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攻信都之策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陶升聽出孟岱語氣有些嚴厲,心虛了起來,連忙辯解:“將軍,我率騎兵衝殺,敵軍列盾牌陣抵擋,我本以為可以直接衝殺過去,卻不料敵軍的盾牌極為堅固,戰馬都衝不過去,攻勢一滯,敵軍弓箭猛烈,我不得不退呀!”
“當真?敵軍竟如此厲害,以步對騎,也不落下風?”
“自然是真的,我所率騎兵攻勢停滯,前後相互碰撞,又有敵軍弓箭襲擊,片刻時間就折損上百士兵。若不退,隻怕已是全軍覆沒。”
孟岱想到自己的進攻也不順利,明白這支敵軍很厲害,也就不再責怪陶升。
不過,自此戰之後,他心裏膽怯,連續半個月都不敢攻城,雙方就這樣對峙了起來。
……
話說文醜、汪昭、沮授率五千騎兵,急行四天多時間,到達信都城附近。
“報……報……”先派去的斥候前來向文醜迴報:“信都城仍在我軍手裏,韓範將軍堅守不出,敵軍最近幾日攻勢減緩。”
“攻勢減緩?敵軍應該會爭取在我軍到達之前攻下信都,該急攻才對,為何減緩?”
沮授隨口就猜:“想必是得知我軍將至,故緩攻城,以保存體力,對付我軍!若我軍直接就去,隻怕不妥,以我之見,不如行軍至廣川渡,襲擊渡口,以斷敵軍後路,屆時敵軍必慌,我軍再進軍信都,可解信都之圍。”
汪昭反駁:“廣川渡距離信都足足有百來裏路,往返需數天時間,若信都被攻破,此乃你我三人之責,我以為當盡快去信都,先保信都不失再說。”
文醜是主將,他想了想,讚同了汪昭的說法:“汪將軍所言極是,我大軍得先保信都周全才行。”
沮授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他始終覺得應先破了渡口,給陳炎施加壓力。
……
冀州安平國信都城外,青州軍營寨。
陳炎率軍攻城掠地,少有強攻城池,在攻城方麵始終缺乏經驗。張合、潘璋輪番攻打隻有兩三千軍的信都,攻了半個月,卻絲毫沒有進展。
這天,郭嘉來到陳炎。
“州牧,我倒有一計,可破信都?”
“哦,不知是何計?”陳炎大喜,郭嘉說有辦法,那肯定是這幾天想到了攻城的妙計。
“信都西南不足兩裏處有一河,名為滏水,從地勢上看,滏水岸邊位於高處,信都城位於低處。州牧可知,呂布占據下邳時,曹操是如何攻破下邳的?”
“我聽說曹操決了沂、泗兩水淹了下邳,你……是說決了滏水,灌水入信都城?”陳炎明白了過來。
其實,引水灌城,是古代比較常用的攻城手段,光曹操就用了幾次。曆史上,曹操不僅引水灌入過下邳,在攻鄴城時,同樣引水淹鄴城,且這計策很有可能都是郭嘉獻的。
“正是,韓範堅守信都,其倚仗是鄴城會出兵救援,故他拚命死守,隻待援軍到來,我軍若要瓦解其誌,一是阻敵增援,但敵軍援軍未至,這仗怎麽打,還未有定數。”
“二是製造恐慌,使其誌迅速瓦解。信都城牆高,攻城頗難,但城牆再高,也是夯土所築,久泡水中,就會鬆軟,甚至坍塌。另外,我軍引滏水灌入信都,袁軍士兵,城中百姓,都會恐慌。待時機成熟之時,我軍再大舉進攻,便能輕易破城。”
“隻是,若引入灌城,隻怕城內房屋也會被浸泡,百姓受到連累,我實是不忍……”水火無常,一旦控製不好,很有可能把整個城都淹了,陳炎也謹慎了起來。
“州牧宅心仁厚,令人敬佩,不過還請州牧放心,滏水並不大,其寬度不過十幾二十丈,深度隻有兩三丈,水量小,我軍隻需築一陂堰(蓄水池),用來儲水,再挖一溝渠到信都城,引水緩緩引入城中即可,若水太大時,再堵住便是。”
