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冰山上的來客
神鴉社鼓楊小瓜的穿越人生 作者:老羅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意外,戰局一下子就扭轉了,多米諾骨牌轟然倒塌。
現在的戰局,武將的個人武勇和指揮藝術基本上已經沒有啥用了,現在就是個刀俎和魚肉的關係,慕容家族的命運再也無法改變,等待他們的隻有被分割和吃掉的結局,現在隻是個時間問題,畢竟就算是三十萬頭羊,你要把它們變成滿漢全席那也要很多廚子做很多天才能完工的,所以雖然是一場必勝的戰鬥,雙方或者說三方仍然用了好長時間才完成分贓,吐穀渾家族不複存在,他們的人口和牛羊除了被勝利者瓜分之外別無出路。這其中,薛安都代表的宋國政權拿到了七成,這也是理所應當的,這些人口和財產包括草場將成為國有資產的一部分,交給其他部落代管,並且抽取每年五成的重稅,延續十年之後減到一成,成為獨立的新部落。其餘的三成瓜分起來就比較血腥了,為了份額的多少,每一個參戰部隊都或多或少的產生了摩擦,械鬥和死亡在所難免,尤其是慕容彩煥所在家族和那支新來的援軍之間,為了爭奪戰利品死傷了上千人,這也是宋國所希望的,如果草原上團結合作鐵板一塊,那用不了多久,新的麻煩製造者就會產生,對中原的傷害太大了,隻有叫他們彼此爭權奪利齷齪不斷,見天廝殺,這才符合中原統治者的利益。這些都是細枝末節,不用薛安都深究,他關心或者說好奇的是,那支神秘的援軍來自何方,又是怎麽來的青海湖。
帶著疑問,薛安都見到了這支部隊的領頭人,一個看上去風度翩翩,留著小胡子的五十歲左右的老頭子,和普通的草原人不同,這家夥看上去雖然精悍,也有高原紅的臉膛,但是總體上感覺很白淨,像是讀過書的樣子,更像是中原地區的某些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那種很油滑的仿佛電視裏還鄉團團長或者日軍下邊維持會會長之類的角色,這是誰呢?
正在思忖之間,就看見那員老將已經縱馬來到了薛安都馬前,撫胸躬身,別看他文質彬彬的,馬術卻是極好,薛安都多年間縱橫西北,還真的很少看見控馬這麽好的人,就算是自己恐怕也就是伯仲之間,心說真的人不可貌相,此人馬術如此好,估計武功也不會差。隻見那老將軍撫胸躬身說道:“嶺蔥國主超童達問候大宋薛大將軍安好!”他的漢話說得很流暢,雖然有高原上那種慣有的吞舌音,但是也屬於不錯的那種,看他出口不假思索,想來常年和漢人交流,並非窮鄉僻壤的土皇帝。
薛安都多年盤踞西北,這嶺蔥國自然是聽過的,更知道這個部落是高原霸主,雖然依附於吐穀渾,但是真實實力不可小覷,一直獨立成軍,多年前和北魏作戰也打得有板有眼,頗為了得。他看對方彬彬有禮,自己當然也不會擺出高人一等的臭臉來,實際上薛安都出身世家,那也是多年讀書的人,隻不過武功太強了,這才被人誤以為是單純的武將。就在馬上一拱手,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超童國主呀,久聞大名,現在國主不辭勞苦千裏跋涉前來助我,真是辛苦了。”
“哪裏哪裏。”超童摸著自己的八字胡說道,“超童早就聽到薛大將軍的威名,十分的佩服,現在聽人說薛將軍草原會盟共討吐穀渾,我嶺國多年來一直受吐穀渾壓製,苦不堪言,現在聽到薛大將軍的召喚,就很冒昧的前來了,隻是路途遙遠,緊趕慢趕才趕上個尾巴,還請薛將軍不要責怪我來晚了。”
兩個人哈哈大笑,薛安都心說,這果然也是老狐狸,不是個好相與的,就說到,“現在戰事已經結束了,剩下的交給小的們去掃尾就好了,我在帳篷裏備好了酥油奶茶和手扒羊肉,還請國主賞臉。”
超童笑嘻嘻的搓手,“薛將軍這麽熱情,超童就不客氣了,這幾天緊趕慢趕的,也真的沒吃過飽飯,正在肚子餓,聽到薛將軍的話,我這口水都流下來了。”
就這樣,薛安都帶著超童進了帳篷,從人擺上了煮的滾燙的酥油茶,奶豆腐,還有手扒羊肉,這超童看起來真的餓了,不顧斯文的外表,抓起羊肉就大快朵頤,一口氣吃了一盆這才罷休,開始悠閑地喝著酥油茶,和薛安都開始閑聊。
薛安都看到對方的樣子,心知這個超童不簡單,明明已經漢化了,還要故意做出草原人粗豪樣子,就是表示自己的坦誠,好給劉宋官員一些好感或者說爭取一些輕視,方便扮豬吃虎。
薛安都等他吃飽喝足,這才問他,“我聽鎮北楊大將軍說,在草原上會有一支強援助我打敗吐穀渾,想來楊大將軍深謀遠慮,說的就是你們了?”
