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圈套
神鴉社鼓楊小瓜的穿越人生 作者:老羅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馬沒走多久,就遇到了前來投降的水字營官兵,當然還有拿著慕容虎人頭的兩個射雕手阿合馬與巴拉木。
處理這種事情,拓跋無敵是經驗豐富的,按照套路安撫了對方的情緒,對於這些人的棄暗投明表示了一番讚賞,然後又說這一切的賞賜應該由朝廷處理,這一句賞賜大大打動了人心,本來這些人心裏都是打著鼓的,不知道會不會被赦免,現在聽到賞賜兩個字,立刻就安定了下來,不由得客氣一番,表示自己諸人被上官蒙蔽,現在殺了反賊,不求賞賜,隻求赦免,依舊為朝廷效力就好,雙方都很虛偽的打了半天哈哈,達成了協議,由拓跋無敵派了一個士兵領著這些人飛馬奔赴大同向朝廷稟報,自己的人馬也不等迴複,繼續自己的任務。
大隊人馬繼續遊山玩水似的前進,速度不快也不慢,一天後來到了長安城外。拓跋無敵問楊小瓜,“公子,我們要不要進城?”本來這種事情應該拓跋無敵做主的,畢竟人家楊小瓜隻是個幫忙的客人,但是這一路上看到了楊小瓜的手段,拓跋無敵也是由衷的很佩服,不再把對方當成一個兒童,而是像是對待朝廷裏的那些睿智的先生們一樣尊重,這才主動征求意見。
楊小瓜見對方很誠懇的樣子,也就不再矯情,反過來問對方:“我不是朝廷中人,不曉得規矩,麻煩無敵大人給我講解一下,宮裏人結交外官有沒有什麽不妥?”
“這個,當然不可以,太-我家公子如果私自結交地方官,那朝廷上肯定是風評不好的,有不軌的嫌疑。”拓跋無敵雖然是個武人,但是久居宮中,對這些門道還是很清楚的。
“那麽,我們現在雖然貌似很低調的樣子,是不是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楊小瓜循循善誘。
“那是自然,公子你和我們一起的目的不就是吸引別人注意,好方便我家公子行事的麽?”拓跋無敵答道。
“那我們進了長安城,長安城的官員會不會把我當成你家公子的真身前來拜望呢?”
“這個嘛,不管真心假意,都是要來的,否則恐怕得罪公子。”拓跋無敵開始明白了,“我明白了,那樣子他們必須過來,然後就變成了站隊,我家公子就頂上了一個私交地方官員的罪名,這樣朝廷裏對公子不滿意的就會借機發難,向陛下進讒言,縱然陛下睿智,心存迴護,時間久了也免不了心生怨念。”拓跋無敵突然覺得遍體生寒,站起來深深一揖,“多謝公子指點,無敵險些犯了大錯。”他這迴是真的五體投地了。
“傳令下去,隊伍繞城而過,直奔岐山。”拓跋無敵傳令,隊伍遵照安排繞城而走,這樣的行動,讓各大官員的眼線看的清清楚楚,迴去稟報自家主人,每個地方官員都長出一口氣,心中讚歎:“太子爺果然睿智,才十來歲就懂得處事,將來必然是個明主。”
大隊人馬繼續前行,走了不止一天,來到了岐山腳下,楊小瓜吩咐人,把那兩個難兄難弟,山神土地帶了過來,兩個人垂頭喪氣站到楊小瓜眼前,心知這次是大限到了,也不反抗,站著低頭等死。
楊小瓜吩咐楊勇過去解開他們的繩索,然後說道,“二位修行不易,在江湖上也是鼎鼎大名,估計這些年積攢的錢財也不少了,足夠二位好好生活了,我勸二位一句,該收手了,安享晚年不好嗎,打生打死的值得嗎?”
兩個人一聽,不由得詫異:“公子你這是要把我們放了嗎?”
