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有來無迴的拾寅
神鴉社鼓楊小瓜的穿越人生 作者:老羅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汶山前線的拾寅,現在很惆悵,事實上,自從他踏上對劉宋的征途之後,就很快從躊躇滿誌變成了滿腹頹唐了,草原人崇尚的是劫掠,倚強淩弱以多打少,很少出現攻堅戰啃硬骨頭這種事,這不符合他們的作戰習慣,占便宜沒夠吃虧難受才是標配,可是這一次,由於各種條件的約束,他不得不來啃這根硬骨頭。
打草穀這種事曆來都輪不到他這樣的王子級別的人物,他們這一次是抱著很深的政治意圖發動戰爭的,按照慣例,一哄而上分食失敗者才是他們該做的,換句話說,時運不濟的北魏才應該被吐穀渾攻擊來分一杯羹,但是這一次不同,是民族戰爭。
吐穀渾是鮮卑,北魏也是鮮卑,鮮卑人自己內鬥了幾百年,打打殺殺的並不罕見,但是現在拓跋家要被趕出中原了,吐穀渾就不能趁火打劫了,隻能雪中送炭,畢竟說這是農耕民族和草原的戰爭,如果拓跋家真的輸光了底褲,那慕容家的吐穀渾也早晚會灰飛煙滅,非我族類的話當時雖然沒有,但是這種意識早就深入人心了,所以慕容拾寅無論怎樣艱苦,怎樣虧本,也要殺入西川,奪取更大的生存空間,獲得戰略緩衝,免得被劉宋摟草打兔子一起幹掉。
慕容拾寅知道這一戰很艱苦,但是沒想到有這麽艱苦,他知道很難纏,沒想到有這麽難纏,自己損失了五六萬人,加上以前慕容穀的損失,幾乎折損了自己一半的戰力,然而獲得的戰果僅僅是出了山穀,打破了一個小小的汶山縣城,外加三十多座堡壘,敵人還有更多的堡壘群在那裏呲牙咧嘴的凝視著自己,拾寅也是心理打顫,這要填進去多少人才能進入平原地帶,痛痛快快的殺戮和搶劫呀,他總覺得這個目標離自己越來越遠了,作為部落的首領,他必須為自己的族人著想,不能白白的做炮灰,所以他已經心生退意了。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幫他最終下定了決心,他的後方被人劫掠了。
動手的是沉寂了很久的本地土著,羌人。羌人的崛起比鮮卑人還要早很多,在後漢三國的時候,鮮卑人還是籍籍無名的小弟,羌人就在西北諸地大殺四方了,一次又一次的造反都有他們的身影,最著名的當然是西北名將馬超家族也一樣有羌族的血統,隻是他們遇到了東漢比較強大的時代,所以沒有很大的收獲,縱然如此,五胡亂華也少不了羌人的參與。鮮卑人崛起之後,羌人退迴了自己的傳統領地,繼續牧牛放馬的生活,這一次,吐穀渾人的大隊人馬直接越過了他們的領地殺到漢人的地盤,羌人的牧場就遭了殃,被吐穀渾人強占了大部分,草原人內部的爭鬥曆來是血腥的,可沒有大家是自己人的想法,都是大魚吃小魚,現在吐穀渾是大魚,羌人就退避三舍,在黑暗處舔著爪子,閃著綠油油的眼睛吐著鮮紅的舌頭,等待著一擊製敵的機會。
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吐穀渾的後方是被燒成焦炭的慕容穀的殘餘部隊來把守,本來說三萬多人也不少了,但是那一把火把他們燒垮了,一個個就是行屍走肉,能吃能喝就不錯了,打仗就省省吧,恐怕風大一點都能把他們嚇尿褲子,如果還有褲子沒有燒壞的話。
羌人的大首領圖錄眼光灼灼,他已經快五十歲了,馬上就要步入老年,草原人風餐露宿,壽命有限,並不會太高壽,他必須在自己進入風燭殘年之年為子孫打下一片天地來,徹底幹掉宿敵吐穀渾,這裏就是他的,永遠是他的,別人不能搶。他望著眼前山一樣的壯漢,正是他族中的超級猛士,被益州刺史楊勇派迴來聯絡他的強巴,“楊將軍怎麽說?”雖然說楊勇已經是刺史大人,封疆大吏了,應該叫大人,但是圖錄還是習慣叫對方楊將軍,他覺得楊勇的勇猛善戰才是真正的英雄,才配得上將軍這個稱號。
“楊將軍說,前一段時間叫我們躲起來,不要雞蛋碰石頭,但是現在,吐穀渾人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該我們出手了,為了幫助我們,楊將軍送來了一萬斤鹽巴和一萬斤大米,一千把砍刀。”強巴眼神很清澈,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莽夫的樣子,顯然在楊勇那裏學會了不少的東西,也開始變得有智慧了,看到他,圖錄忽然心裏一動,有個想法一閃而過,還沒等他抓住,就在腦袋裏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他抓了抓半禿的腦袋,然後一拍大腿,“好,那我們就出手,叫吐穀渾人知道,我們羌人才是這裏的霸主,吃我的給我吐出來,拿我的給我送迴來,不但我們要奪迴我們的牧場和牛羊,我們還要把他們的財物和女人搶過來,叫他們做我們的奴隸,為我們牧羊!”
