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個小男兒安排妥當,姬徹這才讓侍兒去帶門口的盧大人進來。
盧遠簡單的自我介紹和客套寒暄,又稱讚了一番姬徹是天選的聖人,金葉啟聖的奇觀如何如何殊聖,是大月千載難逢的吉兆。
姬徹不想虛與委蛇,“盧大人,你寅夜上門不會就想跟我說這個吧?”
盧遠拜倒在地,“殿下明鑒,下官前來,確實是有一樁要緊事要稟報殿下?”
姬徹見她戲精附體,也不接她的話也不叫她起來,就看看她要賣關子到什麽時候,要跪到什麽時候。
盧遠跪了半晌,見自己演砸了,姬徹根本不吃這套,隻得自己灰溜溜地爬起來,低聲道:“下官夜觀天象,見紫府晦暗,不吉之兆正落在懷德宮,下官說句不該說的,懷德宮那位,怕是有什麽不幹淨的動作。”
姬徹不鹹不淡,“那依盧大人的意思,應該怎麽辦呢?”
盧遠垂首行禮。眸中精光閃爍,“此事關乎國本,殿下可不能姑息,一定要徹查到底才是啊。”
姬徹懶懶道:“你說的這個徹查,不會是想讓我搜查懷德宮,然後恰好就在懷德宮東苑挖出來你埋進去的東西吧?”
聞言,盧遠隻覺得像是三九天被兜頭澆了一盆雪水,從天靈蓋到腳後跟都涼透了,她居然全知道了?她究竟還知道多少?
“把修善道長請進來吧。”姬徹簡單一句,立刻就有冷月押著捆得結結實實的修善道人走了進來。
修善道人和盧遠目光相接,兩人眼中俱是死一樣的驚恐。
自從日食的童謠開始散播,姬徹就派幽鋒司暗中調查幕後之人,不難查到盧遠的頭上,那之後,幽鋒司就緊盯著盧遠的一舉一動,她每日去了哪兒,見了什麽人,盡在姬徹的視野之中。
姬徹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玄天觀的修善道人喜好金石字畫,沒少在這上麵花錢,甚至挪用觀中善款,這件事被盧大人知曉了,關鍵時刻怎麽能不拿出來用上一用呢?修善道長,你也是修道之人,念了這麽多經文,也壓不住你那點貪念是嗎?”
姬徹的話就像是一道無形的鞭子狠狠抽在他身上,修善道人臉上火辣辣的。
“貪財好物便也罷了,你竟然還答應這位盧大人的要求,在花車上裝了這麽多火油,還偷偷換了蠟燭,朱雀大街上那些火油,也是你派教眾去暗中布置的吧?不說修道之人,就算三歲孺子也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為了掩蓋自己的醜行,你不惜親手把你的兩個弟子送上絕路,還要拉著一眾的百姓陪葬,修善道長,你修的什麽善?安的什麽心?”姬徹斥道。
修善道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如雨下,顫抖著說不出一句話。
若不是姬徹讓冷月暗中卸下了花車上的火油,又更換了那對寶燭,隻怕今天晚上的朱雀大街,就要變成一片火海地獄了。
兩個小聖男隻知道師父不讓他們下車是怕他們失儀,殊不知是師父想要他們的命。
盧遠連忙為自己開脫辯解,“殿下明鑒,此事都是這惡道一人所為,下官並不知情呐!”
姬徹冷笑,“別急啊盧大人,我還什麽都沒說呢。”
盧遠雖然心裏也害怕,但麵上卻還保持著冷靜,她安慰自己說,隻要姬徹沒有確切的證據,那麽就是在詐自己,隻要自己不上套,那麽姬徹也就揪不出什麽錯來。
“殿下,下官身正不怕影斜,這賊老道一人之惡,下官確實不知,還請殿下明察。”
姬徹被她的無恥和死鴨子嘴硬震驚,“你先是利用天象編出滑稽的童謠來壞我的名譽,又妄想和姬玉恆勾結,製造七夕節的事故來破壞我的根基,動搖民心,可謂用心險惡。”
姬徹說到這兒,盧遠頭上的冷汗下來了,慌忙辯解,“殿下,您明察秋毫,下官不敢有隱瞞,廢太子確是我多年的同窗,下官不是那拜高踩低的小人,她雖一朝被廢但還有多年的情誼在,那日我前往懷德宮探望,不想她抓著我就要說什麽複仇大計,下官隻是念在同窗情分,是萬萬沒想到她會同我說這些,下官聽到這話就慌忙離開了,一刻也不敢多留,那之後下官心中一直不安,這才寅夜前來向殿下稟報廢太子的不臣之心,至於廢太子和這賊老道勾結的那些個肮髒事,下官真是半點都不知情呐!下官自知不該私入懷德宮,還望殿下看在下官一片忠心的份上,開恩!”