“不放了你們,還留著你們浪費糧食嗎?”楊小瓜沒好氣的說。
這幾天,這老二位從一開始的憤憤不平,不服氣,慢慢的冷靜下來,慢慢的已經把情緒換成了畏懼和佩服,不管怎樣,土地爺張德福很清楚,自己的本事江湖上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結果一進車子就吃癟了,被人家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一拳就放倒了,而且看那樣子還似乎未盡全力,然後自己想用土遁術逃走,卻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法術失靈了,不論怎麽掙紮,都是在車廂原地一動不動,根本跑不掉。自己和二弟在一起幾十年了,雖然是仗著自己的獨門秘技從來沒失敗過,但是真實打鬥的本領也不弱,對於力量的判斷很清晰,少年一拳放倒自己所展示的力量,比起自己這個天賦異稟的兄弟來也差不了多少,聯想到對方的年齡,自己就抑製不住的恐懼,現在這樣子,將來會如何呢?想想都不寒而栗。當然,他們也知道眼前的小孩子並不是自己刺殺的目標,而是鍾離權的徒弟,名師高徒,自己萬萬得罪不起的,就算當場殺了自己,也不會有人出來廢話。
現在對方肯放了自己,絕對是老天開眼了,也就不矯情,拉著兄弟跪下來磕了個頭:“公子活命之恩,我兄弟沒齒不忘!今後聽從公子吩咐 歸隱山林不問世事。大恩不言謝,日後公子若有差遣,隻需要到這岐山土地廟或者山神廟神像背後留一個紙條,雖然千裏萬裏我兄弟定然奉命驅馳,絕無二話。”說完拉著巨百通,兩個人身形一閃,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看的在場的侍衛們不由得心生寒意,暗想,幸虧有這位聰明睿智的太子爺在,否則那一天自己眾人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這樣子呢,對楊小瓜的處置也是絕無二話。(事實上為了保密,隻有拓跋無敵幾個人知道太子爺已經金蟬脫殼了,由於楊小瓜易容術一流,平時又不讓閑雜人等靠近牛車,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被揭穿。這也是為了防止侍衛中有人勾結外敵出賣太子的行蹤不得不如此。)
按下這一頭不提,再說那位真正的太子爺,自從那一天和楊小瓜互換了衣服,易容成了楊小瓜的模樣,穿上道袍,跟著漢鍾離一起向著秦州而去,同行的還有一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道士,此人名字叫做高允,本是拓跋晃的老師,北魏著名的文學家,喜歡道術,擅長算卦,所以同漢鍾離也很聊得來,這一路隨行,漢鍾離隻負責安全,至於出謀劃策,自然要看這位太子老師的。大家說說笑笑的腳程很快,每個人一人三騎,輪換著騎馬,比起後麵拓跋無敵的大隊人馬要快了很多,也沒有人注意,沒過十幾天就進入了秦州邊界。秦州屬於甘肅省,和陝西省的風貌又是不同,不但有高山,還有荒漠。這大漠的風光如此瑰麗多彩,拓跋晃雖然是鮮卑人的後裔,這種感觸仍然深邃無比。太美了!
看著很美,走起來就很痛苦了,沙漠幹旱,日光毒辣,雖然是走在官道上,也仍然覺得辛苦異常,好在大家不是初哥,都有充足的準備,不但有沙漠之舟幫助駝運水和食物,也有禦寒的厚衣服,早穿皮襖午穿紗,說著很神奇,過著就很不爽了。就這樣子一步一步挨到了天水,拓跋晃已經變了個模樣。整個人變得又黑又瘦,由於風吹日曬的,皮膚也粗糙了很多,身體倒是健壯了,,腮上一抹高原紅,看上去更像個純粹的草原人了。
現在就是不易容,也沒人能認出來他就是那個自幼生在深宮內院的皇位繼承人,北魏的太子殿下了。他的老師高允也從一個文質書生逐漸發展,蒼白的皮膚曬得黝黑,雙眼深邃明亮直射人心,開始變得有些精悍的氣質了。唯一沒啥變化的就是漢鍾離了,人家是神仙呀,久居關隴一代,和羌人在草原上高山上打了無數次血戰,就這一點點風霜顯然是小菜一碟了。