就這樣子,圖錄的人馬一夜之間就仿佛從地縫裏鑽出來一樣,出現在大山的每一個山穀,所有吐穀渾人的牛羊都被一搶而光,牧人要麽投降做了俘虜,要麽反抗被當場殺死,財物席卷而空,現場隻剩下剝光衣服的屍體和灰燼,連一件皮袍子都沒有留下來。
因為做得太徹底了,所以等到前方因為沒有糧草送達而出來查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三天,戰場上軍情如火,三天時間足夠改變一場戰爭的勝負了。慕容拾寅聽說自己後路被羌人劫掠了,那是暴跳如雷,雖然他不知道背後有什麽計算,但是作為戰場的老手,他敏銳地覺察到,危險正在快速的逼近他。慕容拾寅在帳中來迴踱步,他已經想撤兵了,但是這麽多人馬,怎樣才能安全的離去呢,要知道自古以來,撤退都比進攻困難十倍百倍,一旦不好就會變成慘敗,全軍崩潰,那比戰敗還要慘,左思右想,慕容拾寅吩咐道,“叫阿布來見我。”
不一會兒,一個相貌憨厚的粗壯漢子走了進來,從表麵上看,他和普通的草原牧民沒有啥區別,身體矮壯,粗手大腳,羅圈腿,一臉的大胡子顯得比頭發還要濃密,目光誠摯而狡猾,一身老羊皮襖充滿了特殊的味道,讓人聞而生畏。
“尊貴的主人,您最忠誠的仆人阿布聽從您的吩咐。”阿布五體投地趴在地上雙手捧著拾寅的靴子,做親吻狀。
“阿布,兇惡貪婪的羌人偷襲了我們的後背,搶走了我們牛羊和民眾,現在我們腹背受敵,為了全體族人的安全,我要帶領大家迴到祁連山去,迴到我們的家鄉,但是為了防止狡詐的南人追擊我們,我需要你帶一萬人留下來駐紮在這裏,隻要有你在,我相信宋人就無法追擊我們的大隊人馬,你的意下如何?”慕容拾寅一臉誠懇的對阿布吩咐著,說到最後一句突然提高了音調,兩隻眼睛死死的盯著阿布的眼睛,把阿布的全部反應盡收眼底。
阿布一點都沒有猶豫,立刻再次拜倒在地,深深埋下他的頭,“尊貴的主人,阿布是你最忠誠的奴仆,你的吩咐,阿布一定全心全意的完成它。”
“哈哈哈!”慕容拾寅忽然哈哈大笑,拍了拍阿布的肩膀,“我就知道,阿布做事我永遠都是放心的。”
半夜裏,吐穀渾全營連夜離開,但是旗號和營寨紋絲不動,就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照樣有士兵在營門口來迴巡邏,甚至還有士兵在宋營門口罵戰,仿佛攻城失敗的緩衝一樣,恨不得引出敵人龜縮在城堡中的軍隊。當然,和往日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絕不希望敵人會出來應戰,否則自己一方的紙糊一樣的防禦就會給人戳穿,那就白玩了。
從表麵上看確實是天衣無縫的撤退計劃,執行的也是有條不紊,讓人難以看穿,然而,世界上哪有那麽多天衣無縫呢?某位千年後的名帥曾經說過一句話,“部隊一旦展開就再無秘密可言,隻有兵貴神速。”是的,兵棋推演運籌帷幄都是建立在理想狀態下的,雙方對陣這麽久,劉宋怎麽可能沒有大量的斥候在附近的山頭上潛伏和觀察?十萬大軍的運動就像是一條蜿蜒的巨龍蔓延十幾公裏,除非是瞎子才看不到,而且,劉宋有自己的聯絡暗號,根本不需要斥候跑迴來耽誤時間,直接在山頂上弄幾棵消息樹就可以了,這消息樹雖然簡單,卻是我們在兇殘的鬼子兵麵前的發明,連鬼子都破解不了,更何況千年之前的吐穀渾人,就算看見了也不知道。
就這樣,吐穀渾人自以為完美無缺瞞天過海的撤退,早就被劉宋這邊看在了眼裏,此時黃豫已經做出相應的安排,而某個一直蒙麵的鎧甲武士,看到大局已定,也辭別了範晏,迴去了自己的冀州,剩下的掃尾工作自有人做,正所謂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正當那些吐穀渾士兵口沫橫飛的叫罵的時候,忽然覺得天色變暗了,他們不由得齊刷刷抬起頭來看天,然後發生的景象叫他們嚇得魂不附體,一個個臉色蒼白,嘴巴張開的老大,再也合不攏了。
