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退兵,戰事結束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冀州魏郡鄴城。
曹軍在鄴城下罵戰已久,曹操終於忍不住下令攻城。
夏侯淵率領精銳弓兵,如離弦之箭般迅速推進,直至進入射程之內。城頭上的袁軍見狀,立即弓箭齊發,試圖阻擋曹軍的攻勢。
夏侯淵指揮弓兵還擊,掩護著身後的士兵,將井闌緩緩推進。隨著井闌被推至距離城牆六十步內時,曹軍士兵迅速攀爬而上,開始從高處向城頭射箭。
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城頭上的袁軍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他們紛紛尋找掩體,試圖躲避這致命的攻擊。曹軍慢慢地在這場對射中占據上風。
樂進率領另一隊士兵,推著雲梯和衝城車,在弓箭的掩護下臨近城牆。士兵將雲梯搭建好,爬了上去,登上城牆,與袁軍短兵相接。另一士兵則推著衝城車,猛烈撞擊著城門,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雙方士兵在城牆上、城下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戰場上刀光劍影,血流成河。
盡管曹軍攻勢兇猛,袁軍卻憑借著堅固的城牆,始終未能讓曹軍取得突破。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戰況膠著,難分勝負。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軍逐漸顯露出疲態,曹操隻好下令退兵。
期間,曹軍幾次攻城,仍是未能撼動鄴城分毫。而幾次擊退曹軍,也讓城內的袁軍慢慢恢複士氣,從此前大敗的陰霾中恢複了過來。
曹操終是死了心,看來想奪下鄴城終是太困難了。本來他對攻占鄴城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但上次那場大勝,讓他有了僥幸心理。現在好了,希望破滅了,僥幸心理也沒了。算起來,他兵臨鄴城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如今看不到任何破城的希望,心中便有了退兵的念頭。
他仍有些不甘心,又召集手下。
“諸位,今戰事膠著,我軍可還有破鄴城的希望?”
荀攸上次都建議退兵,此時隻能再站出來,重複自己的觀點:“我軍兵力與袁紹相當,想攻破鄴城,幾無可能,我以為還是撤兵,以後再另尋良機。”
董昭氣惱陳炎連邯鄲都打不下,發了頓牢騷:“今我軍攻不下鄴城,皆因陳炎故意怠倦,當初說好全力夾擊鄴城,他卻隻出個三四千兵力,連邯鄲都拿不下,真是可恨。”
董昭對陳炎的心情極為矛盾,一方麵明明知道陳炎不給力,攻鄴城希望渺茫,一方麵又心存僥幸,覺得隻要陳炎出兵了,攻鄴城就有希望。
毛玠也長歎口氣:“司空,如今鄴城堅固,以我軍現在的兵力,想拿下鄴城,已是不可能了,還請司空盡快撤兵了吧!”
曹操仍是拿不定主意,來迴踱步:“唉,日後袁紹必對我防範有加,隻怕很難再有機會。”
“報……”一個士兵跑進來,顯然有重要消息。
“有什麽事?”
“陳留己吾張繡將軍派人送來消息。”張繡降了曹操之後,奉命鎮守陳留己吾城。
“張繡?有什麽消息?”曹操感到疑惑,張繡能有什麽消息,要傳到前線來。
“半個月前,張將軍發現一支約一兩百人的軍隊南下,就想率軍攔截,但對方進軍神速,很快就穿過己吾,往南而去,那軍隊旗幟掛了左將軍的旗幟,可能是劉備。”
“什麽?是劉備?”曹操大驚:“劉備不是在鄴城嗎?”他一直以為劉備在鄴城,此時才得知劉備跑了,心中難免大驚。
“這……小的不知。”
荀攸突然想了起來:“司空可曾記得半個多月前,鄴城東門有支四五百人的軍隊出來,不掛旗幟,又悄然而出,斥候雖探到,卻不知其身份,可能就是劉備。沿途想必遭到攔截,故隻剩下一兩百人。”
“那劉備率軍南下,意欲何為?”