“呃,”超童突然打了一個嗝,臉色微紅,趕忙喝了一口熱茶,把氣順開,然後說道,“不好意思薛大將軍,剛才吃的有些過了,請恕我失禮了。”頓了頓,然後問:“薛大將軍和鎮北楊大將軍有故麽?”
“嗯,我和楊大將軍相交莫逆,我們相識於微末之中,那時候楊將軍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公子,我見他儀表談吐不俗,極為欽佩,邀請他在我家裏盤桓了好幾天,後來他忙著遊曆這才離開我的,從那以後我們一直來往密切,楊大將軍雖然年輕,但是學識淵博談吐非凡,我是把他當做師友來尊重的。”薛安都也不隱瞞,簡略的說了一下自己和楊小瓜的關係。
“哦,其實說起來,我和楊大將軍也是差不多的時候認識的,隻是和您不一樣,我們不打不相識,老朽無能,是楊大將軍手下敗將。楊將軍不計前嫌,放了我一條生路,還送我迴了嶺國,自那以後給了我嶺國好多資助,與我嶺國有大恩,我們能有現在的光景,全靠楊大將軍的救助了,所以小老兒和嶺國上下都是唯楊大將軍馬首是瞻的。”超童這話軟中帶硬,也就說明了自己是楊小瓜的人,意思就是說到時候分贓的時候不能厚此薄彼,楊某人的狗也是不簡單的。
薛安都也不笨,當然明白對方的意思,就直截了當地問,“國主遠來辛苦,給了吐穀渾致命一擊,功勞不小,自然應該多得一些牛羊財貨,隻是除此之外,國主還有什麽要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嶺國的草原自然也是大宋的草原,我願意為大宋納貢,成為大宋的藩屬,隻要能保證和其他部落一視同仁就好。”超童的意思就是我不貪,財物什麽的不重要,我要求獲得劉宋的認可或者說封賞,當然更重要的就是交易權,古代的時候所謂的進貢,其實就是貿易,拿個三兩頭羊給皇帝做禮物,然後就能售賣土特產收購劉宋的商品了,還包吃包住,很劃算的的買賣。
薛安都一聽,這要求不難,本來自己會盟的時候就許給各部落交易的權利,對方是個大部落,願意稱臣納貢,對於好大喜功的劉駿來說那自然是樂於承受的,所以這些要求他完全可以答應,而且還有把握皇帝劉駿不但不會生氣,反而會接受他這個馬屁,並且給他記功,就很痛快的點頭答應了,然後又問對方還有什麽別的要求,他總覺得對方不會千裏跋涉和吐穀渾翻臉,僅僅為了納貢。
其實薛安都還真的是想多了,牆倒眾人推,就算這次戰鬥,作為後世的西藏地區或者說吐蕃,現在叫嶺國的部落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了,數百萬人口遊牧是需要很大生存空間的,所以早晚會給吐穀渾重視起來,為了爭奪資源,早晚會發生戰鬥,那就不知道誰會勝出了,生存者繼續發展,失敗者消失在泥土中,而現在,薛安都帶人征討吐穀渾,正好給了嶺國人一個可趁之機,輕鬆地從背後捅了吐穀渾一刀,一刀致命,從此在西藏地區任意發展,再也不用擔心來自北方的威脅了,現在還能光明正大的獲得貿易權和中原政權的承認,對超童來說其實已經很劃算了,至於說其它的想法,超童是一個深謀遠慮的人,並不喜歡蠅頭小利,更喜歡長久,為此哪怕被人認為軟弱也沒關係。
薛安都旁敲側擊了一會兒,終於確定了對方確實沒有過度的貪婪,這讓他不由得很是佩服,想不到異民族裏也有這種人,他可不覺得這是對方傻,更多的是所謀甚大,所以他不由得暗暗保持了警惕,這個人這個部落將來一定很了不得。
