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並州爭奪戰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審配一陣氣惱,這是招攬人的態度嗎?要知道,當初袁紹慕他之名,親自從鄴城趕到兩百裏外的魏郡陰安縣,請他出仕,可謂是求賢若渴。他為之感動,才願意為袁紹效力,並得袁紹委以重任。哪像陳炎這樣,一點都不知道禮賢下士。
“哈哈哈哈,將軍想招募於我,卻無半點誠意,我又豈會為你所用?”審配都覺得無語了。
“若我有誠意,那你會願意為我所用嗎?”
“不願意!”審配迴答得斬釘截鐵。
“你橫豎不願意為我所用,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要有誠意?”
“你……你怎麽如此?為君者,當廣納賢才,對有才之人,應禮賢下士,才能人心所向,從者雲集。”
“哈哈哈哈,想必袁紹亦是如你所說,你才會為他效力,但他敗亡了。”
“大將軍之敗,非他不禮賢下士,皆因諸子無能,諸臣不識大體,內鬥不休,才為你所乘。若非如此,豈會敗給你?”
“正南,你何必百般解釋呢?袁紹已經敗亡,他不能重生,你亦不能穿越。”
“什麽重生?穿越?”
“人死不能複生,你亦不能重現當年袁紹請你出仕時的情形。今日在我麵前解釋再多又如何?袁紹已亡。”
審配頓時感到一陣頹廢。
“你不願意為我所用,我本該殺了你,但念你獻鄴城而降,終有微薄之功,我就留你一命,你走吧!”
陳炎下了逐客令,審配有些失魂落魄,就離開了。
陳炎打算在鄴城留一段時間,處理戰後之事。
……
並州太原晉陽城。
話說鍾繇率軍進入並州,直奔太原郡晉陽城而去,那是並州刺史部所在地,也是高幹的老巢。一旦占據晉陽,就會繳獲大量的錢糧物資,高幹固然可以退守到其他城,但必會缺少物資,而無法養活大軍。
然而,對於鍾繇而言,這並非易事。他在軍隊長途跋涉至此,已有些疲憊。另外,從河東進軍到太原,需穿行霍太山,霍太山南北有近三四百裏路,道路崎嶇,此乃屏障。士兵直接穿行還是可以做到的,但糧草輜重穿行,更是困難重重。
穿行霍太山隻有一條路,在這條路上,還有一些往來於太原和河東的人。鍾繇率軍穿越霍太山北上時,被一些普通百姓看到了,就匯報給了界休令。界休令很是警覺,立即上報此事。
正在攻打井陘關的高幹一聽界休方向有動向,立即率軍返迴晉陽。此時,高幹和鍾繇比的是速度,誰的軍隊先到達晉陽,晉陽就會落入誰的手中。
鍾繇並不知道高幹出兵井陘的消息。進入太原郡後,為了糧道順暢,他一路攻城掠寨,依次攻克界休、中都、平遙、祁、榆次等幾個縣,花了不少時間。直到攻克榆次時,距離晉陽近了,他才打探到,此前高幹曾出兵攻打井陘關。此時,高幹已經率軍迴到了晉城。
鍾繇暗恨自己不了解敵情,做出錯誤的決定。早知道高幹出兵攻打井陘,他就應該出兵突襲晉陽,一舉奪城,再攻占上艾,把高幹堵在太行山東麵。如此,太原就會落入自己手裏。如今,他錯失良機,悔之已晚。
沒辦法,鍾繇隻好率軍兵臨晉陽城下,安營下紮寨。次日,他就率軍列陣,下令發動攻城,負責主攻的馬超和閻行。兩人暫時聽從鍾繇的號令,實則都是曹操的心腹大患,鍾繇也想借此機會,削弱兩人的兵力。
馬超和閻行所率皆是步騎混合,兩人也隻能各自派出步兵,一起攻城。
