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肯瑞思文明的對策
從地球到宇宙隻因有科技交易係統 作者:黑雲556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比鄰星b的外圍空間已經變得一片狼藉。
無數飛船殘骸漂浮在空中,其中大部分屬於肯瑞思文明的飛船,同時還夾雜著一些人類艦隊的無人機碎片。
在\"黃金律法號\"的艦橋上,拉達岡疲憊不堪地癱坐在寶座上,雙手無力地耷拉著。
這場戰鬥對肯瑞思文明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們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飛船。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官,拉達岡怎麽可能看不出來人類艦隊的策略呢?
他們明顯是想利用自身的防禦優勢和速度優勢,逐步消耗肯瑞思文明的艦隊。
然而,比鄰星b僅有一座造船廠,即便規模龐大,也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損耗。
拉達岡已經預見到了肯瑞思艦隊的悲慘命運——最終隻會走向滅亡。
一旦艦隊被耗盡,人類艦隊將獲得製空權,而肯瑞思文明則隻能被迫陷入地麵戰鬥。
失去太空艦隊的支持,比鄰星b軌道上的衛星將無一幸免地被擊落,屆時,他們將變得耳聾眼瞎,隻能逐個被擊破。
麵對這樣的絕境,拉達岡不得不開始思考是否應該趁著自己還有一定價值的時候選擇投降。
此刻,他已無暇顧及他那兩個不知死活的兒子,國家的仇恨、家庭的悲劇以及文明的生死存亡讓他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之中。
肯瑞思文明的艦隊,在“北鬥”艦隊離開後,除了一部分值守外,其餘的艦隊開始陸續返迴船廠進行休整。
麵對如此局麵,拉達岡不得不召集所有大臣前來議事,商討應對之策。
此次議事,肯瑞思文明的所有高層悉數到場,規模與上次準備遠征太陽係時的艦隊相當。
然而,與上次意氣風發的情景不同,這次議事現場氣氛凝重,眾人皆麵色陰沉,沉默不語。
眾人皆知艦隊戰敗的消息,自拉塔恩艦隊起,他們已遭遇三次大敗。
更令人沮喪的是,即使是神明恩賜的“黑洞炸彈”,對於人類文明也毫無作用。
王座上傳來拉達岡的聲音:“諸位有何良策?若有用,我即刻聘請其為第一大臣。”
眾多大臣紛紛低頭,無人迴應。
畢竟,第一大臣地位尊崇,幾乎僅次於國王,往日定會引起激烈爭奪,但此刻卻無人敢輕易接話。
大家都知道肯瑞思文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戈弗雷,你作為軍事大臣,有什麽好的建議?”拉達岡見大家沉默,點名道。
“陛下,為今之計,隻有退守母星,用母星作為後盾,和外星人決一死戰。”戈弗雷斬釘截鐵地說道。
他深知當前局勢的嚴峻性,認為隻有堅守母星,才能有一線生機。
拉達岡不置可否,繼續問道:“大家還有更好的辦法嗎?”他希望能聽到更多不同的意見,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內務大臣知道現在自己必須開口了,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如果我們放棄外層空間,就等於將主動權拱手讓給了外星人。如果外星人使用範圍巨大的武器,那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消亡隻是時間問題。”他的話語沉重而嚴肅,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是啊,陛下,一個可以跨越星係的種族,其科技實力可想而知。他們擁有摧毀行星的能力並非難事,甚至可能有幾十種方法來消滅一個行星上的生命。”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擔憂。
其餘大臣們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都清楚地意識到,即使他們深入地底,也無法躲避外星人的追殺。
隻要外星人不放棄,他們終究會被揪出來,無處可逃。
他們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怎麽可能像老鼠一樣躲藏。
眾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眼中其實都有一個想法,隻是不願意說出來啊,那就是投降求和。
拉達岡也看清楚了手下人的眉眼關司,他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他心中暗自歎息,這些大臣們都是聰明之人,自然能看出現在的局勢對他們不利。
然而,投降求和並非易事,他們對外星種族一無所知,這讓他感到無比困擾。
拉達岡深知,如果他們選擇投降,可能會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但這也意味著他們將失去自由和尊嚴,甚至可能淪為外星種族的奴隸。
這種命運對於曾經高傲的肯瑞思文明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恥辱。
他不禁想起過去的歲月,肯瑞思文明也曾經曆過戰爭與苦難,但每次都能夠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意誌和智慧戰勝敵人。
然而,這次麵對強大的外星種族,他們似乎陷入了絕境。
就在這時,拉達岡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弟弟埃德加身上。
他知道埃德加是個聰明人,也許他能想出一些辦法來解決當前的困境。
於是,他在心裏默默祈禱著,希望埃德加能給他帶來一絲希望。
與此同時,埃德加也感受到了拉達岡的注視,他心中一陣緊張。
他明白哥哥的意圖,但是要他主動提出投降的想法,這實在太難了。
他瞪大了眼睛,驚恐地看著拉達岡,試圖從哥哥的眼神中找到答案。
隻見拉達岡的大眼睛中閃爍出嚴厲的光芒,仿佛在告訴他:“我們已經別無選擇,隻有這樣才能拯救我們的種族。”
埃德加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知道接下來他說的話,將有可能把他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可是如果不說,等待他的就是馬上赴死。
“或許,我們可以和對方艦隊談判,求和。隻要對方提出條件,我們都可以答應。一個文明最重要的就是活下去,如果消亡了,就沒有任何機會。隻有活下去,才能在以後崛起。”埃德加艱難地吐出這句話,仿佛每一個字都需要耗費巨大的力量。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充滿了絕望和無奈。
無數飛船殘骸漂浮在空中,其中大部分屬於肯瑞思文明的飛船,同時還夾雜著一些人類艦隊的無人機碎片。
在\"黃金律法號\"的艦橋上,拉達岡疲憊不堪地癱坐在寶座上,雙手無力地耷拉著。
這場戰鬥對肯瑞思文明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們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飛船。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官,拉達岡怎麽可能看不出來人類艦隊的策略呢?