“水淹信都數日,韓範心誌瓦解,百姓恐慌,也會在城中鬧事,屆時信都隨手可破。安平一直都是冀州產糧重地,信都又是治所,儲糧充足,攻破信都後,州牧再開倉放糧,可收獲民心。”
真是妙計,先把城給淹了,攻破信都後,曆數袁紹之罪,說袁紹殘暴,為了早點救百姓於水火,陳炎不得已才放水淹城,再順便開倉放糧,收攏民心。百姓很快就相信了,袁紹是壞人,陳炎是好人,屆時民心歸附。
陳炎不是迂腐之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哈哈大笑起來,把此事給定了下來。
他連忙下令近幾日停止攻城,又把潘璋叫過來,讓其派兩千大軍,去信都西南麵挖溝蓄水去,再挖溝渠到信都城下,做好放水的準備。
到了午後時分,士兵匆匆跑進來:“報將軍,敵軍援軍已進入信都地界,就在近二十裏處紮營,明日就到,兵力約五千,是騎兵。”
郭嘉連忙問:“主將是誰?”他更關心主將,因為不同的主將,會有不同的打法。
“旗幟上是文字,應該是文醜。”
“文醜……”郭家沉吟起來。
“文醜怎麽啦?”
“文醜乃勇將,去年在易京,他幾次突襲彎角渡和荊軻渡,我怕他故伎重演,又去襲擊廣川渡。我軍堅守廣川城,早已先囤積好糧食,這渡口丟了,一時倒也無事,隻是大軍被白溝隔開,時間長了,難免讓人不安,後果也會慢慢顯現。”
“奉孝說得有理,隻是,渡口距離這裏有百來裏路,來迴數日,難道文醜不怕我軍拿下信都嗎?他率軍而來,是為解信都之危,以其脾性,多半會先向信都進軍,而不是節外生枝,去攻渡口。”
“哈哈,州牧說得有理,看來是我多慮了。那州牧是打算於途中設伏嗎?”
陳炎歎了口氣:“那文醜精明得很,隻怕不會上當。”他想起了去年剛到易京時設伏失敗之事。
“他上次不上當,不代表這次也不上當。”
“好吧,那就再伏擊一把。”陳炎想了想,就算伏擊失敗,他也沒什麽損失。
……
“當真?敵軍竟如此厲害,以步對騎,也不落下風?”
“自然是真的,我所率騎兵攻勢停滯,前後相互碰撞,又有敵軍弓箭襲擊,片刻時間就折損上百士兵。若不退,隻怕已是全軍覆沒。”
孟岱想到自己的進攻也不順利,明白這支敵軍很厲害,也就不再責怪陶升。
不過,自此戰之後,他心裏膽怯,連續半個月都不敢攻城,雙方就這樣對峙了起來。
……
話說文醜、汪昭、沮授率五千騎兵,急行四天多時間,到達信都城附近。
“報……報……”先派去的斥候前來向文醜迴報:“信都城仍在我軍手裏,韓範將軍堅守不出,敵軍最近幾日攻勢減緩。”
“攻勢減緩?敵軍應該會爭取在我軍到達之前攻下信都,該急攻才對,為何減緩?”
沮授隨口就猜:“想必是得知我軍將至,故緩攻城,以保存體力,對付我軍!若我軍直接就去,隻怕不妥,以我之見,不如行軍至廣川渡,襲擊渡口,以斷敵軍後路,屆時敵軍必慌,我軍再進軍信都,可解信都之圍。”
汪昭反駁:“廣川渡距離信都足足有百來裏路,往返需數天時間,若信都被攻破,此乃你我三人之責,我以為當盡快去信都,先保信都不失再說。”
文醜是主將,他想了想,讚同了汪昭的說法:“汪將軍所言極是,我大軍得先保信都周全才行。”
沮授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他始終覺得應先破了渡口,給陳炎施加壓力。
……
冀州安平國信都城外,青州軍營寨。
陳炎率軍攻城掠地,少有強攻城池,在攻城方麵始終缺乏經驗。張合、潘璋輪番攻打隻有兩三千軍的信都,攻了半個月,卻絲毫沒有進展。
這天,郭嘉來到陳炎。
“州牧,我倒有一計,可破信都?”
