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牽製曹操的策略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炎看了看沮授,沒有強迫他,又看向郭嘉:“奉孝,你怎麽看?”
“攻鄴城確實不能急,今袁紹勢雖弱,但也是幾萬軍隊,若我軍攻鄴,曹操態度不明,隻怕會阻止我軍奪得鄴城。將軍攻鄴城之前,不僅要先對付黑山軍,還有先想辦法牽製曹操的兵力。如此才能高枕無憂。”
“將軍對付黑山軍之策,沒有問題,隻需安心等待,黑山軍必會冒險出黑山,我軍隻要抓住機會,就能一舉破敵,再讓眭固、於毒等人趁機作亂,奪了黑山,大事可成。隻是對付曹操,就沒那麽容易了。”郭嘉也不禁猶豫了起來,看來,他也看出曹操是勁敵。
荀諶插了一句:“不如派名使者,去荊州見劉表,與劉表結盟。”
“對了,剛剛得到一個消息,劉備從袁紹那裏離開之後,去了汝南。劉備此人,梟雄也,汝南黃巾賊多,若他在汝南收攏黃巾賊,必會坐大一方,隻怕曹操夜不能寐。因此,我以為曹操必會先率軍兵進汝南。”
“將軍與友若說得沒錯,但劉表乃守成之主,隻想固守荊州,無心進取,就算將軍派使者過去,他隻怕也不敢率軍北上,與曹操交戰。劉備在汝南,雖有收攏士兵,但其在曹操手下數次戰敗,軍中士氣全無。曹操大軍一到汝南,劉備大軍很快就會崩潰,無力與曹操相抗衡。”
“所以,曹操很快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不會被其所束縛,我軍也難有可乘之機。”
“那關中和江東呢?”
“曹操派鍾繇經略關中,此人才能非凡,關中漸穩,若關中諸侯為其所用,曹操實力大增,至於江東,孫策剛亡,其弟孫權繼承基業,內部不穩,怎能北上牽製曹操?如今,曹操兵力閑置,其精力會放在鄴城上,一旦我軍有風吹草動,則其亦會有所動。看來,我軍攻鄴城不能草率,當謀而後定。”
沮授聽了,想說什麽,仍欲言又止。
郭嘉顯然早有想法:“不過,這些問題,倒是可以一一解決。”
“哦,如何解決?”
“荊州劉表,將軍仍需派人過去,說動劉表,發兵北上,劉表守成是不錯,但南陽動蕩不安,他必著急。江東孫權,其兄孫策剛逝,其內部不穩,將軍可派人去揚州,見一見孫權,謊稱曹操要攻打揚州,又散播謊言,孫權必做出應對,雙方稍有不慎,則爆發大戰。”
“袁紹據冀州三郡,急於擴大實力,但三郡人口少,錢糧不多。他又連連敗於我軍手裏,自然不敢輕易北上進犯我軍,亦不敢南下奪河內,唯有奪河東,以擴充實力。”
“河東?”
河東太守應該是王邑,此人似乎據河東已有五六年時間了,但兵力有限,一直老老實實。
“正是,將軍不如派人去鄴城,暗地裏散播謊言,稍稍引導,袁紹必會讓高幹攻打河東。高幹一動兵,則無力攻常山或支援鄴城,對我軍大為有利。”
“但,若高幹攻河東,曹操會如何應對,從豫州進軍河東隻怕不利?”
陳炎又想起曆史來,高幹攻河東,曹操就會引關中軍隊進入河東。
“曹操若動其主力……”郭嘉沉思了起來:“將軍提醒的是,莫非曹操會引關中之兵,進入河東,而他自己仍盯著鄴城?”他原本以為曹操會進軍河東,陳炎一提醒,他很快就想到,曹操會引關中之兵進入河東。
“不過,就算是曹操引關中之兵去河東,隻要其與袁紹大打出手,也對我軍有利。”
“但曹軍勢大,高幹如何是敵手,萬一高幹戰敗,並州落入曹操之手,那就不妙了。”
“將軍憂慮過甚,高幹或奪河東不成,但曹操想奪並州,亦是難上加難,河東與並州太原之間,有霍山阻隔,豈是容易攻伐的?”