他們看到了什麽呢,原來,漫天飛舞著上千枚圓滾滾的石彈,排著整齊的陣型砸向自己家的營盤,除了滿天的石彈以外還有上萬的箭矢淩空射下來,比烏雲還要廣大,真的是遮天蔽日,每一顆石彈都有足球大小,十來斤重,從天而降的威力可想而知,至於說那些箭矢,每一支都有半米長,金屬的箭簇並不是很亮,反而是烏溜溜的似乎把陽光都吞噬了,看上去更加的瘮人。
這些人忽然間似乎想起了什麽,立刻撒丫子四散奔逃,要躲開這一區域,不想被殃及池魚,誰都知道,這麽多巨石落下,就算是鐵人也砸碎了,何況還有那些密不透風的箭矢,這種打擊之下斷無生路,隻能躲,不能硬扛。
原來黃豫早就得到了匯報,知道敵人大隊人馬已經撤退,但是如果出城來追,就很難說會不會中了敵人的迴馬槍,所以幹脆把儲存的重武器一股腦的搬出來玩一次地毯式轟炸,就這樣,上百架投石車全都拉了出來,還有數不清的弩車和數千長弓手,按照黃豫的要求進行覆蓋式打擊,不需要瞄準,就是如同長江大海一樣的傾瀉到敵人的營寨裏,這樣不要說是空營,就算真的有埋伏也會被這種不要錢的火力輸出砸個稀巴爛。
本來古代的投石車的彈藥供應一直是很麻煩的一件事,石彈隻有打磨圓潤才能很好的發揮效能,而羅氏商行才沒那個耐心搞這些,所以幹脆用陶瓷燒製,省時省力,一天出來幾千上萬都不是難事,而且,陶器的溫度較低,關鍵是彈丸不是器皿,不需要很好看,也不存在燒廢了一說,本來古代燒窯,廢品率極高,精品很少,但是砸人還需要什麽精品呀,碎了威力更大,所以隻要數量夠了就行,本來是守城用的,儲備了十幾萬,足夠一個月的防守,這次既然轉守為攻,那麽黃豫也就老實不客氣的一股腦砸出去了萬枚,和儲備比起來那也是九牛一毛的,不用心疼,可是對於吐穀渾的留守人員那就是滅頂之災,等到黃豫帶著一萬從地方守備人員硬生生用戰場練成的老兵殺出來的時候,大部分留守的吐穀渾人都已經灰飛煙滅,隻剩下包括守將阿布在內的大貓小貓兩三隻而已,除了乖乖投降別無它法。
要說,重火力威力這麽大,為什麽要現在拿出來,一開始用出來殺傷力會不會更大呢?當然不行,古代的遠程武器射程很有限,就算是投石車弩車也到不了千米,想要對敵人進行密集輸出隻能整整齊齊的擺在人人眼皮子底下,人家是二十萬人馬的大營,沒有足夠的士兵保護,你要是把投石車弩車和弓箭手整整齊齊的擺出來,那不就是送給人家的嗎,就算人家不搶,直接拆了也沒啥困難,所以說打仗不是一兩件武器決定的,審時度勢太重要,現在不一樣,吐穀渾大部隊都走了,剩下的一點人負隅頑抗,要是想追擊就要進入敵人的營寨,敵人玩起來死守或者巷戰這一招,不管己方損失多少,關鍵是耽誤工夫,不如一頓飽和攻擊來的簡單,反正敵人沒有力量出來搶奪損毀重武器。
現在守敵已經消滅了,黃豫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追擊敵人了。
按下他這頭不管,再說慕容拾寅,十萬騎兵浩浩蕩蕩的穿越崇山峻嶺,要擊退一切艱難險阻,返迴數百裏之外的青海湖老營,一路上風馳電掣,但是人太多了,十萬騎兵前邊出了山穀,後隊離入口還有十幾裏路呢。隊伍正行進之間,就聽見驚天動地的爆響,幾十裏外都能聽得見。
原來,慕容拾寅的前隊剛出了一個山穀,就被無數巨石從天而降把中軍的數萬人死死的封堵在了山穀裏。在小說裏,經常會有這樣的橋段,一支部隊貫穿一個叫做葫蘆穀或者葫蘆峪的地方,然後遭到伏擊,主將大驚失色,然後被人家一頓暴打,全軍覆沒什麽的。就會有人想,這些主將是豬嗎,為什麽這麽明顯的天然伏擊地點會不小心,非要被人家埋伏了才大驚失色?