雖然如此,超童帶來了十萬精銳,顯然不會空手而歸,刨掉薛安都的七成之外,剩下的牛馬奴隸超童拿走了將近一半,雖然其他部落對此極為不滿,但是在嶺國軍隊輕而易舉消滅了一個跳出來的萬人部落之後,其他的人就鴉雀無聲了,心中雖然不滿,也隻能記在心裏,等日後再作打算。
而這正是薛安都希望的,這些草原人一旦團結了,對中原就會構成威脅,現在青海和西藏之間已經有這種滅族血案發生,那麽短時間他們絕不會輕易融合,日後的爭鬥不會少,中原朝廷作為仲裁者正好得到漁翁之利。
至於超童自己,也需要借此立威,叫這些青海人知道嶺國人的厲害,從此他的人行走在川藏路上就不會有不開眼的人打歪主意了,至於說會不會在青海人心中結怨,他並不在意,草原人沒有仁義道德,強存弱死互相屠滅是常有的事情,隻要不服就鎮壓,殺掉高於車輪的男子就可以了。
就這樣,又折騰了半個月,超童得到了劉駿的封賞,確認他為嶺國國主,加封嶺蔥節度使,順義侯。超童接受了劉駿頒發的印信,就算名正言順了,他內心裏一直擔憂的侄子覺如就算是迴歸了,也不再有大義的名分,無法和他搶奪藏地的民心了,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超童委派自己的小兒子,十五歲的丹朱瑪去南京朝覲劉駿,並留下在國子監讀書,接受漢族教育,此舉大大滿足了劉駿的虛榮心,也給超童日後的繼承人獲得了朝廷的認可,屬於雙贏。
薛安都則是帶著豐碩的成果,如山的繳獲,誌得意滿的返迴梁州,雖然他仍然是梁州刺史,歸屬於大都督範晏管轄,但是征西大將軍的頭銜,假節鉞的權力,都代表著薛氏一族在西部的崛起勢不可擋。
被俘虜的慕容樹洛幹一家人被押送去了南京,獻俘於太廟,劉駿冊封樹洛幹為順侯,建造府邸像大熊貓一樣養了起來,作為自己的輝煌武功,隨時拿來展覽。對於懂事的薛安都大將軍,劉駿也是頗為欣賞,加封驃騎大將軍,假節鉞以示榮寵,但是因為範晏的官職也因為相關的功績升為中書令,類比於丞相的官職,兼任益州都督,總領蜀地,所以仍然對薛安都有管轄權,這也是皇帝的權術,應有之義。
而楊勇雖然也殲滅了慕容拾寅的部隊,但是畢竟不是遠征滅國,隻是防禦作戰,所以雖然打得艱苦,但是並不漂亮,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再加上拾寅趁亂逃走(必須這麽上報皇帝,要不然拾寅的十萬人也沒那麽容易投降不是)就屬於美中不足,所以楊勇隻是加賞了一千戶的封地,並沒有升職,受他的影響,範晏也僅僅成了中書令,沒有因為大功而變成丞相,不過這些都是範晏和楊勇希望的,官職就是個稱唿,丞相和中書令對於留在四川的範晏來說沒啥用,反而會被皇帝猜忌,還是官小一點來的安全。
楊勇也沒有吃虧,他私下裏收編了慕容拾寅和拾寅手下的十多萬人馬,經過整編,分成了五萬精銳騎兵和七萬留守騎兵,現在的楊勇也是兵強馬壯,光是機動騎兵就有八萬,精銳步卒五萬人,再加上二線部隊,比起來當初的八州總督劉義季的實力都不弱,當然啦,皇帝並不知道這些,明麵上的編製並沒有什麽改變,反而是匯報了很多死傷,讓皇帝很放心,至於說養兵要花的錢糧,通過羅氏商行和草原的貿易和大量礦產的開發,楊家不差錢,楊勇也就不差錢。
