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袁紹撤兵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怒氣未消,看著田豐:“田元皓,陳炎已撤,你現在才說,又有何用?當初你為何不提醒我?”
田豐一陣愕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也是一時疏忽,再者,從張南以及牽招攻打易京的情況來看,陳炎一點都沒有想撤退的意思。他突然想到,陳炎堅守易京那麽久,又焚燒糧倉,多半是提前把一些糧草給運走了。袁紹攻易京中京之後,又與張燕主力交戰,就無力關注易京北麵的動向,自然就沒有察覺。
牽招也迴來了,袁紹的氣也生完了,下一步該怎麽辦。繼續進軍的話,隻能兵進幽州,可是如今大軍早已疲憊不堪。要知道,他是去年六七月就進軍易京了,如今都一年了。要是撤退的話,他心裏實在是不甘。
“諸位,陳炎逃跑了,易京之戰,已然結束,我大軍是退是進?”
“自然是進。”郭圖搶先一步:“今我軍攻破易京,公孫瓚敗亡,自然接收公孫瓚所據之領土,河間此前已被我軍占據,今需乘勝追擊,占據幽州諸郡才是。”
田豐站出來反駁了一句:“幽州戰亂多年,又有烏桓作亂,相對貧瘠,若我軍繳獲了易京的物資,必實力大增,便可一鼓作氣,拿下幽州,但如今大軍雖勝,所獲極少,士卒疲憊,再兵進幽州,隻能後路不穩,需知陳炎據渤海,若其趁機攻打河間,則可斷我大軍後路,屆時我軍危矣!”
“且我大軍久戰之下,士氣不振,北上幽州,隻怕閻柔和鮮於輔必會恐慌,兩人固城而守,我軍亦一時難以攻破,隻有涿郡,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以我看,大將軍不如讓大軍休整,再派一名大將,統率數千兵力,先行攻占涿,待日後大軍恢複,再做打算。”
袁紹一時不能下決定,又來迴踱步。
許攸先行了個禮:“大將軍親征易京已久,前後已曆經一年時間,久離鄴城,並非好事,今年春,曹操攻占徐州,呂布敗亡,而後,據最新消息,三個月前,河內大亂,張楊部下殺張楊,欲投大將軍,但曹操卻率軍平定河內,今河內已為曹操所得。”
“黃河北岸,素來為大將軍的地盤,曹操不敢染指,當初曹操占據兗州,本有半個兗州地盤位於黃河之北,今又占據河內,已威脅到鄴城的安全,大軍北上幽州,距離鄴城太遠,一旦有變,隻怕不能及時做出反應。若曹操兵臨鄴城,大將軍危矣!元皓之言,乃是良策,大將軍可派遣一將,攻占涿郡,大軍早迴鄴城,休養生息。”
辛評也在這時站出來:“我大軍與公孫瓚對峙數年,大將軍又親征一年,士卒疲憊,可是,陳炎隻帶兩千兵力進入易京,他大多數軍隊都在養精蓄銳,若我大軍北上,隻怕陳炎會趁機攻打我冀州郡縣。”
此時,郭圖想了想,也意識到自己剛才乘勝追擊的話有些草率了,連忙解釋:“大軍久戰,還是休養生息要緊,請大將軍暫且退兵吧!”
袁紹一聽,手下這幫謀士還挺團結的,意見都統一,他心中就有了主意。隻是,怎麽想都覺得心中不甘呀。打了這麽久的仗,卻白白便宜了陳炎。
田豐看出其意:“今曹操攻占徐州,陳炎卻占據了徐州琅琊、東海兩郡,與曹操必生嫌隙,我軍休養生息,不可出兵,大將軍不如派一人到許都,請曹操出兵,攻打琅琊,挑起曹操與陳炎之間的戰事,對我軍大為有利。”
“且我軍擊敗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大將軍必聲勢大漲,亦可派人去幽州,分別見閻柔和鮮於輔,說服兩人降於大將軍,為大將軍所用。”
袁紹聽了,點了點頭。
許攸聽了田豐獻得聯結曹操之計,突然心中一動:“大將軍與遼西烏桓蹋頓一向交好,又是姻親關係,不如請蹋頓出兵,進入渤海,攻打陳炎,如何?”