大家雖然路上辛苦,但是精神上並不萎靡,一路上還碰上幾個商隊,大家說說笑笑的伴隨著駝鈴陣陣,就進了天水城。
天水城是秦州的首府,倒是顯得比較熱鬧,雖然比不了中原的大城,在這邊疆之地也算是難能可貴了,街道不算很寬敞,處理的還算整齊,街上也有很多買賣商店什麽的,作為邊疆,到處都是牛馬牲口成群結隊的走過,帶來一股股腥膻之氣,好在一路上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並不在意,進城找了一家看上去比較幹淨的旅店住了下來,自有夥計上來幫助洗刷牲口,喂草喂料,不用操心。他們要的是個跨院,這樣大家住在一起,有事情可以互相照應,而且馬匹也可以拴在院子裏的馬廄,一旦遇到什麽變故,隨時可以上馬應變。
到了晚上,拓跋晃一個人坐在正方的廳堂裏,高允陪著他一起,師徒二人似乎在閑聊,也似乎在等人,堪堪來到了戌時,天已經徹底黑下來了,隻有屋內有燭火搖曳,外邊是寒風唿嘯,伸手不見五指。
正在此時,一道黑影閃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在門口,“暗影衛秦州隊長拜見少主。”
拓跋晃這時候已經不再是那個青澀單純,不諳世事的少年郎模樣,他神色淡然,輕輕揮手,手上赫然是一枚黑色戒指,戒指上盤著一條四爪的蟒龍,他用戒指輕敲椅子扶手,“起來講話。”
“諾!”暗影衛的職責是打探消息,直接對皇家負責,曆來是隻認信物不認人,他們也不關心過多的禮節什麽的,打聽消息才是主頁,爾虞我詐的官場規則很少會在一線暗影衛中出現,當下也不矯情,一拱手站了起來,神情肅然。
“嗯,”拓跋晃很滿意對方的態度,不由得輕輕點頭:“你把這天水的戰備情況講一講。”
“嗯,天水城中在冊的有兵四萬,實際上是三萬左右,其中一萬騎兵,以羌人為主,步兵則是羌漢混雜,除此以外還有民壯兩萬左右,平時放牧種田,戰時可以征召作戰。不過有一萬步兵其實是分布在附近的大小堡壘中,所以真正在城裏的士兵是一萬步兵和一萬騎兵。”
“嗯嗯,他們的戰力如何?”拓跋晃麵無表情的繼續問。
“嗯,這個嘛,比起其他地方的郡兵肯定要強很多,雖然比不了大同的精兵,和柔然的正規軍比起來隻強不弱。”
“哦?”拓跋晃和高允對視一眼,又問“這些士兵士氣如何,餉銀如何?”
“餉銀差不多是一日一錢,等於國家規定的七成,比起周邊來說高出不少了,所以士氣還算旺盛。”
“嗯?”拓跋晃是不懂就問,“怎麽克扣軍餉還士氣旺盛呢?”高允也是問號臉,他一個文人,懂的治理國家,性格又正直,這軍隊裏邊的彎彎繞就是一竅不通了。
“噗嗤”那個暗影衛忍不住笑了一聲,趕忙跪下:“屬下失禮,少主恕罪!”
“無妨,”拓跋晃擺了擺手,心知自己可能鬧了個笑話,就不怪對方的失禮了,謙虛請教“你說說看,我是不是問的比較,嗯?”
“啟稟少主,我們草原上的士兵平時是沒有軍餉的,都是平時自己放牧種田,凡是參軍的都可以減去一半稅收,戰時的繳獲可得一成就是軍餉了,但是他們需要訓練才行,所以集中訓練或者備戰的時候是每天一文大錢的獎賞,這筆錢雖然朝廷有規定,但是都是地方官自己籌集,並不是民部統一發放的,雖然規定了比一文錢多,但是根本不可能,能給七成這已經在國朝裏邊是少有的高了,再說了,如果大家平均發放,那軍官的錢找誰要,主將的幾百名親兵的餉金又從哪裏出?”
“哦,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果然如此。”高允雖然是個謙謙君子,但是並不迂腐,一聽就明白這裏邊的關竅了。於是讚歎,然後向著暗影衛拱了拱手。
“老大人客氣了”暗影衛知道這個老頭子是朝廷的大官,一看對方如此謙和,也不禁佩服,深深一躬。
“嗯,不錯,”拓跋晃讚了一句,又問,“我想去見一下州長史薑浩,又不想引人耳目,你可有辦法?”
“這個簡單,請少主寫個字據給屬下,屬下連夜去見薑大人商量如何拜見您。明日一早,屬下給您迴稟。”
“好。”拓跋晃拿起筆來,寫了一張字條,封在蠟丸裏,用印璽封上火漆,交給這個暗影衛。暗影衛躬身一禮,飛快的消失在夜幕中。
望著他的背影,拓跋晃眼神有一點陰鬱,“老師,我們似乎是中了圈套了?”
