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蘭心急如焚地趕迴翊坤宮,一路上腳步踉蹌,仿佛失魂落魄一般。踏入宮門後,她徑直走向主位坐下,眉頭緊蹙,滿臉焦慮之色。
此刻的她心中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難安。隻因她那權傾朝野的哥哥年羹堯竟遭貶謫,而她向皇上苦苦求情,換來的卻是皇上冷漠無情的態度和無動於衷的迴應。
正當年世蘭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時,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緊接著,隻見周寧海神色慌張地匆匆走進殿內,對著年世蘭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稟報道:“娘娘,熹妃來了。”
年世蘭聞言,原本就陰沉的臉色瞬間變得更加難看,眼中閃過一絲惱怒與不屑,沒好氣兒地問道:“她來幹什麽?”語氣中充滿了敵意和不耐煩。
周寧海一直低垂著頭,聲音輕得如同蚊蠅一般,小心翼翼地迴答道:“迴稟娘娘,奴才確實不知其中緣由啊。不過,奴才看到熹妃娘娘此次前來,身邊僅僅隻帶了流朱姑娘一個人相隨而已。從表麵上來看,似乎並沒有什麽明顯的惡意呢。”
聽到這話,年世蘭不禁冷笑出聲,那笑聲仿佛冬日裏的寒風一般冷冽刺骨:“哼!她能有什麽好心?想必又是打著什麽如意算盤。罷了,既然人家都已經到門口了,那就讓她進來吧。本宮倒是要好好瞧瞧,她這葫蘆裏麵究竟賣的是什麽藥!”
沒過多久,隻見甄嬛身姿款款、步履輕盈地走進了翊坤宮。她那張美麗動人的麵龐之上,始終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淡淡笑意。剛一進門,甄嬛便先是優雅地福了一福身子,柔聲說道:“妾身給華貴妃娘娘請安了。”
然而,年世蘭卻依舊端坐在椅子上紋絲未動,甚至連起身相迎的意思都沒有。她隻是微微抬起眼眸,用一種審視的目光上下打量起甄嬛來,語氣中充滿了嘲諷與不屑:“喲嗬,想不到今兒個熹妃居然還有空大駕光臨我這小小的翊坤宮呀?難不成是專門跑過來看我的笑話嗎?”
麵對年世蘭如此尖銳刻薄的話語,甄嬛卻是不慌不忙地輕輕搖了搖頭,緩聲解釋道:“娘娘您真是誤會妾身了。妾身近日聽聞年大將軍出了些事情,心裏頭也明白此刻娘娘您定然是萬分悲痛的。雖說年大將軍此番犯下大錯,但娘娘您這麽多年以來盡心盡力侍奉皇上的功績可是有目共睹、不容抹殺的呀。所以,妾身今日特意前來拜訪娘娘,無非就是想要勸慰娘娘切莫因為此事而過度傷懷,畢竟保重好自個兒的身體才最為重要呐。”
年世蘭聽聞此言,柳眉倒豎,美目圓睜,她那嬌豔欲滴的麵龐因憤怒而顯得有些扭曲,厲聲怒喝:“哼!少在這裏給本宮貓哭耗子假慈悲!你如今深得皇上寵愛,春風得意,又何必跑到我這裏來裝作一副好人模樣?”說罷,她狠狠地瞪著甄嬛,眼中似要噴出火來。
甄嬛見狀,輕輕地搖了搖頭,微微歎息一聲,緩聲道:“娘娘這般想臣妾,臣妾也是無可奈何。但臣妾還是衷心地希望娘娘能夠明白,身處這幽深的宮廷之中,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不過是可憐人罷了。臣妾今日冒昧前來,別無他意,隻是想要好心提醒娘娘一句,還望娘娘能轉達給年大將軍——那件黃馬褂固然可以救得了一時之命,但稍有不慎,亦可能成為催命之物啊。” 說完,甄嬛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年世蘭,其中既有憐憫,又有一絲無奈。
年世蘭先是一愣,隨後冷笑起來,“甄嬛,你莫要在此危言聳聽。那黃馬褂乃是皇上賞賜,怎會成為催命之物?你是不是盼著我年家早日敗落,好獨得聖寵?”
甄嬛再次輕輕搖頭,“娘娘,臣妾句句真心。那黃馬褂象征著無上榮耀不假,可如今朝中局勢複雜,多少雙眼睛盯著年家。若有人借此大做文章,汙蔑年將軍恃寵而驕,不將皇上恩賜放在眼裏,隨意穿著黃馬褂行事,這豈不是大禍臨頭?”