“我一時不知……”荀攸乃智者,一下子就想了起來:“不好,莫非袁紹讓他去汝南,收攏劉辟和龔都的黃巾賊。”
曹操一聽,氣得打翻了桌上的東西。如果隻是劉備去了,他倒也不擔心,可他也派關羽去了汝南,這不是特意讓人家兄弟去汝南會合嗎?也難怪他生氣。他當初找借口調關羽去汝南時的那副得意勁,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
荀攸也知道曹操氣什麽,就安慰了一句:“關羽此人,頗講信義,就算得知劉備在汝南,亦不會先與劉備匯合。他受司空大恩,會先率軍迴許都,把軍隊還給司空,向司空拜別,再帶走劉備家眷。”
曹操一想也對,劉備的家眷還在許都,關羽還不會就這麽跑了。隻是,如今他再也沒有心情攻打鄴城了。
“傳令下去,明日退兵迴鄴城。”
對於退兵一事,他一直猶豫不決,卻沒想到一個消息傳來,終於讓他做出退兵的決定。當然,他退兵不僅僅是害怕關羽跑了,而是劉備到了汝南,勢必掀起一番腥風血雨,危及到許都,他不得不防。看來,他得親自率軍,去平定汝南之亂。
次日,曹軍陸陸續續往南撤退。到了傍晚之時,袁紹才得到消息,曹軍已盡數撤退。
此刻,袁紹感慨萬千,鄴城安全了,這場戰事也終於暫告一段落。鄴城被攻數月,雖說敵軍不能破城,但給鄴城帶來的影響仍是很大。
曹操撤兵幾天後,駐軍兗州東郡東阿的程昱很快就將大軍撤迴黃河南的鄄城。隻是,於禁所率兵力,仍駐軍在濮陽,以觀北方動靜。另外,曹操另派一人劉延擔任東郡太守,率一千兵力,進駐東郡東武陽。
程昱撤軍之後,成廉也將軍隊從漯陰撤迴了濟南東平陵。
當然,陳炎也不再攻打邯鄲,立即率軍撤退迴信都城。
這場大戰從一月陳炎率先開打,到各方撤兵,前後曆經七個多月。三方也是各有收益或損失。
最慘的肯定是袁紹。出兵前,他手裏的軍隊含清河、安平和河間三郡駐軍,將近七萬兵力,如今隻剩下不足四萬,兵力損失近半,還丟了冀州北部共五個郡國,可謂是損失慘重,真是一場慘敗。
曹軍在鄴城下罵戰已久,曹操終於忍不住下令攻城。
夏侯淵率領精銳弓兵,如離弦之箭般迅速推進,直至進入射程之內。城頭上的袁軍見狀,立即弓箭齊發,試圖阻擋曹軍的攻勢。
夏侯淵指揮弓兵還擊,掩護著身後的士兵,將井闌緩緩推進。隨著井闌被推至距離城牆六十步內時,曹軍士兵迅速攀爬而上,開始從高處向城頭射箭。
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城頭上的袁軍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他們紛紛尋找掩體,試圖躲避這致命的攻擊。曹軍慢慢地在這場對射中占據上風。
樂進率領另一隊士兵,推著雲梯和衝城車,在弓箭的掩護下臨近城牆。士兵將雲梯搭建好,爬了上去,登上城牆,與袁軍短兵相接。另一士兵則推著衝城車,猛烈撞擊著城門,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雙方士兵在城牆上、城下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戰場上刀光劍影,血流成河。
盡管曹軍攻勢兇猛,袁軍卻憑借著堅固的城牆,始終未能讓曹軍取得突破。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戰況膠著,難分勝負。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軍逐漸顯露出疲態,曹操隻好下令退兵。
期間,曹軍幾次攻城,仍是未能撼動鄴城分毫。而幾次擊退曹軍,也讓城內的袁軍慢慢恢複士氣,從此前大敗的陰霾中恢複了過來。
曹操終是死了心,看來想奪下鄴城終是太困難了。本來他對攻占鄴城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但上次那場大勝,讓他有了僥幸心理。現在好了,希望破滅了,僥幸心理也沒了。算起來,他兵臨鄴城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如今看不到任何破城的希望,心中便有了退兵的念頭。
他仍有些不甘心,又召集手下。
“諸位,今戰事膠著,我軍可還有破鄴城的希望?”