其實,在山區,北方山區,這種地形隨處可見,根本沒辦法躲開,隻要行軍就會走平坦的穀地,能不爬山就不爬山,關鍵是,你爬上去費勁巴力的,極有可能另一邊是懸崖峭壁,你上的去下不來,如果不是這樣,為什麽咱們爬那些著名景點,比如泰山黃山之類的,都是從哪進去從哪裏迴來?自古華山一條路,豈止華山一條路呢。而且很惡心的是,自然界形成的地貌,所有的山穀都是出口狹窄,中間寬闊,至於說為什麽,那就要問那些地質學家啦,如果有人有幸見李四光老爺子,可以去九泉下請教一二。
總之,這次慕容拾寅再一次重複了無數先輩的下場,被人伏擊了。伏擊他的不是別人,正是銷聲匿跡了兩個多月的益州刺史楊勇。楊勇帶著三萬精銳在大山裏兜圈子,時不時的騷擾一下慕容拾寅的後勤部隊,但是一直是小打小鬧,並沒有做出什麽大的行動,就是為了等著有利的時機,現在慕容拾寅從戰略上已經失敗了,士氣不高,全軍歸心似箭,正是給他一個黑虎掏心的機會。
慕容拾寅那也是用兵的老手,一驚之下,立刻命令部隊分散,就近搶占有利地形進行反抗。還有敢死隊奮不顧身衝到穀口,要扒開堵塞的巨石,雖然山穀內很寬闊,想要像電影電視裏麵那樣,用巨石弓箭就全殲穀內被埋伏的士兵絕無可能,但是架不住長期圍困,隻要打不開穀口,就算饑餓也能叫這些士兵束手就擒,到時候,劉宋部隊隻要打開穀口,可以輕而易舉把這十萬人像拖死狗一樣拖走。所以慕容拾寅親自指揮,就算是拚死也要衝出去,而此時被封在山穀外的那些部隊也迴轉過來拚命要救援被包圍的兄弟們,戰鬥血腥而兇殘,轉眼間,穀口的巨石前就倒下上千具屍體,有被居高臨下射殺的,也有被更多的落石砸成肉泥的,擁堵在那裏,使得穀口更加的堵塞,無法逃逸,現在想要逃出生天,隻能指望著山穀外邊那兩萬前鋒部隊了。
山穀外邊的是慕容拾寅的開路部隊,領隊的是他的帳下猛將慕容灃,慕容灃為人陰冷,作戰瘋狂,和雷暴那種匹夫之勇不一樣,他不但自己勇猛果決,而且麾下士兵也是進退有序,完完全全就是按照正規軍的方式訓練出來的,和其他草原軍隊是完全不同,站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平時這支部隊不顯山不露水,但是遇到緊要關頭,這支部隊的良好素質就體現了出來。當然了,不是這兩萬人都這樣,事實上,真正屬於將領的私軍隻有區區兩千人,而這兩千人就是整個軍隊的靈魂,可以帶動部隊勇往直前。
慕容灃並沒有很慌張,他很清楚,敵人不會任由他迴師救援,真正的重頭戲應該馬上開演,一定會有一支精銳部隊對自己發動攻擊,隻有打敗自己,在是真正完成了圍困,所以自己絕不能慌張,他深吸一口氣,命令全軍戒備,同時慢慢調整隊形,從行軍隊形轉變成正規的戰陣。
在崇山峻嶺之中,想從側麵攻擊行進中的部隊是可以的,但是僅限於襲擾,真要是打垮或者殲滅,還是要正麵進攻,因為地形限製了,大部隊的展開方向必須是唯一的,所以慕容灃很輕易的就能判斷出敵軍即將出現的位置。
很快,不遠處就出現了大量的劉宋部隊,和想象中的不同,這支部隊並不是騎兵為主,而是步騎配合的標準戰陣,中間是如林的槍矛,兩翼的騎兵則是在緩坡上緩緩逼近,雙方隊伍默不作聲互相對峙。
慕容灃看向對麵,軍隊肅穆,陣型嚴整,果然不是凡品,為首一員大將立馬橫搶,三十多歲的年紀,身材修長健美,臉上看白麵長須那也是頗為帥氣,說是白臉其實是小麥色的皮膚在武將身上一點不顯得粗糙,反而平添了無盡的殺氣,畢竟武將整天風吹日曬,怎麽可能是小白臉那種,而是健康陽光的膚色才是絕配。看身後一杆大旗插在山石上,旗杆高有一丈五尺,混鐵鑄就,扛旗的是個比起幹還要高大的巨漢,從那抹高原紅就能看出來是一員羌人勇士。旗子上麵繡著一隻草原上的雪豹,中間一個一米大小的繡金“楊”字,兩邊是兩行小字,寫著奉天巡守,益州刺史,從旗幟的樣式上看,正是益州刺史楊勇。
打草穀這種事曆來都輪不到他這樣的王子級別的人物,他們這一次是抱著很深的政治意圖發動戰爭的,按照慣例,一哄而上分食失敗者才是他們該做的,換句話說,時運不濟的北魏才應該被吐穀渾攻擊來分一杯羹,但是這一次不同,是民族戰爭。