陳炎點了點頭,放下心來:“奉孝說得有理,但迴到剛才的問題,我軍攻黑山軍之際,不能無所作為,任由袁紹恢複實力。”
郭嘉一時也沒了主意。這時,沮授又努了努嘴,想說什麽。
“公與,你有話直說便是,當然,就算你不說,我亦不會怪罪於你。”
郭嘉和荀諶也看向沮授,一個大男人扭扭捏捏的,看著多別扭。
荀諶看不下去了:“公與,你對袁紹有舊情,此乃理所當然,但你既然效力於將軍,就不應該忌諱太多。”
“友若所言極是。”沮授長歎了口氣,終於說了:“那我就說了……今袁紹與將軍數次交戰,大軍損失不小,尤其是騎兵,數戰之後,不過隻剩兩三千之數。將軍可采取疲袁之策。”
“何為疲袁之策?”
“可分遣精銳騎兵,進入趙及清河,抄掠財物,以補我軍輜重,使兩國不得安寧,一則重創袁紹治下,使其糧食欠收,二則我軍獲得休養生息,積攢錢糧,提升實力。待袁紹實力衰弱之時,我軍再兵進鄴城,一舉破城。”
“公與所言有理。”
陳炎點了點頭,這主意很合他的心意。如今占據涿郡後,他的戰馬來源擴大了不少,正想組建更多騎兵。相較之下,袁紹戰馬的來源就小了很多,就算袁紹能從並州搞到戰馬,但道路遙遠,又有太行八陘阻隔,他也沒辦法把戰馬弄到鄴城來。
另外,冀州這地方,地勢平坦,很適合騎兵作戰。沮授之策,充分發揮了騎兵的能動性。
陳炎總結了眾人的意見,心裏有了個大概的思路。
“諸位,對於鄴城,看來隻能徐徐圖之,不過,我軍實力增強太多,徐徐圖之對我軍亦是有利,今日就商議至此,我已設下宴席,款待諸位。”
開會結束,自然要吃吃喝喝,享受一番。
……
冀州魏郡鄴城
袁紹也在召集手下之人,商議大事。
“諸位,春季已至,陳炎奪了冀州數郡,必會厲兵秣馬,圖謀我鄴城,我憂慮重重,這年都過不好,你們皆乃我信任之臣,自當為我出力才是,如今我該如何?”
“攻鄴城確實不能急,今袁紹勢雖弱,但也是幾萬軍隊,若我軍攻鄴,曹操態度不明,隻怕會阻止我軍奪得鄴城。將軍攻鄴城之前,不僅要先對付黑山軍,還有先想辦法牽製曹操的兵力。如此才能高枕無憂。”
“將軍對付黑山軍之策,沒有問題,隻需安心等待,黑山軍必會冒險出黑山,我軍隻要抓住機會,就能一舉破敵,再讓眭固、於毒等人趁機作亂,奪了黑山,大事可成。隻是對付曹操,就沒那麽容易了。”郭嘉也不禁猶豫了起來,看來,他也看出曹操是勁敵。
荀諶插了一句:“不如派名使者,去荊州見劉表,與劉表結盟。”
“對了,剛剛得到一個消息,劉備從袁紹那裏離開之後,去了汝南。劉備此人,梟雄也,汝南黃巾賊多,若他在汝南收攏黃巾賊,必會坐大一方,隻怕曹操夜不能寐。因此,我以為曹操必會先率軍兵進汝南。”
“將軍與友若說得沒錯,但劉表乃守成之主,隻想固守荊州,無心進取,就算將軍派使者過去,他隻怕也不敢率軍北上,與曹操交戰。劉備在汝南,雖有收攏士兵,但其在曹操手下數次戰敗,軍中士氣全無。曹操大軍一到汝南,劉備大軍很快就會崩潰,無力與曹操相抗衡。”
“所以,曹操很快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不會被其所束縛,我軍也難有可乘之機。”
“那關中和江東呢?”
“曹操派鍾繇經略關中,此人才能非凡,關中漸穩,若關中諸侯為其所用,曹操實力大增,至於江東,孫策剛亡,其弟孫權繼承基業,內部不穩,怎能北上牽製曹操?如今,曹操兵力閑置,其精力會放在鄴城上,一旦我軍有風吹草動,則其亦會有所動。看來,我軍攻鄴城不能草率,當謀而後定。”
沮授聽了,想說什麽,仍欲言又止。
郭嘉顯然早有想法:“不過,這些問題,倒是可以一一解決。”
“哦,如何解決?”