“盧大人可真會避重就輕,我那個二姐雖然跋扈,但她是什麽樣的人不用你來跟我說。”姬徹嗤笑,“崔謝王三家的前車之鑒你們盧家確實是看在眼裏,想必你們族中也明白,皇上不會放過你們,而我呢,又跟皇上是一樣的,要是我繼位,你們家一樣撈不著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我無法繼位。”
“虧你還有臉口口聲聲說什麽同窗之誼,是你,散播了日食的天象流言;是你,誘惑鼓動姬玉恆,還一手策劃了七夕的陰謀;也是你,在懷德宮埋下巫蠱小人,以備不時之需挖出來拉姬玉恆給你墊背,為自己求一張全身而退的護身符。盧遠啊盧遠,你真是個畜生。”
翌日,金葉啟聖的大吉之兆已經傳遍了整個綺京城,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向整個大月乃至周邊輻射。
不出三日,懷德宮中挖出了刻著宣帝和姬徹名字和生辰八字的巫蠱之物,欽天司昭告天下,日食之兆乃是上天對妄圖加害聖人之舉的懲罰,如今聖人現世,小小巫蠱自是無法奈何的。
不僅如此,欽天司監正盧遠夥同玄天觀修善道人試圖謀害聖男,燒毀朱雀大街的流言也傳播開來,同時人們更加讚頌姬徹的聖徳,認為是聖人庇護著才能逃過這場災禍。
宣帝盛怒,下令對廢太子嚴加看管,永不得出;冷宮謝氏教子無方,賜鴆酒白綾;欽天司監正盧遠斬首,盧家抄處;玄天觀修善道人斬首,褫奪道籙。
得知生父死訊之時,廢太子泣血,痛唿三聲而亡。
盧遠簡單的自我介紹和客套寒暄,又稱讚了一番姬徹是天選的聖人,金葉啟聖的奇觀如何如何殊聖,是大月千載難逢的吉兆。
姬徹不想虛與委蛇,“盧大人,你寅夜上門不會就想跟我說這個吧?”
盧遠拜倒在地,“殿下明鑒,下官前來,確實是有一樁要緊事要稟報殿下?”
姬徹見她戲精附體,也不接她的話也不叫她起來,就看看她要賣關子到什麽時候,要跪到什麽時候。
盧遠跪了半晌,見自己演砸了,姬徹根本不吃這套,隻得自己灰溜溜地爬起來,低聲道:“下官夜觀天象,見紫府晦暗,不吉之兆正落在懷德宮,下官說句不該說的,懷德宮那位,怕是有什麽不幹淨的動作。”
姬徹不鹹不淡,“那依盧大人的意思,應該怎麽辦呢?”
盧遠垂首行禮。眸中精光閃爍,“此事關乎國本,殿下可不能姑息,一定要徹查到底才是啊。”
姬徹懶懶道:“你說的這個徹查,不會是想讓我搜查懷德宮,然後恰好就在懷德宮東苑挖出來你埋進去的東西吧?”
聞言,盧遠隻覺得像是三九天被兜頭澆了一盆雪水,從天靈蓋到腳後跟都涼透了,她居然全知道了?她究竟還知道多少?
“把修善道長請進來吧。”姬徹簡單一句,立刻就有冷月押著捆得結結實實的修善道人走了進來。
修善道人和盧遠目光相接,兩人眼中俱是死一樣的驚恐。
自從日食的童謠開始散播,姬徹就派幽鋒司暗中調查幕後之人,不難查到盧遠的頭上,那之後,幽鋒司就緊盯著盧遠的一舉一動,她每日去了哪兒,見了什麽人,盡在姬徹的視野之中。
姬徹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玄天觀的修善道人喜好金石字畫,沒少在這上麵花錢,甚至挪用觀中善款,這件事被盧大人知曉了,關鍵時刻怎麽能不拿出來用上一用呢?修善道長,你也是修道之人,念了這麽多經文,也壓不住你那點貪念是嗎?”