“公子不用太過憂心,明日我們見了那個薑浩,就知道怎麽迴事兒了。”高允安慰這個年輕的學生。。。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晨,拓跋晃收到了薑浩的迴音,兩個人約好了在城西邊的黃花觀見麵,時間是中午時分。拓跋晃幾個人洗漱停當,吃了早飯,就直奔黃花觀而去,由於漢鍾離著名道士的身份,進出道觀自然是無人阻擋,而且是熟門熟路,這甘肅一帶的道觀都屬於老君一門,漢鍾離作為老君的直傳弟子,輩分極高,(漢鍾離師父鐵拐李是老君的徒孫)進出就和自己家一樣,要不是漢鍾離保持低調,按規矩,每個觀主都要按照接祖師的禮節對待。
三個人優哉遊哉從後門混進了道觀,很快就和本觀的弟子一樣淹沒在人群裏,來到三清殿,先插香頂禮拜了三清祖師,然後又來到了正門的玉皇殿門口,拈香拜了一拜,然後在門口僻靜處閑聊。
又過了一會兒,眼看著太陽升得老高,就要到了午時,門口略略有些混亂,進來了一群官兵維持秩序,大家倒是不害怕,畢竟是個神仙場所,官軍也不敢亂來,隻是查驗閑雜人等,以防有危險分子隱藏,然後就是一個三十幾歲的中年官員走了進來,後麵跟著的是家屬親戚,男男女女一大群,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高雲看時,隻見那官員長的並不高大,麵容有些黑瘦,但是渾身一股說不出來的精神氣,眼光明亮,十分精明的樣子,和其他西北人一樣,小腿很粗壯,略略有一點羅圈,顯然經常騎馬,兩隻手的手指很修長,指肚有厚厚的老繭,看來經常抓握兵器。高允點了點頭,想來這位就是自己等待的長史薑浩了。
薑浩帶著家屬去拜了玉皇,又拜了老君,順帶把觀裏的其它神仙都拜了,然後擺了擺手,有隨從捧出一大盤金錢作為香火錢,自有知客道人領著家屬去了靜室飲茶,薑浩自己背著手,溜溜達達就到了一個僻靜的所在,隻看見有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道士衝他點了點頭,趕忙快步走了過來,抱拳作揖,“秦州長史薑浩,敢問您。。。”
老道士擺了擺手:“此處不是講話之所,你且隨我來。”就領著薑浩進了一間精舍,這精舍看上去很普通,和別的房間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門口倚坐著一個胖大的道士,滿麵虯髯,袒胸而坐。薑浩衝門口的道士略點了點頭,就低頭進了精舍,隻見裏邊布置也很簡單,一個茶幾,一爐香,茶幾後麵跪坐著一個少年道童,約麽十二三歲的年紀,麵色黑瘦,眼光清澈,身量略有些高,約麽有七尺左右,比同年齡的孩子高出去半頭,一舉一動很有一些清雅之氣,顯然受過很係統的禮節教育。
少年看見薑浩進來,趕忙起身,一拱手,“這位就是薑大人麽?久仰久仰,在下元晃有禮了!”
薑浩趕忙躬身還禮,“豈敢受元公子的禮,不知道元公子喚薑浩來有何吩咐?聽聞元公子還在長安城附近,如何就到了秦州?”
拓跋晃似笑非笑,“薑大人你真不知道麽?”
薑浩嚇了一大跳,心說難道出了什麽事情嗎,以至於這位大神親自隱藏蹤跡來對付自己?不應該呀,人家什麽身份,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自己的腦袋就搬家了,自己不過是一個隴西土官,並不是什麽達官顯貴呀。想到這裏,趕忙跪下,“薑浩實是不知,請公子吩咐,薑浩無所不從。”
這話一出,輪到拓跋晃和高允麵麵相覷了,高允咳嗽一聲,“薑大人,你前月密報朝廷,控告耶律豹貪汙公款,克扣軍餉,殘虐百姓,私蓄士兵,意圖不軌的事情難道忘了嗎?”
薑浩滿麵驚訝,“沒有呀,小臣什麽身份,哪有能力密保朝廷呀?老大人不是弄錯了吧?”他心裏也是電閃雷鳴,七上八下,我滴娘,這些達官顯貴的內鬥,怎麽就把俺給牽扯進去了呢?
高允臉色很不好看,拿出一封信來,“薑大人請看,這難道不是你寫的嗎?”
薑浩取過信來,看見信封上是自己的官印就是一驚,打開看了一看,就說,“老大人,”
“額,忘了告訴薑大人,老朽高允。”高允麵色凝重的補充。
“高大人,你請看,這外麵確實是薑某人的印信,但是這信裏邊寫的卻不是薑某的字體,所以,這封控告到底從何而來,薑某人實在是不知道。而且,如果是密報朝廷,誰還敢傻乎乎的在信封上蓋印,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我給朝廷報告了麽?而且按照規矩,密奏應該有落款和私印,這封奏報隻有落款秦州長史薑浩,並無任何暗記。”
高允看了看薑浩,又看了看拓跋晃,長歎一聲,“唉,看來我們中了圈套,薑大人你也被卷進來了,此人布局好大呀,陛下,太子,我,秦州,還有華州,不知道還有別的什麽人物尚未登場。”
拓跋晃麵色凝重,“老師,您覺得是誰做的,又是為了什麽呢?”