吐穀渾是鮮卑,北魏也是鮮卑,鮮卑人自己內鬥了幾百年,打打殺殺的並不罕見,但是現在拓跋家要被趕出中原了,吐穀渾就不能趁火打劫了,隻能雪中送炭,畢竟說這是農耕民族和草原的戰爭,如果拓跋家真的輸光了底褲,那慕容家的吐穀渾也早晚會灰飛煙滅,非我族類的話當時雖然沒有,但是這種意識早就深入人心了,所以慕容拾寅無論怎樣艱苦,怎樣虧本,也要殺入西川,奪取更大的生存空間,獲得戰略緩衝,免得被劉宋摟草打兔子一起幹掉。
慕容拾寅知道這一戰很艱苦,但是沒想到有這麽艱苦,他知道很難纏,沒想到有這麽難纏,自己損失了五六萬人,加上以前慕容穀的損失,幾乎折損了自己一半的戰力,然而獲得的戰果僅僅是出了山穀,打破了一個小小的汶山縣城,外加三十多座堡壘,敵人還有更多的堡壘群在那裏呲牙咧嘴的凝視著自己,拾寅也是心理打顫,這要填進去多少人才能進入平原地帶,痛痛快快的殺戮和搶劫呀,他總覺得這個目標離自己越來越遠了,作為部落的首領,他必須為自己的族人著想,不能白白的做炮灰,所以他已經心生退意了。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幫他最終下定了決心,他的後方被人劫掠了。
動手的是沉寂了很久的本地土著,羌人。羌人的崛起比鮮卑人還要早很多,在後漢三國的時候,鮮卑人還是籍籍無名的小弟,羌人就在西北諸地大殺四方了,一次又一次的造反都有他們的身影,最著名的當然是西北名將馬超家族也一樣有羌族的血統,隻是他們遇到了東漢比較強大的時代,所以沒有很大的收獲,縱然如此,五胡亂華也少不了羌人的參與。鮮卑人崛起之後,羌人退迴了自己的傳統領地,繼續牧牛放馬的生活,這一次,吐穀渾人的大隊人馬直接越過了他們的領地殺到漢人的地盤,羌人的牧場就遭了殃,被吐穀渾人強占了大部分,草原人內部的爭鬥曆來是血腥的,可沒有大家是自己人的想法,都是大魚吃小魚,現在吐穀渾是大魚,羌人就退避三舍,在黑暗處舔著爪子,閃著綠油油的眼睛吐著鮮紅的舌頭,等待著一擊製敵的機會。
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吐穀渾的後方是被燒成焦炭的慕容穀的殘餘部隊來把守,本來說三萬多人也不少了,但是那一把火把他們燒垮了,一個個就是行屍走肉,能吃能喝就不錯了,打仗就省省吧,恐怕風大一點都能把他們嚇尿褲子,如果還有褲子沒有燒壞的話。
羌人的大首領圖錄眼光灼灼,他已經快五十歲了,馬上就要步入老年,草原人風餐露宿,壽命有限,並不會太高壽,他必須在自己進入風燭殘年之年為子孫打下一片天地來,徹底幹掉宿敵吐穀渾,這裏就是他的,永遠是他的,別人不能搶。他望著眼前山一樣的壯漢,正是他族中的超級猛士,被益州刺史楊勇派迴來聯絡他的強巴,“楊將軍怎麽說?”雖然說楊勇已經是刺史大人,封疆大吏了,應該叫大人,但是圖錄還是習慣叫對方楊將軍,他覺得楊勇的勇猛善戰才是真正的英雄,才配得上將軍這個稱號。
“楊將軍說,前一段時間叫我們躲起來,不要雞蛋碰石頭,但是現在,吐穀渾人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該我們出手了,為了幫助我們,楊將軍送來了一萬斤鹽巴和一萬斤大米,一千把砍刀。”強巴眼神很清澈,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莽夫的樣子,顯然在楊勇那裏學會了不少的東西,也開始變得有智慧了,看到他,圖錄忽然心裏一動,有個想法一閃而過,還沒等他抓住,就在腦袋裏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他抓了抓半禿的腦袋,然後一拍大腿,“好,那我們就出手,叫吐穀渾人知道,我們羌人才是這裏的霸主,吃我的給我吐出來,拿我的給我送迴來,不但我們要奪迴我們的牧場和牛羊,我們還要把他們的財物和女人搶過來,叫他們做我們的奴隸,為我們牧羊!”
