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帝的敘述中,姬徹了解了婦乙之禍的冰山一角。
與姬徹想象的鳳傲天劇本不同,婦乙是真正開局一個碗的奴隸出身,從小就被買來買去,當過佃農,跑過生意,做過小廝,因為天資聰穎,還陪少娘子讀書進過學堂,她的主子沒學到什麽東西,她卻識了字明了很多事理,連學堂的婦子都很喜歡她,願意和她交談。
婦子向她主人家說起這小丫頭聰明,結果招了主人家的忌,將她打發去充軍,婦乙就這麽跟著軍隊去到了青州,她在青州學了一身的本事,不僅武藝出眾,還帶隊多次擊退北霜的進犯,深受軍士們愛戴。
隨著軍功越來越多,婦乙的名聲也越來越響,隻因她是奴籍不能做官封賞,軍中的姐妹們都為她鳴不平,當時鎮守玉狼關的崔元帥親自上書皇帝,引薦婦乙,請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
皇帝深以為奇,一時興起要召此人進京受賞,婦乙這才得以麵見天顏,皇帝見她相貌堂堂又談吐不凡,聖心大悅,當即下旨脫了她的奴籍,還要給她封個軍職,卻遭到了世家們的聯名反對,她們對這種泥腿子出身的人嗤之以鼻,絕不同意這樣的人跟她們平起平坐,入朝為官。
皇帝迫於壓力,也隻能折中,給婦乙封了個不入流的京畿小官,既保全了自己愛才之名,也安撫了世家大族們的人心。
婦乙能屈能伸,先不與那些世家們為難,而是委曲求全,本本分分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她本就機靈,有勇有謀,又是從奴隸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最知道這些人情世故的往來,不出一年就幹得如魚得水。
就算是最討厭她的世家姊娣,凡是跟她相處過的,沒有一個不交口稱讚,雖然打心底裏還是看不起她,但好歹覺得這個人很好相與,是個可用之才,在很多事情上倒也不願與她為難。
於是婦乙的官是越做越大,仕途也越來越順風順水,終於在她娶了崔家的公子後達到頂峰,坐上了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為了大月曆史上第一位奴隸出身的丞相,時人戲稱為“奴相娘”。
婦乙上位後,深得皇帝寵信,許多大事都放手讓她去做。
婦乙出身底層,深知民生疾苦,混跡官場的這些歲月更是看透了門閥世家對老百姓敲骨吸髓的卑鄙手段和醜惡嘴臉,她忍辱負重一路走來,為的就是要為黎民百姓們謀一條生路。
於是她開始變法,頒布了一係列的法令,頭一項就是廢除奴隸製,光是這一條的推行就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但婦乙靠著鐵血手段,硬是頂著重重壓力將其推行了下去,如今大月不再畜奴,最多隻有男虜隸被買賣,創造了一大批自由民,釋放了生產力,這就屬於婦乙新政的餘溫。
隨著變法的深入,越來越觸及到門閥世家們的利益,反對婦乙的聲音越來越高,最後就連她的夫郎,她的高丈,乃至整個崔家也站到了她的對立麵。
她們一遍遍質問婦乙:你已經站在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洗掉了你曾經作為奴隸的屈辱,你可以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財富,跨寶馬雕鞍,錦衣玉食,為什麽你非要找大家的麻煩?非要這麽鬧騰呢?
大家都是貴族,你為什麽偏偏要向著那些泥腿子,反而跟我們自己人作對?百姓的死活與我等何幹?你為什麽就非要幫著他們來折騰我們呢?
但是婦乙心如磐石,堅剛不可奪其誌,萬念不可亂其心,就算同愛夫和離,同摯友割袍斷義,同全天下為敵,她也絕對不妥協!