隨著戰鼓擂起,曹軍如脫韁的野馬,衝向晉陽城。士兵喊著口號,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倒也是氣勢如虹。
城頭上,高幹看到洶湧而來的曹軍士兵,心中憂慮萬分,這是生死存亡的時候。
當曹軍衝至射程之內時,高幹一聲令下,箭矢射出,瞬間將衝在最前方的曹軍士兵射倒在地。
此前曹軍連續攻下數城,士氣正盛,士兵仿佛忘記了生死,仍奮不顧身地向前衝鋒。很快,一些士兵衝到城下,架起雲梯,攀上城牆。城頭上,並州軍與曹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與此同時,曹軍還動用了衝車,猛烈地撞擊著晉陽城的城門,每一次撞擊都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聲勢駭人。
然而,並州軍並未放棄抵抗。郭援拚盡全力,指揮士兵用石塊、木頭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往下丟去,狠狠地打擊那些操控衝車的曹軍士兵。高幹則率軍應對付那些爬上城頭的曹軍士兵。
太原的城牆在並州也算是高大了,但與關中的堅城相比,又遠遠不如。爬上城頭的曹軍士兵越來越多,高幹也隻能拚盡全力廝殺。
雙方大戰了一個多時辰,在並州軍的頑強抵抗下,終於曹軍的攻勢逐漸減弱。鍾繇看到無力破城,就下令鳴金收兵,曹軍開始有序地撤退。
很快七八天過去了,期間曹軍共三次攻城,力度越來越大,晉陽頓時岌岌可危起來。
這天,曹軍攻城結束,今日仍是徒勞無功。鍾繇迴到營寨中,心裏悶悶不樂。需知他的大軍長途跋涉至此,不利於久戰,高幹顯然已打定主意,堅守晉陽,直到曹軍糧草不濟,被迫退兵。
“報……”士兵進來:“報……今日士兵巡邏,抓住敵軍一個細作,告之一個消息。”
“什麽消息?”
“陳炎的部將潘璋率軍穿過太行山,攻占了上艾。”
上艾在晉陽的東麵,距離晉陽約兩百裏路,鍾繇自然不會查探上艾方向的消息。隻是,高幹撤兵之時,曾在上艾留了些眼線。潘璋攻占上艾後,這些眼線向晉陽方向迴傳消息,又被曹軍所俘虜。
鍾繇聽了,皺起眉頭來:“陳炎的軍隊?莫非也是想奪太原?多少兵力?”
“據說三千左右!”
“三千自然是奪不了太原。”
旁邊的張既突然插了一句:“隻怕陳炎還有援軍,這情況就複雜了。”
“哈哈哈哈,將軍想招募於我,卻無半點誠意,我又豈會為你所用?”審配都覺得無語了。
“若我有誠意,那你會願意為我所用嗎?”
“不願意!”審配迴答得斬釘截鐵。
“你橫豎不願意為我所用,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要有誠意?”
“你……你怎麽如此?為君者,當廣納賢才,對有才之人,應禮賢下士,才能人心所向,從者雲集。”
“哈哈哈哈,想必袁紹亦是如你所說,你才會為他效力,但他敗亡了。”
“大將軍之敗,非他不禮賢下士,皆因諸子無能,諸臣不識大體,內鬥不休,才為你所乘。若非如此,豈會敗給你?”
“正南,你何必百般解釋呢?袁紹已經敗亡,他不能重生,你亦不能穿越。”
“什麽重生?穿越?”
“人死不能複生,你亦不能重現當年袁紹請你出仕時的情形。今日在我麵前解釋再多又如何?袁紹已亡。”
審配頓時感到一陣頹廢。
“你不願意為我所用,我本該殺了你,但念你獻鄴城而降,終有微薄之功,我就留你一命,你走吧!”