“荊州劉表,將軍仍需派人過去,說動劉表,發兵北上,劉表守成是不錯,但南陽動蕩不安,他必著急。江東孫權,其兄孫策剛逝,其內部不穩,將軍可派人去揚州,見一見孫權,謊稱曹操要攻打揚州,又散播謊言,孫權必做出應對,雙方稍有不慎,則爆發大戰。”
“袁紹據冀州三郡,急於擴大實力,但三郡人口少,錢糧不多。他又連連敗於我軍手裏,自然不敢輕易北上進犯我軍,亦不敢南下奪河內,唯有奪河東,以擴充實力。”
“河東?”
河東太守應該是王邑,此人似乎據河東已有五六年時間了,但兵力有限,一直老老實實。
“正是,將軍不如派人去鄴城,暗地裏散播謊言,稍稍引導,袁紹必會讓高幹攻打河東。高幹一動兵,則無力攻常山或支援鄴城,對我軍大為有利。”
“但,若高幹攻河東,曹操會如何應對,從豫州進軍河東隻怕不利?”
陳炎又想起曆史來,高幹攻河東,曹操就會引關中軍隊進入河東。
“曹操若動其主力……”郭嘉沉思了起來:“將軍提醒的是,莫非曹操會引關中之兵,進入河東,而他自己仍盯著鄴城?”他原本以為曹操會進軍河東,陳炎一提醒,他很快就想到,曹操會引關中之兵進入河東。
“不過,就算是曹操引關中之兵去河東,隻要其與袁紹大打出手,也對我軍有利。”
“但曹軍勢大,高幹如何是敵手,萬一高幹戰敗,並州落入曹操之手,那就不妙了。”
“將軍憂慮過甚,高幹或奪河東不成,但曹操想奪並州,亦是難上加難,河東與並州太原之間,有霍山阻隔,豈是容易攻伐的?”
陳炎點了點頭,放下心來:“奉孝說得有理,但迴到剛才的問題,我軍攻黑山軍之際,不能無所作為,任由袁紹恢複實力。”
郭嘉一時也沒了主意。這時,沮授又努了努嘴,想說什麽。
“公與,你有話直說便是,當然,就算你不說,我亦不會怪罪於你。”
郭嘉和荀諶也看向沮授,一個大男人扭扭捏捏的,看著多別扭。
荀諶看不下去了:“公與,你對袁紹有舊情,此乃理所當然,但你既然效力於將軍,就不應該忌諱太多。”
“友若所言極是。”沮授長歎了口氣,終於說了:“那我就說了……今袁紹與將軍數次交戰,大軍損失不小,尤其是騎兵,數戰之後,不過隻剩兩三千之數。將軍可采取疲袁之策。”
“何為疲袁之策?”
“可分遣精銳騎兵,進入趙及清河,抄掠財物,以補我軍輜重,使兩國不得安寧,一則重創袁紹治下,使其糧食欠收,二則我軍獲得休養生息,積攢錢糧,提升實力。待袁紹實力衰弱之時,我軍再兵進鄴城,一舉破城。”
“公與所言有理。”
陳炎點了點頭,這主意很合他的心意。如今占據涿郡後,他的戰馬來源擴大了不少,正想組建更多騎兵。相較之下,袁紹戰馬的來源就小了很多,就算袁紹能從並州搞到戰馬,但道路遙遠,又有太行八陘阻隔,他也沒辦法把戰馬弄到鄴城來。
另外,冀州這地方,地勢平坦,很適合騎兵作戰。沮授之策,充分發揮了騎兵的能動性。
陳炎總結了眾人的意見,心裏有了個大概的思路。
“諸位,對於鄴城,看來隻能徐徐圖之,不過,我軍實力增強太多,徐徐圖之對我軍亦是有利,今日就商議至此,我已設下宴席,款待諸位。”
開會結束,自然要吃吃喝喝,享受一番。
……
冀州魏郡鄴城
袁紹也在召集手下之人,商議大事。
“諸位,春季已至,陳炎奪了冀州數郡,必會厲兵秣馬,圖謀我鄴城,我憂慮重重,這年都過不好,你們皆乃我信任之臣,自當為我出力才是,如今我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