這裏黃豫在攻防戰中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被範晏提升為都督府參軍,敬業縣侯,封千戶,加軍師中郎將,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其餘各人都有封賞,就不提了。
而此時,一個壞消息傳來,柳元景的征討失敗了,十五萬人馬圍攻長安半年,一點收獲沒有,白白消耗了大量的糧餉,隻好灰溜溜的撤圍迴來,引得皇帝大怒,罷免了他的洛州刺史,改到江州任刺史,戴罪立功。而洛州則是交給了老將垣護之,垣護之留下來的相州則是由皇帝信任的蒼梧營副統領沈明率領蒼梧營主力北上鎮守,京都的防禦交給劉琚也就是玉拉托琚負責,紫禁城宿衛交給皇貴妃沈琳兒負責,而以前管這一攤的猛將馬鍾則是被任命為交趾總督,遠遠地打發走了,這一番大換血,看在有心人眼裏自然是心有靈犀的,正當大家猜測皇帝的進一步行動的時候,劉駿的屠刀忽的落在了自己的弟弟,南京權傾朝野的竟陵王劉誕頭上。
先是借口有人告發劉誕欺壓百姓,殺人奪財,然後就是一大堆官員群起而攻之,說他要謀反,劉駿就立刻把劉誕的官職全都拿掉了,降為竟陵侯,趕去了竟陵封地閉門思過。
就算這樣,劉駿也不肯幹休,必先除之而後快,就像雍正對付年羹堯一樣,一天一個主意,雖然沒有一天降十八級這麽過分,反正也差不多,甚至還派人假借傳聖旨為由要奪城殺人,被劉誕的手下識破了,劉誕就斬殺了使者,公然扯起造反的大旗,天下震動。
劉駿啟用退休的老將沈慶之為主帥,率領十萬大軍,柳元景為副將進攻竟陵,可是冬天南方多雨,道路濕滑,難以進攻,劉駿多次催促,甚至派人彈劾沈慶之,逼他領軍出戰。劉誕多次想棄城逃走,都被堵截迴來,然後又多次偷襲沈慶之,沈慶之用兵持重,都給阻擋了迴來,雙方膠著數月,劉駿急瘋了,都打算禦駕親征了,隻是被勸了迴去,憤憤不平。
但是畢竟是一城對一國,時間久了,包圍圈越來越緊,城內大量的將領官員人心渙散,能逃跑的都出來投降了,等到了春季,勉強雨水少了,沈慶之帶兵攻破城池,自己親自上陣,殺入王府,經過一番血戰?沈慶之斬殺了劉誕全家老小,包括他的媽媽和世子,向朝廷報功。劉駿大喜,宣布全城慶祝,放假一天,竟陵全體超過五尺的男子全數斬殺,婦女充軍,劉駿終於露出了殘虐的一麵。這種行為隻是在草原民族中才會出現,所以,這種聖旨一出,天下震恐,議論紛紛,隨後劉駿宣布,取消親王專任地方都督的慣例,改由朝廷大員或者功勳武將擔任總督,同時拆分各州的區劃,把總督的轄地限製在兩州三州,以前那種一個荊州管八個州的事情再也不會出現,這種改革也確實穩固了政權,爭取到了更多的士人和將領的忠心。
現在的戰局,武將的個人武勇和指揮藝術基本上已經沒有啥用了,現在就是個刀俎和魚肉的關係,慕容家族的命運再也無法改變,等待他們的隻有被分割和吃掉的結局,現在隻是個時間問題,畢竟就算是三十萬頭羊,你要把它們變成滿漢全席那也要很多廚子做很多天才能完工的,所以雖然是一場必勝的戰鬥,雙方或者說三方仍然用了好長時間才完成分贓,吐穀渾家族不複存在,他們的人口和牛羊除了被勝利者瓜分之外別無出路。這其中,薛安都代表的宋國政權拿到了七成,這也是理所應當的,這些人口和財產包括草場將成為國有資產的一部分,交給其他部落代管,並且抽取每年五成的重稅,延續十年之後減到一成,成為獨立的新部落。其餘的三成瓜分起來就比較血腥了,為了份額的多少,每一個參戰部隊都或多或少的產生了摩擦,械鬥和死亡在所難免,尤其是慕容彩煥所在家族和那支新來的援軍之間,為了爭奪戰利品死傷了上千人,這也是宋國所希望的,如果草原上團結合作鐵板一塊,那用不了多久,新的麻煩製造者就會產生,對中原的傷害太大了,隻有叫他們彼此爭權奪利齷齪不斷,見天廝殺,這才符合中原統治者的利益。這些都是細枝末節,不用薛安都深究,他關心或者說好奇的是,那支神秘的援軍來自何方,又是怎麽來的青海湖。