薑浩一臉驚嚇,“高大人,小臣身份卑微,是不是不該聽此秘聞?”心的話,媽呀,都是黑幕呀,會不會我聽完了就滅口呀,真的是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我招誰惹誰了。
處理這種事情,拓跋無敵是經驗豐富的,按照套路安撫了對方的情緒,對於這些人的棄暗投明表示了一番讚賞,然後又說這一切的賞賜應該由朝廷處理,這一句賞賜大大打動了人心,本來這些人心裏都是打著鼓的,不知道會不會被赦免,現在聽到賞賜兩個字,立刻就安定了下來,不由得客氣一番,表示自己諸人被上官蒙蔽,現在殺了反賊,不求賞賜,隻求赦免,依舊為朝廷效力就好,雙方都很虛偽的打了半天哈哈,達成了協議,由拓跋無敵派了一個士兵領著這些人飛馬奔赴大同向朝廷稟報,自己的人馬也不等迴複,繼續自己的任務。
大隊人馬繼續遊山玩水似的前進,速度不快也不慢,一天後來到了長安城外。拓跋無敵問楊小瓜,“公子,我們要不要進城?”本來這種事情應該拓跋無敵做主的,畢竟人家楊小瓜隻是個幫忙的客人,但是這一路上看到了楊小瓜的手段,拓跋無敵也是由衷的很佩服,不再把對方當成一個兒童,而是像是對待朝廷裏的那些睿智的先生們一樣尊重,這才主動征求意見。
楊小瓜見對方很誠懇的樣子,也就不再矯情,反過來問對方:“我不是朝廷中人,不曉得規矩,麻煩無敵大人給我講解一下,宮裏人結交外官有沒有什麽不妥?”
“這個,當然不可以,太-我家公子如果私自結交地方官,那朝廷上肯定是風評不好的,有不軌的嫌疑。”拓跋無敵雖然是個武人,但是久居宮中,對這些門道還是很清楚的。
“那麽,我們現在雖然貌似很低調的樣子,是不是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楊小瓜循循善誘。
“那是自然,公子你和我們一起的目的不就是吸引別人注意,好方便我家公子行事的麽?”拓跋無敵答道。
“那我們進了長安城,長安城的官員會不會把我當成你家公子的真身前來拜望呢?”
“這個嘛,不管真心假意,都是要來的,否則恐怕得罪公子。”拓跋無敵開始明白了,“我明白了,那樣子他們必須過來,然後就變成了站隊,我家公子就頂上了一個私交地方官員的罪名,這樣朝廷裏對公子不滿意的就會借機發難,向陛下進讒言,縱然陛下睿智,心存迴護,時間久了也免不了心生怨念。”拓跋無敵突然覺得遍體生寒,站起來深深一揖,“多謝公子指點,無敵險些犯了大錯。”他這迴是真的五體投地了。
“傳令下去,隊伍繞城而過,直奔岐山。”拓跋無敵傳令,隊伍遵照安排繞城而走,這樣的行動,讓各大官員的眼線看的清清楚楚,迴去稟報自家主人,每個地方官員都長出一口氣,心中讚歎:“太子爺果然睿智,才十來歲就懂得處事,將來必然是個明主。”
大隊人馬繼續前行,走了不止一天,來到了岐山腳下,楊小瓜吩咐人,把那兩個難兄難弟,山神土地帶了過來,兩個人垂頭喪氣站到楊小瓜眼前,心知這次是大限到了,也不反抗,站著低頭等死。
楊小瓜吩咐楊勇過去解開他們的繩索,然後說道,“二位修行不易,在江湖上也是鼎鼎大名,估計這些年積攢的錢財也不少了,足夠二位好好生活了,我勸二位一句,該收手了,安享晚年不好嗎,打生打死的值得嗎?”
兩個人一聽,不由得詫異:“公子你這是要把我們放了嗎?”