就這樣子,圖錄的人馬一夜之間就仿佛從地縫裏鑽出來一樣,出現在大山的每一個山穀,所有吐穀渾人的牛羊都被一搶而光,牧人要麽投降做了俘虜,要麽反抗被當場殺死,財物席卷而空,現場隻剩下剝光衣服的屍體和灰燼,連一件皮袍子都沒有留下來。
因為做得太徹底了,所以等到前方因為沒有糧草送達而出來查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三天,戰場上軍情如火,三天時間足夠改變一場戰爭的勝負了。慕容拾寅聽說自己後路被羌人劫掠了,那是暴跳如雷,雖然他不知道背後有什麽計算,但是作為戰場的老手,他敏銳地覺察到,危險正在快速的逼近他。慕容拾寅在帳中來迴踱步,他已經想撤兵了,但是這麽多人馬,怎樣才能安全的離去呢,要知道自古以來,撤退都比進攻困難十倍百倍,一旦不好就會變成慘敗,全軍崩潰,那比戰敗還要慘,左思右想,慕容拾寅吩咐道,“叫阿布來見我。”
不一會兒,一個相貌憨厚的粗壯漢子走了進來,從表麵上看,他和普通的草原牧民沒有啥區別,身體矮壯,粗手大腳,羅圈腿,一臉的大胡子顯得比頭發還要濃密,目光誠摯而狡猾,一身老羊皮襖充滿了特殊的味道,讓人聞而生畏。
“尊貴的主人,您最忠誠的仆人阿布聽從您的吩咐。”阿布五體投地趴在地上雙手捧著拾寅的靴子,做親吻狀。
“阿布,兇惡貪婪的羌人偷襲了我們的後背,搶走了我們牛羊和民眾,現在我們腹背受敵,為了全體族人的安全,我要帶領大家迴到祁連山去,迴到我們的家鄉,但是為了防止狡詐的南人追擊我們,我需要你帶一萬人留下來駐紮在這裏,隻要有你在,我相信宋人就無法追擊我們的大隊人馬,你的意下如何?”慕容拾寅一臉誠懇的對阿布吩咐著,說到最後一句突然提高了音調,兩隻眼睛死死的盯著阿布的眼睛,把阿布的全部反應盡收眼底。
阿布一點都沒有猶豫,立刻再次拜倒在地,深深埋下他的頭,“尊貴的主人,阿布是你最忠誠的奴仆,你的吩咐,阿布一定全心全意的完成它。”
“哈哈哈!”慕容拾寅忽然哈哈大笑,拍了拍阿布的肩膀,“我就知道,阿布做事我永遠都是放心的。”
半夜裏,吐穀渾全營連夜離開,但是旗號和營寨紋絲不動,就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照樣有士兵在營門口來迴巡邏,甚至還有士兵在宋營門口罵戰,仿佛攻城失敗的緩衝一樣,恨不得引出敵人龜縮在城堡中的軍隊。當然,和往日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絕不希望敵人會出來應戰,否則自己一方的紙糊一樣的防禦就會給人戳穿,那就白玩了。
從表麵上看確實是天衣無縫的撤退計劃,執行的也是有條不紊,讓人難以看穿,然而,世界上哪有那麽多天衣無縫呢?某位千年後的名帥曾經說過一句話,“部隊一旦展開就再無秘密可言,隻有兵貴神速。”是的,兵棋推演運籌帷幄都是建立在理想狀態下的,雙方對陣這麽久,劉宋怎麽可能沒有大量的斥候在附近的山頭上潛伏和觀察?十萬大軍的運動就像是一條蜿蜒的巨龍蔓延十幾公裏,除非是瞎子才看不到,而且,劉宋有自己的聯絡暗號,根本不需要斥候跑迴來耽誤時間,直接在山頂上弄幾棵消息樹就可以了,這消息樹雖然簡單,卻是我們在兇殘的鬼子兵麵前的發明,連鬼子都破解不了,更何況千年之前的吐穀渾人,就算看見了也不知道。
就這樣,吐穀渾人自以為完美無缺瞞天過海的撤退,早就被劉宋這邊看在了眼裏,此時黃豫已經做出相應的安排,而某個一直蒙麵的鎧甲武士,看到大局已定,也辭別了範晏,迴去了自己的冀州,剩下的掃尾工作自有人做,正所謂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正當那些吐穀渾士兵口沫橫飛的叫罵的時候,忽然覺得天色變暗了,他們不由得齊刷刷抬起頭來看天,然後發生的景象叫他們嚇得魂不附體,一個個臉色蒼白,嘴巴張開的老大,再也合不攏了。