陳炎下了逐客令,審配有些失魂落魄,就離開了。
陳炎打算在鄴城留一段時間,處理戰後之事。
……
並州太原晉陽城。
話說鍾繇率軍進入並州,直奔太原郡晉陽城而去,那是並州刺史部所在地,也是高幹的老巢。一旦占據晉陽,就會繳獲大量的錢糧物資,高幹固然可以退守到其他城,但必會缺少物資,而無法養活大軍。
然而,對於鍾繇而言,這並非易事。他在軍隊長途跋涉至此,已有些疲憊。另外,從河東進軍到太原,需穿行霍太山,霍太山南北有近三四百裏路,道路崎嶇,此乃屏障。士兵直接穿行還是可以做到的,但糧草輜重穿行,更是困難重重。
穿行霍太山隻有一條路,在這條路上,還有一些往來於太原和河東的人。鍾繇率軍穿越霍太山北上時,被一些普通百姓看到了,就匯報給了界休令。界休令很是警覺,立即上報此事。
正在攻打井陘關的高幹一聽界休方向有動向,立即率軍返迴晉陽。此時,高幹和鍾繇比的是速度,誰的軍隊先到達晉陽,晉陽就會落入誰的手中。
鍾繇並不知道高幹出兵井陘的消息。進入太原郡後,為了糧道順暢,他一路攻城掠寨,依次攻克界休、中都、平遙、祁、榆次等幾個縣,花了不少時間。直到攻克榆次時,距離晉陽近了,他才打探到,此前高幹曾出兵攻打井陘關。此時,高幹已經率軍迴到了晉城。
鍾繇暗恨自己不了解敵情,做出錯誤的決定。早知道高幹出兵攻打井陘,他就應該出兵突襲晉陽,一舉奪城,再攻占上艾,把高幹堵在太行山東麵。如此,太原就會落入自己手裏。如今,他錯失良機,悔之已晚。
沒辦法,鍾繇隻好率軍兵臨晉陽城下,安營下紮寨。次日,他就率軍列陣,下令發動攻城,負責主攻的馬超和閻行。兩人暫時聽從鍾繇的號令,實則都是曹操的心腹大患,鍾繇也想借此機會,削弱兩人的兵力。
馬超和閻行所率皆是步騎混合,兩人也隻能各自派出步兵,一起攻城。
隨著戰鼓擂起,曹軍如脫韁的野馬,衝向晉陽城。士兵喊著口號,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倒也是氣勢如虹。
城頭上,高幹看到洶湧而來的曹軍士兵,心中憂慮萬分,這是生死存亡的時候。
當曹軍衝至射程之內時,高幹一聲令下,箭矢射出,瞬間將衝在最前方的曹軍士兵射倒在地。
此前曹軍連續攻下數城,士氣正盛,士兵仿佛忘記了生死,仍奮不顧身地向前衝鋒。很快,一些士兵衝到城下,架起雲梯,攀上城牆。城頭上,並州軍與曹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與此同時,曹軍還動用了衝車,猛烈地撞擊著晉陽城的城門,每一次撞擊都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聲勢駭人。
然而,並州軍並未放棄抵抗。郭援拚盡全力,指揮士兵用石塊、木頭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往下丟去,狠狠地打擊那些操控衝車的曹軍士兵。高幹則率軍應對付那些爬上城頭的曹軍士兵。
太原的城牆在並州也算是高大了,但與關中的堅城相比,又遠遠不如。爬上城頭的曹軍士兵越來越多,高幹也隻能拚盡全力廝殺。
雙方大戰了一個多時辰,在並州軍的頑強抵抗下,終於曹軍的攻勢逐漸減弱。鍾繇看到無力破城,就下令鳴金收兵,曹軍開始有序地撤退。
很快七八天過去了,期間曹軍共三次攻城,力度越來越大,晉陽頓時岌岌可危起來。
這天,曹軍攻城結束,今日仍是徒勞無功。鍾繇迴到營寨中,心裏悶悶不樂。需知他的大軍長途跋涉至此,不利於久戰,高幹顯然已打定主意,堅守晉陽,直到曹軍糧草不濟,被迫退兵。
“報……”士兵進來:“報……今日士兵巡邏,抓住敵軍一個細作,告之一個消息。”
“什麽消息?”
“陳炎的部將潘璋率軍穿過太行山,攻占了上艾。”
上艾在晉陽的東麵,距離晉陽約兩百裏路,鍾繇自然不會查探上艾方向的消息。隻是,高幹撤兵之時,曾在上艾留了些眼線。潘璋攻占上艾後,這些眼線向晉陽方向迴傳消息,又被曹軍所俘虜。
鍾繇聽了,皺起眉頭來:“陳炎的軍隊?莫非也是想奪太原?多少兵力?”
“據說三千左右!”
“三千自然是奪不了太原。”
旁邊的張既突然插了一句:“隻怕陳炎還有援軍,這情況就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