“不放了你們,還留著你們浪費糧食嗎?”楊小瓜沒好氣的說。
這幾天,這老二位從一開始的憤憤不平,不服氣,慢慢的冷靜下來,慢慢的已經把情緒換成了畏懼和佩服,不管怎樣,土地爺張德福很清楚,自己的本事江湖上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結果一進車子就吃癟了,被人家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一拳就放倒了,而且看那樣子還似乎未盡全力,然後自己想用土遁術逃走,卻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法術失靈了,不論怎麽掙紮,都是在車廂原地一動不動,根本跑不掉。自己和二弟在一起幾十年了,雖然是仗著自己的獨門秘技從來沒失敗過,但是真實打鬥的本領也不弱,對於力量的判斷很清晰,少年一拳放倒自己所展示的力量,比起自己這個天賦異稟的兄弟來也差不了多少,聯想到對方的年齡,自己就抑製不住的恐懼,現在這樣子,將來會如何呢?想想都不寒而栗。當然,他們也知道眼前的小孩子並不是自己刺殺的目標,而是鍾離權的徒弟,名師高徒,自己萬萬得罪不起的,就算當場殺了自己,也不會有人出來廢話。
現在對方肯放了自己,絕對是老天開眼了,也就不矯情,拉著兄弟跪下來磕了個頭:“公子活命之恩,我兄弟沒齒不忘!今後聽從公子吩咐 歸隱山林不問世事。大恩不言謝,日後公子若有差遣,隻需要到這岐山土地廟或者山神廟神像背後留一個紙條,雖然千裏萬裏我兄弟定然奉命驅馳,絕無二話。”說完拉著巨百通,兩個人身形一閃,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看的在場的侍衛們不由得心生寒意,暗想,幸虧有這位聰明睿智的太子爺在,否則那一天自己眾人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這樣子呢,對楊小瓜的處置也是絕無二話。(事實上為了保密,隻有拓跋無敵幾個人知道太子爺已經金蟬脫殼了,由於楊小瓜易容術一流,平時又不讓閑雜人等靠近牛車,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被揭穿。這也是為了防止侍衛中有人勾結外敵出賣太子的行蹤不得不如此。)
按下這一頭不提,再說那位真正的太子爺,自從那一天和楊小瓜互換了衣服,易容成了楊小瓜的模樣,穿上道袍,跟著漢鍾離一起向著秦州而去,同行的還有一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道士,此人名字叫做高允,本是拓跋晃的老師,北魏著名的文學家,喜歡道術,擅長算卦,所以同漢鍾離也很聊得來,這一路隨行,漢鍾離隻負責安全,至於出謀劃策,自然要看這位太子老師的。大家說說笑笑的腳程很快,每個人一人三騎,輪換著騎馬,比起後麵拓跋無敵的大隊人馬要快了很多,也沒有人注意,沒過十幾天就進入了秦州邊界。秦州屬於甘肅省,和陝西省的風貌又是不同,不但有高山,還有荒漠。這大漠的風光如此瑰麗多彩,拓跋晃雖然是鮮卑人的後裔,這種感觸仍然深邃無比。太美了!
看著很美,走起來就很痛苦了,沙漠幹旱,日光毒辣,雖然是走在官道上,也仍然覺得辛苦異常,好在大家不是初哥,都有充足的準備,不但有沙漠之舟幫助駝運水和食物,也有禦寒的厚衣服,早穿皮襖午穿紗,說著很神奇,過著就很不爽了。就這樣子一步一步挨到了天水,拓跋晃已經變了個模樣。整個人變得又黑又瘦,由於風吹日曬的,皮膚也粗糙了很多,身體倒是健壯了,,腮上一抹高原紅,看上去更像個純粹的草原人了。
現在就是不易容,也沒人能認出來他就是那個自幼生在深宮內院的皇位繼承人,北魏的太子殿下了。他的老師高允也從一個文質書生逐漸發展,蒼白的皮膚曬得黝黑,雙眼深邃明亮直射人心,開始變得有些精悍的氣質了。唯一沒啥變化的就是漢鍾離了,人家是神仙呀,久居關隴一代,和羌人在草原上高山上打了無數次血戰,就這一點點風霜顯然是小菜一碟了。