他們明顯是想利用自身的防禦優勢和速度優勢,逐步消耗肯瑞思文明的艦隊。
然而,比鄰星b僅有一座造船廠,即便規模龐大,也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損耗。
拉達岡已經預見到了肯瑞思艦隊的悲慘命運——最終隻會走向滅亡。
一旦艦隊被耗盡,人類艦隊將獲得製空權,而肯瑞思文明則隻能被迫陷入地麵戰鬥。
失去太空艦隊的支持,比鄰星b軌道上的衛星將無一幸免地被擊落,屆時,他們將變得耳聾眼瞎,隻能逐個被擊破。
麵對這樣的絕境,拉達岡不得不開始思考是否應該趁著自己還有一定價值的時候選擇投降。
此刻,他已無暇顧及他那兩個不知死活的兒子,國家的仇恨、家庭的悲劇以及文明的生死存亡讓他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之中。
肯瑞思文明的艦隊,在“北鬥”艦隊離開後,除了一部分值守外,其餘的艦隊開始陸續返迴船廠進行休整。
麵對如此局麵,拉達岡不得不召集所有大臣前來議事,商討應對之策。
此次議事,肯瑞思文明的所有高層悉數到場,規模與上次準備遠征太陽係時的艦隊相當。
然而,與上次意氣風發的情景不同,這次議事現場氣氛凝重,眾人皆麵色陰沉,沉默不語。
眾人皆知艦隊戰敗的消息,自拉塔恩艦隊起,他們已遭遇三次大敗。
更令人沮喪的是,即使是神明恩賜的“黑洞炸彈”,對於人類文明也毫無作用。
王座上傳來拉達岡的聲音:“諸位有何良策?若有用,我即刻聘請其為第一大臣。”
眾多大臣紛紛低頭,無人迴應。
畢竟,第一大臣地位尊崇,幾乎僅次於國王,往日定會引起激烈爭奪,但此刻卻無人敢輕易接話。
大家都知道肯瑞思文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戈弗雷,你作為軍事大臣,有什麽好的建議?”拉達岡見大家沉默,點名道。
“陛下,為今之計,隻有退守母星,用母星作為後盾,和外星人決一死戰。”戈弗雷斬釘截鐵地說道。
他深知當前局勢的嚴峻性,認為隻有堅守母星,才能有一線生機。
拉達岡不置可否,繼續問道:“大家還有更好的辦法嗎?”他希望能聽到更多不同的意見,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內務大臣知道現在自己必須開口了,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如果我們放棄外層空間,就等於將主動權拱手讓給了外星人。如果外星人使用範圍巨大的武器,那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消亡隻是時間問題。”他的話語沉重而嚴肅,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是啊,陛下,一個可以跨越星係的種族,其科技實力可想而知。他們擁有摧毀行星的能力並非難事,甚至可能有幾十種方法來消滅一個行星上的生命。”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擔憂。
其餘大臣們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都清楚地意識到,即使他們深入地底,也無法躲避外星人的追殺。
隻要外星人不放棄,他們終究會被揪出來,無處可逃。
他們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怎麽可能像老鼠一樣躲藏。
眾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眼中其實都有一個想法,隻是不願意說出來啊,那就是投降求和。
拉達岡也看清楚了手下人的眉眼關司,他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他心中暗自歎息,這些大臣們都是聰明之人,自然能看出現在的局勢對他們不利。
然而,投降求和並非易事,他們對外星種族一無所知,這讓他感到無比困擾。
拉達岡深知,如果他們選擇投降,可能會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但這也意味著他們將失去自由和尊嚴,甚至可能淪為外星種族的奴隸。
這種命運對於曾經高傲的肯瑞思文明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恥辱。
他不禁想起過去的歲月,肯瑞思文明也曾經曆過戰爭與苦難,但每次都能夠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意誌和智慧戰勝敵人。
然而,這次麵對強大的外星種族,他們似乎陷入了絕境。
就在這時,拉達岡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弟弟埃德加身上。
他知道埃德加是個聰明人,也許他能想出一些辦法來解決當前的困境。
於是,他在心裏默默祈禱著,希望埃德加能給他帶來一絲希望。
與此同時,埃德加也感受到了拉達岡的注視,他心中一陣緊張。
他明白哥哥的意圖,但是要他主動提出投降的想法,這實在太難了。
他瞪大了眼睛,驚恐地看著拉達岡,試圖從哥哥的眼神中找到答案。
隻見拉達岡的大眼睛中閃爍出嚴厲的光芒,仿佛在告訴他:“我們已經別無選擇,隻有這樣才能拯救我們的種族。”
埃德加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知道接下來他說的話,將有可能把他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可是如果不說,等待他的就是馬上赴死。
“或許,我們可以和對方艦隊談判,求和。隻要對方提出條件,我們都可以答應。一個文明最重要的就是活下去,如果消亡了,就沒有任何機會。隻有活下去,才能在以後崛起。”埃德加艱難地吐出這句話,仿佛每一個字都需要耗費巨大的力量。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充滿了絕望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