帶著疑問,薛安都見到了這支部隊的領頭人,一個看上去風度翩翩,留著小胡子的五十歲左右的老頭子,和普通的草原人不同,這家夥看上去雖然精悍,也有高原紅的臉膛,但是總體上感覺很白淨,像是讀過書的樣子,更像是中原地區的某些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那種很油滑的仿佛電視裏還鄉團團長或者日軍下邊維持會會長之類的角色,這是誰呢?
正在思忖之間,就看見那員老將已經縱馬來到了薛安都馬前,撫胸躬身,別看他文質彬彬的,馬術卻是極好,薛安都多年間縱橫西北,還真的很少看見控馬這麽好的人,就算是自己恐怕也就是伯仲之間,心說真的人不可貌相,此人馬術如此好,估計武功也不會差。隻見那老將軍撫胸躬身說道:“嶺蔥國主超童達問候大宋薛大將軍安好!”他的漢話說得很流暢,雖然有高原上那種慣有的吞舌音,但是也屬於不錯的那種,看他出口不假思索,想來常年和漢人交流,並非窮鄉僻壤的土皇帝。
薛安都多年盤踞西北,這嶺蔥國自然是聽過的,更知道這個部落是高原霸主,雖然依附於吐穀渾,但是真實實力不可小覷,一直獨立成軍,多年前和北魏作戰也打得有板有眼,頗為了得。他看對方彬彬有禮,自己當然也不會擺出高人一等的臭臉來,實際上薛安都出身世家,那也是多年讀書的人,隻不過武功太強了,這才被人誤以為是單純的武將。就在馬上一拱手,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超童國主呀,久聞大名,現在國主不辭勞苦千裏跋涉前來助我,真是辛苦了。”
“哪裏哪裏。”超童摸著自己的八字胡說道,“超童早就聽到薛大將軍的威名,十分的佩服,現在聽人說薛將軍草原會盟共討吐穀渾,我嶺國多年來一直受吐穀渾壓製,苦不堪言,現在聽到薛大將軍的召喚,就很冒昧的前來了,隻是路途遙遠,緊趕慢趕才趕上個尾巴,還請薛將軍不要責怪我來晚了。”
兩個人哈哈大笑,薛安都心說,這果然也是老狐狸,不是個好相與的,就說到,“現在戰事已經結束了,剩下的交給小的們去掃尾就好了,我在帳篷裏備好了酥油奶茶和手扒羊肉,還請國主賞臉。”
超童笑嘻嘻的搓手,“薛將軍這麽熱情,超童就不客氣了,這幾天緊趕慢趕的,也真的沒吃過飽飯,正在肚子餓,聽到薛將軍的話,我這口水都流下來了。”
就這樣,薛安都帶著超童進了帳篷,從人擺上了煮的滾燙的酥油茶,奶豆腐,還有手扒羊肉,這超童看起來真的餓了,不顧斯文的外表,抓起羊肉就大快朵頤,一口氣吃了一盆這才罷休,開始悠閑地喝著酥油茶,和薛安都開始閑聊。
薛安都看到對方的樣子,心知這個超童不簡單,明明已經漢化了,還要故意做出草原人粗豪樣子,就是表示自己的坦誠,好給劉宋官員一些好感或者說爭取一些輕視,方便扮豬吃虎。
薛安都等他吃飽喝足,這才問他,“我聽鎮北楊大將軍說,在草原上會有一支強援助我打敗吐穀渾,想來楊大將軍深謀遠慮,說的就是你們了?”