大家雖然路上辛苦,但是精神上並不萎靡,一路上還碰上幾個商隊,大家說說笑笑的伴隨著駝鈴陣陣,就進了天水城。
天水城是秦州的首府,倒是顯得比較熱鬧,雖然比不了中原的大城,在這邊疆之地也算是難能可貴了,街道不算很寬敞,處理的還算整齊,街上也有很多買賣商店什麽的,作為邊疆,到處都是牛馬牲口成群結隊的走過,帶來一股股腥膻之氣,好在一路上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並不在意,進城找了一家看上去比較幹淨的旅店住了下來,自有夥計上來幫助洗刷牲口,喂草喂料,不用操心。他們要的是個跨院,這樣大家住在一起,有事情可以互相照應,而且馬匹也可以拴在院子裏的馬廄,一旦遇到什麽變故,隨時可以上馬應變。
到了晚上,拓跋晃一個人坐在正方的廳堂裏,高允陪著他一起,師徒二人似乎在閑聊,也似乎在等人,堪堪來到了戌時,天已經徹底黑下來了,隻有屋內有燭火搖曳,外邊是寒風唿嘯,伸手不見五指。
正在此時,一道黑影閃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在門口,“暗影衛秦州隊長拜見少主。”
拓跋晃這時候已經不再是那個青澀單純,不諳世事的少年郎模樣,他神色淡然,輕輕揮手,手上赫然是一枚黑色戒指,戒指上盤著一條四爪的蟒龍,他用戒指輕敲椅子扶手,“起來講話。”
“諾!”暗影衛的職責是打探消息,直接對皇家負責,曆來是隻認信物不認人,他們也不關心過多的禮節什麽的,打聽消息才是主頁,爾虞我詐的官場規則很少會在一線暗影衛中出現,當下也不矯情,一拱手站了起來,神情肅然。
“嗯,”拓跋晃很滿意對方的態度,不由得輕輕點頭:“你把這天水的戰備情況講一講。”
“嗯,天水城中在冊的有兵四萬,實際上是三萬左右,其中一萬騎兵,以羌人為主,步兵則是羌漢混雜,除此以外還有民壯兩萬左右,平時放牧種田,戰時可以征召作戰。不過有一萬步兵其實是分布在附近的大小堡壘中,所以真正在城裏的士兵是一萬步兵和一萬騎兵。”
“嗯嗯,他們的戰力如何?”拓跋晃麵無表情的繼續問。
“嗯,這個嘛,比起其他地方的郡兵肯定要強很多,雖然比不了大同的精兵,和柔然的正規軍比起來隻強不弱。”
“哦?”拓跋晃和高允對視一眼,又問“這些士兵士氣如何,餉銀如何?”
“餉銀差不多是一日一錢,等於國家規定的七成,比起周邊來說高出不少了,所以士氣還算旺盛。”
“嗯?”拓跋晃是不懂就問,“怎麽克扣軍餉還士氣旺盛呢?”高允也是問號臉,他一個文人,懂的治理國家,性格又正直,這軍隊裏邊的彎彎繞就是一竅不通了。
“噗嗤”那個暗影衛忍不住笑了一聲,趕忙跪下:“屬下失禮,少主恕罪!”
“無妨,”拓跋晃擺了擺手,心知自己可能鬧了個笑話,就不怪對方的失禮了,謙虛請教“你說說看,我是不是問的比較,嗯?”
“啟稟少主,我們草原上的士兵平時是沒有軍餉的,都是平時自己放牧種田,凡是參軍的都可以減去一半稅收,戰時的繳獲可得一成就是軍餉了,但是他們需要訓練才行,所以集中訓練或者備戰的時候是每天一文大錢的獎賞,這筆錢雖然朝廷有規定,但是都是地方官自己籌集,並不是民部統一發放的,雖然規定了比一文錢多,但是根本不可能,能給七成這已經在國朝裏邊是少有的高了,再說了,如果大家平均發放,那軍官的錢找誰要,主將的幾百名親兵的餉金又從哪裏出?”
“哦,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果然如此。”高允雖然是個謙謙君子,但是並不迂腐,一聽就明白這裏邊的關竅了。於是讚歎,然後向著暗影衛拱了拱手。
“老大人客氣了”暗影衛知道這個老頭子是朝廷的大官,一看對方如此謙和,也不禁佩服,深深一躬。
“嗯,不錯,”拓跋晃讚了一句,又問,“我想去見一下州長史薑浩,又不想引人耳目,你可有辦法?”
“這個簡單,請少主寫個字據給屬下,屬下連夜去見薑大人商量如何拜見您。明日一早,屬下給您迴稟。”
“好。”拓跋晃拿起筆來,寫了一張字條,封在蠟丸裏,用印璽封上火漆,交給這個暗影衛。暗影衛躬身一禮,飛快的消失在夜幕中。
望著他的背影,拓跋晃眼神有一點陰鬱,“老師,我們似乎是中了圈套了?”