“哦,不知是何計?”陳炎大喜,郭嘉說有辦法,那肯定是這幾天想到了攻城的妙計。
“信都西南不足兩裏處有一河,名為滏水,從地勢上看,滏水岸邊位於高處,信都城位於低處。州牧可知,呂布占據下邳時,曹操是如何攻破下邳的?”
“我聽說曹操決了沂、泗兩水淹了下邳,你……是說決了滏水,灌水入信都城?”陳炎明白了過來。
其實,引水灌城,是古代比較常用的攻城手段,光曹操就用了幾次。曆史上,曹操不僅引水灌入過下邳,在攻鄴城時,同樣引水淹鄴城,且這計策很有可能都是郭嘉獻的。
“正是,韓範堅守信都,其倚仗是鄴城會出兵救援,故他拚命死守,隻待援軍到來,我軍若要瓦解其誌,一是阻敵增援,但敵軍援軍未至,這仗怎麽打,還未有定數。”
“二是製造恐慌,使其誌迅速瓦解。信都城牆高,攻城頗難,但城牆再高,也是夯土所築,久泡水中,就會鬆軟,甚至坍塌。另外,我軍引滏水灌入信都,袁軍士兵,城中百姓,都會恐慌。待時機成熟之時,我軍再大舉進攻,便能輕易破城。”
“隻是,若引入灌城,隻怕城內房屋也會被浸泡,百姓受到連累,我實是不忍……”水火無常,一旦控製不好,很有可能把整個城都淹了,陳炎也謹慎了起來。
“州牧宅心仁厚,令人敬佩,不過還請州牧放心,滏水並不大,其寬度不過十幾二十丈,深度隻有兩三丈,水量小,我軍隻需築一陂堰(蓄水池),用來儲水,再挖一溝渠到信都城,引水緩緩引入城中即可,若水太大時,再堵住便是。”
“水淹信都數日,韓範心誌瓦解,百姓恐慌,也會在城中鬧事,屆時信都隨手可破。安平一直都是冀州產糧重地,信都又是治所,儲糧充足,攻破信都後,州牧再開倉放糧,可收獲民心。”
真是妙計,先把城給淹了,攻破信都後,曆數袁紹之罪,說袁紹殘暴,為了早點救百姓於水火,陳炎不得已才放水淹城,再順便開倉放糧,收攏民心。百姓很快就相信了,袁紹是壞人,陳炎是好人,屆時民心歸附。
陳炎不是迂腐之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哈哈大笑起來,把此事給定了下來。
他連忙下令近幾日停止攻城,又把潘璋叫過來,讓其派兩千大軍,去信都西南麵挖溝蓄水去,再挖溝渠到信都城下,做好放水的準備。
到了午後時分,士兵匆匆跑進來:“報將軍,敵軍援軍已進入信都地界,就在近二十裏處紮營,明日就到,兵力約五千,是騎兵。”
郭嘉連忙問:“主將是誰?”他更關心主將,因為不同的主將,會有不同的打法。
“旗幟上是文字,應該是文醜。”
“文醜……”郭家沉吟起來。
“文醜怎麽啦?”
“文醜乃勇將,去年在易京,他幾次突襲彎角渡和荊軻渡,我怕他故伎重演,又去襲擊廣川渡。我軍堅守廣川城,早已先囤積好糧食,這渡口丟了,一時倒也無事,隻是大軍被白溝隔開,時間長了,難免讓人不安,後果也會慢慢顯現。”
“奉孝說得有理,隻是,渡口距離這裏有百來裏路,來迴數日,難道文醜不怕我軍拿下信都嗎?他率軍而來,是為解信都之危,以其脾性,多半會先向信都進軍,而不是節外生枝,去攻渡口。”
“哈哈,州牧說得有理,看來是我多慮了。那州牧是打算於途中設伏嗎?”
陳炎歎了口氣:“那文醜精明得很,隻怕不會上當。”他想起了去年剛到易京時設伏失敗之事。
“他上次不上當,不代表這次也不上當。”
“好吧,那就再伏擊一把。”陳炎想了想,就算伏擊失敗,他也沒什麽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