“呃,”超童突然打了一個嗝,臉色微紅,趕忙喝了一口熱茶,把氣順開,然後說道,“不好意思薛大將軍,剛才吃的有些過了,請恕我失禮了。”頓了頓,然後問:“薛大將軍和鎮北楊大將軍有故麽?”
“嗯,我和楊大將軍相交莫逆,我們相識於微末之中,那時候楊將軍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公子,我見他儀表談吐不俗,極為欽佩,邀請他在我家裏盤桓了好幾天,後來他忙著遊曆這才離開我的,從那以後我們一直來往密切,楊大將軍雖然年輕,但是學識淵博談吐非凡,我是把他當做師友來尊重的。”薛安都也不隱瞞,簡略的說了一下自己和楊小瓜的關係。
“哦,其實說起來,我和楊大將軍也是差不多的時候認識的,隻是和您不一樣,我們不打不相識,老朽無能,是楊大將軍手下敗將。楊將軍不計前嫌,放了我一條生路,還送我迴了嶺國,自那以後給了我嶺國好多資助,與我嶺國有大恩,我們能有現在的光景,全靠楊大將軍的救助了,所以小老兒和嶺國上下都是唯楊大將軍馬首是瞻的。”超童這話軟中帶硬,也就說明了自己是楊小瓜的人,意思就是說到時候分贓的時候不能厚此薄彼,楊某人的狗也是不簡單的。
薛安都也不笨,當然明白對方的意思,就直截了當地問,“國主遠來辛苦,給了吐穀渾致命一擊,功勞不小,自然應該多得一些牛羊財貨,隻是除此之外,國主還有什麽要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嶺國的草原自然也是大宋的草原,我願意為大宋納貢,成為大宋的藩屬,隻要能保證和其他部落一視同仁就好。”超童的意思就是我不貪,財物什麽的不重要,我要求獲得劉宋的認可或者說封賞,當然更重要的就是交易權,古代的時候所謂的進貢,其實就是貿易,拿個三兩頭羊給皇帝做禮物,然後就能售賣土特產收購劉宋的商品了,還包吃包住,很劃算的的買賣。
薛安都一聽,這要求不難,本來自己會盟的時候就許給各部落交易的權利,對方是個大部落,願意稱臣納貢,對於好大喜功的劉駿來說那自然是樂於承受的,所以這些要求他完全可以答應,而且還有把握皇帝劉駿不但不會生氣,反而會接受他這個馬屁,並且給他記功,就很痛快的點頭答應了,然後又問對方還有什麽別的要求,他總覺得對方不會千裏跋涉和吐穀渾翻臉,僅僅為了納貢。
其實薛安都還真的是想多了,牆倒眾人推,就算這次戰鬥,作為後世的西藏地區或者說吐蕃,現在叫嶺國的部落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了,數百萬人口遊牧是需要很大生存空間的,所以早晚會給吐穀渾重視起來,為了爭奪資源,早晚會發生戰鬥,那就不知道誰會勝出了,生存者繼續發展,失敗者消失在泥土中,而現在,薛安都帶人征討吐穀渾,正好給了嶺國人一個可趁之機,輕鬆地從背後捅了吐穀渾一刀,一刀致命,從此在西藏地區任意發展,再也不用擔心來自北方的威脅了,現在還能光明正大的獲得貿易權和中原政權的承認,對超童來說其實已經很劃算了,至於說其它的想法,超童是一個深謀遠慮的人,並不喜歡蠅頭小利,更喜歡長久,為此哪怕被人認為軟弱也沒關係。