因為婦乙知道,除了高官顯爵,除了功名利祿,這個世界上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她還保存著她的理想,她相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她相信這個世界上的人無論貴賤都有生存的權利,她相信最質樸的公理和正義長存。
因為她出身貧賤,所以她明白最最低賤的百姓也同樣是人,她們也有母父與夫兒,也想活下去,活得好一點。
隻可惜這樣一位高尚的理想主義者,到頭來還是被現實所摧折,婦乙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門閥世家們反撲的力量是巨大的,皇帝迫於壓力也無法左右這件事情的走向,漸漸地就演變為一場全麵清算婦乙的政治風暴。
婦乙被處以車裂極刑,長子長男被當街淩遲,夫郎崔氏充為軍伎,其餘女丁全部斬首,男眷打入賤籍發賣,永世不得脫籍。
這還不夠,世家大族們打擊的對象也從婦乙本人蔓延到她的同黨,她的親友,最後演變為隻要她們想打擊的對象,就給對方扣上一頂婦黨的帽子,大肆攻殲討伐。
隻因崔家是婦乙姻親,也不能幸免,舉薦婦乙的崔元帥被罷官流放,崔相引咎辭職鬱鬱而終,崔家自此一蹶不振,從四大世家的頂峰跌落穀底,變成如今隻能靠姻親維係地位的末流門閥。
一時間整個綺京殺得人頭滾滾,連天牢都被擠爆了,更別提被罷官和流放之輩,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動蕩。
狗兒是在秦樓裏出生的,一生下來就是賤仆小倌兒,明裏暗裏受盡欺淩,他的父親悄悄告訴他,說他是一位很厲害的大人物的孫男,讓他要自尊自愛,不要放棄,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隻可惜他的父親再也等不到雲開月明那一天,就被變態的客人玩死了,一張席子卷著就丟到了亂葬崗去。
狗兒也被淩虐,為了滿足客人的惡趣味,給他喂了秘藥,從此他就永遠停在了及笄時的體格,再也長不大了。
宣帝上位以來就被世家擺布,所以她對這位婦乙反倒很有好感,雖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告誡不能再重蹈婦乙之禍的覆轍,但是宣帝還是一直都很向往能同世家們開戰,擺正自己皇帝的位置。
也是基於這一點,機緣巧合之下發現婦乙的孫男出現在秦樓楚館時,宣帝讓姬玉恆順手把他贖了,養在宮外的一處別苑,還派人教他讀書寫字,又訓練他學武,將他調到幽鋒司,訓練成一把黑暗中最鋒利的劍。
因為從秦樓楚館贖他的時候用了一支金步搖,所以狗兒從此有了一個新名字——金步搖。
與姬徹想象的鳳傲天劇本不同,婦乙是真正開局一個碗的奴隸出身,從小就被買來買去,當過佃農,跑過生意,做過小廝,因為天資聰穎,還陪少娘子讀書進過學堂,她的主子沒學到什麽東西,她卻識了字明了很多事理,連學堂的婦子都很喜歡她,願意和她交談。
婦子向她主人家說起這小丫頭聰明,結果招了主人家的忌,將她打發去充軍,婦乙就這麽跟著軍隊去到了青州,她在青州學了一身的本事,不僅武藝出眾,還帶隊多次擊退北霜的進犯,深受軍士們愛戴。
隨著軍功越來越多,婦乙的名聲也越來越響,隻因她是奴籍不能做官封賞,軍中的姐妹們都為她鳴不平,當時鎮守玉狼關的崔元帥親自上書皇帝,引薦婦乙,請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
皇帝深以為奇,一時興起要召此人進京受賞,婦乙這才得以麵見天顏,皇帝見她相貌堂堂又談吐不凡,聖心大悅,當即下旨脫了她的奴籍,還要給她封個軍職,卻遭到了世家們的聯名反對,她們對這種泥腿子出身的人嗤之以鼻,絕不同意這樣的人跟她們平起平坐,入朝為官。
皇帝迫於壓力,也隻能折中,給婦乙封了個不入流的京畿小官,既保全了自己愛才之名,也安撫了世家大族們的人心。
婦乙能屈能伸,先不與那些世家們為難,而是委曲求全,本本分分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她本就機靈,有勇有謀,又是從奴隸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最知道這些人情世故的往來,不出一年就幹得如魚得水。
就算是最討厭她的世家姊娣,凡是跟她相處過的,沒有一個不交口稱讚,雖然打心底裏還是看不起她,但好歹覺得這個人很好相與,是個可用之才,在很多事情上倒也不願與她為難。
於是婦乙的官是越做越大,仕途也越來越順風順水,終於在她娶了崔家的公子後達到頂峰,坐上了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為了大月曆史上第一位奴隸出身的丞相,時人戲稱為“奴相娘”。
婦乙上位後,深得皇帝寵信,許多大事都放手讓她去做。
婦乙出身底層,深知民生疾苦,混跡官場的這些歲月更是看透了門閥世家對老百姓敲骨吸髓的卑鄙手段和醜惡嘴臉,她忍辱負重一路走來,為的就是要為黎民百姓們謀一條生路。
於是她開始變法,頒布了一係列的法令,頭一項就是廢除奴隸製,光是這一條的推行就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但婦乙靠著鐵血手段,硬是頂著重重壓力將其推行了下去,如今大月不再畜奴,最多隻有男虜隸被買賣,創造了一大批自由民,釋放了生產力,這就屬於婦乙新政的餘溫。
隨著變法的深入,越來越觸及到門閥世家們的利益,反對婦乙的聲音越來越高,最後就連她的夫郎,她的高丈,乃至整個崔家也站到了她的對立麵。
她們一遍遍質問婦乙:你已經站在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洗掉了你曾經作為奴隸的屈辱,你可以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財富,跨寶馬雕鞍,錦衣玉食,為什麽你非要找大家的麻煩?非要這麽鬧騰呢?