“子遠這主意好。”袁紹微喜:“好,我派人去一下遼西,送去一批糧草,請蹋頓出兵。”
田豐聽了,微微不喜,烏桓人進入冀州,必會燒殺搶掠,他是冀州人,自然不希望冀州有此大難。他想了想,還是踏出一步:“大將軍,烏桓人殘暴,不可與之為謀,若蹋頓率軍進入冀州,隻怕會對冀州進行擄掠,此乃冀州百姓苦難呀,若大將軍擊敗陳炎,此皆是大將軍的子民。”
“田元皓,此事決斷在我,你無須多言。”
田豐大失所望,袁紹這話的意思是,他仍會引烏桓人進入冀州。
一番商量之下,袁紹的戰略就定了下來。隨後,袁紹下令大軍就地休整五六天時間,撤迴鄴城,牽招率五千大軍,進軍涿郡。
……
冀州渤海南皮。
繳獲了四十多萬石糧食後,陳炎立即發布征兵令,繼續招募士兵,擴充兵力。
易京之戰後,他收攏了公孫瓚五六千兵力,加上去年底新招募的士兵,他的總兵力已經接近三萬。不過,青州乃平坦之地,各個方向都需要兵力駐守,消耗了他至少一半的兵力。
公孫瓚敗亡,張燕戰敗,短期內不具備再戰能力。日後,他隻能單獨與袁紹交戰,自然也需要更多兵力。好在,易京之戰,袁紹大軍也是精疲力盡,想必短時間內,也不能再戰。雙方應該會獲得一個不長的休戰期。
另外,他兵力越來越雄厚,對袁紹作戰,將改變以往以守為主、采取主動攻城掠地的戰略,不斷吞食袁紹的地盤。
陳炎決定先招募一萬大軍,主要從渤海、平原、北海三郡招募,這三個郡是他手裏人口最集中的三個郡,除了濟南。濟南民生恢複良好,人口也慢慢充足起來,但那是治所所在,輕易招兵,容易造成治下動蕩不安。
對於日後的戰略,陳炎把在南皮的諸臣諸將,都召集在一起,商議了一番,包括郭嘉、步騭、王陵、田豫、趙雲和典韋幾人。
田豐一陣愕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也是一時疏忽,再者,從張南以及牽招攻打易京的情況來看,陳炎一點都沒有想撤退的意思。他突然想到,陳炎堅守易京那麽久,又焚燒糧倉,多半是提前把一些糧草給運走了。袁紹攻易京中京之後,又與張燕主力交戰,就無力關注易京北麵的動向,自然就沒有察覺。
牽招也迴來了,袁紹的氣也生完了,下一步該怎麽辦。繼續進軍的話,隻能兵進幽州,可是如今大軍早已疲憊不堪。要知道,他是去年六七月就進軍易京了,如今都一年了。要是撤退的話,他心裏實在是不甘。
“諸位,陳炎逃跑了,易京之戰,已然結束,我大軍是退是進?”
“自然是進。”郭圖搶先一步:“今我軍攻破易京,公孫瓚敗亡,自然接收公孫瓚所據之領土,河間此前已被我軍占據,今需乘勝追擊,占據幽州諸郡才是。”
田豐站出來反駁了一句:“幽州戰亂多年,又有烏桓作亂,相對貧瘠,若我軍繳獲了易京的物資,必實力大增,便可一鼓作氣,拿下幽州,但如今大軍雖勝,所獲極少,士卒疲憊,再兵進幽州,隻能後路不穩,需知陳炎據渤海,若其趁機攻打河間,則可斷我大軍後路,屆時我軍危矣!”