薛安都旁敲側擊了一會兒,終於確定了對方確實沒有過度的貪婪,這讓他不由得很是佩服,想不到異民族裏也有這種人,他可不覺得這是對方傻,更多的是所謀甚大,所以他不由得暗暗保持了警惕,這個人這個部落將來一定很了不得。
雖然如此,超童帶來了十萬精銳,顯然不會空手而歸,刨掉薛安都的七成之外,剩下的牛馬奴隸超童拿走了將近一半,雖然其他部落對此極為不滿,但是在嶺國軍隊輕而易舉消滅了一個跳出來的萬人部落之後,其他的人就鴉雀無聲了,心中雖然不滿,也隻能記在心裏,等日後再作打算。
而這正是薛安都希望的,這些草原人一旦團結了,對中原就會構成威脅,現在青海和西藏之間已經有這種滅族血案發生,那麽短時間他們絕不會輕易融合,日後的爭鬥不會少,中原朝廷作為仲裁者正好得到漁翁之利。
至於超童自己,也需要借此立威,叫這些青海人知道嶺國人的厲害,從此他的人行走在川藏路上就不會有不開眼的人打歪主意了,至於說會不會在青海人心中結怨,他並不在意,草原人沒有仁義道德,強存弱死互相屠滅是常有的事情,隻要不服就鎮壓,殺掉高於車輪的男子就可以了。
就這樣,又折騰了半個月,超童得到了劉駿的封賞,確認他為嶺國國主,加封嶺蔥節度使,順義侯。超童接受了劉駿頒發的印信,就算名正言順了,他內心裏一直擔憂的侄子覺如就算是迴歸了,也不再有大義的名分,無法和他搶奪藏地的民心了,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超童委派自己的小兒子,十五歲的丹朱瑪去南京朝覲劉駿,並留下在國子監讀書,接受漢族教育,此舉大大滿足了劉駿的虛榮心,也給超童日後的繼承人獲得了朝廷的認可,屬於雙贏。
薛安都則是帶著豐碩的成果,如山的繳獲,誌得意滿的返迴梁州,雖然他仍然是梁州刺史,歸屬於大都督範晏管轄,但是征西大將軍的頭銜,假節鉞的權力,都代表著薛氏一族在西部的崛起勢不可擋。
被俘虜的慕容樹洛幹一家人被押送去了南京,獻俘於太廟,劉駿冊封樹洛幹為順侯,建造府邸像大熊貓一樣養了起來,作為自己的輝煌武功,隨時拿來展覽。對於懂事的薛安都大將軍,劉駿也是頗為欣賞,加封驃騎大將軍,假節鉞以示榮寵,但是因為範晏的官職也因為相關的功績升為中書令,類比於丞相的官職,兼任益州都督,總領蜀地,所以仍然對薛安都有管轄權,這也是皇帝的權術,應有之義。
而楊勇雖然也殲滅了慕容拾寅的部隊,但是畢竟不是遠征滅國,隻是防禦作戰,所以雖然打得艱苦,但是並不漂亮,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再加上拾寅趁亂逃走(必須這麽上報皇帝,要不然拾寅的十萬人也沒那麽容易投降不是)就屬於美中不足,所以楊勇隻是加賞了一千戶的封地,並沒有升職,受他的影響,範晏也僅僅成了中書令,沒有因為大功而變成丞相,不過這些都是範晏和楊勇希望的,官職就是個稱唿,丞相和中書令對於留在四川的範晏來說沒啥用,反而會被皇帝猜忌,還是官小一點來的安全。