大家都是貴族,你為什麽偏偏要向著那些泥腿子,反而跟我們自己人作對?百姓的死活與我等何幹?你為什麽就非要幫著他們來折騰我們呢?
但是婦乙心如磐石,堅剛不可奪其誌,萬念不可亂其心,就算同愛夫和離,同摯友割袍斷義,同全天下為敵,她也絕對不妥協!
因為婦乙知道,除了高官顯爵,除了功名利祿,這個世界上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她還保存著她的理想,她相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她相信這個世界上的人無論貴賤都有生存的權利,她相信最質樸的公理和正義長存。
因為她出身貧賤,所以她明白最最低賤的百姓也同樣是人,她們也有母父與夫兒,也想活下去,活得好一點。
隻可惜這樣一位高尚的理想主義者,到頭來還是被現實所摧折,婦乙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門閥世家們反撲的力量是巨大的,皇帝迫於壓力也無法左右這件事情的走向,漸漸地就演變為一場全麵清算婦乙的政治風暴。
婦乙被處以車裂極刑,長子長男被當街淩遲,夫郎崔氏充為軍伎,其餘女丁全部斬首,男眷打入賤籍發賣,永世不得脫籍。
這還不夠,世家大族們打擊的對象也從婦乙本人蔓延到她的同黨,她的親友,最後演變為隻要她們想打擊的對象,就給對方扣上一頂婦黨的帽子,大肆攻殲討伐。
隻因崔家是婦乙姻親,也不能幸免,舉薦婦乙的崔元帥被罷官流放,崔相引咎辭職鬱鬱而終,崔家自此一蹶不振,從四大世家的頂峰跌落穀底,變成如今隻能靠姻親維係地位的末流門閥。
一時間整個綺京殺得人頭滾滾,連天牢都被擠爆了,更別提被罷官和流放之輩,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動蕩。
狗兒是在秦樓裏出生的,一生下來就是賤仆小倌兒,明裏暗裏受盡欺淩,他的父親悄悄告訴他,說他是一位很厲害的大人物的孫男,讓他要自尊自愛,不要放棄,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隻可惜他的父親再也等不到雲開月明那一天,就被變態的客人玩死了,一張席子卷著就丟到了亂葬崗去。
狗兒也被淩虐,為了滿足客人的惡趣味,給他喂了秘藥,從此他就永遠停在了及笄時的體格,再也長不大了。
宣帝上位以來就被世家擺布,所以她對這位婦乙反倒很有好感,雖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告誡不能再重蹈婦乙之禍的覆轍,但是宣帝還是一直都很向往能同世家們開戰,擺正自己皇帝的位置。
也是基於這一點,機緣巧合之下發現婦乙的孫男出現在秦樓楚館時,宣帝讓姬玉恆順手把他贖了,養在宮外的一處別苑,還派人教他讀書寫字,又訓練他學武,將他調到幽鋒司,訓練成一把黑暗中最鋒利的劍。
因為從秦樓楚館贖他的時候用了一支金步搖,所以狗兒從此有了一個新名字——金步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