他們看到了什麽呢,原來,漫天飛舞著上千枚圓滾滾的石彈,排著整齊的陣型砸向自己家的營盤,除了滿天的石彈以外還有上萬的箭矢淩空射下來,比烏雲還要廣大,真的是遮天蔽日,每一顆石彈都有足球大小,十來斤重,從天而降的威力可想而知,至於說那些箭矢,每一支都有半米長,金屬的箭簇並不是很亮,反而是烏溜溜的似乎把陽光都吞噬了,看上去更加的瘮人。
這些人忽然間似乎想起了什麽,立刻撒丫子四散奔逃,要躲開這一區域,不想被殃及池魚,誰都知道,這麽多巨石落下,就算是鐵人也砸碎了,何況還有那些密不透風的箭矢,這種打擊之下斷無生路,隻能躲,不能硬扛。
原來黃豫早就得到了匯報,知道敵人大隊人馬已經撤退,但是如果出城來追,就很難說會不會中了敵人的迴馬槍,所以幹脆把儲存的重武器一股腦的搬出來玩一次地毯式轟炸,就這樣,上百架投石車全都拉了出來,還有數不清的弩車和數千長弓手,按照黃豫的要求進行覆蓋式打擊,不需要瞄準,就是如同長江大海一樣的傾瀉到敵人的營寨裏,這樣不要說是空營,就算真的有埋伏也會被這種不要錢的火力輸出砸個稀巴爛。
本來古代的投石車的彈藥供應一直是很麻煩的一件事,石彈隻有打磨圓潤才能很好的發揮效能,而羅氏商行才沒那個耐心搞這些,所以幹脆用陶瓷燒製,省時省力,一天出來幾千上萬都不是難事,而且,陶器的溫度較低,關鍵是彈丸不是器皿,不需要很好看,也不存在燒廢了一說,本來古代燒窯,廢品率極高,精品很少,但是砸人還需要什麽精品呀,碎了威力更大,所以隻要數量夠了就行,本來是守城用的,儲備了十幾萬,足夠一個月的防守,這次既然轉守為攻,那麽黃豫也就老實不客氣的一股腦砸出去了萬枚,和儲備比起來那也是九牛一毛的,不用心疼,可是對於吐穀渾的留守人員那就是滅頂之災,等到黃豫帶著一萬從地方守備人員硬生生用戰場練成的老兵殺出來的時候,大部分留守的吐穀渾人都已經灰飛煙滅,隻剩下包括守將阿布在內的大貓小貓兩三隻而已,除了乖乖投降別無它法。
要說,重火力威力這麽大,為什麽要現在拿出來,一開始用出來殺傷力會不會更大呢?當然不行,古代的遠程武器射程很有限,就算是投石車弩車也到不了千米,想要對敵人進行密集輸出隻能整整齊齊的擺在人人眼皮子底下,人家是二十萬人馬的大營,沒有足夠的士兵保護,你要是把投石車弩車和弓箭手整整齊齊的擺出來,那不就是送給人家的嗎,就算人家不搶,直接拆了也沒啥困難,所以說打仗不是一兩件武器決定的,審時度勢太重要,現在不一樣,吐穀渾大部隊都走了,剩下的一點人負隅頑抗,要是想追擊就要進入敵人的營寨,敵人玩起來死守或者巷戰這一招,不管己方損失多少,關鍵是耽誤工夫,不如一頓飽和攻擊來的簡單,反正敵人沒有力量出來搶奪損毀重武器。
現在守敵已經消滅了,黃豫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追擊敵人了。
按下他這頭不管,再說慕容拾寅,十萬騎兵浩浩蕩蕩的穿越崇山峻嶺,要擊退一切艱難險阻,返迴數百裏之外的青海湖老營,一路上風馳電掣,但是人太多了,十萬騎兵前邊出了山穀,後隊離入口還有十幾裏路呢。隊伍正行進之間,就聽見驚天動地的爆響,幾十裏外都能聽得見。
原來,慕容拾寅的前隊剛出了一個山穀,就被無數巨石從天而降把中軍的數萬人死死的封堵在了山穀裏。在小說裏,經常會有這樣的橋段,一支部隊貫穿一個叫做葫蘆穀或者葫蘆峪的地方,然後遭到伏擊,主將大驚失色,然後被人家一頓暴打,全軍覆沒什麽的。就會有人想,這些主將是豬嗎,為什麽這麽明顯的天然伏擊地點會不小心,非要被人家埋伏了才大驚失色?