楊勇也沒有吃虧,他私下裏收編了慕容拾寅和拾寅手下的十多萬人馬,經過整編,分成了五萬精銳騎兵和七萬留守騎兵,現在的楊勇也是兵強馬壯,光是機動騎兵就有八萬,精銳步卒五萬人,再加上二線部隊,比起來當初的八州總督劉義季的實力都不弱,當然啦,皇帝並不知道這些,明麵上的編製並沒有什麽改變,反而是匯報了很多死傷,讓皇帝很放心,至於說養兵要花的錢糧,通過羅氏商行和草原的貿易和大量礦產的開發,楊家不差錢,楊勇也就不差錢。
這裏黃豫在攻防戰中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被範晏提升為都督府參軍,敬業縣侯,封千戶,加軍師中郎將,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其餘各人都有封賞,就不提了。
而此時,一個壞消息傳來,柳元景的征討失敗了,十五萬人馬圍攻長安半年,一點收獲沒有,白白消耗了大量的糧餉,隻好灰溜溜的撤圍迴來,引得皇帝大怒,罷免了他的洛州刺史,改到江州任刺史,戴罪立功。而洛州則是交給了老將垣護之,垣護之留下來的相州則是由皇帝信任的蒼梧營副統領沈明率領蒼梧營主力北上鎮守,京都的防禦交給劉琚也就是玉拉托琚負責,紫禁城宿衛交給皇貴妃沈琳兒負責,而以前管這一攤的猛將馬鍾則是被任命為交趾總督,遠遠地打發走了,這一番大換血,看在有心人眼裏自然是心有靈犀的,正當大家猜測皇帝的進一步行動的時候,劉駿的屠刀忽的落在了自己的弟弟,南京權傾朝野的竟陵王劉誕頭上。
先是借口有人告發劉誕欺壓百姓,殺人奪財,然後就是一大堆官員群起而攻之,說他要謀反,劉駿就立刻把劉誕的官職全都拿掉了,降為竟陵侯,趕去了竟陵封地閉門思過。
就算這樣,劉駿也不肯幹休,必先除之而後快,就像雍正對付年羹堯一樣,一天一個主意,雖然沒有一天降十八級這麽過分,反正也差不多,甚至還派人假借傳聖旨為由要奪城殺人,被劉誕的手下識破了,劉誕就斬殺了使者,公然扯起造反的大旗,天下震動。
劉駿啟用退休的老將沈慶之為主帥,率領十萬大軍,柳元景為副將進攻竟陵,可是冬天南方多雨,道路濕滑,難以進攻,劉駿多次催促,甚至派人彈劾沈慶之,逼他領軍出戰。劉誕多次想棄城逃走,都被堵截迴來,然後又多次偷襲沈慶之,沈慶之用兵持重,都給阻擋了迴來,雙方膠著數月,劉駿急瘋了,都打算禦駕親征了,隻是被勸了迴去,憤憤不平。
但是畢竟是一城對一國,時間久了,包圍圈越來越緊,城內大量的將領官員人心渙散,能逃跑的都出來投降了,等到了春季,勉強雨水少了,沈慶之帶兵攻破城池,自己親自上陣,殺入王府,經過一番血戰?沈慶之斬殺了劉誕全家老小,包括他的媽媽和世子,向朝廷報功。劉駿大喜,宣布全城慶祝,放假一天,竟陵全體超過五尺的男子全數斬殺,婦女充軍,劉駿終於露出了殘虐的一麵。這種行為隻是在草原民族中才會出現,所以,這種聖旨一出,天下震恐,議論紛紛,隨後劉駿宣布,取消親王專任地方都督的慣例,改由朝廷大員或者功勳武將擔任總督,同時拆分各州的區劃,把總督的轄地限製在兩州三州,以前那種一個荊州管八個州的事情再也不會出現,這種改革也確實穩固了政權,爭取到了更多的士人和將領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