軍經武,靜候下一場風雲變幻,再書壯誌宏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蘇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蘇中並收藏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