姬徹的話就像是一道無形的鞭子狠狠抽在他身上,修善道人臉上火辣辣的。
“貪財好物便也罷了,你竟然還答應這位盧大人的要求,在花車上裝了這麽多火油,還偷偷換了蠟燭,朱雀大街上那些火油,也是你派教眾去暗中布置的吧?不說修道之人,就算三歲孺子也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為了掩蓋自己的醜行,你不惜親手把你的兩個弟子送上絕路,還要拉著一眾的百姓陪葬,修善道長,你修的什麽善?安的什麽心?”姬徹斥道。
修善道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如雨下,顫抖著說不出一句話。
若不是姬徹讓冷月暗中卸下了花車上的火油,又更換了那對寶燭,隻怕今天晚上的朱雀大街,就要變成一片火海地獄了。
兩個小聖男隻知道師父不讓他們下車是怕他們失儀,殊不知是師父想要他們的命。
盧遠連忙為自己開脫辯解,“殿下明鑒,此事都是這惡道一人所為,下官並不知情呐!”
姬徹冷笑,“別急啊盧大人,我還什麽都沒說呢。”
盧遠雖然心裏也害怕,但麵上卻還保持著冷靜,她安慰自己說,隻要姬徹沒有確切的證據,那麽就是在詐自己,隻要自己不上套,那麽姬徹也就揪不出什麽錯來。
“殿下,下官身正不怕影斜,這賊老道一人之惡,下官確實不知,還請殿下明察。”
姬徹被她的無恥和死鴨子嘴硬震驚,“你先是利用天象編出滑稽的童謠來壞我的名譽,又妄想和姬玉恆勾結,製造七夕節的事故來破壞我的根基,動搖民心,可謂用心險惡。”
姬徹說到這兒,盧遠頭上的冷汗下來了,慌忙辯解,“殿下,您明察秋毫,下官不敢有隱瞞,廢太子確是我多年的同窗,下官不是那拜高踩低的小人,她雖一朝被廢但還有多年的情誼在,那日我前往懷德宮探望,不想她抓著我就要說什麽複仇大計,下官隻是念在同窗情分,是萬萬沒想到她會同我說這些,下官聽到這話就慌忙離開了,一刻也不敢多留,那之後下官心中一直不安,這才寅夜前來向殿下稟報廢太子的不臣之心,至於廢太子和這賊老道勾結的那些個肮髒事,下官真是半點都不知情呐!下官自知不該私入懷德宮,還望殿下看在下官一片忠心的份上,開恩!”
“盧大人可真會避重就輕,我那個二姐雖然跋扈,但她是什麽樣的人不用你來跟我說。”姬徹嗤笑,“崔謝王三家的前車之鑒你們盧家確實是看在眼裏,想必你們族中也明白,皇上不會放過你們,而我呢,又跟皇上是一樣的,要是我繼位,你們家一樣撈不著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我無法繼位。”
“虧你還有臉口口聲聲說什麽同窗之誼,是你,散播了日食的天象流言;是你,誘惑鼓動姬玉恆,還一手策劃了七夕的陰謀;也是你,在懷德宮埋下巫蠱小人,以備不時之需挖出來拉姬玉恆給你墊背,為自己求一張全身而退的護身符。盧遠啊盧遠,你真是個畜生。”
翌日,金葉啟聖的大吉之兆已經傳遍了整個綺京城,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向整個大月乃至周邊輻射。
不出三日,懷德宮中挖出了刻著宣帝和姬徹名字和生辰八字的巫蠱之物,欽天司昭告天下,日食之兆乃是上天對妄圖加害聖人之舉的懲罰,如今聖人現世,小小巫蠱自是無法奈何的。
不僅如此,欽天司監正盧遠夥同玄天觀修善道人試圖謀害聖男,燒毀朱雀大街的流言也傳播開來,同時人們更加讚頌姬徹的聖徳,認為是聖人庇護著才能逃過這場災禍。
宣帝盛怒,下令對廢太子嚴加看管,永不得出;冷宮謝氏教子無方,賜鴆酒白綾;欽天司監正盧遠斬首,盧家抄處;玄天觀修善道人斬首,褫奪道籙。
得知生父死訊之時,廢太子泣血,痛唿三聲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