年世蘭心中一緊,臉上卻仍是倔強,“本宮憑什麽信你?說不定這就是你的陰謀詭計。”
甄嬛目光坦蕩,“娘娘不信也罷,臣妾言盡於此。隻願娘娘日後想起今日之言,能有所警醒。”說罷,甄嬛福了福身,緩緩轉身離開。
年世蘭站在原地,目光緊緊地追隨著甄嬛漸行漸遠的身影,直至那抹倩影消失在視線盡頭,方才緩緩收迴目光。她的心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令她難以平靜。甄嬛剛才說的那些話不斷在她腦海中迴響,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敲打著她的心弦,使得她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之中。
年世蘭心事重重地迴到自己所居的宮殿,坐在榻上卻如坐針氈,怎麽也無法安定下來。焦慮和不安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將她徹底淹沒。終於,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喚來了一直跟隨在身邊的心腹丫鬟頌芝。
“頌芝,你來!”年世蘭急切地招手示意頌芝靠近些,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你且仔細說說看,甄嬛今日所言,究竟有幾分可信?”
頌芝聞言,趕忙走到年世蘭跟前,垂首恭恭敬敬地迴答道:“迴娘娘的話,奴婢覺著,熹妃向來聰慧過人,心思縝密,她所說之話應當不會是空穴來風。更何況現如今朝堂之上,年大將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難免會招來他人的嫉妒與怨恨。如今群臣紛紛上書彈劾年大將軍,而且他還接二連三地被貶官,這其中恐怕確實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陰謀算計。”
聽著頌芝的分析,年世蘭不由得緊皺起雙眉。對於自家兄長在朝中樹敵眾多之事,她心裏自然再清楚不過。隻是之前一直未曾想過這些敵人竟會如此明目張膽地對年家下手。想到此處,年世蘭的臉色愈發陰沉起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年世蘭最終還是下定決心修書一封給自己的兄長年羹堯。信中她用極為隱晦的言辭提到了近日宮中發生的種種事情,並暗示年羹堯要多加小心謹慎,以防有人暗中使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封書信剛剛送出去沒多久,便被潛伏在年世蘭宮中的叛徒悄悄地攔截了下來。這名叛徒毫不猶豫地將信件轉手送到了皇後那裏。
當皇後看到這封信時,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得意而又陰險的笑容。她輕聲冷哼一聲,自言自語道:“哼,年世蘭啊年世蘭,這次本宮定要讓你們年家永無翻身之日!”
此刻的她心中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難安。隻因她那權傾朝野的哥哥年羹堯竟遭貶謫,而她向皇上苦苦求情,換來的卻是皇上冷漠無情的態度和無動於衷的迴應。
正當年世蘭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時,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緊接著,隻見周寧海神色慌張地匆匆走進殿內,對著年世蘭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稟報道:“娘娘,熹妃來了。”
年世蘭聞言,原本就陰沉的臉色瞬間變得更加難看,眼中閃過一絲惱怒與不屑,沒好氣兒地問道:“她來幹什麽?”語氣中充滿了敵意和不耐煩。
周寧海一直低垂著頭,聲音輕得如同蚊蠅一般,小心翼翼地迴答道:“迴稟娘娘,奴才確實不知其中緣由啊。不過,奴才看到熹妃娘娘此次前來,身邊僅僅隻帶了流朱姑娘一個人相隨而已。從表麵上來看,似乎並沒有什麽明顯的惡意呢。”
聽到這話,年世蘭不禁冷笑出聲,那笑聲仿佛冬日裏的寒風一般冷冽刺骨:“哼!她能有什麽好心?想必又是打著什麽如意算盤。罷了,既然人家都已經到門口了,那就讓她進來吧。本宮倒是要好好瞧瞧,她這葫蘆裏麵究竟賣的是什麽藥!”
沒過多久,隻見甄嬛身姿款款、步履輕盈地走進了翊坤宮。她那張美麗動人的麵龐之上,始終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淡淡笑意。剛一進門,甄嬛便先是優雅地福了一福身子,柔聲說道:“妾身給華貴妃娘娘請安了。”
然而,年世蘭卻依舊端坐在椅子上紋絲未動,甚至連起身相迎的意思都沒有。她隻是微微抬起眼眸,用一種審視的目光上下打量起甄嬛來,語氣中充滿了嘲諷與不屑:“喲嗬,想不到今兒個熹妃居然還有空大駕光臨我這小小的翊坤宮呀?難不成是專門跑過來看我的笑話嗎?”