荀攸上次都建議退兵,此時隻能再站出來,重複自己的觀點:“我軍兵力與袁紹相當,想攻破鄴城,幾無可能,我以為還是撤兵,以後再另尋良機。”
董昭氣惱陳炎連邯鄲都打不下,發了頓牢騷:“今我軍攻不下鄴城,皆因陳炎故意怠倦,當初說好全力夾擊鄴城,他卻隻出個三四千兵力,連邯鄲都拿不下,真是可恨。”
董昭對陳炎的心情極為矛盾,一方麵明明知道陳炎不給力,攻鄴城希望渺茫,一方麵又心存僥幸,覺得隻要陳炎出兵了,攻鄴城就有希望。
毛玠也長歎口氣:“司空,如今鄴城堅固,以我軍現在的兵力,想拿下鄴城,已是不可能了,還請司空盡快撤兵了吧!”
曹操仍是拿不定主意,來迴踱步:“唉,日後袁紹必對我防範有加,隻怕很難再有機會。”
“報……”一個士兵跑進來,顯然有重要消息。
“有什麽事?”
“陳留己吾張繡將軍派人送來消息。”張繡降了曹操之後,奉命鎮守陳留己吾城。
“張繡?有什麽消息?”曹操感到疑惑,張繡能有什麽消息,要傳到前線來。
“半個月前,張將軍發現一支約一兩百人的軍隊南下,就想率軍攔截,但對方進軍神速,很快就穿過己吾,往南而去,那軍隊旗幟掛了左將軍的旗幟,可能是劉備。”
“什麽?是劉備?”曹操大驚:“劉備不是在鄴城嗎?”他一直以為劉備在鄴城,此時才得知劉備跑了,心中難免大驚。
“這……小的不知。”
荀攸突然想了起來:“司空可曾記得半個多月前,鄴城東門有支四五百人的軍隊出來,不掛旗幟,又悄然而出,斥候雖探到,卻不知其身份,可能就是劉備。沿途想必遭到攔截,故隻剩下一兩百人。”
“那劉備率軍南下,意欲何為?”
“我一時不知……”荀攸乃智者,一下子就想了起來:“不好,莫非袁紹讓他去汝南,收攏劉辟和龔都的黃巾賊。”
曹操一聽,氣得打翻了桌上的東西。如果隻是劉備去了,他倒也不擔心,可他也派關羽去了汝南,這不是特意讓人家兄弟去汝南會合嗎?也難怪他生氣。他當初找借口調關羽去汝南時的那副得意勁,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
荀攸也知道曹操氣什麽,就安慰了一句:“關羽此人,頗講信義,就算得知劉備在汝南,亦不會先與劉備匯合。他受司空大恩,會先率軍迴許都,把軍隊還給司空,向司空拜別,再帶走劉備家眷。”
曹操一想也對,劉備的家眷還在許都,關羽還不會就這麽跑了。隻是,如今他再也沒有心情攻打鄴城了。
“傳令下去,明日退兵迴鄴城。”
對於退兵一事,他一直猶豫不決,卻沒想到一個消息傳來,終於讓他做出退兵的決定。當然,他退兵不僅僅是害怕關羽跑了,而是劉備到了汝南,勢必掀起一番腥風血雨,危及到許都,他不得不防。看來,他得親自率軍,去平定汝南之亂。
次日,曹軍陸陸續續往南撤退。到了傍晚之時,袁紹才得到消息,曹軍已盡數撤退。
此刻,袁紹感慨萬千,鄴城安全了,這場戰事也終於暫告一段落。鄴城被攻數月,雖說敵軍不能破城,但給鄴城帶來的影響仍是很大。
曹操撤兵幾天後,駐軍兗州東郡東阿的程昱很快就將大軍撤迴黃河南的鄄城。隻是,於禁所率兵力,仍駐軍在濮陽,以觀北方動靜。另外,曹操另派一人劉延擔任東郡太守,率一千兵力,進駐東郡東武陽。
程昱撤軍之後,成廉也將軍隊從漯陰撤迴了濟南東平陵。
當然,陳炎也不再攻打邯鄲,立即率軍撤退迴信都城。
這場大戰從一月陳炎率先開打,到各方撤兵,前後曆經七個多月。三方也是各有收益或損失。
最慘的肯定是袁紹。出兵前,他手裏的軍隊含清河、安平和河間三郡駐軍,將近七萬兵力,如今隻剩下不足四萬,兵力損失近半,還丟了冀州北部共五個郡國,可謂是損失慘重,真是一場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