“且我大軍久戰之下,士氣不振,北上幽州,隻怕閻柔和鮮於輔必會恐慌,兩人固城而守,我軍亦一時難以攻破,隻有涿郡,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以我看,大將軍不如讓大軍休整,再派一名大將,統率數千兵力,先行攻占涿,待日後大軍恢複,再做打算。”
袁紹一時不能下決定,又來迴踱步。
許攸先行了個禮:“大將軍親征易京已久,前後已曆經一年時間,久離鄴城,並非好事,今年春,曹操攻占徐州,呂布敗亡,而後,據最新消息,三個月前,河內大亂,張楊部下殺張楊,欲投大將軍,但曹操卻率軍平定河內,今河內已為曹操所得。”
“黃河北岸,素來為大將軍的地盤,曹操不敢染指,當初曹操占據兗州,本有半個兗州地盤位於黃河之北,今又占據河內,已威脅到鄴城的安全,大軍北上幽州,距離鄴城太遠,一旦有變,隻怕不能及時做出反應。若曹操兵臨鄴城,大將軍危矣!元皓之言,乃是良策,大將軍可派遣一將,攻占涿郡,大軍早迴鄴城,休養生息。”
辛評也在這時站出來:“我大軍與公孫瓚對峙數年,大將軍又親征一年,士卒疲憊,可是,陳炎隻帶兩千兵力進入易京,他大多數軍隊都在養精蓄銳,若我大軍北上,隻怕陳炎會趁機攻打我冀州郡縣。”
此時,郭圖想了想,也意識到自己剛才乘勝追擊的話有些草率了,連忙解釋:“大軍久戰,還是休養生息要緊,請大將軍暫且退兵吧!”
袁紹一聽,手下這幫謀士還挺團結的,意見都統一,他心中就有了主意。隻是,怎麽想都覺得心中不甘呀。打了這麽久的仗,卻白白便宜了陳炎。
田豐看出其意:“今曹操攻占徐州,陳炎卻占據了徐州琅琊、東海兩郡,與曹操必生嫌隙,我軍休養生息,不可出兵,大將軍不如派一人到許都,請曹操出兵,攻打琅琊,挑起曹操與陳炎之間的戰事,對我軍大為有利。”
“且我軍擊敗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大將軍必聲勢大漲,亦可派人去幽州,分別見閻柔和鮮於輔,說服兩人降於大將軍,為大將軍所用。”
袁紹聽了,點了點頭。
許攸聽了田豐獻得聯結曹操之計,突然心中一動:“大將軍與遼西烏桓蹋頓一向交好,又是姻親關係,不如請蹋頓出兵,進入渤海,攻打陳炎,如何?”
“子遠這主意好。”袁紹微喜:“好,我派人去一下遼西,送去一批糧草,請蹋頓出兵。”
田豐聽了,微微不喜,烏桓人進入冀州,必會燒殺搶掠,他是冀州人,自然不希望冀州有此大難。他想了想,還是踏出一步:“大將軍,烏桓人殘暴,不可與之為謀,若蹋頓率軍進入冀州,隻怕會對冀州進行擄掠,此乃冀州百姓苦難呀,若大將軍擊敗陳炎,此皆是大將軍的子民。”
“田元皓,此事決斷在我,你無須多言。”
田豐大失所望,袁紹這話的意思是,他仍會引烏桓人進入冀州。
一番商量之下,袁紹的戰略就定了下來。隨後,袁紹下令大軍就地休整五六天時間,撤迴鄴城,牽招率五千大軍,進軍涿郡。
……
冀州渤海南皮。
繳獲了四十多萬石糧食後,陳炎立即發布征兵令,繼續招募士兵,擴充兵力。
易京之戰後,他收攏了公孫瓚五六千兵力,加上去年底新招募的士兵,他的總兵力已經接近三萬。不過,青州乃平坦之地,各個方向都需要兵力駐守,消耗了他至少一半的兵力。
公孫瓚敗亡,張燕戰敗,短期內不具備再戰能力。日後,他隻能單獨與袁紹交戰,自然也需要更多兵力。好在,易京之戰,袁紹大軍也是精疲力盡,想必短時間內,也不能再戰。雙方應該會獲得一個不長的休戰期。
另外,他兵力越來越雄厚,對袁紹作戰,將改變以往以守為主、采取主動攻城掠地的戰略,不斷吞食袁紹的地盤。
陳炎決定先招募一萬大軍,主要從渤海、平原、北海三郡招募,這三個郡是他手裏人口最集中的三個郡,除了濟南。濟南民生恢複良好,人口也慢慢充足起來,但那是治所所在,輕易招兵,容易造成治下動蕩不安。
對於日後的戰略,陳炎把在南皮的諸臣諸將,都召集在一起,商議了一番,包括郭嘉、步騭、王陵、田豫、趙雲和典韋幾人。