麵對年世蘭如此尖銳刻薄的話語,甄嬛卻是不慌不忙地輕輕搖了搖頭,緩聲解釋道:“娘娘您真是誤會妾身了。妾身近日聽聞年大將軍出了些事情,心裏頭也明白此刻娘娘您定然是萬分悲痛的。雖說年大將軍此番犯下大錯,但娘娘您這麽多年以來盡心盡力侍奉皇上的功績可是有目共睹、不容抹殺的呀。所以,妾身今日特意前來拜訪娘娘,無非就是想要勸慰娘娘切莫因為此事而過度傷懷,畢竟保重好自個兒的身體才最為重要呐。”
年世蘭聽聞此言,柳眉倒豎,美目圓睜,她那嬌豔欲滴的麵龐因憤怒而顯得有些扭曲,厲聲怒喝:“哼!少在這裏給本宮貓哭耗子假慈悲!你如今深得皇上寵愛,春風得意,又何必跑到我這裏來裝作一副好人模樣?”說罷,她狠狠地瞪著甄嬛,眼中似要噴出火來。
甄嬛見狀,輕輕地搖了搖頭,微微歎息一聲,緩聲道:“娘娘這般想臣妾,臣妾也是無可奈何。但臣妾還是衷心地希望娘娘能夠明白,身處這幽深的宮廷之中,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不過是可憐人罷了。臣妾今日冒昧前來,別無他意,隻是想要好心提醒娘娘一句,還望娘娘能轉達給年大將軍——那件黃馬褂固然可以救得了一時之命,但稍有不慎,亦可能成為催命之物啊。” 說完,甄嬛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年世蘭,其中既有憐憫,又有一絲無奈。
年世蘭先是一愣,隨後冷笑起來,“甄嬛,你莫要在此危言聳聽。那黃馬褂乃是皇上賞賜,怎會成為催命之物?你是不是盼著我年家早日敗落,好獨得聖寵?”
甄嬛再次輕輕搖頭,“娘娘,臣妾句句真心。那黃馬褂象征著無上榮耀不假,可如今朝中局勢複雜,多少雙眼睛盯著年家。若有人借此大做文章,汙蔑年將軍恃寵而驕,不將皇上恩賜放在眼裏,隨意穿著黃馬褂行事,這豈不是大禍臨頭?”
年世蘭心中一緊,臉上卻仍是倔強,“本宮憑什麽信你?說不定這就是你的陰謀詭計。”
甄嬛目光坦蕩,“娘娘不信也罷,臣妾言盡於此。隻願娘娘日後想起今日之言,能有所警醒。”說罷,甄嬛福了福身,緩緩轉身離開。
年世蘭站在原地,目光緊緊地追隨著甄嬛漸行漸遠的身影,直至那抹倩影消失在視線盡頭,方才緩緩收迴目光。她的心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令她難以平靜。甄嬛剛才說的那些話不斷在她腦海中迴響,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敲打著她的心弦,使得她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之中。
年世蘭心事重重地迴到自己所居的宮殿,坐在榻上卻如坐針氈,怎麽也無法安定下來。焦慮和不安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將她徹底淹沒。終於,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喚來了一直跟隨在身邊的心腹丫鬟頌芝。
“頌芝,你來!”年世蘭急切地招手示意頌芝靠近些,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你且仔細說說看,甄嬛今日所言,究竟有幾分可信?”
頌芝聞言,趕忙走到年世蘭跟前,垂首恭恭敬敬地迴答道:“迴娘娘的話,奴婢覺著,熹妃向來聰慧過人,心思縝密,她所說之話應當不會是空穴來風。更何況現如今朝堂之上,年大將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難免會招來他人的嫉妒與怨恨。如今群臣紛紛上書彈劾年大將軍,而且他還接二連三地被貶官,這其中恐怕確實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陰謀算計。”
聽著頌芝的分析,年世蘭不由得緊皺起雙眉。對於自家兄長在朝中樹敵眾多之事,她心裏自然再清楚不過。隻是之前一直未曾想過這些敵人竟會如此明目張膽地對年家下手。想到此處,年世蘭的臉色愈發陰沉起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年世蘭最終還是下定決心修書一封給自己的兄長年羹堯。信中她用極為隱晦的言辭提到了近日宮中發生的種種事情,並暗示年羹堯要多加小心謹慎,以防有人暗中使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封書信剛剛送出去沒多久,便被潛伏在年世蘭宮中的叛徒悄悄地攔截了下來。這名叛徒毫不猶豫地將信件轉手送到了皇後那裏。
當皇後看到這封信時,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得意而又陰險的笑容。她輕聲冷哼一聲,自言自語道:“哼,年世蘭啊年世蘭,這次本宮定要讓你們年家永無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