“公子不用太過憂心,明日我們見了那個薑浩,就知道怎麽迴事兒了。”高允安慰這個年輕的學生。。。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晨,拓跋晃收到了薑浩的迴音,兩個人約好了在城西邊的黃花觀見麵,時間是中午時分。拓跋晃幾個人洗漱停當,吃了早飯,就直奔黃花觀而去,由於漢鍾離著名道士的身份,進出道觀自然是無人阻擋,而且是熟門熟路,這甘肅一帶的道觀都屬於老君一門,漢鍾離作為老君的直傳弟子,輩分極高,(漢鍾離師父鐵拐李是老君的徒孫)進出就和自己家一樣,要不是漢鍾離保持低調,按規矩,每個觀主都要按照接祖師的禮節對待。
三個人優哉遊哉從後門混進了道觀,很快就和本觀的弟子一樣淹沒在人群裏,來到三清殿,先插香頂禮拜了三清祖師,然後又來到了正門的玉皇殿門口,拈香拜了一拜,然後在門口僻靜處閑聊。
又過了一會兒,眼看著太陽升得老高,就要到了午時,門口略略有些混亂,進來了一群官兵維持秩序,大家倒是不害怕,畢竟是個神仙場所,官軍也不敢亂來,隻是查驗閑雜人等,以防有危險分子隱藏,然後就是一個三十幾歲的中年官員走了進來,後麵跟著的是家屬親戚,男男女女一大群,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高雲看時,隻見那官員長的並不高大,麵容有些黑瘦,但是渾身一股說不出來的精神氣,眼光明亮,十分精明的樣子,和其他西北人一樣,小腿很粗壯,略略有一點羅圈,顯然經常騎馬,兩隻手的手指很修長,指肚有厚厚的老繭,看來經常抓握兵器。高允點了點頭,想來這位就是自己等待的長史薑浩了。
薑浩帶著家屬去拜了玉皇,又拜了老君,順帶把觀裏的其它神仙都拜了,然後擺了擺手,有隨從捧出一大盤金錢作為香火錢,自有知客道人領著家屬去了靜室飲茶,薑浩自己背著手,溜溜達達就到了一個僻靜的所在,隻看見有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道士衝他點了點頭,趕忙快步走了過來,抱拳作揖,“秦州長史薑浩,敢問您。。。”
老道士擺了擺手:“此處不是講話之所,你且隨我來。”就領著薑浩進了一間精舍,這精舍看上去很普通,和別的房間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門口倚坐著一個胖大的道士,滿麵虯髯,袒胸而坐。薑浩衝門口的道士略點了點頭,就低頭進了精舍,隻見裏邊布置也很簡單,一個茶幾,一爐香,茶幾後麵跪坐著一個少年道童,約麽十二三歲的年紀,麵色黑瘦,眼光清澈,身量略有些高,約麽有七尺左右,比同年齡的孩子高出去半頭,一舉一動很有一些清雅之氣,顯然受過很係統的禮節教育。
少年看見薑浩進來,趕忙起身,一拱手,“這位就是薑大人麽?久仰久仰,在下元晃有禮了!”
薑浩趕忙躬身還禮,“豈敢受元公子的禮,不知道元公子喚薑浩來有何吩咐?聽聞元公子還在長安城附近,如何就到了秦州?”
拓跋晃似笑非笑,“薑大人你真不知道麽?”
薑浩嚇了一大跳,心說難道出了什麽事情嗎,以至於這位大神親自隱藏蹤跡來對付自己?不應該呀,人家什麽身份,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自己的腦袋就搬家了,自己不過是一個隴西土官,並不是什麽達官顯貴呀。想到這裏,趕忙跪下,“薑浩實是不知,請公子吩咐,薑浩無所不從。”
這話一出,輪到拓跋晃和高允麵麵相覷了,高允咳嗽一聲,“薑大人,你前月密報朝廷,控告耶律豹貪汙公款,克扣軍餉,殘虐百姓,私蓄士兵,意圖不軌的事情難道忘了嗎?”
薑浩滿麵驚訝,“沒有呀,小臣什麽身份,哪有能力密保朝廷呀?老大人不是弄錯了吧?”他心裏也是電閃雷鳴,七上八下,我滴娘,這些達官顯貴的內鬥,怎麽就把俺給牽扯進去了呢?
高允臉色很不好看,拿出一封信來,“薑大人請看,這難道不是你寫的嗎?”
薑浩取過信來,看見信封上是自己的官印就是一驚,打開看了一看,就說,“老大人,”
“額,忘了告訴薑大人,老朽高允。”高允麵色凝重的補充。
“高大人,你請看,這外麵確實是薑某人的印信,但是這信裏邊寫的卻不是薑某的字體,所以,這封控告到底從何而來,薑某人實在是不知道。而且,如果是密報朝廷,誰還敢傻乎乎的在信封上蓋印,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我給朝廷報告了麽?而且按照規矩,密奏應該有落款和私印,這封奏報隻有落款秦州長史薑浩,並無任何暗記。”
高允看了看薑浩,又看了看拓跋晃,長歎一聲,“唉,看來我們中了圈套,薑大人你也被卷進來了,此人布局好大呀,陛下,太子,我,秦州,還有華州,不知道還有別的什麽人物尚未登場。”
拓跋晃麵色凝重,“老師,您覺得是誰做的,又是為了什麽呢?”
薑浩一臉驚嚇,“高大人,小臣身份卑微,是不是不該聽此秘聞?”心的話,媽呀,都是黑幕呀,會不會我聽完了就滅口呀,真的是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我招誰惹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