其實,在山區,北方山區,這種地形隨處可見,根本沒辦法躲開,隻要行軍就會走平坦的穀地,能不爬山就不爬山,關鍵是,你爬上去費勁巴力的,極有可能另一邊是懸崖峭壁,你上的去下不來,如果不是這樣,為什麽咱們爬那些著名景點,比如泰山黃山之類的,都是從哪進去從哪裏迴來?自古華山一條路,豈止華山一條路呢。而且很惡心的是,自然界形成的地貌,所有的山穀都是出口狹窄,中間寬闊,至於說為什麽,那就要問那些地質學家啦,如果有人有幸見李四光老爺子,可以去九泉下請教一二。
總之,這次慕容拾寅再一次重複了無數先輩的下場,被人伏擊了。伏擊他的不是別人,正是銷聲匿跡了兩個多月的益州刺史楊勇。楊勇帶著三萬精銳在大山裏兜圈子,時不時的騷擾一下慕容拾寅的後勤部隊,但是一直是小打小鬧,並沒有做出什麽大的行動,就是為了等著有利的時機,現在慕容拾寅從戰略上已經失敗了,士氣不高,全軍歸心似箭,正是給他一個黑虎掏心的機會。
慕容拾寅那也是用兵的老手,一驚之下,立刻命令部隊分散,就近搶占有利地形進行反抗。還有敢死隊奮不顧身衝到穀口,要扒開堵塞的巨石,雖然山穀內很寬闊,想要像電影電視裏麵那樣,用巨石弓箭就全殲穀內被埋伏的士兵絕無可能,但是架不住長期圍困,隻要打不開穀口,就算饑餓也能叫這些士兵束手就擒,到時候,劉宋部隊隻要打開穀口,可以輕而易舉把這十萬人像拖死狗一樣拖走。所以慕容拾寅親自指揮,就算是拚死也要衝出去,而此時被封在山穀外的那些部隊也迴轉過來拚命要救援被包圍的兄弟們,戰鬥血腥而兇殘,轉眼間,穀口的巨石前就倒下上千具屍體,有被居高臨下射殺的,也有被更多的落石砸成肉泥的,擁堵在那裏,使得穀口更加的堵塞,無法逃逸,現在想要逃出生天,隻能指望著山穀外邊那兩萬前鋒部隊了。
山穀外邊的是慕容拾寅的開路部隊,領隊的是他的帳下猛將慕容灃,慕容灃為人陰冷,作戰瘋狂,和雷暴那種匹夫之勇不一樣,他不但自己勇猛果決,而且麾下士兵也是進退有序,完完全全就是按照正規軍的方式訓練出來的,和其他草原軍隊是完全不同,站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平時這支部隊不顯山不露水,但是遇到緊要關頭,這支部隊的良好素質就體現了出來。當然了,不是這兩萬人都這樣,事實上,真正屬於將領的私軍隻有區區兩千人,而這兩千人就是整個軍隊的靈魂,可以帶動部隊勇往直前。
慕容灃並沒有很慌張,他很清楚,敵人不會任由他迴師救援,真正的重頭戲應該馬上開演,一定會有一支精銳部隊對自己發動攻擊,隻有打敗自己,在是真正完成了圍困,所以自己絕不能慌張,他深吸一口氣,命令全軍戒備,同時慢慢調整隊形,從行軍隊形轉變成正規的戰陣。
在崇山峻嶺之中,想從側麵攻擊行進中的部隊是可以的,但是僅限於襲擾,真要是打垮或者殲滅,還是要正麵進攻,因為地形限製了,大部隊的展開方向必須是唯一的,所以慕容灃很輕易的就能判斷出敵軍即將出現的位置。
很快,不遠處就出現了大量的劉宋部隊,和想象中的不同,這支部隊並不是騎兵為主,而是步騎配合的標準戰陣,中間是如林的槍矛,兩翼的騎兵則是在緩坡上緩緩逼近,雙方隊伍默不作聲互相對峙。
慕容灃看向對麵,軍隊肅穆,陣型嚴整,果然不是凡品,為首一員大將立馬橫搶,三十多歲的年紀,身材修長健美,臉上看白麵長須那也是頗為帥氣,說是白臉其實是小麥色的皮膚在武將身上一點不顯得粗糙,反而平添了無盡的殺氣,畢竟武將整天風吹日曬,怎麽可能是小白臉那種,而是健康陽光的膚色才是絕配。看身後一杆大旗插在山石上,旗杆高有一丈五尺,混鐵鑄就,扛旗的是個比起幹還要高大的巨漢,從那抹高原紅就能看出來是一員羌人勇士。旗子上麵繡著一隻草原上的雪豹,中間一個一米大小的繡金“楊”字,兩邊是兩行小字,寫著奉天巡守,益州刺史,從旗幟的樣式上看,正是益州刺史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